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的原因是什麼?

2020-11-24 騰訊網

長徵七號甲火箭是我國新研製出來的中型運載火箭,但在昨晚(3月16日)的首次發射任務中,長徵七號甲火箭沒能按照預定軌跡飛行進入太空,發射宣告失利。

那麼,長徵七號甲火箭發射失利會影響中國航天嗎?

長徵七號甲火箭是一款液體燃料火箭,助推器和芯一級使用YF-100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芯二級使用YF-115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三子級使用YF-75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這樣的動力配置,可以讓長徵七號甲把最重7噸的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未來可用於通信衛星、導航衛星的發射。

然而,長徵七號甲火箭的首飛沒能取得成功。火箭出故障的確切原因目前還不清楚,有待詳細調查才能得出結論。

如果是一級火箭或者助推器出問題,這可能會影響到同樣使用YF-100的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火箭的發射任務。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YF-100成熟可靠,而且長徵七號甲火箭的一二級當時也有分離。

如果是二級火箭出問題,這可能會影響到同樣使用YF-115的長徵六號、長徵七號火箭的發射任務。長徵七號是未來中國航天的主力火箭,預計承擔八成發射任務。長徵七號已經成功發射過兩次,長徵七號甲是基於這款火箭發展而來。

如果是三級火箭出問題,這可能會影響到同樣使用YF-75的長徵三號系列火箭的發射任務。長徵五號二級火箭所用的發動機為YF-75D,這是第三代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與YF-75並不相同。

但不管怎樣,長徵七號甲的失利不會對中國航天產生長期影響,只會對短期的發射任務產生有限影響。中國航天接下來會有一系列大動作,包括計劃在今年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月球採樣返回)、火星探測器,以及計劃在2022年建成空間站,這都將依賴於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長五已經取得圓滿成功,這些任務預計都能如期進行。

隨著我國航天科技的持續發展,中國的火箭發射成功率一直處於很高的水平,2018年的成功率為97.4%(38/39),2019年的成功率為94.1%(32/34)。要知道,在這些失敗的統計數據中,還包含我國民營火箭的兩次失敗。

