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人員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打造強勁「動力翅膀」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能源管理現場操作 吳敬博 攝

中新網上海5月5日電 (鄭瑩瑩 郭超凱 繆新培)北京時間5月5日18時,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作為神舟飛船的「PLUS版本」,6至7人座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較3人座的神舟飛船構型大了一倍。

在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太陽電池翼上,首次搭載應用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811所研製的光電轉換效率為34%的高效砷化鎵太陽電池,據介紹,這也是目前國際空間最高光電轉換效率太陽電池。

太陽電池翼是太空飛行器賴以持續飛翔的翅膀,是太空飛行器的動力來源,其性能與可靠性直接關係著太空飛行器是否能順利完成預定任務。

811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能源管理功能主任設計師鍾丹華介紹,未來的載人登月工程、新一代載人飛船、載人月面著陸與上升飛行器任務中,高效、高比功率的太陽電池技術是關鍵技術與必要需求。34%光電轉換效率電池,將有效提升中國太空與深空飛行器的發電能力,支撐中國航天電源系統的更新換代。

據介紹,國際上空間應用的太陽電池翼主電源主要為光電轉換效率30%的太陽電池。此前,世界上空間型號應用的最高效率太陽電池電路產品光電轉換效率為32%。

從30%到32%再到34%,看似只有2%的轉換效率提升,卻可以說是該技術體系「塔尖上的再騰躍」。為此,研製人員開展了系列技術攻關,如採用新型覆蓋短波、中波太陽光的寬/中帶隙半導體材料,進一步降低載流子熱損、提高太陽光譜的能量利用率,攻克和解決失配材料生長的技術難點、寬光譜低反射率調配技術等,以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完)

