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19時23分23秒
我國自主研製的
新一代大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遙二火箭
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
點火發射升空!
「胖五」究竟有多厲害?
此次發射,也是長徵五號火箭的第二次發射任務。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迄今為止研製出的體型最大,發射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因其體格粗壯,長徵五號被關心航天的人們暱稱為「胖五」。作為運載火箭的「重中之重」,大塊頭「胖五」究竟有多厲害?這次發射有何看點?詳情點擊:一圖 | 中國最大火箭「月半五」再出徵!帶著什麼重任?
運送衛星「巨無霸」:能力創新高度
此次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送上太空的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顆衛星——實踐十八號新技術驗證衛星,它同時也是我國下一代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平臺——東方紅五號平臺的技術驗證衛星。
實踐十八號衛星所使用的東方紅五號平臺,總重量最高可達9噸左右,和我國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差不多,遠遠大於一般只有4-5噸的普通衛星,因此被稱作衛星「巨無霸」。而如果它將所有太陽翼帆板全部打開,端到端長度達到41米,基本上可以趕上一個小飛機了。
使用這樣的設計,就可以使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擁有更高的功率,支持更多先進的星上設備,創造中國航天的衛星「新高度」。
新聞多看點:「長徵火箭」家族的這些年
自1956年中國人建立航天事業至今,已經過去了整整60個年頭。從發射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長徵一號到今天,我國已經發展出適應不同軌道發射需求的多型運載火箭。長徵火箭家族的這些年,火箭的演變同時也是中國航天多年成長的見證。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隨著巨大的轟鳴聲,中國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徵一號」從戈壁大漠騰空而起。
幾個小時後,從「東方紅一號」衛星上傳來的《東方紅》樂曲傳送到中國人的耳朵裡。這一幕,成為一代中國人不可磨滅的記憶。而當時這枚火箭,其實是中國最早的一批航天人採用了借鑑飛彈技術來發展火箭的思路。
△宇宙高歌「東方紅」
長徵一號,這型中國人最早的運載火箭,進行過兩次發射,也讓中國人真正邁出了奔向太空的第一步,它當時直徑只有2.25米,而直到中國人研製成功長徵二號,中國的運載火箭才增大到3.35米的直徑,並一直沿用至今。
長徵二號:送航天員上太空
1990年,一枚外形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新型中國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這枚火箭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四周捆綁著四枚小火箭,這就是中國人首次突破的助推器捆綁技術。而這型火箭,就是對後來「長徵」家族多個型號產生重要影響的長徵二號捆綁式火箭,簡稱長二捆。
△長二捆火箭
今天,從長二捆直接發展來的另一型運載火箭,已經成為中國航天的標誌之一,它就是我國目前唯一能進行載人發射的長徵二號F火箭。從1999年首飛至今,這型火箭已經將多名航天員順利送入太空。
2007年,中國首顆月球衛星嫦娥一號,由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完成發射,拉開了中國深空探測的序幕。而長三甲系列,作為能夠完成高軌道發射的運載工具,不僅承擔了北鬥工程、探月工程等中國航天重要的系統工程任務,目前也已經成為中國在國際發射合作中的金牌火箭。
隨著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六號、長徵七號,特別是長徵五號的出現,中國火箭的形象迎來了全新的發展和變化。更大的5米直徑火箭主體部分將改變「長徵」家族此前瘦高的老形象,變得更加時髦和勻稱;完全更新換代的燃料系統可以提高更大的推力,同時更加清潔環保;而更加國際化、開放的航天發射場,也會讓更多中國人擁有走近航天事業的機會。
祝福中國航天!
最新視頻報導,請點擊頁面下方「閱讀原文」⬇️
監製/楊繼紅 主編/張天宇
記者/崔霞 中良 李廈 陳亮 霜溪 邵晨 熊偉
編輯/文雅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