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020-10-18 老李歷史地理旅遊文化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

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

「神舟十一號」是中國建造並發射的第11艘太空飛船,也是中國第6艘載人飛船,它由「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搭乘景海鵬和陳冬兩名男性航天員,將與上個月發射的「天宮二號」對接。

據了解,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此次是第三次飛赴太空,而航天員陳冬則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

這次任務的主要目的:一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二是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三是開展有人參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神舟十一號的特點是,飛得更高,實驗更多,時間更長。」

飛得更高,是因為未來的載人空間站軌道位置比較高。過去,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對接時,軌道高度是343公裡。而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時的軌道高度是393公裡,比過去高了50公裡。這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飛行也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飛得更高對飛船的要求也更多,這意味著交會對接時飛船的控制與神舟十號不一樣,還需要連續變軌。

實驗更多,是因為這次飛行要進一步考核神舟飛船作為人員物資天地往返運輸工具的性能。任務期間神舟十一號要進行4項在軌試驗項目:寬波束中繼在軌驗證試驗、變軌控制驗證試驗、帆板任意偏置角跟蹤太陽功能驗證試驗和微生物控制試驗。通過這些試驗進一步驗證飛船設計功能,獲取和積累載人環境相關的飛行試驗數據。

時間更長,是因為此次任務中,航天員需完成組合體30天中期駐留任務,比神十的15天翻了一倍。在這一個月中,要保障航天員的生活健康,也要保證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飛船在駐留、應急、返回方面的保障能力就比過去增強了。

此次神舟十一號發射任務的主要目的是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考核驗證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同時,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對接形成組合體,進行航天員中期駐留,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的能力。另外,開展有人參與的航天醫學實驗、空間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以及科普活動。

武平指出,神舟十一號飛船入軌後,兩天內完成與天宮二號的自動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其間,兩名航天員將按照飛行手冊、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進行工作和生活,按計劃開展有關科學實驗。完成組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撤離天宮二號,並於一天內返回至著陸場,天宮二號轉入獨立運行模式。兩名航天員共計劃在軌飛行33天。

10月16日上午,執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景海鵬、陳冬精神飽滿,身著新款航天員秋冬常服,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首次與媒體見面。這是航天員系列化服裝的首次亮相。

目前,天宮二號運行在高度393公裡的近圓對接軌道上,狀態穩定,設備工作正常,推進劑等消耗性資源充足,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執行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的各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此次參加任務的酒泉發射場、測控通信和著陸場等系統與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狀態基本一致。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適應本次飛行任務的具體要求,神舟十一號飛船和長徵二號F遙十一火箭分別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更改。為了滿足本次任務的要求,調整了軌道控制策略和飛行程序。目的是為了使神舟十一號飛船能夠適應本次任務的交會對接軌道和返回軌道從343公裡調整到393公裡這一要求。同時,優化調整貨物裝載的布局方案,使這次任務隨行的貨物運輸能力進一步提高。

據介紹,此次新增配置了寬波束中繼通信終端。它的目的是顯著擴大了測控的覆蓋率,提升了飛船姿態快速變化時的天地通信保障能力。為了驗證未來航天技術,滿足未來空間站上對長壽命的要求,此次任務對神舟十一號飛船的交會測量設備進行升級改造。

隸屬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的3艘遠望號測量船,目前已抵達太平洋預定海域,進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海上測控任務最後階段演練,等待神舟十一號發射升空。

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共派出遠望5號、6號、7號3艘測量船執行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海上測控任務。

為確保圓滿完成任務,遠望號船隊專門成立任務項目組,對任務的重難點問題和風險進行深入研討,專門制定20餘條對策措施。紮實開展訓練和應急預案演練,尤其針對遠望7號船首次參加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的特點,突出抓好基礎訓練和崗位針對性訓練,努力構建近似實戰環境組織船內聯調和流程演練,全面檢驗崗位人員參試能力水平,不斷強化應急處置能力。通過氣象會商、加強複雜海況環境下氣象預報等舉措規避風險,確保測量船安全抵達任務海域。

飛船哪些技術進行了改進?

