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獨角獸」全球最多,距離科技強國還有多遠?

2020-12-03 曉說通信

(記者 吳曉芳)日前,胡潤研究院發布首份《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根據榜單,目前全球共有494家獨角獸企業,其中,中國以206家上榜企業總數成為全球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國家。

螞蟻金服、字節跳動、滴滴出行分別以1萬億、5000億和3600億人民幣位居全球估值前三大獨角獸。

無論是獨角獸企業的數量,還是估值,中國都走在前世界前列。然而,與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距離科技強國還有一段距離。

中國「獨角獸數量」首登全球第一

根據胡潤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今年全球獨角獸榜單,目前全球共有494家獨角獸企業,分布在24個國家的118個城市。

這些獨角獸的平均估值為239億人民幣,總估值11.8萬億人民幣。其中有超過80%來自只佔全球GDP的一半和人口的四分之一的中國和美國。而佔有全球四分之三人口的非中美國家,只有全球17%的獨角獸企業。

(註:來源《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讓人意外的是,今年獨角獸企業數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其以206家領先於美國的203家。三年前,在胡潤全球富豪榜上,中國十億美金富豪人數首次超過美國。

(註:表格來源《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若按城市排名,同樣打破了舊金山盛產獨角獸的傳統觀念。北京憑藉82家上榜企業總部落地於此,領先於舊金山的55家,成為全球「獨角獸之都」。另外,上海、紐約、杭州、深圳、南京等分別以47家、25家、19家、18家、12家位列前七名,也就是說,「前七大城市」中中國佔了5席。

從區域看,矽谷以102家(21%)的獨角獸企業引領全球。

除了在數量上中國已為「獨角獸企業」第一大國外,在其他領域亦頗具亮點。例如,全球估值排名前三的企業均來自中國,分別是螞蟻金服估值1萬億人民幣、字節跳動5000億人民幣、滴滴出行3600億人民幣。

(註:表格來源《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從上榜獨角獸企業的行業分布來看,494家企業分布於25個不同的行業之中。其中,近50%的企業來自於電子商務、金融科技、雲計算、人工智慧和物流領域。與此同時,金融科技行業憑藉其上榜企業約3760億美元總估值,成為「最貴」的賽道。

(註:表格來源《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具體來看,排在第一的電子商務領域共計68家企業上榜,數量第二多的金融科技行業共計有56家企業上榜,雲計算、人工智慧分別有44和40家企上榜;物流行業則有34家企業上榜。

紅杉資本(包括紅杉中國、紅杉美國及紅杉印度/東南亞)無疑是全球最成功的獨角獸投資機構,在全球已知的獨角獸企業中,有五分之一都有紅杉資本的投資,其次是騰訊、軟銀、老虎基金、IDG、高盛和阿里巴巴。

(註:表格來源《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還有個有趣的現象:中國的大型科技公司(如騰訊、阿里巴巴)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初創企業投資機構。相比之下,美國的大型科技公司,如亞馬遜和谷歌等,幾乎沒有進入百強投資機構之列。

中國「獨角獸」為什麼崛起?

無論是從獨角獸數量,還是估值,都可以看出中國的科技創新正在迅速發展。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速度和成就,漸漸地有了發達經濟體的某些「範兒」,也因此經常被與世界頭號科技強國美國作比較。

的確,近年來中國科技創新的速度確實跑在了前面,從獨角獸企業成長的時間就可窺見一斑。

美國獨角獸企業成立年份集中在2009-2013年,即成立時間在5-8年之間。而中國獨角獸企業的成立年份最集中的是2012-2016年,即成立時間在2-6年之間。

從獨角獸成立年份計算,中國獨角獸企業平均成立年限為4.72年,美國平均成立年限為6.07年。而且中國獨角獸企業中成立年限低於4年的企業有76家,佔據50.66%的比重。更有23家獨角獸企業在兩年時間裡形成,佔據總數的15.33%,而美國成立時間低於兩年的獨角獸企業僅佔8.41%。

那麼,中國獨角獸能夠快速崛起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首先,中國有孵化獨角獸的政策土壤。中國近年來對創新創業(簡稱「雙創」)的扶持力度前所未有,同時鼓勵本國科技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發展。同時,對科技人才培養、資本準入等方面了下了大工夫,促使中國科技公司的創新能力被徹底釋放,這些科技公司做大做強之後又孵化新一批創新型企業。

胡潤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有4%的「獨角獸」均是由大企業孵化後剝離,再吸引資本投資。以中國企業為例,有18家上榜「獨角獸」為孵化剝離的結果,「超級獨角獸」螞蟻金服亦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淘票票、阿里體育均是拆分自阿里巴巴。同樣上榜的平安集團和京東則各自孵化拆分了陸金所、平安醫保科技、金融壹帳通,以及京東數科、京東物流等企業。

(註:表格來源《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其次,中國風投行業的快速發展。2017年,中國公司吸引的風險投資規模就達到了62億美元,接近於美國公司的90%。一方面是中國本土的風險投資的資金規模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是風險投資領域的環境改善。當然吸引資本快速進入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中國大規模、強需求的市場與大量高素質國內人才的結合。

第三,中國獨角獸自身成長的速度驚人。根據比較和分析,選取五個最大的中國公司為樣本,它們成長為獨角獸的時間是七年,平均價值490億美元。五個非中國獨角獸,成長時間為11年,平均價值320億美元。雖然這樣的比較並不完全嚴謹,但它確實說明了中國獨角獸規模增長的速度非常驚人。

中國離科技強國還有多遠?

