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組問題,了解剛剛首飛成功的長五B

2020-11-24 騰訊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劉揚 特約記者 姜哲)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以下簡稱「長五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載荷組合體被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的太空飛行器,進一步奠定「胖五」家族在世界現役火箭第一梯隊中的地位。《環球時報》記者帶你通過十組問題來了解這位實力非凡的「胖五」家族新成員。

攝影:鄧燁晨

1、為何要研製長五B?未來用途是什麼?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是由中國研製的新一代大型液體運載火箭,為一級半火箭,芯級採用5米直徑,捆綁4個3.35米直徑的助推器,全箭長約53.66米,起飛質量約849噸,起飛推力約1068噸 ,近地軌道(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400公裡,軌道傾角約42°)運載能力22噸級。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是專門為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設研製的一型新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將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開展試驗驗證。完成技術方案驗證後,長徵五號B遙二至遙四任務將先後完成空間站三個艙段的發射任務。

攝影:鄧燁晨

2、長徵五號B和長徵五號相比,有哪些異同?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與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同屬長徵五號火箭系列,兩型火箭共享5米大直徑箭體結構研製、大推力液氧液氫發動機技術、大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技術、大型活動發射平臺技術、系統級冗餘控制技術等關鍵技術,但兩型火箭在設計、用途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

從構型上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採用兩級半構型,由芯一級+助推器+芯二級+整流罩組成;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採用一級半構型,由芯一級+助推器+整流罩組成。

從外觀上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與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最大區別在於整流罩,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整流罩長度大約12.3米,而長徵五號B火箭的整流罩長度達到了20.5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火箭整流罩。

從用途上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般用於發射高軌道的大型衛星以及各類深空探測器,例如實踐二十號衛星、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等;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的大型衛星及飛船,例如載人空間站的核心艙和實驗艙等。

從運載能力上看,長徵五號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0)運載能力約為14噸,長徵五號B火箭近地軌道(LEO)運載能力約為22噸。

攝影:鄧燁晨

3、長五B是一個一級半火箭,比長五少一個二級,是否意味著研製難度大大降低?

長徵五號B與長徵五號是同屬一個火箭系列的不同構型,做「減法」的說法並不貼切,長徵五號B火箭與長徵五號火箭共享了芯一級和助推器的大部分關鍵技術,減少了一部分研製工作量,但是從研製難度上看,長五B這種一級半構型的火箭,在我們國家尚屬首次,涉及到一些獨有的技術特點,也是研製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長徵五號B與長徵五號相比,是國內首次將一級火箭作為末級使用,不增加姿態調整和速度修正,直接將有效載荷送入軌道。在一級發動機關機時,約140噸的推力在幾秒鐘之內消失,相當於一輛高速行駛的火車突然「剎車」,還要穩穩停靠在指定位置,然後讓「乘客」順利下車。為此研製隊伍攻克了「大推力直接入軌」關鍵技術,滿足了有效載荷對姿態控制和制導精度控制的指標。

長徵五號B與長徵五號相比,變「輕」了,飛得更「快」,飛行時的過載變大了,對箭上設備環境耐受能力提出了新考驗。

攝影:鄧燁晨

4、從外觀上看,長五B個子比長五矮一點,但「頭部」比長五要大了許多,為什麼要做這麼大的整流罩?

長徵五號B與長徵五號相比,「腦袋」變「大」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整流罩長度大約12.3米,而長徵五號B火箭的整流罩長度達到了20.5米,是我國現役運載火箭採用的尺寸規模最大的整流罩,是為了發射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而專門設計的,可以說是「私人訂製」。整流罩由端頭、馮卡門錐段、組合前柱段、後柱段和轉接框組成,整流罩的可靠分離成為擺在研製人員面前的一關。研製人員開展了分多次仿真分析、分離試驗,採用彈性整流罩分離仿真技術、大型整流罩地面分離試驗技術,解決了這個難題。另外,整流罩部位的氣動加熱作用也更明顯,特別是安裝在整流罩附近的火工品所處的環境也更熱了,對火工品提出新的考驗,為此專門開展了相關分析研究和試驗工作。

5、相比於現役其他型號火箭,長五B有哪些「黑科技」?

