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喜臨門,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整裝待發,火星探測器完成無線聯試

2020-11-22 騰訊網

最近,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蔓延,極大衝擊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節奏,我國航天正排除困難,保證2020年的發射計劃按部就班地進行。2020年,我國航天有三大任務,分別是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火星一號探測器和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它們都將由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而就在近日,接連傳來了兩個好消息,可謂是雙喜臨門。

世界新一代飛船型譜

首先是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已經完成測試工作,此時,距離4月23日的正式發射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採用獨特的「群傘+氣囊」緩衝雙保險著陸設計,安全性能大幅提高。

點擊播放 GIF 1.2M

新一代載人飛船著陸模擬測試

雖然新一代載人飛船還沒有正式定名,但它的性能數據足夠吸引人,總結起來有四大亮點。第一是足夠粗大,直徑大為增加,達到4.5米,重量達到14噸,一次可搭載5到7名航天員。而「神舟」飛船的數據分別是直徑2.8米,重7.8噸,一次搭載2到3人。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新一代載人飛船體型變大很多,所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升級為長徵五B,將有一個超大的整流罩。

新一代載人飛船比神舟大很多

第二、新一代載人飛船採用了美俄的兩艙式結構,摒棄了「神舟」飛船的三艙設計,這樣做的好處是極大的增加了內部空間。從外形上看,新一代載人飛船很像美國雙子座和阿波羅飛船。

新一代載人飛船採用兩艙結構

第三、新一代載人飛船不僅有近地版本,還有更大更重的深空版本,未來我國載人登月甚至登陸火星,也要依靠在新一代載人飛船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升級版本。值得一提的是,原先的「神舟」飛船也具備載人登月的潛力。

新一代飛船能夠載人登月和登陸火星

第四、新一代載人飛船能夠重複利用10次左右,極大地節省了成本。到目前為止,「神舟」飛船共發射了11次,如果換成新一代載人飛船,也就是說,這11次發射可能很多部件使用的都是同一個,成本的下降可想而知。除此之外,新一代載人飛船還採用了全新的防熱材料和防熱結構,其耐熱能力可達「神舟」飛船的3到4倍。在返回再入控制上,也能保證落點精度,保證過載不超過航天員的承受範圍。總之,就是相比「神舟」飛船性能先進很多,達到了換代的標準。

新一代載人飛船能重複使用10次

除了4月23日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7月23日,我國還將發射第二個火星探測器「火星一號」,而在3月10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已經圓滿完成了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無線聯試。

火星一號探測器完成無線聯試

這就是火星一號,體型巨大

每隔大約26個月,地球與火星就會運行至最近的位置,此時發射探測器將節省大量燃料,而2020年是火星探測活動的窗口期,如果錯過了今年7月份的發射窗口,下一次又得等兩年多,所以今年不止我國,美國、俄羅斯、歐洲,甚至是阿聯都有自己的火星探測器發射計劃。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圓滿完成無線聯試,表明我們已經做好了火星探測最重要的準備工作。

火星一號著陸器模擬測試

實際上,早在2011年11月8日,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就搭載在俄羅斯運載火箭上,與「福布斯-土壤」號採樣返回探測器一起發射升空,但是由於俄方變軌失敗,任務還沒開始就不得不終結,「螢火一號」也於2012年1月墜入太平洋。

中間的3號載荷就是螢火一號

而這一次,我們將獨立使用自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火星一號」送到火星表面。由於火星和地球的距離遙遠,火星探測器發射後,飛往火星的時間需要近7個月,技術狀態變化大,深空探測空間環境複雜,飛控任務面臨極高的難度和巨大的風險挑戰,而且在最關鍵的著陸階段由於地面站不可能實時幹預,一切都要依賴火星探測器全自動運行,所以這次無線聯試非常重要。

火星一號近景

而「火星一號」除了著陸器之外,還將攜帶一個火星車,從外形上看,它和「玉兔一號」和「玉兔二號」差不多,到時候,我們在地球之外,將會有三個可愛的「小車車」,不知道它會不會也像「玉兔」們一樣發微博,用可愛的表情和文字彙報自己在火星上的一舉一動呢。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美國NASA除了「好奇」號、「機遇」號、「勇氣」號之外,還正在研製一種專用於火星飛行的無人直升機,準備今年發射。火星的空氣雖然稀薄,但是引力也很小,所以類似直升機這樣的飛行器在火星上也是可以飛行的,而火星直升機能夠極大拓展火星車的探測範圍,提高火星探測的效率,這一點我們也要儘早進行技術跟進。

