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到莫高窟的飛天壁畫,從戰國詩人屈原的《天問》到明朝萬戶飛向空中的首次嘗試……飛天夢,與中華民族的滄桑歷史一樣悠久。
濟源,濟源人,同樣在書寫著自己的航天夢。從「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一周年攝影圖片展」在我市籃球城開展,到冬凌草種子搭載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成功進入太空;從曾受邀參觀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的12歲濟源姑娘,到用相機、郵票追逐記錄我國航天發展史的阿毛……航天夢,距離我們那麼遠,但又那麼近,近到我們可以跟著身邊人的心跳,感受中國航天發展帶給我們的榮耀、激動。
今天,讓我們一起看一看濟源與中國航天的淵源,聆聽曾與「飛向天空的中國星」結緣的他們的故事。
1 他7次見證中國太空飛行器衝上雲霄
阿毛,1975年生,現役軍人,現居住在濟源,航天事業愛好者,熱衷於航天飛船的拍攝以及與航天有關的郵票收集。
天宮一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神舟十號載人飛船、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實現第200次發射、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等,阿毛的相機裡記錄了7次我國太空飛行器發射的瞬間。
每枚紀念封,阿毛都會認真填寫地址
阿毛精心保存為航天員拍攝的照片
初逢 那一抹亮麗的火紅色,成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1992年,我國第13顆返回式衛星在酒泉發射,這是我國繼第1顆返回式衛星成功發射後,發射的第13顆返回式衛星。在酒泉服兵役的阿毛有幸觀看了當時的發射場景。這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觀看火箭發射。
「時至今日,我仍然忘不了那天的場景。那一抹亮麗的火紅色,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阿毛說,當時自己與戰友一同前去觀看。進入倒計時後,阿毛與戰友屏息凝視,阿毛的心幾乎懸到了嗓子眼兒。「點火!」隨著一聲號令,一團亮麗的火光從火箭底部噴出,茫茫戈壁灘上,一切都被映得通紅。在轟鳴聲中,巨大的火箭緩緩離開地面。此時,阿毛的心也被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包圍。
火箭噴出的火焰,就像是一顆散發著光芒的星星,讓年少時期的阿毛感到溫暖而熾熱。「那是我第一次近距離地觀看火箭發射,除了鼓掌叫好,我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火箭成功發射,阿毛的手掌也被拍得通紅。
從此以後,帶有航天標識的郵票,成了阿毛的重點搜集對象。他將自己對中國航天事業的熱忱寄托在小小的郵票上。
追隨 一枚枚小小的信封,見證他對航天事業的熱愛
淨手、拿筆,小心翼翼地在航天紀念封上用黑色油墨筆寫上收信人的地址和名字,貼上郵票……一整套過程嚴肅又細膩。
接受濟源晨報記者採訪時,阿毛在忙於整理神舟十一號航天飛船的紀念封。他整理完後,這些紀念封要被寄往各個航天測控站,等到每個測控站完成任務後,再由測控站分發給全國各地的航天集郵愛好者。
1998年,阿毛被部隊調來濟源。雖然距離他心心念念的航天發射基地遠了,但他對於航天事業的熱忱卻從來沒有消退。他聯合幾個航天集郵愛好者,共同成立了河南航天集郵研究會。每次航天飛船發射,都是他最激動也最繁忙的時刻。他們會提前設計印製好紀念封,然後發給全國各地的航天集郵愛好者。
10月17日7時30分,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將發射。阿毛早就設計印製好了16種不同畫面的紀念封,每份300枚,除去一部分不需要寫地址的,其餘的紀念封都要經過上述那套嚴肅而又細膩的處理過程。這看似簡單的一步步,卻凝結了阿毛對航天事業滿滿的熱愛。
收穫 拍攝火箭發射這麼多年,他的自豪感與日俱增
2003年10月15日9時,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升天,航天員楊利偉被送入太空,同年10月16日6時23分成功返回。
雖然沒能親赴現場觀看拍攝,但阿毛對中國航天事業有了更深的熱愛。次年12月12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主辦的「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一周年攝影圖片展」在我市籃球城開展,阿毛肯定不會缺席。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男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和女航天員劉洋組成3人飛行乘組。這次,阿毛提前一天趕到了酒泉。
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的發射,也讓阿毛記憶深刻。當時在戈壁灘上,隨著地面的震動,不到十幾秒,火箭迅速發射升天,引得周圍一陣歡呼,阿毛的快門幾乎沒有停下。隨後,又一件讓阿毛激動不已的事情發生:出徵儀式上,他給劉洋拍攝的照片,在送給劉洋後得到了她的盛讚,30張照片上,每張劉洋都親筆籤了名。