此次失利只是我們星辰大海徵途上的一次小插曲,這並不會阻止我們飛向宇宙的步伐。這些困難一定會被我國廣大的航天科研人員逐一克服掉,中國航天一定會取得更多成就。

相關焦點

  • 長徵七號甲火箭發射任務為何失利?任務是什麼?對我國有何影響?
    2020年3月16日21時34分,位於海南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甲火箭)進行首次發射,隨後官方報導火箭發射任務失利。但所有的官方新聞裡並沒有提及具體的「發射失利」情況,是發生了什麼故障還是咋的?只說了「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就沒有更多的信息了。
  • 長徵七號火箭首飛失利,可能會影響中國戰略安全建設進度!
    遺憾的是此次首次發射並沒有成功,它在飛行過程中發現異常,目前事故的原因正在調查之中。其次長徵七號火箭一直擔任的是貨其次長徵七號火箭一直擔任的是貨運飛船的任務,此次發射失利可能會導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受到部分影響。運飛船的任務,此次發射失利可能會導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受到部分影響。
  • 從長徵7號甲到快舟11號的首飛失利,中國航天是否遇到了瓶頸?
    近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發射失利,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相信關注我國航天事業的人都知道了,此次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發射失利,是這半年多以來,第三次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了,其中包括金牌火箭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及同樣是執行首飛任務的長徵7號甲運載火箭。
  • 長徵七號改首飛發射失利,2020中國航天「超級模式年」蒙塵
    北京時間3月16日21時34分,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但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官方報導稱,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長徵七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製的新一代液體燃料中型運載火箭,其前身是長徵二號F換型運載火箭。自2011年1月立項後,2016年6月25日首飛,迄今共執行了兩次發射任務。該型火箭採用「兩級半」構型,箭體總長53.1米,芯級直徑3.35米,捆綁4個直徑2.25米的助推器。
  • 長徵七號系列研發歷程的解讀,後續或成為長徵家族新的勞模?④
    什麼?你不是說有YF-100M了嗎?為什麼不用這個?嗯,你成功的難住了我。當然,要是用YF-100M的長徵七號確實可以輕輕鬆鬆的打動14噸船+5噸塔,然而,YF-100M的推力高達1460kN啊,如果末端不節流,就是高達6個G的過載......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失利 具體原因仍在調查!
    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又稱「大火箭」「胖五」,是中國為了滿足進一步航天發展需要,並彌補中外差距而在2006年立項研製的一次性大型低溫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芯級直徑為5米的火箭系列。長徵五號於2016年11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由此成為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乙則預計將在2019年實現首飛。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利,30天兩次失敗,對中國航天的影響有多大?
    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這是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之後,一個月內第二次發射失利了!
  • 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中國航天回應今年兩次發射失利
    面對近期航天發射連續失利,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相關機構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呢?合練箭轉場。這是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1次飛行。隨著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參與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建設的長徵火箭「三勇士」,已經全部亮相。記者5日從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獲悉,後續長徵五號B將與之前參與過飛行任務的長徵二號F、長徵七號這兩型火箭共同參與載人航天工程建設。
  • 長徵七號火箭剛升空3分鐘就變火球,專家分析:失敗原因主要有3個
    近日媒體報導了一則讓國人沉痛的消息,在夜空中騰飛著的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突然出現異常,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的首飛以失敗而告終。根據官方公布的視頻顯示,火箭在發射升空3分鐘後,突然變成一個巨大的火球,燃燒數秒後,變成一片漆黑。據專家分析稱,火箭在爆炸時被解體了。我們知道,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是我國航天主力,它承擔著太空探索的重任。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4月9日19時46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枚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負責將印尼PALAPA-N1衛星送到預定軌道。幾分鐘之後噩耗傳來,火箭一、二級飛行狀態正常,但是三級火箭工作發生異常,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隨後墜毀。官方宣布衛星發射已經失利,正在展開故障排查及善後處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在3月16日發射長徵七號改運載火箭任務失敗,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中國航天就出現了兩次發射失利事件。
  • 25天兩次失利!長徵三號乙發射失敗,或與火箭發動機有關
    疫情大致控制住了之後,我國航天工業又重新開始進行正常的火箭發射活動,不過沒想到出現了開局不利的情況,在25天之內接連兩次火箭發射失敗,這在我國的航天史上都是相當罕見的,而且發射失敗的型號是技術相對成熟的長徵三號和長徵七號系列。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以長徵二號火箭為原型,先後研製出長徵二號甲、長徵二號丙、長徵二號丁、長徵二號E、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形成長徵二號系列運載火箭。目前,「長徵二號」已退役。長徵二號E(長二捆)長徵二號E(CZ-2E)(以下簡稱「長二捆」)是我國第一型捆綁式運載火箭。
  • 昨天長徵5號B火箭成功發射,那為什麼前2次發射會失利呢?
    2020年5月5日18:00,長徵5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順利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衝擊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就取得圓滿成功。而這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對於我國來說意義非常重大。一方面是長徵5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將為我國在2022年前後建造完成空間站,並最終登上月球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障。
  • 被譽為「國產獵鷹9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有哪些精彩看點?
    這不,大家還都沉浸在嫦娥五號前腳順利著陸的喜悅中,長徵八號後腳就要進行首飛。那麼長徵八號首飛,又有哪些精彩看點呢?  與獵鷹對比,長徵八號首飛版本,大概率不會嘗試可回收復用,而在後期將實現芯一級、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將是中國首個實現一級回收的火箭。
  • 長徵七號甲首次發射遭遇失敗,故障尋因影響後續發射計劃
    到晚上 23 時 12 分,即距離點火發射約 1 個半小時後,新華社發布消息宣布此次發射失敗,報導稱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 長徵三號乙火箭搭載著印尼衛星發射失敗,這對中國航天有何影響?
    4月9日晚,我國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著印尼的帕拉怕-N1(PALAPA-N1)通信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結果火箭並沒有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宣告失敗。那麼,此次發射失利會對中國航天帶來什麼影響呢?
  • 苦等4年首飛失利,快舟11號火箭到底有多厲害?創造中國多項第一
    另外兩次失敗包括:3月17日,中國下一代主力運載火箭長徵七號首飛失敗;4月9日,「勞模」級運載火箭長徵三號乙發射印尼PALAPA-N1星衛失利。相比來說,快舟11號此次發射任務看起來並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同樣身負重要使命,航天科工集團從2016年就表示快舟11號要首飛,這次發射是苦等4年後的結果。快舟11號到底有多重要呢?實際上開創了中國火箭發射史上的多項第一。
  • 衝破陰霾,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發成功
    讓我們回顧一下前兩次的失利長徵七號甲運載火箭首飛失利;3月16日晚21時34分,由長徵七號改制而成的中型運載火箭在海南首次升空,然而在飛往太空的途中出現了異常狀況,本次發射以失敗告終。但是很多人認為長徵七號甲是老技術加老技術的堆疊,失敗非常不應該,在這裡需要跟大家普及一下;長7甲跟長3,長7甲是新長7的1、2級加上老的長3的上面級。以前沒有這麼磨合過,而且長7用的是助推器和1級捆綁脫落模式。這個是為了將來長8的1級和助推捆綁回收做實驗的。馬斯克的是助推器和1級分開回收。中國的是想把助推器和1級綁在一起回收。
  • 長徵三號乙火箭首飛失敗現場視頻:墜山坡爆炸
    1996年2月15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迎來了一次國際商業衛星的發射,這也是我國的長徵三號乙的首飛,這在當時原本是一次穩妥的發射,可是最終的結果,卻出乎現場所有人意料之外。(視頻)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門口,有這樣一片空地。這裡就是1996年長三乙首飛失利之後火箭墜落的地方。20年過去了,這裡仍然像一塊已經癒合的傷疤,記錄著當天中國航天的失利,也記錄著中國航天艱難的成長。
  • 長徵八號火箭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成功 預計2020年首飛
    長徵八號火箭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成功 預計2020年首飛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19-11-29 16: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