右邊為中國火星車

NASA研製的火星直升機,今年發射

火星直升機和火星車聯動想像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飛成功 國外還有哪些飛船在研製
    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再過兩周,美國SpaceX公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也要嘗試第一次載人飛行。2020註定成為載人航天史上重要的一年。那麼,現在有多少類型的飛船正在推進研製?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特點呢?
  • 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嫦娥五號探測器即將擇機發射,前往月球開始「挖土」之旅;而我國首次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也已經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離火星越來越近。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過去五年,中國平均每年宇航發射任務在30次左右 。而即將開始的「十四五」,又有哪些精彩?
  • 「胖五」新成員搭載新一代飛船首飛成功,開啟中國航天「超級模式...
    5月5日18點左右,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本次搭載的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這是該型號火箭的首次發射,距離上次「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還不到半年時間。中國最強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升空,完成了中國今年以來首個重磅的航天發射任務,在後續探月工程、火星計劃緊隨其後的情況下,昨日的發射也開啟了中國航天在2020年的「超級模式」。據悉,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今年共計劃執行三次發射任務。
  • 美國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和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相比哪個更強
    b型火箭發射升空並成功返回,5月30日已開艙檢測,說明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已經進入了實體發射試驗和檢測階段,如今美國的龍飛船首次載人發射成功,那麼它和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相比,兩者哪一款更強更先進呢?↑上圖中左側為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右側為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載人龍飛船我們先說龍飛船(Dragon),其又譯「天龍號」飛船,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牽頭研發,是世界上第一艘由私人公司研發的航天飛船
  • 2020長徵8號安排發射3次,新一代載人飛船有哪些科技?8個字形容
    2019年的輝煌,在2020年將延續下去,我國長徵五號將發射三次,這三次長徵五號的發射,將為我國在太空創下怎樣的輝煌,新一代載人飛船又被怎樣形容?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長徵五號的發射計劃了,年末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也為我國後續航天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凱旋歸來,技術領先收穫多多
    據央視等媒體報導: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著陸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2020年5月5日,我國長徵五號B型火箭發射上天並取得圓滿成功,其載荷主要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一個柔性空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兩者進入一定軌道後,負責於5月6日下午返回地球,但是返回過程中「出現異常」,說明該裝置和技術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俄羅斯聯盟飛船,誰更為先進?
    趣味探索訊 在2020年裡,載人飛船一下子成為全世界「熱點」,因為我國近日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並在67個小時後成功返回地面,美國SpaceX載人龍飛船在今年通過NASA最嚴格測試,準備在5月27日將美國兩名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如今,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僅有三個,中國、美國、俄羅斯,中國有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有SpaceX載人龍飛船,俄羅斯有聯盟號飛船。
  • 超越龍飛船,勝過聯盟號飛船,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為何最先進?
    趣味探索訊 在2020年裡,載人飛船一下子成為全世界「熱點」,因為我國近日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並在67個小時後成功返回地面,美國SpaceX載人龍飛船在今年通過NASA最嚴格測試,準備在5月27日將美國兩名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如今,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僅有三個,中國、美國、俄羅斯,中國有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有SpaceX載人龍飛船,俄羅斯有聯盟號飛船。
  • 波音設計新一代空間站與載人火星飛船,2020 年發射
    北京時間4月22日消息,在接下來的短短三年時間內,能夠讓人類抵達更遙遠宇宙空間的新一代空間站就將成為現實——第一艘被稱為「深空門戶」(Deep Space Gateway)的太空站最早將在2020年開始在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軌道上投入運營。
  • 我國新型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未來將登陸火星,為何放棄了逃逸塔?
    5月5日下午18時06分,我國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用長5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為咱們的2020航天黃金年打開了一個大好的局面。相比之前發射「神舟」系列飛船,這次的船箭結合體不僅又粗又大,而且還有一個不同之處,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那就是飛船頂部沒有逃逸塔。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汪江波攝(新華社發)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 長五b型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上天,它將帶來多種驚喜
    2020年必將是我國航天和宇宙探索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因為有多項重要的航天任務首次發射,2020年5月5日下午6點,我國首次出徵的長徵五號b型火箭攜帶著新一代航天飛船順利升空,這是我國新一代航天飛船的首次升空,也是一次實驗性任務,它的發射也代表著我國新一代空間站建設計劃拉開帷幕,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向火星進發!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準備就緒
    國家航天局近日宣布,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將擇機發射升空,記者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了解到,目前中心各項飛控任務準備進展順利。在北京航天飛控大廳,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正在與任務各系統進行聯調聯試,為即將到來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周密準備。
  • 剛剛,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美麗的降落傘碩大的氣囊返回艙離地面越來越近5月8日13時49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安全回歸,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圓滿成功,再來盤點一下國外載人飛船的情況
    就在昨天(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被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 就在剛剛,我國長徵5號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發射成功!
    就在剛剛(5月5日下午6點),我國搭載新型無人飛船的長徵5號B火箭發射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順利送入軌道!所以後續發射空間站、登月以及火星探測等難度比較大的火箭發射,基本都會選擇在這裡。這次發射搭載的負荷,就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艙,即將用於後續的空間站運送航天員。新一代載人飛船相對以前的老式神舟飛船,有了很大的改觀,不僅採用了國際先進的兩艙式結構,而且還可以重複使用,最大可搭載6個人或者物資。在研究的新一代飛船有兩個型號,分別是14噸和20噸,其中20噸型號的,可以支持未來登月任務。
  • 為何近年未見我國的載人航天項目?新一代載人飛船已在路上
    有很多小夥伴都有一個疑問,為何近年來未見我國的載人航天項目,這就要從我國的航天導向說起,我國航天和堆量的蘇聯時代載人飛船和無限資金的NASA飛船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從來都是有著具體的實用導向,向來不打無準備之仗!在沒有全面掌握相關技術之前,往往需要充分的驗證。而在這些技術驗證完成之後,就意味著相對成熟的次世代飛船和長期有人駐守空間站的開始建造了。
  • 新探測器、新飛船、新火箭……你方唱罷我登場
    各種新探測器、新飛船、新火箭在經歷漫長的研發製造測試後,即將你方唱罷我登場。現在讓我們一起列數今年將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航天熱點。火星探測三路齊至月球深空熱鬧非凡類似1986年「五星齊出」的「哈雷艦隊」一樣,2020年中國、美國、阿聯三國火星探測器不約而同奔向火星,並將於今年陸續抵達火星。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
    新華社酒泉5月8日電(李國利、鄧孟)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說起載人飛船,我們很容易想到神舟號系列飛船,可以說神舟號系列飛船,是徹底改變我國航天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航天的國家,而神舟號系列飛船也先後執行了6次載人飛天並取得圓滿的成功。  而近日,我國迎來了新一代的載人飛船,將為我國的載人航天再添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