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舟11號運輸火箭首飛出現異常,任務失敗,後續發射推遲3年

2020-12-03 奇點軍

7月10日12時17分,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首次飛行任務。遺憾的是,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事故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分析排查。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快舟11號運載火箭主要用以滿足衛星商業化、高密度、快速發射的需求。快舟11運載火箭直徑達2.2米,起飛質量達78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力達1噸,主要承擔400km-1500km近地和太陽同步軌道小衛星、微小衛星單星及多星組網發射任務。該型火箭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起飛質量最大、箭體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

雖然2020年以來我國經歷了3次火箭發射失敗,但航天事業具有高風險性,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保證自己的火箭發射不出現問題。所以給中國航天人一些信心,也給中國太空飛行器一些信心,期待他們3年後的成功。

相關焦點

  • 苦等4年首飛失利,快舟11號火箭到底有多厲害?創造中國多項第一
    7月10日12時17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火箭升空後飛行狀態出現異常,發射以失敗告終。這是中國在2020年進行的第16次發射任務,也是第三次失敗。另外兩次失敗包括:3月17日,中國下一代主力運載火箭長徵七號首飛失敗;4月9日,「勞模」級運載火箭長徵三號乙發射印尼PALAPA-N1星衛失利。相比來說,快舟11號此次發射任務看起來並沒有那麼重要,但是同樣身負重要使命,航天科工集團從2016年就表示快舟11號要首飛,這次發射是苦等4年後的結果。快舟11號到底有多重要呢?實際上開創了中國火箭發射史上的多項第一。
  • 快舟十一號發射失敗,前後3次發射任務失利,中國航天到底怎麼了
    快舟十一號發射失敗,上半年前後3次發射任務失敗,中國航天到底怎麼了?7月10日12時17分,中國航天再次失利的消息從酒泉衛星發射場傳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現今運載能力最強的固體火箭快舟11號發射失利,攜帶數顆衛星的火箭在升天后出現故障,最終失利的消息在發射後一小時被證實。
  • 非常遺憾,首次發射快舟十一號火箭失敗,B站的衛星要等下一次了
    7月10日的下午,B站的發布聲明稱,在下午12時17分B站的衛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乘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升空,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本次搭載了「嗶哩嗶哩視頻衛星」的衛星(吉林一號高分02E星)和「微釐空間一號系統S2星」。
  • 推遲三年穩打穩紮,快舟11號仍首飛失利,中國航天半年內失敗三次
    2020年作為中國航天新的十年開局,可謂是充滿了辛酸和波折,7月10號中國航天再次失利的消息從酒泉衛星發射場傳來,我國現今運載能力最強的固體火箭快舟11號發射失利,攜帶數顆衛星的火箭在升天后出現故障,最終失利的消息在發射後一小時被證實。
  • 發射失利不要怕!快舟11號是一款什麼運載火箭?東風-41民用版
    快舟系列運載火箭是固體燃料火箭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中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快舟11運載火箭的移動運輸發射車就像中國的東風-31/41洲際飛彈一樣,快舟-11運載火箭充分繼承了此前「快舟家族」的技術特點和成果,這枚火箭採用車載移動方式發射,能夠滿足衛星商業化、高密度、快速發射的需求。
  • 2020年火箭發射任務的第三次失敗,中國快舟11號火箭發射失敗
    中國新型固體火箭快舟11號在首次執行任務時失敗了。周五,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快舟11號火箭(KZ-11),本次發射運載了兩顆衛星,隨後確認了飛行任務的失敗,從視頻來說,問題出在二級助推,一級和二級分離沒有問題,但是二級可能出現了故障。
  • 支持車載發射的商用火箭快舟11號首飛失利!我國目前最大固體火箭
    北京時間2020年7月10日12時17分,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攜帶吉林一號高分02E等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飛,不幸火箭飛行異常,發射失利。:1)單位重量發射成本低,每公斤10000美元以下;2)發射場地靈活,可採用車載方式發射,緊急情況下,快舟十一號號可以在2小時內完成發射部署;3)運載能力大,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1.5噸,700千米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1.0噸。
  • 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飛失利,具體原因正在分析排查
    10日12時17分,我國執行首飛任務的快舟11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由於火箭在發射不久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組織進一步分析排查。自2020年以來,我國共進行了16次航天發射任務,其中失敗了三次,此次發發射失利的快舟11號運載火箭,對我國徵戰國際商業航天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如果發射成功,spase x公司將迎來一個強勁對手。失敗乃成功之母,衷心祝願不折不撓的航天人早日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不斷改進,開拓創新,創造奇蹟。