阿毛介紹,以前紀念封都是在發射之後印發郵寄的,而近幾年,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早在發射之前,他們的紀念封就已經印製好了。「拍攝火箭升天這些年,民族自豪感與日俱增,我感覺祖國越來越強大了。」阿毛說。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發射之時,阿毛仍將抱著相機奔赴現場,用自己的鏡頭來見證和記錄這一歷史時刻。
2 12歲的她曾受邀觀看神七發射
「一個人的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的得失,忘了自己的現在,也忘了以後的將來。」這本是詩人徐志摩描寫愛情的詩,克井鎮的原紅豆卻用它來形容自己對航天事業的關注和熱愛。
時至今日,20歲的原紅豆依然忘不了8年前的經歷。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12歲的她在甘肅酒泉親眼見證了中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升天。
原紅豆在酒泉參觀神州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網絡資料)
機緣 她是6萬人中唯一被抽中觀看神七發射的幸運兒
來自克井鎮的原紅豆清楚地記得,8年前秋天的一個下午,正在上語文課的她被老師叫出了教室。「紅豆,你被抽中去酒泉現場參觀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啦!」老師興奮的話語,讓當時的紅豆有些不知所措。
酒泉、神舟七號、發射……這些詞語在她腦海裡飛速旋轉,讓她一時間愣了神兒。彼時,距離她參加「放飛夢想 遨遊太空」全國中小學生航天知識競賽已經相過去了半年之久。
回過神兒來的原紅豆,被滿滿的興奮與激動包圍著。事後,她得知,當時全國參加競賽的學生有20多萬,其中答題成績在80分以上的有6萬人,6萬人中只能抽選一人前往酒泉現場觀看神七發射。而她就是這名幸運兒。
激動、自豪、難以置信,成了當時原紅豆和家人的心情。學校特意為她準備了歡送會,穿著老師精心挑選的新衣服,在眾多同學羨慕的目光中,她踏上了北上的列車。
感受 在12歲的她眼中,神七像是戈壁中升起的一顆星星
第一站,原紅豆抵達北京。在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組的陪同下,她參觀了中華航天博物館。威武的太空飛行器,種類繁多的航天設備,讓紅豆應接不暇,一旁航天專家的講解更是讓紅豆聽得熱血沸騰。
在北京住了兩三天後,原紅豆在相關人員的陪伴下,登上了飛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軍用飛機。
到達酒泉後,在問天閣,原紅豆沿著航天員的出徵路線走了一遍。終於要親眼看到載人航天飛船發射了,原紅豆的內心充滿了期待。
「一片寬闊的沙漠,中間矗立著一個大大的火箭,就像萬千沙礫中嵌著一顆星星。」這是原紅豆對當時自己看到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現場的描述。
9月25日21時9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即將發射升天。廣播裡開始倒計時,站在幾公裡外觀禮臺上的原紅豆,心裡默默地跟著倒數。很快,只見一團火光升起,船箭脫離發射塔,一股橘紅色的濃煙冒出。雖然距離很遠,但是原紅豆仍能感受到巨大的衝擊波帶來的震動。
「該怎麼形容那種場景呢?真的就像戈壁中升起的一顆星星。」原紅豆說,「就在火箭升起的那一刻,我似乎忘記了自己的存在,整個人隨著它升到了太空。」
3 濟源與航天事業的淵源
2004年12月12日上午,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主辦的「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一周年攝影圖片展」在我市籃球城開展。
2008年9月25日,在「放飛夢想 遨遊太空」全國中小學生航天知識競賽中獲得特等獎的濟源市克井五小12歲原紅豆,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在現場觀看了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空,成為唯一受邀到現場的小學生,並接受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的採訪。
2013年6月11 日下午,正值毛澤東同志《愚公移山》發表68 周年的日子,印著醒目的「愚公移山精神助推『中國夢』」、「愚公故裡,靈秀之城;洞天福地,大美濟源」的濟源城市「旅遊名片」——搭載紀念封,搭載著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踏上了為期15天的太空之旅。
2016年4月6日凌晨,我國首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實踐十號成功發射,濟源冬凌草種子搭載實踐十號進入太空,這是我市原產地種子首次參與國家空間生物實驗。
2016年8月31日,濟源市農業科學院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就航天育種技術合作籤訂協議,擬成立濟源航天生物育種中心。9月30日,市農科院與航天神州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行政區會議中心舉行濟源航天生物育種中心籤約(揭牌)儀式。濟源航天生物育種中心成立後,市農科院與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對接,合作研究培育品質優、藥效高、抗逆性強的濟源冬凌草新品種,推動濟源冬凌草產業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