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13時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加上本次發射,這是今年中國航天的第四次發射失利!
7月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在兩個月裡兩次快舟火箭發射失利,不得不說是中國航天的巨大損失。相較於此次失利,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的發射失敗可以歸結為新型火箭首飛,具有多重挑戰。但此次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的固推火箭快舟一號甲失敗,則是再次揭示了成熟不等於成功的真理,我們對待航天發射任務,必須要嚴之又嚴,慎之又慎!
快舟火箭對於我國意義重大,在快舟一號火箭首次發射時,美國方面就給予了高度重視!首枚&34;火箭升空不到兩小時,美國航天網站NASA Spaceflight便在首頁頭條位置,以&34;為題報導此事。報導稱,&34;其實就是中國的太空快速響應作戰系統。這次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搶在美國之前,成為首個完整發射衛星-火箭一體化快速應急空間飛行器試驗的國家。
太空資源已經成為了大國爭奪的要點,搶佔太空高地就需要有過得硬的火箭。與日常發射火箭不同,快舟屬於我國的快速發射型火箭。並且快舟系列也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起飛質量最大、箭體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換一種方式表述就是,在未來可能發生的爭端中,如果我方衛星被破壞,那麼就需要應急發射,而快舟火箭就是此類發射為數不多可供選擇的火箭之一。(ps:除了快舟外,我國的長徵十一號火箭也能完成此類任務!)因此說來,連續兩次的快舟火箭發射失利,必然會對我國的航天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
2019年時,外界紛紛預測中國航天在2020年將是一個密集發射年,而進入2020年後,中國航天不負眾望完成了多項史詩級的重要發射。我們不僅完成了北鬥三號全球組網,並且探火任務按部就班實施,空間站項目順利進行,此外空天飛機項目取得成功,眾多大項工程取得圓滿成功的同時,我們也發生了4次並不愉快的發射失敗案例。
年初時,長徵七號甲運載火箭,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連續失敗,一度給航天人打來了很大困擾。但航天人突破了種種障礙,後續任務取得了圓滿成功。而如今,快舟火箭再次陷入失利的被動局面時,我們希望廣大航天愛好者可以給予航天人更多的支持。畢竟航天發射屬於高精尖領域的試驗任務,只要是試驗就存在失敗的風險。航天君並不是開脫,在越來越密集的發射任務面前,失敗的增多符合科學發展的規律,而對於航天人而言,我們需要做得到的就是儘量避免失敗的發生。
根據船舶實時動態,目前我國的專用火箭運輸船遠望21號和遠望22號已經停泊天津。而此舉無疑是將運送長徵五號火箭前往海南的信號。火箭的運輸標誌著整個發射任務已經到了最後實施階段。相較於快舟火箭的發射,嫦娥五號任務,技術更加複雜,關注度更加高。在此情況下,中國航天人必須要儘快走出失利的陰影,重新樹立信心。希望科技人員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到,失敗並不可怕,害怕失敗才可怕!中國人民堅信中國航天的隊伍是一支敢於打硬仗的隊伍,我們可以通過總結經驗教訓,從而找到致勝法門!一次失敗不能代表所有,中國航天為中國人帶來了無數榮耀時刻,希望大家在此刻可以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國航天事業,為中國航天人加油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