神舟十一號飛船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進,以適應飛行任務要求。

武平表示,神舟十一號飛船充分繼承了神舟十號飛船的技術狀態,主要功能和技術指標保持不變。在此基礎上,從滿足本次任務要求,進一步提高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驗證未來航天技術三個方面,對神舟飛船進行了技術改進。

一是為滿足本次任務要求,調整了軌道控制策略和飛行程序,使神舟十一號飛船能夠適應本次任務交會對接軌道和返回軌道高度由343公裡提高到393公裡的要求;優化調整了貨物裝載布局方案,進一步提高了這次飛行任務的隨行運輸能力。

二是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新配備了寬波束中繼通信終端設備,顯著擴大了測控覆蓋範圍,提升了飛船姿態快速變化時的天地通信保障能力,從而提高了航天員的安全性和飛船的可靠性。

三是為驗證未來航天技術,滿足未來空間站交會測量設備長壽命使用要求,對神舟十一飛船的交會測量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

神舟飛船大家族

◎神舟一號

1999年11月20日6點30分,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神舟一號飛船,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無人飛行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神舟二號

2001年1月10日1點,神舟二號飛船由長二F火箭成功發射升空。1月16日19點,飛船在軌飛行近7天後返回地面。神舟二號是我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技術狀態與實際使用的載人飛船基本一致。

◎神舟三號

2002年3月25日22點15分,神舟三號飛船乘長二F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4月1日返回地面。神舟三號是在模擬載人狀態下的第一次飛行試驗。

◎神舟四號

2002年12月30日,中國發射了第四艘無人飛船神舟四號。當時飛船在零下20多度的惡劣氣候條件下順利起飛,創造了世界超低溫發射的奇蹟。

◎神舟五號

2003年10月15日9點,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神舟六號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點,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

◎神舟七號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飛船載著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飛向太空。

◎神舟八號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升空,11月1日,神舟八號「赴約」天宮二號,並於兩天後與天宮一號成功實施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

◎神舟九號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飛船搭載景海鵬、劉旺和我國第一位飛天女航天員劉洋三人,乘坐長二F火箭向太空出徵。

◎神舟十號

2013年6月11日17點38分,神舟十號飛船搭載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三名航天員發射升空,在軌飛行期間,先後完成了自動交會對接、手控交會對接、繞飛交會等技術試驗,並進行了面向全國青少年的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

