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將用長徵二號F型火箭進行發射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酒泉9月20日電(記者 白瑞雪、張汨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負責人20日透露,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將用長徵二號F型火箭進行發射。

    長徵二號F型火箭是中國目前唯一用於發射載人飛船的火箭。它是在長徵二號E型即「長2捆」火箭的基礎上,按照載人航天工程總體任務和技術指標要求而研製的。

    據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總指揮劉宇介紹,長徵二號F型火箭全長58.3米,起飛重量479.8噸,由4個液體火箭助推器和芯一級、二級、整流罩、逃逸塔組成,包括控制系統、故障檢測系統、遙測系統、外測安全系統、逃逸系統、箭體結構、動力系統、推進劑利用系統、附加系統和地面設備等10個分系統。

    劉宇介紹,與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的那枚火箭相比,用於這次發射的火箭有36項技術改動,可靠性指標從原來的0.97提升到0.98,航天員安全性指標達到0.997,乘坐的舒適性也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從1992年開始研製的長徵二號F型火箭,是中國航天史上技術最複雜、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標最高的運載火箭。火箭能夠安全可靠地將飛船送入預定軌道,同時,在飛出大氣層之前,若出現重大故障,能按救生要求使航天員安全脫離故障危險區。

    到目前為止,長徵二號F型火箭已經成功地將4艘無人飛船和二艘載人飛船送入太空預定軌道,發射成功率達到100%。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的發射,將是「長徵」系列火箭第109次發射,此前,「長徵」系列火箭已連續66次成功將多種飛行器安全送入太空。

