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託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一飛沖天!來看...

2020-11-24 騰訊網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時,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也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著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全長約53.7米,芯一級直徑5米,捆綁4個直徑3.35米助推器,整流罩長20.5米、直徑5.2米,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氧、液氫和煤油作為推進劑,起飛質量約84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是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驗證了火箭總體方案、各分系統方案的正確性、協調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離技術、大直徑艙箭連接分離技術、大推力直接入軌偏差精確控制技術等一批新技術,為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

自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以來,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先後組織

實施16次重大飛行任務,全部取得成功。

現場動圖

臨近發射!

點火發射!

順利升空!

長徵五號B火箭

與長徵五號火箭有哪些不同?

它是如何將這麼重的飛船送上天的呢?

▼▼▼▼

同一系列,不同使命

長五主打高軌衛星、探測器

長五B專攻近地載人空間站

從外觀上看,長五B火箭「身高」近54米,相當於18層樓高,近850噸重。與長五火箭比,長五B火箭芯級直徑都是5米,矮了約3米,「體重」輕了約20噸。這主要是因為長五B火箭少了一個芯二級和一個級間段,只有一個芯級,也就是「腰」往上少了一部分。

長五B火箭也有4個直徑3.35米的助推器(又稱為「半級」),因此,長五B火箭是我國首型「一級半」火箭。不過,長五B火箭「頭部」——整流罩比長五火箭更大,高度超過20米,連10多米長、4米多粗的空間站核心艙都能裝進去。

多一級的長五擅於跑長途,「乘客」目的地包括3萬6千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38萬公裡外的月球,以及最近距離也要數千萬公裡的火星。不過,即便少了一級,長五B火箭在專門向近地軌道送貨的長徵火箭中,力氣仍是最大的,一次能送超過22噸物資,相當於10多輛小轎車的重量。它專注於地球附近約200至400公裡的軌道,這裡是我國空間站建設的主戰場,後續空間站核心艙等主要艙段都將由長五B火箭送上天。

同一心臟,不同工況

長五B芯級氫氧發動機

工作條件更嚴酷、要求更高

長五B火箭只用「一級半」就能把重磅太空飛行器送上天,得益於採用氫氧推進劑的芯一級和採用液氧煤油推進劑的助推器的合理搭配。而芯一級的兩臺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又直接影響著太空飛行器的最終入軌。

氫氧發動機的比衝(用于衡量發動機性能,可以理解為汽車的「百公裡油耗」)傲視群雄,但其研製難度也極高。長五B火箭所承擔任務的特殊性,對芯一級的大推力氫氧發動機提出了更高要求。

載人空間站工程的交會對接等任務,好比在數百公裡高的太空「穿針引線」,時間有絲毫誤差,都有可能失之交臂,導致耗費更大的代價調整軌道。這要求運載火箭必須嚴格按照精準的時間發射,達到「分秒不差」,也就是所謂的「零窗口」發射。

長五B火箭芯級使用的氫氧發動機,必須確保預冷等發射前工作環環相扣、步步流暢,不耽誤發射窗口。

同時,長五B火箭比長五火箭更輕,但起飛推力與長五火箭相同。用同樣的勁向上提更輕的東西,加速度自然更快。而在助推器分離後,火箭加速度又瞬間達到最低。

「就像深海魚突然跳到喜馬拉雅山上,巨大的壓力變化會使魚瞬間爆裂」,航天科技集團六院長五火箭副總設計師王維彬說,發動機的入口面對過山車一樣大起大落的壓力,給發動機的穩定、可靠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氫氧發動機研製隊伍通過大量的研究改進與試驗驗證,將這些難點逐一攻克,進一步提高了發動機工作的可靠性與穩定性。此外,地面設備等系統採用的遠程操作方法,也保證了發動機預冷等環節的安全、順利推進。

