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導,今天上午,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宣布,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據了解,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
據悉,神舟十一號飛船入軌後,2天內完成與天宮二號的自動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天宮二號,組合體在軌飛行30天。期間,2名航天員將按照飛行手冊、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進行工作和生活,按計劃開展有關科學實驗。
成組合體飛行後,神舟十一號撤離天宮二號,並於1天內返回至著陸場,天宮二號轉入獨立運行模式。
快來看看航天員對你說了什麼:手機用戶點此觀看
另據新華社客戶端消息,新聞發言人武平表示,一是醫監醫保方面。飛行期間將綜合利用醫學詢問、基本生理指標檢查、尿常規檢測,以及心肺功能檢查等手段,定期實施健康狀態評估。
二是失重生理效應防護方面。配備了防護裝備和鍛鍊設備,儘可能降低失重帶來的不利影響。比如:使用套帶,防護飛行初期出現的頭脹、鼻塞等不適反應;通過使用拉力器和自行車功量計鍛鍊、穿著企鵝服工作,對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縮和骨丟失等進行綜合防護。
三是營養健康保障方面。此次任務進一步豐富了航天食品的種類,配置了近百種航天食品,食譜周期達到5天,膳食結構更加科學;同時還考慮了個性化需求。
注重加強艙內微生物控制,並配置了預防治療藥品和有關醫療器械,來確保飛行期間航天員健康。此外,本次任務首次建立起天地遠程醫療支持系統,通過天地協同會診,解決航天員在軌「看病」問題。
隨著空間飛行時間的增加,太空失重環境對人體帶來的不利影響會越來越大。此外,飛行時間大幅延長後,航天員返回地面時的重力再適應反應症狀會較為明顯,再適應時間也會相應延長。這對我們保障航天員生理和心理健康提出了新的挑戰。
四是心理支持方面。針對本次任務在軌飛行時間長的特點,將加大飛行期間對航天員的心理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