相關焦點

  • 光電轉化效率國際最高,上海航天為新一代載人飛船打造最強「翅膀」
    5月5日傍晚,被長徵五號B火箭送入太空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其能源系統就如此前的神舟飛船一樣,依然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作為神舟飛船的PLUS版本,6人座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船較3人座的神舟飛船構型大了一倍,其能源系統自然也少不了創新,最突出的是打造了一對前所未有的最強「動力翅膀」。
  • 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相繼發射成功,縈繞中華民族百年的「飛天夢」,取得歷史性突破。眼下,科研人員正在執行著一項全球矚目的全新任務——打造中國空間站。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成功,將開啟新的太空探索之旅
    稿源: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2020年5月5日18時00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簡稱五院)自行研製的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出了探索浩瀚宇宙新的一步。
  • 剛剛,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現場珍貴畫面曝光!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測試全面展開,可重複使用,用於空間站
    今年我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目前,飛船的測試工作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全面展開。在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飛船研製團隊全面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確保飛船研製計劃有序推進。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為我國空間站及後續載人航天任務研製。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
    新華社酒泉5月8日電(李國利、鄧孟)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8日13時49分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13時33分,服務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飛成功 國外還有哪些飛船在研製
    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再過兩周,美國SpaceX公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也要嘗試第一次載人飛行。2020註定成為載人航天史上重要的一年。那麼,現在有多少類型的飛船正在推進研製?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特點呢?
  • 「太空巴士」的競逐,航天大國爭相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
    5月5日,隨著一聲巨響,搭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騰空而起。約488秒後,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驚豔亮相引發了航天界的高度關注。隨著載人登月、載人深空探測熱潮的再度興起,各航天大國或航天強國均認識到現有的載人飛船已經無法滿足要求,需儘快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因此,中美俄等國均在大力研製新一代多用途載人飛船,並取得了相當進展,一些型號初步具備應用飛行能力。若此次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整個任務順利完成,意味著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研製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 ​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有新進展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了解到,疫情期間,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發起「衝鋒舟」行動,確保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等型號任務順利進行並取得新進展
  • 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有新進展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了解到,疫情期間,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發起「衝鋒舟」行動,確保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等型號任務順利進行並取得新進展。例如,黨支部對北京航天城AIT總裝測試大廳實行「三統一」管理:統一安排載人各型號AIT工作,統一開展AIT區域防疫管理,統一提供就餐等條件保障。疫情期間,保障了250多位崗位人員、4000餘人次的正常工作。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場工作與飛控工作有序推進。
  • 2次航天發射失利之後,中國將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中國並沒有停止探索的步伐,計劃於4月下旬由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神舟11號之後,中國的航天任務也向登月和空間站建設進發,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為我國空間站及後續載人航天任務研製的據悉,新一代載人飛船將力爭實現返回艙可重複使用10次,並逐步降低成本。在研發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時候,航天員系統也開展了長期載人飛行綜合模擬驗證、出艙活動水下驗證等大型地面試驗。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的初選工作已完成,艙外航天服正在進行飛行產品生產。
  • 劍指登月的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到底有多牛?
    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 長徵五號B火箭不僅有直徑5米的芯一級主箭體,還捆綁有4個直徑達3.35米的助推器,箭體總長近54米,這種結構使其成為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系列火箭。據報導,它將為我國載人空間站的建設奠定基礎。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5月5日18時,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上太空,在軌飛行了2天19小時,通過7次自主軌控將軌道抬升至遠地點為8000公裡左右的大橢圓軌道,制動後以超過每秒9公裡的再入速度返回,通過一系列的試驗,最後於5月8日13時,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5月5日18時,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上太空,在軌飛行了2天19小時,通過7次自主軌控將軌道抬升至遠地點為8000公裡左右的大橢圓軌道,制動後以超過每秒9公裡的再入速度返回,通過一系列的試驗,最後於5月8日13時,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研製畫面首度公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13時49分,試驗船返回艙安全著陸。搜救分隊第一時間發現目標併到達著陸現場開展處置,經現場確認,艙體結構完好。
  • 新一代飛船開啟載人航天新篇章,向世界一流前行
    5月8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返回艙成功降落在酒泉東風回收著陸場預定區域,這標誌著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圓滿成功,也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開啟了新的篇章。這次任務的主要目標就是驗證新一代載人飛船方案的正確性。據了解,為了驗證更多的技術和設備,五院研製團隊為試驗船安排了高密度的飛行事件。在軌飛行過程中,試驗船要完成數十個關鍵動作,開展多項搭載試驗,可以說每一分鐘都安排得滿滿當當。從成功發射到安全返回,試驗船表現完美。
  • 中美俄新一代載人飛船為什麼唯獨我國有保守的整流罩存在?
    現階段中美俄相繼公布了自家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計劃,中美兩國更是率先開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發射試驗活動。但是從各家公布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設計方案來看,只有美國SpaceX的載人龍飛船和波音的CST100載人飛船直接拋棄了傳統的整流罩設計,飛船本體直接對接在火箭頂端發射。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龍飛船,俄羅斯聯盟飛船,誰更為先進?
    趣味探索訊 在2020年裡,載人飛船一下子成為全世界「熱點」,因為我國近日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並在67個小時後成功返回地面,美國SpaceX載人龍飛船在今年通過NASA最嚴格測試,準備在5月27日將美國兩名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如今,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僅有三個,中國、美國、俄羅斯,中國有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有SpaceX載人龍飛船,俄羅斯有聯盟號飛船。
  • 超越龍飛船,勝過聯盟號飛船,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為何最先進?
    趣味探索訊 在2020年裡,載人飛船一下子成為全世界「熱點」,因為我國近日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並在67個小時後成功返回地面,美國SpaceX載人龍飛船在今年通過NASA最嚴格測試,準備在5月27日將美國兩名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如今,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僅有三個,中國、美國、俄羅斯,中國有新一代載人飛船,美國有SpaceX載人龍飛船,俄羅斯有聯盟號飛船。
  • 剛剛,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美麗的降落傘碩大的氣囊返回艙離地面越來越近5月8日13時49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安全回歸,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完成了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