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020-09-26 老李歷史地理旅遊文化

神七飛行的航天員翟志剛(中)、劉伯明(右)、景海鵬

熱烈慶祝神舟七號飛船太空人平安返回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在北京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4秒988毫秒由長徵2F火箭發射升空。神七上載有三名太空人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

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飛船於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鐘神舟七號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 神舟七號飛船全長9.19米,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構成。神七載人飛船重達12噸。長徵2F運載火箭和逃逸塔組合體整體高達58.3米。


軌道艙:作為航天員的工作和生活艙,以及用於出艙時的氣閘艙。配有洩復壓控制、艙外航天服支持等功能。內部有航天員生活設施。軌道艙頂部裝配有一顆伴飛小衛星和5個復壓氣瓶。無留軌功能。

返回艙:形狀似碗,用於航天員返回地球的艙段。與軌道艙相連。裝有用以降落降落傘和反推力火箭,實行軟著陸。

推進艙:裝有推進系統,以及一部分的電源、環境控制和通訊系統,裝有一對太陽能電池板。

神舟七號運載火箭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4秒988毫秒發射升空;120秒火箭拋掉助推器及逃逸塔;第159秒火箭一二級分離;

200秒整流罩分離;

500秒三級火箭關機;

583秒飛船與火箭分離;隨後飛船正常進入預定軌道,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

2008年9月27日04:03 啟動變軌控制程序,

04:04 完成變軌。

飛船進入軌道運行,環繞地球超過五圈之後進行

16:35 翟志剛在劉伯明與景海鵬的相互幫助下,航天員翟志剛打開艙門,開始出艙活動,翟志剛首先探出頭,並向艙外默認的閉路鏡頭揮手,之後全身走出艙外。劉伯明也把頭探出機艙外,交給翟志剛一面小型的五星紅旗。翟志剛接過五星紅旗,向鏡頭揮動片刻。隨後翟志剛取回艙外裝載的固體潤滑實驗試驗樣品。

16:58 航天員成功完成艙外活動,返回軌道艙內。

17:01 軌道艙艙門關閉。

據專家介紹,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將進行四大科學實驗,並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四個第一,即航天員要實現出艙,航天員要釋放伴飛小衛星,進行艙外空間材料科學研究,實施「天鏈一號」的首次應用。其中「中國航天員首次進行太空行走」,無疑是這次太空活動中最引人關注的話題,這也將成為我國航天事業繼「東方紅一號」、「載人航天」、「嫦娥一號」之後的第四個裡程碑。

全文摘要如下:

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的到來,我們滿懷豪情、滿懷喜悅,13億中國人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中國航天員走出飛船艙門邁進太空的第一步,標誌著中國航天事業的又一個全新的開始。

標誌著一個全新的開始

從1999年神舟一號無人飛船首訪太空到2005年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攜手問天,6年的歷程鐫刻下了中國人6次完美的腳步,是中國航天事業6次新突破。從發射、返回、測控、環境控制……各個關鍵技術環節難關一一被攻克,見證的是中國航天人前進中發展、探索中追求的不懈腳步。

我們終於迎來了一個歷史性時刻,這一時刻必將被歷史所銘記。

這邁向太空的「第一步」,將讓中國人無比榮耀和自豪。曾幾何時,新中國還是那樣的「一窮二白」,科學技術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甚至連火柴和煤油都要依賴進口。誰又能想到,在短短的數十年時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歷史將記錄下,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不會忘記38年前的4月24日,一曲悠揚的《東方紅》樂曲從深邃而神秘的太空傳來,劃破夜空,迴蕩大地。也不會忘記,當楊利偉走出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的時候,中國,一躍成為國際「太空俱樂部」的第三位成員。這足以讓中國人為之自豪,也為中國航天事業的持續高速發展跨出最堅實的一步。

預示著國家民族的未來

航天事業的發展,考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也是一個國家在高新科技領域能否始終保持領先地位的關鍵。它充分表明國家科技力量在發展和推動航空航天技術中起到的至關重要作用,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基礎,也預示著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與未來。

如今,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的改革發展成果有目共睹:經濟日新月異、人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國家富足,人民普遍享受到改革發展帶來的成果。神舟七號飛船的發射升空,將是改革開放成果的又一次生動見證,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又一偉大成就,是我國高技術發展的又一重要裡程碑。在這個榮耀的時刻,億萬中華兒女理應為偉大的祖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留下的「第一步」是中國航天史上的一大步,是踐行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的必然結果。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中國航天員邁向太空的「第一步」,將引領一個時代,開闢一個新世紀。

其中翟志剛將身著國產「飛天」艙外航天服,劉伯明將身著俄制「海鷹」航天服。出於中國專家的考慮,由於此次任務的最重要部分是突破出艙技術,將派遣身著國產航天服的翟志剛完成出艙任務。

在艙外,航天員將藉助艙外活動扶手、栓系固定裝置等沿軌道艙外壁移動,並取回艙外的固體潤滑材料試驗樣品。然後用CCD立體相機近距離為「神舟七號」拍照,此外航天員還進行擰螺釘、設備安裝等模擬操作。