  • 從長徵7號甲到快舟11號的首飛失利,中國航天是否遇到了瓶頸?
    近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發射失利,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相信關注我國航天事業的人都知道了,此次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發射失利,是這半年多以來,第三次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了,其中包括金牌火箭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以及同樣是執行首飛任務的長徵7號甲運載火箭。
  • 中國快舟11號首飛任務失利,原計劃運載2顆商業衛星進入太空
    北京時間7月10日12:17分左右,快舟11號火箭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首飛任務。此次飛行任務,快舟11號攜帶吉林一號高分02E衛星和微釐空間一號系統S2等星衛星。火箭發射後將飛行約4000秒,將向西南方向運動,坐標在酒泉附近或西南方向地區的觀看者,或許能夠看到快舟11號。
  • 快舟火箭發射折戟,中國航天今年第四次失利!當前重拾信心是關鍵
    important}9月12日13時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快舟火箭7月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2020年中國一共進行了27次發射任務,失敗了4次,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以及2020年7月10日的快舟11號首飛失利。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2020年中國一共進行了27次發射任務,失敗了4次,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以及2020年7月10日的快舟11號首飛失利。快舟11號當時搭載的是吉林一號高分02E星以及微釐空間一號S2星,本來是想這次發射推進中國航天民企的發展。
  • 快舟11號火箭首飛失利:具體原因待查
    據媒體報導,7月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目前,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據了解,快舟11號是一種新型固體運載火箭,採用車載移動發射方式,直徑2.2米,起飛質量78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力達1噸,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1500公斤,計劃主要承擔400-1500公裡近地和太陽同步軌道小衛星、微小衛星單星、多星組網發射任務。
  • 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飛失利,戰時可打最高的衛星
    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另外據新華社通稿報導: 7月10日12時11分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11新型固體火箭首飛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 2020各國火箭發射次數出爐,我國排名跌至第二且失敗率創新高
    其實引人注目的是「安加拉5號」運載火箭的發射,這款火箭自從2014年首飛以來,時隔了6年才再次發射。性能方面,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4.5噸接近長徵5號,但是火箭的重量卻比長徵5號少了百噸左右。未來這款火箭將取代質子號火箭,承擔俄羅斯的大型發射任務。
  • 快舟11號運載火箭首飛失利,戰時可打最高的衛星
    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地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JSLC)火箭: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KZ-11)載荷:吉林一號高分02E星(嗶哩嗶哩視頻衛星,Jilin 1-GF-02E)、微釐空間一號系統S2星(weili-1-02)客戶:長光衛星、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bilibili
  • 快舟11號仍發射失利,中國航天半年內失敗三次!
    各位對於我國的運載火箭命名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對於在2020年7月10日我國發射失敗的運載火箭快舟11號卻有一定的了解,因為快舟11號原本是要在2017年的時候就發射的,推遲三年穩紮穩打,在2020年才發射,但是快舟11號仍然發射失利,中國航天半年內失敗三次,這讓我們陷入了深思。
  • 出師未捷的快舟十一號:發動機試車爆炸,火箭殼體碳纖維製造
    航天科工自然也不甘寂寞,趁著軍民融合戰略東風由該集團抓總​研製的快舟系列商業運載火箭也相繼問世。截至目前,快舟一號與快舟一號甲兩型火箭已連續實施11次發射任務,成功率100%。10日12時17分,新型運載火箭快舟十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實施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點火起飛至一二級分離等關鍵動作皆表現正常,但隨後官方發布通稿確認火箭飛行異常,首飛任務失利,具體原因需進一步分析排查。
  • 「航天要聞精選」快舟11運載火箭首飛失利、以色列發射偵察衛星
    11運載火箭首飛失利6月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據了解,快舟11運載火箭直徑達2.2米,起飛質量達78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力達1噸,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起飛質量最大、箭體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