載人登月發動機告捷!長程點火試車圓滿成功,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2020-10-18 巔峰高地

中國人的足跡何時可以踏上月球?這是一個困擾我們長達數十年的世紀之問,過去受限於人口多底子薄的現實國情我們只能紙上談兵暢想未來,而現在建功立業的時刻已經到來。

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試車

據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消息,近日我國首款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YF-100K完成500秒長程試車,該型發動機將配型我國新一代重型載人火箭芯一級與芯二級動力,而新一代重型載人火箭就是我國載人登月工程的主力運載工具。

新一代重型載人火箭是921載人航天辦公室招標項目,也被航天愛好者稱為「921火箭」。這是一款三級半構型火箭,兩部助推器與芯一級火箭通用,起飛級總共有21臺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可以產生約2700噸起飛推力,芯二級是2臺高空版YF-100K泵後擺液氧煤油發動機,芯三級則是兩臺YF-75D膨脹循環氫氧發動機。

921新一代重型載人登月火箭

921火箭是一款典型的CBC助推器-芯級通用構型火箭,波音公司德爾塔-4重型火箭、SpaceX公司重型獵鷹都是CBC構型。921載人火箭最大起飛重量約2200噸,是上一代長徵2F載人火箭的4.5倍,近地軌道運力約70噸,奔月軌道運力25噸,是長徵五號奔月運力的3倍,運力指標大幅度超越SpaceX公司的重型獵鷹

世界最大直徑共底液氧煤油貯箱

由於得到載人航天工程的大力支持,因此921新一代載人火箭進展十分迅速,YF-100K今年年初剛剛完成300秒長程試車,僅間隔10個月就實現500秒長程試車,除此之外還攻克了世界最大直徑錐形後底煤油貯箱、後過渡段、發動機安裝梁、發動機小機架組合的七機並聯、高效推力傳遞結構樣機。

不同於跨度極大的長徵九號重型火箭,921火箭充分繼承了我國3.35米直徑、5米直徑火箭的成熟技術。比如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已經通過長徵六號、長徵七號多次實際發射任務考驗,成熟度較高,在此基礎上進行泵後擺改造能大幅度縮短研製周期。

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助推長徵7號飛天

5米直徑箭體結構的生產製造工藝也可以繼承長徵五號,芯三級使用的YF-75D膨脹循環氫氧發動機與長徵五號芯二級火箭也是同款,可以說擺在921載人火箭面前的是一系列成熟可用的貨架產品,即便還有尚需驗證的技術也不是什麼不可逾越的難關,這一點與長徵九號需要全面更新動力系統的研製條件完全不同。

運載火箭的研製充斥著各種不可預判因素,地面測試無論如何充分也難以全部復盤高空環境,只有將芯一級、芯二級、芯三級分階段進行飛行演示驗證,才能充分暴露問題,美國NASA在研製土星五號以前都是採用這一流程。

長徵2F是世界唯二的載人運載火箭

載人火箭對安全要求更為苛刻,目前世界範圍內也只有俄羅斯聯盟號與我國長徵2號F這兩款載人火箭,921載人火箭將對標長徵2號F型載人火箭的0.97安全係數。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將選擇最穩妥的分步驗證、逐步實施方案,火箭各級模塊將進行演示驗證飛行測試,如此一來就能充分暴露問題並加以完善,進而達到載人安全係數要求。

國產新一代載人飛船

與此同時,明年長徵5號B型運載火箭首飛的主載荷就是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該飛船分為14噸與20噸兩種構型,前者主要用於空間站天地往返的近地軌道載人任務,後者就是直接瞄準載人登月任務,目前該型飛船即將完成總裝工作。

新飛船返回艙直徑4.5米,近地軌道任務最多可以搭乘7名航天員,執行登月任務時可以搭乘3名航天員。

新一代921重型載人登月火箭

屆時我們將選擇與美國NASA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計劃類似的月球軌道集合方案實施載人登月,共需發射兩枚921火箭,分別將載人飛船與登月組合體發射至月球軌道,爾後對接,航天員進入登月艙降落月面。

今年年初探月工程總師吳偉仁明確表示,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月球科研站,月球上將留下中國人的足跡,我國將邁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指揮張育林今年4月也在航天大會上披露,我國載人登月工程很可能要與天宮空間站工程並行實施,這在世界航天史中也是絕無僅有。

載人登月與空間站並行實施

按照目前各系統研製進度,我國有望在2025年甚至更早時間實現921載人火箭首飛,並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忽然夢想照進現實,為何我們轉變得如此之迅速?