同一大腦,不同思路

優化彈道設計與控制方案,

「氫龍偃月刀」也能做「微雕」

除了零窗口和過山車一樣的壓力,一級精準入軌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以往末級火箭的推力都很小,再輔以推力更小的姿態控制發動機,更容易在太空飛行器入軌前對位置與姿態進行微調,從而確保精確入軌。而這次,兩臺大推力氫氧發動機直接送載荷入軌,就像用大刀做「微雕」,力道極難掌握。

此外,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關機後,還有「後效」,類似燃氣灶閉火後的「餘火」,這同樣會對太空飛行器入軌精度造成影響。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方面表示,為了解決大推力精準入軌問題,一方面,發動機研製隊伍要確保發動機燃燒穩定,並儘可能給出「後效」預測值。更重要的是,控制系統必須把所有可能的誤差考慮進去。

據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五火箭副總設計師李學鋒介紹,早在長五系列火箭研製之初,控制系統研製隊伍就已統籌考慮長五和長五B的任務特點。長五和長五B控制系統的硬體是通用的,已實現產品化;軟體也無需大改,即能適應長五B飛行任務。

李學鋒說,針對發動機後效等不確定因素,他們用隨機「打靶」的方法,模擬出上萬種情況,以驗證控制系統設計的可靠性。「打靶」實驗證明,即便預測的「後效」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控制系統也能確保火箭精確入軌。與此同時,在火箭總體彈道設計上也要充分考慮發動機「後效」的影響,基於發動機校準試車的實際數據進行計算,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

同一模塊,不同重量

芯級、助推巧妙減重,

進一步提升運載能力

對於多級火箭,芯一級、助推器減重對提高運載能力的影響並不明顯。而對於「一級半」入軌的長五B來說,芯一級減重多少,運載能力幾乎就可以提高多少;助推器減重與運載能力提高的比例也高達1.25:1。因此,減重對於長五B的收益是相當可觀的。

長五B火箭的芯一級尾段位於火箭箭體的最後部位,不僅是發動機艙,而且在整個火箭豎立在發射臺上時起到支撐作用。以前,長五尾段採用的是組合梁結合分瓣玻璃鋼底板的結構方案。這次,航天科技人員把大直徑大厚度碳纖維複合材料「三加二」蜂窩夾層結構整體成型技術用在了一級尾段的壁板和防熱板結構成型中,通過採用輕質化碳纖維複合材料結合鋁蜂窩夾層結構方案替代原方案,實現減重約400公斤。

助推器的減重也很有特色。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長五系列項目辦主任張修科介紹,以前長五的4個助推器就像是4位壯漢,分別用「單肩」扛著芯級,這對「肩膀」的結構提出的要求非常高。在長五B火箭的研製過程中,團隊創新採用槓桿等原理,在捆綁點上、助推器頭錐中插上了4根「扁擔」,變「單肩」扛為「雙肩」挑,分散了受力,再輔以先進的結構計算方式,綜合改進頭錐的結構,實現了可觀的減重。助推器頭錐、氣瓶等方面的改進,實現了減重600公斤。而長五B火箭的許多減重措施,也將應用在長五火箭上。

