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4年首飛失利,快舟11號火箭到底有多厲害?創造中國多項第一

2020-12-03 前沿崗哨

7月10日12時17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火箭升空後飛行狀態出現異常,發射以失敗告終。這是中國在2020年進行的第16次發射任務,也是第三次失敗。另外兩次失敗包括:3月17日,中國下一代主力運載火箭長徵七號首飛失敗;4月9日,「勞模」級運載火箭長徵三號乙發射印尼PALAPA-N1星衛失利。相比來說,快舟11號此次發射任務看起來並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同樣身負重要使命,航天科工集團從2016年就表示快舟11號要首飛,這次發射是苦等4年後的結果。快舟11號到底有多重要呢?實際上開創了中國火箭發射史上的多項第一。

首先,快舟11號是中國運載能力最強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快舟11號外形上像是一枚洲際飛彈,採用車載動發射方式,實際上是中國運載能力最強大、起飛質量最大、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中國此前發射成功的快舟1號甲直徑為1.4小,起飛重量為30噸,太陽同步圓軌道運載能力為200公斤。快舟11的直徑為2.2米,起飛重量為78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是1噸,比快舟1號甲多5倍,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為1.5噸。原計劃用來執行400-1500公裡近地和太陽同步軌道的小衛星、微小衛星單和多星組網發射任務。

其次,快舟11號是中國運載火箭中發射成本最低,性價比最高的固體火箭。運載火箭是不是有價值除了成功率外還要看發射成本,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主要看報價。目前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中小型運載火箭的報價在2.5-4萬美元/公斤之間,美國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火箭報價只有2000美元/公斤。快舟1號的報價為2萬美元,而快舟11號運載火箭的報價不高於1萬美元,如果這次發射能夠獲得成功,在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中國液體火箭的最低報價為5000美元/1公斤,考慮到固體火箭的快速反應優勢,其市場前景非常好。

最後,快舟11號最有競爭力的一點還是「快」,是中國響應速度最快的運載火箭。一般液體火箭的發射準備周期在25-40天之間,「快舟家族」的主要特點是使用車載移動方式發射,快舟-11號的準備周期是7天,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在2小時內完成發射部署。發展快速反應火箭不只是能在商業市場上提供更高效的發射服務,也是國家戰爭潛力的一部分,贏得制太空權需要擁有強大的快速補射衛星的能力。

在中國運載火箭之中,固體運載火箭的發展已經走過了四年。憑藉快速響應、快速集成、快速發射,入軌精度高、飛行可靠性高、保障需要少和發射成本低的特點,正在成為商業航天產業的重要成果之一。快舟1號甲在2017年、2018年已經成功完成了兩次商業發射,標誌著固體火箭開始走入市場,預計到2020年快舟系列火箭的年生產能力能達到50發。現在正在發展的是快舟11號和快舟21號,快舟11號的失敗預計會對整個固體運載火箭市場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快舟21號的研發也可能推遲。

此次快舟11號攜帶有兩枚商業衛星—吉林102ES(視頻衛星)、微釐空間-1S2。視頻衛星歸一家視頻網站所有,微釐空間-1S2衛星是一顆測試雷射通信技術的衛星。相比另外兩次發射失利來看,此次衛星損失並不是特別大。

快舟1號

有統計數據顯示,快舟11號在全球競品火箭中運載係數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國獵鷹1E火箭和米諾陶4火箭,這意味著火箭研製難度非常大。航天發射任務永遠都是風險係數最高的科研探索,大量新技術的應用讓新型火箭的失敗率更高。等了4號仍然失敗說明快舟11號還要苦練「內功」,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中國現在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快舟系列火箭的成熟,加油吧!