25日,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除出艙活動外,「神舟七號」還承擔著其他三項任務,包括在太空中進行固體潤滑材料和太陽能電池極板艙外暴露試驗,釋放圍繞軌道艙進行伴隨飛行的小衛星以及「天鏈一號」太空中繼終端的試驗。

「天鏈一號」將為中國地面測控人員增加50%的天空覆蓋,建立陸海空天一體的測控網,並進而為載人航天今後從事交會對接等對測控覆蓋要求更高的活動奠定更好的基礎。

與「神舟六號」飛行相比,「神舟七號」的飛行手冊從三本增加到七本,航天員要進行的操作單元從幾百項增加到一千多項,而每個操作單元還包含數十個步驟和上百個動作。

在「神舟七號」起飛前,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張建啟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說,國外航天員出艙前一般來說是在升空72小時後,以使太空人適應空間失重狀態。但「神舟七號」任務太空人升空第二天就要出艙,因此「神舟七號」對航天員的要求特別高,航天員的水平和能力將決定這次出艙的成敗。

相關焦點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親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觀看飛船發射。  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等領導同志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飛船發射實況。周永康等領導同志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觀看飛船發射。  25日下午,胡錦濤和周永康等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聽取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有關情況匯報。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中國人三度登太空
    荊楚網消息 (湖北日報) 北京時間9月25日21時10分04秒,我國航天事業又迎來一個歷史性時刻,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1時19分43秒準確進入預定軌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親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觀看飛船發射。  吳邦國、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等領導同志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飛船發射實況。
  • 中國成功發射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
    中國成功發射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 2008年09月25日 23: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北京時間25日21時10分許,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
  •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它也成為了中國「太空漫步」的裡程碑。發射成功後,三名太空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操作手)和景海鵬(實驗員)發回信號,揮舞著國旗畫面的那一刻至今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據了解,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此次是第三次飛赴太空,而航天員陳冬則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神舟飛船大家族◎神舟一號1999年11月20日6點30分,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神舟一號飛船,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無人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升空
  • 圖說中國載人航天——「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升空
    圖說中國載人航天——「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升空 (10/1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神舟七號飛船:載人 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
  • 各地各高校歡慶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中國教育報》2008年9月26日第1版報導:    神七破蒼穹 師生盡歡騰         9月25日晚,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圓滿發射成功後陳仕川 攝     本報9月25日綜合消息 「21點10分,神舟七號飛船『點火』的命令響起後,在場的我們都屏住了呼吸。我被一個叔叔舉了起來,看得非常激動,還十分緊張呢。」河南省濟源市克井鎮第五小學五年級學生原紅豆,興奮地向記者談起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的見聞。   今晚,原紅豆作為全國小學生的代表,親眼見證了神七成功升空的動人時刻。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將提前至本月底發射
    本報綜合消息 原定10月發射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將提前至本月底升空。具體時間預計會在北京帕運會閉幕至「十一」國慶前。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隨「神七」上天的3名航天員中,將有1人執行艙外行走任務,實現中國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
  • 快訊: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發射升空
    快訊: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發射升空 2008年09月25日 21: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酒泉九月二十五日電 (記者 孫自法)北京時間二十五日晚九時十分許,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神舟十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新聞—科學網
    6月11日傍晚,神舟十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將用長徵二號F型火箭進行發射
    新華社酒泉9月20日電(記者 白瑞雪、張汨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負責人20日透露,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將用長徵二號F型火箭進行發射。    長徵二號F型火箭是中國目前唯一用於發射載人飛船的火箭。它是在長徵二號E型即「長2捆」火箭的基礎上,按照載人航天工程總體任務和技術指標要求而研製的。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安然飛回祖國懷抱(圖)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28日17時37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傳來「飛船著陸成功!」的喜訊,控制中心大廳內頓時一片歡騰,人們為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然著陸而興奮地擁抱在一起。專程前來觀看飛船回收實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在場的載人航天工程指揮、技術人員一起熱烈鼓掌,共賀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9月25日21時10分04秒,我國自行研製的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按照預定計劃,飛船在太空預定軌道繞地球飛行45圈後,於28日傍晚返回。
  • 神舟七號發射成功的意義
    社會事件:2008年9月25日,我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請你談談神舟七號發射成功的意義  參考答案:神舟七號飛天成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取得突破性進展。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
    五載光陰,三度跨越,從神舟五號到神舟七號,從中國人首次問天到首次漫步蒼穹,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這是9月25日21時10分,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神舟七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 神舟七號飛船
    2005年6月,入選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梯隊成員。2008年9月,執行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2012年3月,入選神舟九號任務飛行乘組。神舟七號飛船成功發射。    21時30分許: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宣布:飛船正常入軌。    21時32分許: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
  • 「神舟」七號飛船運抵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七月一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神舟」七號飛行任務試驗大隊飛船研製隊伍,在「神舟」七號飛船研製誕生地——北京航天城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宣誓出徵儀式,即將奔赴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執行發射任務。圖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馬興瑞(右)向「神舟」七號飛船總指揮尚志授發射試驗隊隊旗。 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中新網酒泉7月10日電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今天從北京空運抵達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並轉運至載人航天發射場總裝測試廠房,這標誌「神七」任務已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 2009高考政治熱點: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
    2009高考政治熱點: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  【事件回顧】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我國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三艘載人宇宙飛船--神舟七號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