相關焦點

  • 長徵二號F火箭再出徵,將發射神舟十二號飛船
    上半年,長徵5號B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這也是我國空間站階段任務的首次發射。據了解在空間站早期的建造階段,我國將實施12次發射任務。會用到三款火箭,分別是用於發射空間站主體艙段的長徵五號火箭,用於發射貨運飛船的長徵七號火箭和用於發射神舟飛船的長徵二號F火箭。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 神舟七號,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胡錦濤對即將出徵的航天員說,神舟七號飛船就要按原定計劃發射了,你們即將出徵執行我國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代表全國各族人民,來為你們壯行,預祝你們成功。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務的首次飛行,你們將穿著我國研製的艙外航天服進行首次空間艙外活動,這將是我國空間技術發展的一個重大跨越。
  • 神舟七號飛船:載人 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Shenzhou-Ⅶ manned spaceship)是中國神舟號飛船系列之一,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中國首次進行出艙作業的飛船,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
  • 神舟12號飛船座駕:長徵二號F火箭總裝現場曝光
    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圓滿完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踏上徵程,嫦娥七號月球探測任務和小行星探測任務官宣,中國航天事業正在邁上全新的臺階。那麼,仿佛很久沒有進展的載人航天項目怎麼樣了呢?
  •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 訪改進型長徵二號F火箭「兩總」:「神箭」成長記
    「神箭」是怎樣煉成的——改進型長徵二號F火箭「兩總」專訪     新華社北京6月15日電 (新華社記者王敏)我國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大幕即將拉開。從火箭點火到飛船入軌前後也就10多分鐘。2011年的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對火箭的運載能力及飛船的入軌精度指標要求明顯提高。    因此,設計師系統對執行我國首次交會對接任務的分別用於發射「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飛船的兩枚火箭進行了最大動作的改進。除了火箭殼體外,核心部分幾乎是全新的。用劉宇的話說,「改進型長二F火箭幾乎是全新的火箭」。    兩枚火箭,一枚用來發射目標飛行器,一枚用來發射神舟八號飛船。
  • 神州七號載人飛船系統
    這艘新一代航天遠洋測量船,將首戰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海上測控任務。   「長徵」二號F型火箭作為發射載人飛船的運載器,是以「長徵」二號E型即「長2捆」火箭為基礎,按照載人航天工程總體任務和技術指標要求而重新研製的。
  • 時隔近四年後,我國「神箭」長徵二號F火箭今天進行了一次神秘發射
    時隔近四年後,我國長徵運載火箭家族中,保持著100%成功率、有「神箭」美譽的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迎來一次神秘發射。9月4日下午,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稱,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時隔近四年後,我國「神箭」長徵二號F火箭今天進行了一次神秘發射
    9月4日下午,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稱,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
  • 中國神舟11號載人飛船今年將發射
    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對接 浩瀚太空將在今年迎來不少中國的「客人」。昨天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獲悉,我國今年將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也將進行首飛,這一年我國的宇航發射次數將首次突破20次。在2016年的宇航發射任務中,有15次為重大專項任務或首飛任務。載人航天工程要完成長徵七號首飛、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發射任務,備受各方矚目。
  • 官宣 這枚火箭將發射「神舟十二號」飛船
    「神舟十二號」飛船的火箭總裝車間。   配圖展示了火箭總裝車間,圖片說明為:「執行神舟十二號飛船任務的長二F火箭總裝現場。」>型火箭,總計有11艘「神舟」系列飛船成功發射,將11位航天員安全送上太空。    2008年9月,「長二F」火箭將「神舟七號」飛船送入太空    資料圖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將提前至本月底發射
    本報綜合消息 原定10月發射的「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將提前至本月底升空。具體時間預計會在北京帕運會閉幕至「十一」國慶前。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隨「神七」上天的3名航天員中,將有1人執行艙外行走任務,實現中國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
  • 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今年發射 兩名航天員將在太空中期駐留
    昨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對外發布,我國將分別於今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飛船。其間,神舟十一號飛船將搭乘兩名航天員,與天宮二號對接,進行人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另外,中國第一艘貨運飛船正測試,將於2017年在海南文昌發射,並將於2020年前後完成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
  • 探秘長徵二號F-T2火箭:看「神箭」如何助力?
    在這團圓之夜,西北大漠將又一次為中國航天的壯舉而歡騰。長徵二號F-T2運載火箭即將呼嘯升空,將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送入預定軌道,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二步二階段的大幕。作為運載工具,長徵二號F-T2火箭是整個飛行任務「第一棒」,作用重大。
  • 圖說中國載人航天——「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升空
    ——「神舟七號」飛船發射升空 (10/1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中國成功發射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
    中國成功發射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 2008年09月25日 23: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北京時間25日21時10分許,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
  • 中國長二 F 火箭總裝現場曝光,將發射神舟十二號飛船
    IT之家 7 月 30 日消息 據中國航天報報導,執行神舟十二號飛船任務的長二 F 火箭總裝現場曝光。今年下半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 211 廠將繼續承擔重大發射任務,並為明年的宇航發射做準備。面對嚴峻的任務形勢,該廠嚴格落實各項質量要求,做好精細化管理,為實現全年宇航任務的圓滿收官全力以赴。
  • 中國長二 F 火箭總裝現場曝光,將發射神舟十二號飛船
    IT之家 7 月 30 日消息 據中國航天報報導,執行神舟十二號飛船任務的長二 F 火箭總裝現場曝光。今年下半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 211 廠將繼續承擔重大發射任務,並為明年的宇航發射做準備。面對嚴峻的任務形勢,該廠嚴格落實各項質量要求,做好精細化管理,為實現全年宇航任務的圓滿收官全力以赴。
  • 2枚長徵火箭赴酒泉 將接連發射天宮2號和神舟11飛船
    「坐火車」原標題:兩髮長徵二號火箭啟程赴酒泉 將接連發射天宮2號和神舟11飛船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8月3日中午,執行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發射任務的「長二F」火箭將從北京啟程運往酒泉發射中心,這也是我國第一次將兩發運載火箭同時運往發射場執行任務,標誌著我國新一輪的載人航天任務正式進入發射準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