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著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是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此次飛行任務驗證了火箭方案的正確性,考核了火箭的功能性能,為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
為充分發揮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的綜合效益,火箭進入文昌發射場以來,與先期抵達的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等共同參加了發射場合練。此次飛行搭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以及10餘項實驗載荷,將驗證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的關鍵技術。
所有的成功都並非一帆風順,
此前,航天發射
連續兩次失利引發關注。
就在當晚,
載人航天辦公室回應了這個問題。
中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召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
載人航天辦公室回應兩次發射失利:故障已基本明確
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面對近期航天發射連續失利,你們在不到1個月時間內,取得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圓滿成功,打了個翻身仗,主要都做了哪些工作?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表示:
今年3月16日和4月9日,中國航天發射連續兩次失利,這也再次顯示航天事業的高風險,中國航天的「長徵」永遠在路上。一個多月以來,型號隊伍和航天專家同舟共濟、夜以繼日、集中會戰,深入開展問題復盤、原因分析、試驗驗證等歸零工作,目前兩次失利的故障定位和機理已基本明確。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在航天全線組織開展了全面質量整頓和覆核複查,對原定近期執行的火箭發射計劃進行了適度的調整。
作為系統最複雜、安全要求最高的一項航天工程,載人航天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安全至上。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擔負著發射空間站艙段的重要使命,關係到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目標能否實現,容不得任何閃失。在前期開展的大量質量安全與可靠性工作基礎上,針對近期出現的兩次發射失利,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和任務相關系統迅即開展了故障剝離和舉一反三,進行技術狀態和產品質量的再複查再覆核再確認,全面排查風險和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方案預案,努力使失利的教訓變成寶貴的財富。
此次發射成功,不僅實現了空間站階段任務的首戰告捷,也為中國航天打了個翻身仗,為後續任務增加了更大信心。
按計劃,我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此次任務後,將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期間,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
據統計,自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以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先後組織實施16次重大飛行任務,全部取得成功。目前,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已完成正樣產品總裝,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正在開展初樣研製,空間科學應用載荷已陸續轉入正樣研製,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此外,我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也將於今年7月前後完成。
網友:我們絕不會害怕或討厭失敗……
科學研究的過程從未一帆風順過,在發言人回應的下方,不少網友「暖心」留言,向中國載人航天事業「花式表白」:
你有什麼想對中國載人航天說的?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中國青年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央視新聞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