超長整流罩研製。長徵五號B火箭整流罩採用流線型的馮×卡門曲線外形,可以更好的減小空氣阻力,減輕載荷影響。作為我國長度最長、重量最重的整流罩,另一個技術難點在於如何做到安全可靠的分離。經過多方案比較,最終確定了採用旋轉式分離方案,通過大量的仿真分析、預示,對整流罩分離方案進行評估,並多次開展了整流罩分離試驗,有效驗證了設計正確性和各系統接口協調性。

低溫火箭「零窗口發射技術作為未來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的火箭,空間站交會對接任務對長徵五號B提出了「零窗口」發射的需求,發射時間精度誤差要控制在1秒以內。為了做到「零窗口」發射,火箭各系統要確保在點火前一段時間就完成各項準備,以準備好的狀態等待點火。由於低溫推進劑加注後會不停的「蒸發」消耗,因此,發射準備好的狀態並不是越早越好,而是要嚴格按照時間要求精準的完成。研製團隊從系統發射可靠性提升和發射流程優化兩個方面開展了工作。通過開展可靠性試驗和分析工作,實現了關鍵系統可靠性提升;通過射前流程優化,進一步提高了各系統對於「零窗口」發射的適應性。

大直徑艙箭分離技術長徵五號B火箭研製團隊圍繞降低和改善衝擊環境開展了專題攻關,對多種降衝擊方案進行比較和試驗後,採用了「隔衝框+阻尼盒」的降衝擊方案,並應用了「顆粒阻尼技術」。「顆粒阻尼技術」是一種新型振動被動控制技術,通過顆粒體和阻尼器構成一個耦合、封閉的非線性系統,依靠摩擦和非彈性碰撞,迅速地耗散動能,實現減振降噪的效果。經過試驗驗證,艙箭分離界面的分離得到有效改善,空間站艙段可以在「下車」過程中感受到火箭的「溫柔」。

大推力直接入軌技術。為了確保精準、安全入軌,研製團隊從入軌姿態控制、入軌精度控制、分離安全控制三個方面開展了攻關工作。通過採用姿態控制增益優化方法,提高了姿態控制精度;通過採用多方法聯合的複合制導方案,有效降低了制導誤差對精度造成的影響。同時,為了提高艙箭分離後的安全裕度,增加了2枚反推火箭,確保艙箭分離後,火箭一級箭體可以避開空間站艙段的軌道面。經過仿真分析、系統綜合實驗、半實物仿真試驗等考核評估,大推力直接入軌精度控制和分離安全控制技術的有效性得到了驗證。

攝影:於翔

6、長五系列火箭為何要型譜化發展?

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從設計之初,就按照「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的設計思想開展設計。其發展思路可以概括為「一個系列、兩種發動機、三個模塊」,即首先研製5米直徑基本型火箭,全面突破兩種液氧煤油和氫氧發動機、三個模塊及相關關鍵技術,形成研製5米直徑系列火箭的能力,在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上與國際主流火箭接軌,進而帶動我國其他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展,構築新一代無毒、無汙染運載火箭系列型譜,實現我國運載火箭的全面升級換代,並為下一步發展重型運載火箭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礎。

型譜化發展的可以有效節約研製成本,縮短研製周期,最大化利用研製場地和設備,提升產品質量,實現高質量、高效益、高效率的發展。以長徵五號B火箭為例,助推器和一級箭體、助推發動機和一級發動機相關產品採用與長徵五號通用化的設計方案,長徵五號B火箭在研製過程中不需要在開展相關研製試驗;同時,產品生產也可以實現批量化,對發射場地及相關發射支持設備的需要也可以做到統一,極大節約研製成本和研製周期。

攝影:史嘯

7、研製長徵五號B有哪些重大意義?

長徵五號B火箭的運載能力是我國現役火箭中最大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2噸,使我國發射較大規模的太空飛行器成為可能,比如空間站的各個艙段,重量達到20噸以上,只有長徵五號B火箭能夠發射。在此之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約為14噸(長徵七號)。

長徵五號B火箭的首飛成功,使我國大型運載火箭的技術水平進入世界第一梯隊,與俄羅斯「質子-M」火箭、美國「獵鷹-9」火箭、「德爾塔IV」火箭、歐洲「阿麗亞娜-5」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同時,長徵五號B火箭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發展的代表之一,將為後續重型運載火箭的研製提供重要技術積累。

8、未來空間站建設階段,長五B和其他運載火箭如何分工?

