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徵火箭接連失利,辛苦奮鬥50年,中國究竟是不是航天強國?
奮鬥50年,我們如今是世界航天強國了嗎? 4月24日,對中國航天界來說,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這一天,正值中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進入太空50周年。50年前的4月23日,隨著這顆衛星的順利升空,中國正式進入了太空時代。
-
長徵5號發射成功,中國能否算得上航天強國?還有很長路要走
奮鬥50年,我們如今是世界航天強國了嗎?今年的4月24日,對中國航天界來說,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這一天,正值中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進入太空50周年。其不僅向世界傳達了明確的信號,也為中國航天的下一個50年指明了方向。1歷史時刻遇陰霾中國在50年的時間裡,通過持續奮鬥,在航天領域創造出一個又一個驚人的奇蹟。載人航天、北鬥導航、嫦娥探月,一次次歷史性飛躍,不斷刷新著這個東方航天大國的高度。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2020年中國一共進行了27次發射任務,失敗了4次,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以及2020年7月10日的快舟11號首飛失利。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2020年中國一共進行了27次發射任務,失敗了4次,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以及2020年7月10日的快舟11號首飛失利。快舟11號當時搭載的是吉林一號高分02E星以及微釐空間一號S2星,本來是想這次發射推進中國航天民企的發展。
-
中國「獨角獸」全球最多,距離科技強國還有多遠?
然而,與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距離科技強國還有一段距離。中國「獨角獸數量」首登全球第一根據胡潤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今年全球獨角獸榜單,目前全球共有494家獨角獸企業,分布在24個國家的118個城市。
-
從北鬥三號衛星發射,揭秘成功背後航天人的付出
當平臺上的作者「軍武次位面」以名為《長徵火箭接連失利,辛苦奮鬥50年,中國究竟是不是航天強國?》看到這裡,或許已經回答了本次「中國航天史」討論熱點中,作者「軍武次位面」文章中的「50年的付出值得嗎?」推動航天事業發展的不只是金字塔尖上的名人軍武次位面:辛苦奮鬥50年,我們引以為豪的航天科技卻還存在著如此多的不足和空白,這樣的付出值得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拿鄰國日本做一番比較,你或許能夠從中尋找到答案。
-
噩耗傳來,今年第4敗!固體運載火箭發射失利高分衛星02C損毀
中國在2020年已經進行航天發射任務27次,共計失敗4次。據央視網報導,9月12日,一枚運載火箭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失敗,火箭在發射升空後,飛行狀態出現異常,後連同衛星一同墜毀,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之中。
-
噩耗傳來,今年第4敗!固體運載火箭發射失利,高分衛星02C損毀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魔魔】前言:中國在2020年已經進行航天發射任務27次,共計失敗4次。據央視網報導,9月12日,一枚運載火箭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失敗,火箭在發射升空後,飛行狀態出現異常,後連同衛星一同墜毀,事故原因還在調查之中。
-
短短1年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是怎麼了?俄專家:絕非驚人巧合
這些年我國在航天領域,有了重大的突破,而我國的航天事業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並且多年來,我國也成功的發射了成千萬上萬顆人造衛星。尤其隨著北鬥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的發射,更是完善了我國的衛星導航系統,並且可以服務於全球。同時也表明,我國發射衛星的成功率也非常的高。然而近期卻傳出,我國固體運載火箭再次發射衛星任務失敗。短短一年之內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這究竟是怎麼了?
-
中國電影離下個全球第一還有多遠?
中國電影人一邊發自內心地為此感到欣喜,一邊忍不住思考,中國電影離下一個全球第一還有多遠?電影市場加速升溫年度票房達204.17億國家電影局2020年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度中國電影總票房達204.17億(人民幣,下同)。其中,全年影片總產量650部,城市院線觀影總人次達5.48億,單日大盤最高票房為10月1日的7.44億。
-
中國「獨角獸」數量全球最多 離科技強國仍任重道遠
根據榜單,目前全球共有494家獨角獸企業,其中,中國以206家上榜企業總數成為全球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國家。螞蟻金服、字節跳動、滴滴出行居全球估值前三大獨角獸。無論是獨角獸企業數量,還是估值,中國都走在前世界前列,然而,與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距離科技強國還有一段距離。
-
長徵五號發射失利,但這並不是抹黑中國航天的藉口
7月2日19時23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5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目前,相關單位正在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雖然在此前不久,長徵5號已經有過一次失利,但這並不是可以抹黑中國航天的藉口。正如失敗是成功之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後實現螺旋式提升是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
-
長徵5號發射失利 但不能因此抹黑中國航天
7月2日19時23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5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目前,相關單位正在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雖然在此前不久,長徵5號已經有過一次失利,但這並不是可以抹黑中國航天的藉口。
-
【中國夢踐行者】 「人民科學家」葉培建:航天強國 只爭朝夕
大洋網訊 近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被授予「人民科學家」國家榮譽稱號。葉培建院士參與中國航天事業已整整52年。中國探月工程中的每一次突破,背後都有葉培建的身影。近日,74歲的葉培建院士在京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胸懷愛國心,篤行報國志,一腔熱血,只爭第一,是葉培建50多年航天曆程的真實寫照。
-
今年第4敗!一枚固體運載火箭發射失利,吉林一號高分衛星損毀
2020年中國總共進行了27次航天發射任務,目前已經失敗了4次。長徵7號甲火箭在3月17日發射失利,這是一枚新一代液體運載火箭;4月9日,中國用「勞模」級運載火箭長徵3號乙發射印尼衛星失利,非常令人意外;7月10日,由快舟11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E星失敗,再加上此次快舟1號甲的發射失利。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發射失利的火箭50%是快舟系列固體運載火箭,連帶損失的就是吉林一號高分衛星。「吉林一號」由中國長光衛星公司運營,開創了中國遙感衛星應用的先河。
-
長徵七號改首飛發射失利,2020中國航天「超級模式年」蒙塵
但實際上,2020年被視為中國航天發射「超級模式年」,宇航年度發射次數預計將首次超過40次,中國將有多個國家級重大航天工程完成收官或正式啟動,多個宇航型號首飛在即,產品交付數量歷史空前,發射密度亦有望創下歷史新高。
-
從清華博士到航天總師,為了長五的那些年
婁路亮從清華大學機械系拿到博士學位後,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設計部從事火箭總體結構的分析與設計工作。在為長徵五號奮鬥的過程中,他體會過首飛的喜悅,經歷過失利的痛苦,也收穫了鳳凰涅槃的成長。
-
離全面零碳還有多遠?人大代表:2050年或實現零碳目標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離全面零碳還有多遠?人大代表們這樣說我國關於碳排放的減排規劃成為業界關注的重點。多位兩會代表表示,對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佔比50%以上感到樂觀,其中更有代表展望2050年我國可以實現零碳目標。
-
快舟十一號發射失敗,前後3次發射任務失利,中國航天到底怎麼了
7月10日12時17分,中國航天再次失利的消息從酒泉衛星發射場傳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現今運載能力最強的固體火箭快舟11號發射失利,攜帶數顆衛星的火箭在升天后出現故障,最終失利的消息在發射後一小時被證實。
-
追夢航天向天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50年全景掃描
至此,這個中心組建50年來,先後使用10多型火箭實施160多次航天發射,成功將200多個各類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時間迴轉至1970年冬,一支隊伍從茫茫戈壁出發,穿河西走廊、越秦嶺、跨大渡河,來到四川大涼山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