相關焦點

  • 中國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環球網綜合報導】2016年10月17日早晨7點30分28秒,中國的載人航天飛船神舟十一號由長徵2F遙十一火箭發射升空。這是中國自2013年完成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之後,時隔三年再次進行載人航天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任務總指揮張又俠宣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航天員將在太空生活33天
    TechWeb報導 10月17日消息,據央視報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今天早上7點30分發射,使用長徵二號F Y11運載火箭成功進入預定軌道。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搭載了景海鵬和陳冬兩名男航天員,發射該飛船的目的是,進一步考核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和性能,特別是空間站運行軌道的交會對接和載人飛船返回技術。
  • 天文歷史上的今天: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於北京時間2016年10月17日07時30分31秒409毫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九十一號發射陣地發射升空,返回時間為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38秒896毫秒,返回地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任務時間為33天(30天駐留+3天飛行),載人成員為2人。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直播特別節目》
    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我國自主研發的神舟十一號飛船在長徵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的搭載下成功發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華語環球廣播對此進行了現場直播。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因為它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再一次突破,意味著我國自主生產發射空間站的目標指日可待。
  • 中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明日將發射
    7點30分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宮一號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已經擁有建設初步空間實驗室,即短期無人照料的空間實驗室的能力我國已在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而即將在2016年10月17日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按照規劃,我國真正意義上的載人空間站將在2020年前後建成。官方確認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明天7點30分發射 本次任務細覽
    央廣網酒泉10月16日消息(記者王亮 劉禕辰 張棉棉)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在酒泉衛星發射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公布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在明天早上7點30分發射升空,本次任務有哪些特殊的地方?接下來,神舟十一號又將如何與早已等候多時的天宮二號見面?
  • 關於10月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 這幾個問題你應該知道
    周末第一天,當你從工作的倦怠中醒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已經離開北京到了酒泉,開始它新的使命。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按流程完成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8月13日從北京空運至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計劃於10月中旬實施發射。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10月發射 這幾個問題你肯定想知道
    周末第一天,當你從工作的倦怠中醒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已經離開北京到了酒泉,開始它新的使命。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透露,按流程完成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8月13日從北京空運至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計劃於10月中旬實施發射。
  • 今年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 2020年將建成載人空間站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模擬資料圖)浩瀚太空將在今年迎來不少中國的「客人」。記者昨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我國今年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也將進行首飛,這一年我國的宇航發射次數將首次突破20次。在2016年的宇航發射任務中,有15次為重大專項任務或首飛任務。載人航天工程要完成長徵七號首飛、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發射任務,備受各方矚目。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重溫航天英雄的「太空日記」
    賀 電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並參加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首次實現了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並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標誌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這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最新成果,是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最新成就。
  • 親身體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升空,正確姿勢在這裡!
    北京時間今天早上7點30分,備受矚目的神舟十一號飛船載著兩名航天員在酒泉發射中心發射場騰空而起,在晨風中直入蒼穹。
  • 「神舟」到底「神」在哪?——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相關的11個細節
    ——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相關的11個細節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李國利、陳曦  10月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搭載著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飛向浩瀚宇宙,將與等候在太空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  神舟十一號本次飛行有哪些特點?「神舟」到底「神」在何處?對此,相關專家向記者講述了與神舟十一號相關的11個細節。
  • 2016年我國發射任務: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號10月發射
    據新華社電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9日安全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標誌著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進入實施階段。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是7月7日從北京啟運的。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天宮二號按流程完成了出廠前所有研製工作,經鐵路運輸,於9日安全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明天發射!航天員首次亮相
    據央視新聞報導,今天上午,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宣布,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據了解,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
  •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背後的內蒙古牧民們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今日7時30分在內蒙古額濟納旗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出徵。這是我國第6次載人飛行任務,也是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太空翱翔30天,等你們平安歸來!
  • 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今日發射 說說濟源與航天的故事
    從「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一周年攝影圖片展」在我市籃球城開展,到冬凌草種子搭載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成功進入太空;從曾受邀參觀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的12歲濟源姑娘,到用相機、郵票追逐記錄我國航天發展史的阿毛……航天夢,距離我們那麼遠,但又那麼近,近到我們可以跟著身邊人的心跳,感受中國航天發展帶給我們的榮耀、激動。
  • 中國神舟11號載人飛船今年將發射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昨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我國今年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也將進行首飛,這一年我國的宇航發射次數將首次突破20次。在2016年的宇航發射任務中,有15次為重大專項任務或首飛任務。載人航天工程要完成長徵七號首飛、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發射任務,備受各方矚目。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這是胡錦濤在飛船發射成功後同現場指揮人員親切握手,向他們表示誠摯慰問。胡錦濤對即將出徵的航天員說,神舟七號飛船就要按原定計劃發射了,你們即將出徵執行我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代表全國各族人民,來為你們壯行,預祝你們成功。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務的首次飛行,你們將穿著我國研製的艙外航天服進行首次空間艙外活動,這將是我國空間技術發展的一個重大跨越。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 神舟十一號飛船成功發射全程動圖:我們徵途是星辰大海
    中新網酒泉10月17日電(記者 張素) 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 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