這是因為我們從來都是胸懷遠大理想的民族,同時也有著含蓄內斂只做不說的脾性。通過5艘無人飛船、6艘載人飛船、兩座空間實驗室任務的實施,我們陸續將14人次航天員送上太空,攻克了載人航天全套門檻技術,又通過嫦娥探月工程掌握了地月轉移軌道控制、月面軟著陸、第二宇宙速度再入大氣層等瓶頸技術。

嫦娥五號

明年年底發射的嫦娥5號幾乎可以看作是載人登月任務預演,這是一艘8噸級無人登月飛船,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服務艙、返回艙、登月艙應有盡有,阿波羅載人登月飛船有的它全都有,屆時它將突破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面起飛等核心技術。

現在回過頭看過去二三十年的航天發展脈絡可以發現,我們從很早以前就在布局一盤大棋,事實上早在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之際,我們就已經在認真思考載人登月問題,而現在已經到了該建功立業的偉大時刻。

相關焦點

  • 星際榮耀焦點一號發動機完成二次啟動試車
    此次試車成功,標誌著「焦點一號」成為全球首臺具備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星際榮耀突破了運載火箭垂直回收的又一項核心技術,為雙曲線二號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的成功入軌發射奠定堅實基礎。以垂直著陸的技術實現運載火箭子級回收,對火箭的動力系統提出很高的技術要求,其中一項核心技術就是發動機的二次啟動。
  • 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試車獲得圓滿成功
    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首次試車現場  近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研製的我國首臺泵後擺火箭發動機首次試車獲得圓滿成功,使我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後第二個掌握泵後擺核心技術的國家。該試車的成功為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研製掃除了攔路虎,為研製更大推力液體火箭發動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火焰瀰漫試車臺,發動機幾秒鐘全部燒毀!長徵五號火箭研製秘聞
    近一個月來航天領域可謂是捷報頻傳,除卻本月上旬長徵5號B遙一火箭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雙雙告捷,還有兩家民營航天公司接連實現液氧甲烷發動機的重大突破。藍箭航天80噸級天鵲-12液氧甲烷發動機泵後擺試車宣告成功,星際榮耀焦點一號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進行二次點火500秒長程熱試車,成為全球第一款具備二次點火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
  • 長徵九號首戰告捷:第一階段工程全線完工,載人登月時間表出爐
    「阿波羅系列載人登月飛船」,毫無疑問由此產生的一系列技術成果必將直接助力中國載人登月工程。1.我們不搞阿波羅飛船到此一遊式的載人登月,而是要實現更高層次目標「月球科研站」,並且要充分發揮載人月球工程的戰略引領作用,將月球科研站建成由我國主導、多國參與的「國際月球站」,並以此為契機主導世界航天科技發展;
  • 天兵科技30噸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 創全球HCP液體發動機推力之最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近日,一則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兵科技)大噸位液體火箭發動機試車的視頻發布。12月30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向天兵科技核實獲悉,公司自主研製的國內首臺30噸推力HCP火箭發動機天火三號(TH-3)已於近日取得全系統熱試車的圓滿成功。
  • 又一款火箭發動機完成點火試驗,關鍵技術獲突破,年內將實現首飛
    據國內媒體報導稱,我國藍箭航天公司於近日在其智能製造基地熱試車臺上,進行了「朱雀二號」火箭控制系統與「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匹配驗證,順利完成第三次搖擺試車點火試驗。該項試驗的成功標誌著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成為了全球首臺通過泵後搖擺技術驗證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
  • 中國航天新突破,新型火箭發動機啟動!俄專家:距載人登月不遠了
    中國航天技術,這六個字如今放在全球各國中都是舉足輕重的存在,今時不同往日,五六十年前的時候,中國甚至連發射一顆衛星都比較困難,但是在2021年的如今,中國航天技術可能除了美國之外,少有國家能夠與其並肩了。
  • 藍箭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燃氣發生器點火試車成功
    圖片來自公眾號 藍箭空間科技網易科技訊1月7日消息,藍箭發布信息稱自主研發的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燃氣發生器首輪點火試車成功藍箭表示,這次試車是在藍箭航天自建的熱試車臺完成,先後進行了多次試車,通過了高低工況、高低混合比等狀態考核,達到了預期目的。試驗驗證了燃氣發生器設計和工藝的正確性以及製造質量,同批產品將用於渦輪泵聯試和整機試車,全面推進「天鵲」(TQ-12)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研製。
  • 航天六院3000N主發動機深空機動點火 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圓滿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助推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他說,從發出點火指令,到480秒後正常關機,3000N發動機的表現堪稱完美,各項性能參數與設計參數完美吻合,深空機動任務圓滿完成。蘭曉輝介紹,3000N軌控發動機在此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從「三環」轉移到「四環」過程中的姿態修正,「四環」上的剎車制動,還是近火軌道的軌道調整,3000N發動機都會大顯身手。