在長徵火箭家族中,共有三型火箭參與到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中,分別是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及長徵七號運載火箭。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主要完成載人空間站核心艙及兩個實驗艙的發射任務;長徵七號運載火箭主要用於發射「天舟」貨運飛船,為空間站和航天員運送物資;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主要負責將航天員送入空間站。

攝影:史嘯

9、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後續有哪些重大任務?

按照計劃,2020年,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將執行3次發射任務,長徵五號B首飛之後,長徵五號火箭將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長徵五號火箭還將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現月球採樣返回。

10、文昌發射場此前發射長五的經驗,對發射長五B有哪些幫助?

長徵五號火箭與長徵五號B火箭的一級和助推有很多共性的地方,在與發射場系統的協調匹配等方面,也有許多相同點,可以充分借鑑長徵五號的發射經驗。不過,長徵五號B也有很多獨特的地方。

此次任務是首次使用飛行箭執行發射場合練任務。按照任務要求,火箭先開展發射場合練,之後執行首飛任務:發射場合練為火箭研製階段系統間大型地面試驗,有效載荷為空間站系統核心艙試驗件;首飛任務是火箭首次研製性飛行試驗。在合練任務期間,必須要考慮到飛行箭產品的防護,特別是發射區高溫高溼及鹽霧環境對產品的影響。