本文綜合自:上觀新聞、人民日報、上海發布

作者:劉琨

微信編輯:小小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重約22噸的中國航天員「新座駕」的試驗版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已完成了前兩步,載人飛船階段和空間實驗室階段。B運載火箭成功託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宿東 攝)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為何如此重要?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489秒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 劍指登月的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到底有多牛?
    4月初,一張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在組裝的照片再次引起熱議。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
  • 長徵5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載人飛船」用英語怎麼說?
    今天18時00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飛射場首飛成功,解開了我國載人航天空間站建設的大幕。祖國現在變得越來越強大,小編感到由衷地驕傲和自豪。接下來,跟小編一起學習,「載人飛船」用英語怎麼說?
  • 2次航天發射失利之後,中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B運載火箭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據悉,新一代載人飛船將力爭實現返回艙可重複使用10次,並逐步降低成本。在研發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時候,航天員系統也開展了長期載人飛行綜合模擬驗證、出艙活動水下驗證等大型地面試驗。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的初選工作已完成,艙外航天服正在進行飛行產品生產。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將於5月5日傍晚發射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將於今天18時,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首次飛行任務。相關報導:長徵五號B靜待出徵 新飛船逐夢天宮4月初,一張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在組裝的照片再次引起熱議。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
  • 從「新」出發,解碼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那些新特點新功能
    以文昌發射場為新起點,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帶上了「新乘客」——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新的火箭、新的飛船試驗船又有哪些新特點、新功能?請隨記者一道去看一看。2016年11月3日,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再次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實現了我國火箭運載能力由10噸級到20噸級的重大躍升,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實現升級換代,跨入世界大噸位火箭發射行列,對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具有裡程碑意義。長徵五號B的首飛成功,標誌著空間站工程建設進入了實質階段。
  • 長五b型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上天,它將帶來多種驚喜
    2020年必將是我國航天和宇宙探索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因為有多項重要的航天任務首次發射,2020年5月5日下午6點,我國首次出徵的長徵五號b型火箭攜帶著新一代航天飛船順利升空,這是我國新一代航天飛船的首次升空,也是一次實驗性任務,它的發射也代表著我國新一代空間站建設計劃拉開帷幕,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衝破陰霾,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發成功
    喜訊2020年5月5日,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型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中心首飛成功,成功發射了中國新一代的載人飛船無人試驗船。所以,這一次長徵五號B的首飛成功無疑是使中國航天人重振旗鼓,讓支持中國航天的人重拾信心。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拉開序幕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以下簡稱「長五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載荷組合體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
  • 長徵5乙運載火箭抵達發射場,5月5日發射,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又稱「胖五」,它是我國為了滿足進一步航天發展需要,而研發的重型運載火箭。未來我國的天宮空間站、探月三期工程,及其它的深空探測計劃,都將會使用到長徵五號火箭系列。據悉,在4月29日的時候,長徵5號乙運載火箭就樹立在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臺上,準備發射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火箭是新的,飛船也是新的
    最新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於今天18:00分點火升空,本次發射的是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基礎上改進研製的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這將是該款火箭首次進行太空飛行任務,而今晚這一仗至關重要。
  • 2020長徵8號安排發射3次,新一代載人飛船有哪些科技?8個字形容
    2019年的輝煌,在2020年將延續下去,我國長徵五號將發射三次,這三次長徵五號的發射,將為我國在太空創下怎樣的輝煌,新一代載人飛船又被怎樣形容?首當其衝的當然就是長徵五號的發射計劃了,年末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也為我國後續航天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來源:江程傑5月5日18時,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將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二、新長徵五號B型火箭&34;在哪裡?運載火箭是航天事業的基石,決定了一國航天發展的能力上限。進入新世紀以後,中國陸續服役了長徵十一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和長徵五號等系列火箭,尤其是長徵五號成為大型任務的必備選項。
  • 長徵五號B靜待出徵 新飛船逐夢天宮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4月初,一張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在組裝的照片再次引起熱議。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
  • 研製人員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打造強勁「動力翅膀」
    資料圖: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能源管理現場操作 吳敬博 攝中新網上海5月5日電 (鄭瑩瑩 郭超凱 繆新培)北京時間5月5日18時,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新飛船+新火箭 中國航天邁向「四月突破」
    來源:海外網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按比例縮小模型亮相珠海航展。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雄姿。本文配圖均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提供最美人間四月天,春光不負趕路人。在充滿無限希望的明媚春天裡,一路風雨兼程的中國航天人正奮力實現新的突破。
  • 長徵五號B火箭+新載人飛船,中國載人航天「一箭雙鵰」!
    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經過了近30年發展,整個工程已經歷了兩型火箭(長徵2F和長徵7號)、11艘神舟載人飛船、1艘天舟貨運飛船、兩批航天員和兩個天宮目標飛行器/空間實驗室的巨大成功。中國以極低的成本、最高效率地利用有限任務次數,完成了天宮空間站建站的全部準備,可謂是人類航天史上的奇蹟。
  • 將來用於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火箭會是哪一款?原來並非長五B
    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成功進入預定軌道。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助力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首飛
    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把近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