  • 藍箭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試車 背後是火箭動力之爭?
    10月26日,藍箭航天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天鵲」TQ-12液氧甲烷發動機順利通過變推力長程試車,試車時間200秒。   航天發動機試車是指在地面啟動發動機,觀察發動機在各個狀態下的數據,以確定發動機的性能。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重溫航天英雄的「太空日記」
    賀 電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並參加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首次實現了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並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這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最新成果,是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最新成就。
  • 中國民企自製天鵲航天發動機成功試車,預計年底量產
    在這方面也有更多的一些進展,在我國的航天發動機上,算是做了更多的努力的,由於在發動機上的製造一直是我國的短板在2020年的五月份民營的航天企業藍箭航天自主研製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已經完成了地面上的成功點火試車,這一次點火試車成功的代號是天鵲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天鵲航天發動機試車成功!國產第一世界第三,年底或可實現量產
    從嫦娥到天問,從長徵到北鬥,這些年來,我國的航天事業一直在穩步發展,從以前的一窮二白,開始步入國際前列,不僅登上了月球,而且即將在火星留下屬於中華民族的印記。2020年5月,民營航業企業藍箭航天自主研製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在地面點火試車,而且這次試車是代號的」天鵲」的大推力液氧甲烷航天發動機,試車試驗圓滿成功,成功通過火箭泵後搖擺技術驗證,標誌全球第一臺擁用泵後搖擺技術的大推力
  • 天鵲航天發動機試車成功!民企自主研發居世界第三,年底或可量產
    從嫦娥到天問,從長徵到北鬥,這些年來,我國的航天事業一直在穩步發展,從以前的一窮二白,開始步入國際前列,不僅登上了月球,而且即將在火星留下屬於中華民族的印記。2020年5月,民營航天企業藍箭航天自主研製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在地面點火試車,而且這次試車是代號的」天鵲」的大推力液氧甲烷航天發動機,試車試驗圓滿成功,成功通過火箭泵後搖擺技術驗證,標誌全球第一臺擁用泵後搖擺技術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正式誕生,這在我國航天史上,是裡程碑式的存在。
  • 最強固體火箭發動機熱試車成功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消息,7月2日,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固體助推發動機與伺服系統首次地面聯合熱試車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又邁出關鍵一步。此前,航天科技集團四院突破了固體火箭發動機分段對接技術,先後成功進行了多型分段固體發動機的地面熱試車,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掌握該技術的國家。此次試驗充分驗證了發動機與相關系統的工作協調性,獲得了典型位置的力、熱、噪聲等環境參數,不僅為後續研製工作積累了經驗,也為火箭總體技術方案優化提供了依據。
  • 中國民企星河動力「智神星」火箭主發動機燃氣發生器熱試車成功
    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 (郭超凱)中國民營航天企業星河動力空間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河動力)8日發布消息稱,該公司「智神星」重複使用中型液體運載火箭的主動力——40噸級重複使用液氧/煤油發動機,已於7月6日圓滿完成燃氣發生器地面熱試車。
  • 長徵五號 B 運載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順利完成型號可靠性試車
    舉報   IT之家1月8日消息據央視等,2021 年 1 月 8 日下午,長徵五號 B 運載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順利完成了型號可靠性試車
  • 嫦娥五號已經順利返回,中國什麼時候載人登月呢?計劃是什麼
    嫦娥五號返回艙在全球矚目下跳動的返回了地球,帶著2公斤的月壤成功降落在內蒙古四王子旗著陸區。然而,隨著嫦娥五號的圓滿成功,中國什麼時候載人登月再次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載人登月計劃由最初的長徵九號火箭換成了代號為921的運載火箭,與前者不同的是921的運載方案從一體發射變成了分兩次運輸,分別發射登月艙和服務艙。
  • 美國50年前就能載人登月,中國為什麼現在還不行?
    周:什麼時候載人登月,我們可以先說一下美國的載人登月,美國的載人登月現在預計的目標是2024年。如果按美國的這個登月流程,或者我們中國來做的話,我們第一步應該會做載人環月。也是跟這個探測月球一樣,我們先環著月球飛,然後呢再來載人登月。那麼很有可能是他們在載人登月的時候,如果他們再推遲幾年,那麼到時候我們就可能是我們也開始做載人環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