長五B遙一火箭合練有效載荷和首飛有效載荷計劃安排緊密,給對接和合罩工作帶來較大挑戰。通過積極協調相關單位確保了整體進度按照計劃進行。

相關焦點

  • 長五B火箭首飛成功,搭載10多項實驗載荷,其中兩項3天內重返地球
    就在5月5日18點00分,我國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的改進型長五B火箭,於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順利將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等10多項實驗載荷送上太空。長徵五號B,作為我國目前最大推力的重型火箭,其首飛取得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航天發展更上一層樓,未來依託該型火箭的空間站、月球登陸返回探測計劃、火星探測計劃等重大航天項目都將可以順勢開展。
  • 中國近地軌道最強火箭首飛成功,揭秘長五B火箭四大「黑科技」!
    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史悅 攝從航天科技集團第一研究院(以下簡稱「一院」)了解到,長徵五號B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一院專家介紹稱,長徵五號與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同屬長徵五號火箭系列,但它們在設計、用途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
  • 中國近地軌道最強火箭首飛成功 揭秘長五B火箭四大「黑科技」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級太空飛行器,同時也拉開中國載人航天「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長五B」首飛成功!我國進入世界現役火箭運載能力第一梯隊
    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按計劃,我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此次任務後,將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拉開序幕
    長五B首飛成功,使我國大型運載火箭的技術水平進入世界第一梯隊,與俄羅斯「質子-M」火箭、美國「獵鷹-9」火箭、「德爾塔IV」火箭、歐洲「阿麗亞娜-5」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同時,長五B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化發展的代表,將為後續重型運載火箭的研製提供重要技術積累。
  • 「長五B」火箭首飛成功,創下運載紀錄!一文讀懂它身上的黑科技
    「長五」哥倆使命不同從外觀上看,長徵五號B火箭「身高」近54米,相當於18層樓高,芯級直徑5米,近850噸重。與長徵五號相比,它的「腰圍」一樣,輕20噸,個子矮了大約3米。這是因為它比長徵五號少了芯二級和級間段,只有一個芯級配備4個助推器,是我國首型「一級半」火箭。
  • 剛剛!首飛成功!
    剛剛,領雁AG50在漳河之濱完成「首秀」!8月26日上午,湖北荊門漳河機場,由航空工業特飛所自主研製的「領雁」AG50輕型運動飛機首飛成功首席試飛員黃杰在飛機著陸後報告:「飛機按計劃完成首飛任務首飛現場,北京絲路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天津津津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湖北同誠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中業華威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先鋒用戶與航空工業特飛所籤訂了購機合同,等公司與航空工業特飛所籤訂105架購機合同。
  • 長五B首飛成功後,西方國家開始著急了,美聯手歐洲制定月球新規
    隨著長徵五號B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也正式拉開了大幕,同時也讓我們向「星辰大海」這個宏大的目標踏出了微小但卻無比堅實的一步。在太空領域除了載人航天以外,此前我們還成功地實現了首次月球背面的著陸和探索,在完成了高難度著陸任務的同時,也為下一步探索月球夯實了基礎。可以說在人類探索月球的部分工作中,我們已經毫無懸念的走在了各國的前面,成為了毋庸置疑的領頭羊。
  • 神十航天員乘組公布 聶海勝任指令長(圖)
    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宣布,神舟十號飛行乘組由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組成,聶海勝為指令長。聶海勝簡歷:聶海勝,1964年9月出生,湖北襄陽市棗陽人,少將軍銜。高中畢業時通過空軍招飛,於空軍長春飛行學院(今空軍航空大學)入伍,1998年1月成為中國第一批航天員。2005年6月,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信消息,5月5日18時,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胖五」火箭的兄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華麗首秀成功首飛。不過,長五B有個「大腦袋」——整流罩比長五更大。這是根據空間站任務要求新研製的長20.5米、直徑5.2米的我國最大的整流罩。所以,才能放得下巨大的空間站核心艙。
  • 長五B首飛成功後,美國計劃再破壞一個國際協議,在月球圈佔土地
    長徵五B火箭的首飛成功為我國航天事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國人為此歡欣鼓舞的時候,也有人在為此感到擔憂,甚至是提前準備了應對策略。5月6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正在起草一份關於月球礦產開發的協定,該協定沿用了NASA月球基地計劃的名稱,被稱為「阿爾忒彌斯協定」。很顯然,該協定是臨時加上去的,原本「阿爾忒彌斯計劃」只包含美國2024年重新登月並建立月球基地。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首個一級半構型火箭,到底強在哪?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原標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開啟新華社海南文昌5月5日電(李國利、肖建軍)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5日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長五B首飛成功後,美國擬拉攏數十國籤訂協議,為月球採礦立規矩
    長徵五B火箭的首飛成功為我國航天事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國人為此歡欣鼓舞的時候,也有人在為此感到擔憂,甚至是提前準備了應對策略。5月6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美國正在起草一份關於月球礦產開發的協定,該協定沿用了NASA月球基地計劃的名稱,被稱為「阿爾忒彌斯協定」。很顯然,該協定是臨時加上去的,原本「阿爾忒彌斯計劃」只包含美國2024年重新登月並建立月球基地。
  • 繼兩次發射失利之後,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終於首飛成功!
    剛剛,就在今天的18時0分!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終於首飛成功!再次打開我國航天科技的新局面!這是繼我國兩次火箭發射失利之後的正名,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做到了!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1次飛行,同時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長五B搭載返回艙試驗艙出現異常!成功之路布滿荊棘,航天人加油
    昨天剛剛經歷過,長徵五號B火箭的發射成功,很多人都沉浸在喜悅當中。為何喜悅,昨天航天君已經說了很多,首先因為長5B的首飛是我國今年最為重要的航天發射任務之一,它能否成功,直接影響了我國後續多項航天任務的進程,其次此次發射也是對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能否再進一步的重大考驗,而最重要的是此次發射是對全航天戰線工作者信心的重塑。
  • 這就是長五精神
    鬥轉星換,十年終鑄成巨箭。甘苦暑寒,波折歷罷捷報傳。初心不變,今日夢築空間站。更待來年,鯤鵬扶搖九重天!」2020 年5 月5 日夜,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總設計師李東寫下了這首《減字木蘭花·賀長五B 首飛》。長徵五號B 運載火箭從2011 年正式立項研製,型號隊伍歷經近10年鏖戰,又在決戰前頂住了抗疫「保衛戰」,終獲首飛勝利。
  • 解密長五B首飛任務中電科四大「帶刀護衛」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劉揚】5月5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簡稱「試驗船」)在長徵五號B(簡稱「長五B」)運載火箭的搭載下,從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升空。該試驗船是我國建立下一代空間站的重要運載工具,將為未來航天員天地往返打下技術基礎。
  • 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成功!發布會回應兩次發射失敗,不料卻被「花式...
    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所有的成功都並非一帆風順,此前,航天發射連續兩次失利引發關注。就在當晚,載人航天辦公室回應了這個問題。
  • 剛剛,穀神星一號火箭成功首飛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2020年11月7日15時12分,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並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是北京星河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一款小型固體商業運載火箭,可滿足近地軌道微小型衛星發射需求。
  • 長五B運載火箭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可靠性試車成功
    隨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發射,大推力氫氧發動機也逐漸成熟,新的挑戰也已經開啟。  在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01所,有一座新建的試車臺,去年剛剛投入使用。據了解,它是針對在長徵五號遙二任務中出現故障的「氧渦輪泵」而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