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載人飛船,我們很容易想到神舟號系列飛船,可以說神舟號系列飛船,是徹底改變我國航天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航天的國家,而神舟號系列飛船也先後執行了6次載人飛天並取得圓滿的成功。
而近日,我國迎來了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將為我國的載人航天再添輝煌。
5月5日18時,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上太空,在軌飛行了2天19小時,通過7次自主軌控將軌道抬升至遠地點為8000公裡左右的大橢圓軌道,制動後以超過每秒9公裡的再入速度返回,通過一系列的試驗,最後於5月8日13時,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
此次試驗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主要是為了我國後續的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任務,是我國繼神舟號系列飛船之後的又一款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具備高安全、高可靠、模塊化、多任務、可重複使用等特點,可提高我國載人飛船的乘員人數和貨物運輸能力。
新一代載人飛船,這意味著此前的神舟號系列飛船可能要退役了,面對著這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和作為曾經執行了11次任務,其中6次載人飛天的神舟號系列飛船,到底又有何優勢呢?
可以說,科技是不斷的發展的,尤其是近幾年,科技發展的速度不斷的加快,這對科技創新具有相當明顯的變化。
而此次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主要從這幾個方面來對比,可明顯看到其優勢所在:
一:飛得更遠,新一代載人飛船可以送航天員往返離地球近400公裡的中國空間站中,還能完成38公萬公裡外的載人登月甚至是去更遠的行星探索,同時,還可兼具「載人+載物」的強大運輸量,為往返天地間提供大大的便捷性,而可重複使用的優點,能降低不少的成本呢!
而神舟號系列飛船,從以往的發射情況來看,只是將航天員順利送入太空並安全返回地面,在舒適、智能、經濟方面有所不足,甚至是無法探索深空,這對我國後續的深空探測任務來說,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國才會研製出新一代的載人飛船,以此來應對我國後續將要展開的深空探測等任務。
二:結構更優化,相對於神舟號的三艙結構,此次我國發射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則採用的是兩艙結構,由返回艙(太空人生活居住的地方)和服務艙(提供動力和能源)兩個艙構成。
同時,返回艙的容積也更加的大了,最多可同時容納6~7名航天員,或是「載人+載物」結合運輸,另外精心打造的生活區域,也能夠為航天員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
在安全方面也有所提高,在艙外,有一層耐燒蝕的新型輕質防熱材料,以及可拆卸更換的設計,不僅是在防熱效果上大大的提升了,在可重複使用方面也提供了一定的可靠性。
總的來說,新一代載人航天的優點主要有:安全、舒適、經濟、智能等優點,不論是在哪一個方面的作用,可以說都遠超神舟號系列飛船。
如果說神舟號飛船開啟了我國載人航天的徵程,那新一代載人航天將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一個新篇章,這是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建設運營和載人深空探月及其他深空探索任務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神舟號飛船到新一代載人飛船,這種跨越式的進步,我們可以看到,未來的載人航天或許真的可能會出現科幻影片中的太空旅行,或許這個時間不會太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