相關焦點

  • 推遲三年穩打穩紮,快舟11號仍首飛失利,中國航天半年內失敗三次
    2020年作為中國航天新的十年開局,可謂是充滿了辛酸和波折,7月10號中國航天再次失利的消息從酒泉衛星發射場傳來,我國現今運載能力最強的固體火箭快舟11號發射失利,攜帶數顆衛星的火箭在升天后出現故障,最終失利的消息在發射後一小時被證實。
  • 中國快舟11號首飛任務失利,原計劃運載2顆商業衛星進入太空
    北京時間7月10日12:17分左右,快舟11號火箭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首飛任務。此次飛行任務,快舟11號攜帶吉林一號高分02E衛星和微釐空間一號系統S2等星衛星。火箭發射後將飛行約4000秒,將向西南方向運動,坐標在酒泉附近或西南方向地區的觀看者,或許能夠看到快舟11號。
  • 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飛失利,戰時可打最高的衛星
    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成功了一大半,第三級出問題,功虧一簣根據現場發來的視頻觀察,北京時間今天12時17分,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起飛,目前二級已經成功分離了,火箭飛行正常,此次火箭飛行時長約4000秒,預計成功定點約一個多小時。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遙感衛星公司,吉林一號光學A星是長光衛星2015年發射的遙感衛星,創造了多項第一,開創了我國商業衛星應用的先河,而吉林一號」高分02C星又稱內蒙古一號衛星,是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與內蒙古深度合作的衛星,憑藉其高分辨、大幅寬、高速數傳等特點,可在自然資源調查、生態環境監測、城市建設以及防災減災等領域發揮作用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由長光衛星研製,長光衛星是中國首家商業遙感衛星公司,吉林一號光學A星是長光衛星2015年發射的遙感衛星,創造了多項第一,開創了我國商業衛星應用的先河,而吉林一號」高分02C星又稱內蒙古一號衛星,是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與內蒙古深度合作的衛星,憑藉其高分辨、大幅寬、高速數傳等特點,可在自然資源調查、生態環境監測、城市建設以及防災減災等領域發揮作用
  • 從長徵7號甲到快舟11號的首飛失利,中國航天是否遇到了瓶頸?
    近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發射失利,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相信關注我國航天事業的人都知道了,此次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發射失利,是這半年多以來,第三次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了,其中包括金牌火箭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及同樣是執行首飛任務的長徵7號甲運載火箭。
  • 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飛失利,具體原因正在分析排查
    10日12時17分,我國執行首飛任務的快舟11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由於火箭在發射不久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組織進一步分析排查。自2020年以來,我國共進行了16次航天發射任務,其中失敗了三次,此次發發射失利的快舟11號運載火箭,對我國徵戰國際商業航天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如果發射成功,spase x公司將迎來一個強勁對手。失敗乃成功之母,衷心祝願不折不撓的航天人早日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不斷改進,開拓創新,創造奇蹟。
  • 快舟十一號發射失敗,前後3次發射任務失利,中國航天到底怎麼了
    7月10日12時17分,中國航天再次失利的消息從酒泉衛星發射場傳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現今運載能力最強的固體火箭快舟11號發射失利,攜帶數顆衛星的火箭在升天后出現故障,最終失利的消息在發射後一小時被證實。
  • 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失利,戰時可打最高的衛星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非常感謝!非常感謝您的閱讀評論!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
  • 支持車載發射的商用火箭快舟11號首飛失利!我國目前最大固體火箭
    北京時間2020年7月10日12時17分,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攜帶吉林一號高分02E等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飛,不幸火箭飛行異常,發射失利。快舟十一號採用車載方式發射快舟系列運載火箭主要用於同步軌道衛星、微小衛星單星及多星組網發射,快舟十一號作為快舟家族的新秀有諸多的優點
  • 快舟11號火箭首飛失利:具體原因待查
    據媒體報導,7月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目前,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據了解,快舟11號是一種新型固體運載火箭,採用車載移動發射方式,直徑2.2米,起飛質量78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力達1噸,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1500公斤,計劃主要承擔400-1500公裡近地和太陽同步軌道小衛星、微小衛星單星、多星組網發射任務。
  • 快舟火箭發射折戟,中國航天今年第四次失利!當前重拾信心是關鍵
    快舟火箭7月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在兩個月裡兩次快舟火箭發射失利,不得不說是中國航天的巨大損失。相較於此次失利,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的發射失敗可以歸結為新型火箭首飛,具有多重挑戰。但此次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的固推火箭快舟一號甲失敗,則是再次揭示了成熟不等於成功的真理,我們對待航天發射任務,必須要嚴之又嚴,慎之又慎!
  • 快舟十一號首飛失利:B站衛星毀了是小 市場爭奪晚了是大
    【數碼愛好者訊】7月10日12時17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首次試飛失利。該火箭首飛一拖再拖,從最早預期2017年發射一直延遲到2020年年中,然而並未迎來樂觀結局。
  • 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失利:有挑戰就有風險,航天英雄們加油
    備受關注的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於2020年7月10日12時17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黟靈】說,有挑戰就會有風險,就會失敗的可能,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是在無數次失敗中逐漸成就了認識。
  • 發射失利不要怕!快舟11號是一款什麼運載火箭?東風-41民用版
    快舟系列運載火箭是固體燃料火箭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中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據新華社報導,快舟11運載火箭直徑達2.2米,起飛質量達78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力達1噸,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起飛質量最大、箭體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那麼,該火箭到底是怎樣的一款運載火箭呢?其失敗對中國航天有何影響呢?
  • 快舟11號仍發射失利,中國航天半年內失敗三次!
    各位對於我國的運載火箭命名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對於在2020年7月10日我國發射失敗的運載火箭快舟11號卻有一定的了解,因為快舟11號原本是要在2017年的時候就發射的,推遲三年穩紮穩打,在2020年才發射,但是快舟11號仍然發射失利,中國航天半年內失敗三次,這讓我們陷入了深思。
  • 快舟11號運輸火箭首飛出現異常,任務失敗,後續發射推遲3年
    7月10日12時17分,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首次飛行任務。遺憾的是,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事故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分析排查。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快舟11號運載火箭主要用以滿足衛星商業化、高密度、快速發射的需求。
  • 出師未捷的快舟十一號:發動機試車爆炸,火箭殼體碳纖維製造
    近日首飛失利的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就是旨在彌補運力不足問題,該型火箭近地軌道運力達到1.5噸,10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力則是1噸,對比快舟一號甲運力整整提升5倍。10日12時17分,新型運載火箭快舟十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實施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點火起飛至一二級分離等關鍵動作皆表現正常,但隨後官方發布通稿確認火箭飛行異常,首飛任務失利,具體原因需進一步分析排查。
  • 「航天要聞精選」快舟11運載火箭首飛失利、以色列發射偵察衛星
    11運載火箭首飛失利6月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據了解,快舟11運載火箭直徑達2.2米,起飛質量達78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力達1噸,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起飛質量最大、箭體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
  • 非常遺憾,首次發射快舟十一號火箭失敗,B站的衛星要等下一次了
    7月10日的下午,B站的發布聲明稱,在下午12時17分B站的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升空,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本次搭載了「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衛星(吉林一號高分02E星)和「微釐空間一號系統S2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