從基建大國到網際網路應用領跑者,中國在科技領域的發展確實有目共睹。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也印證了這個結論。

該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創新指數中排在第14位,較去年上升3個位次。中國從2016年開始位列前25位,並持續上升至今年的第14位,連續第四年保持上升勢頭,在人均收入中等偏上的組別中排名第一。

毫無疑問,當前的中國已經是一個實質上的科技大國,但我們必須意識到,「大國」還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強國。

因為科技大國只是體現在數量「多」,在於體量,「強」則代表的是能力。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前10名,分別是瑞士、瑞典、美國、荷蘭、英國、芬蘭、丹麥、新加坡、德國、以色列。上述這些國家,很多都不是大國,但在某些科技領域卻引領世界潮流。

從此次胡潤獨角獸企業榜單來看,雖然我國目前獨角獸數量已經超越美國,但結構仍然尚待優化,獨角獸地區、行業分布不均、估值過高等問題依舊存在。

中國主要創投城市在行業分布上呈現不同的特點和側重:

北京的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於企業服務、大數據/雲計算、電子商務和新文娛;

上海的獨角獸企業側重於在智慧物流、電子商務、網際網路教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發力;

深圳獨角獸主要專注高新技術產業,聚焦的三大領域為金融科技、智慧物流和智能硬體;杭州獨角獸的行業分布相對平均,分布於大數據/雲計算、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新能源汽車、新文娛、智慧物流等多個行業。

而美國的獨角獸企業的行業分布就相對均衡。

另外,儘管我國近年在研發資金投入,論文發表和專利數上都位列世界各國前茅,但是我們在一些核心技術和產品上,還是受制於人。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科技成果轉化率低下。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僅10%,遠低於發達國家的40%;

二是基礎研究投入均不足。我國總體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剛剛達到2.11%,基礎研究投入佔總研發投入的比重只有5.2%;而美國總體研發投入總量相當於我國的2倍以上,基礎研究投入佔總研發投入的比重高達19.0%,顯著高於我國基礎研究投資。此外,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研究開發強度只有0.76%,遠遠低於發達國家2.5%-4%的水平,有研發機構的企業只有23%,我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佔比僅有萬分之三;

三是缺少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我國的科技企業看起來展現了很好的效率和服務,但是核心的技術能力和生產資料,卻掌握在其他國家和企業的手裡;

四是企業自主設計能力差。目前我國多數企業以OEM和跟蹤模仿為主,製造服務附加值低,處於全球價值鏈中低端水平。

儘管目前距離世界科技強國還有一小段距離,但我們也不必悲觀。對比世界科技強國的成功奮鬥史,我們也正走在科技強國的路上。

我國已經意識到自身科技發展存在的問題,有關基礎研究的產業基金逐步強大,人才引進計劃和高校人才培養備受重視,同時對產學研有著前所未有的重視;

相關部門也已意識到科學創新依然存在導向問題、企業資金不多、看量不看質等問題,正試圖從政策上著力解決;

目前,國內擁有數量巨多的創新型企業,充分競爭下,未來必然走向高質量的創新服務。

相關焦點

  • 中國「獨角獸」數量全球最多 離科技強國仍任重道遠
    來源:通信信息報本報訊 (記者 吳曉芳)日前,胡潤研究院發布首份《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根據榜單,目前全球共有494家獨角獸企業,其中,中國以206家上榜企業總數成為全球獨角獸企業最多的國家。螞蟻金服、字節跳動、滴滴出行居全球估值前三大獨角獸。無論是獨角獸企業數量,還是估值,中國都走在前世界前列,然而,與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中國距離科技強國還有一段距離。
  • 1年4敗,接連失利,辛苦奮鬥50年,中國離航天強國還有多遠?
    important}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成為了全球第五個能製造和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如今距離這一歷史性事件已經過去了整整50年,我國早已從當初那個對太空一無所知的國家成長成為了現在的航天大國。
  • ...獨角獸企業數量與估值全球第一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行業分布圖
    根據該《報告》,中美兩國獨角獸企業佔全球82%,亞洲獨角獸企業強勢崛起,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與估值全球第一。2020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可能發生劇烈變化。上述因素增強了中國科技創新企業的活力,加上風險資本的有力推動,中國獨角獸企業呈現出集群式發展的強勁態勢。   美國的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數量居世界第二,但美國Waymo估值居世界第一。
  • 陳凱先院士:從仿製藥到創新藥,中國距離醫藥強國還有多遠?
    剛剛過去的2020正是「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8年啟動)的收官之年,在專項實施的12年內,我國醫藥產業取得了累累碩果,誕生了60多個I類新藥,極大地改變了中國生物製藥落後的局面。對此,中國科學院院士、重大新藥創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技術副總師陳凱先近日在BTK抑制劑新藥奧布替尼上市發布會上對其進行了系統性匯報。
  • 全球獨角獸數量比拼:印度24隻,美國242隻,中國有多少?
    在經濟與科技的雙重推動之下,全球獨角獸數量增加速度更迅速。11月19日,美國-以色列網絡安全創始公司——Forter,憑藉著13億美元的估值,成為美國研究公司CB Insights認可的第500隻獨角獸。
  • 2020年全球獨角獸企業榜單 2020全球獨角獸500強
    中國連續兩年雄踞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首  據《數字經濟先鋒: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報告(2020)》顯示,2020年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區域分布極化嚴重,中國和美國佔比達81.8%。中國企業數量和估值仍居世界第一,分別為217家和9376.90億美元,榮獲兩連冠。
  • 全球手機銷量排名,華為距離第一還有多遠?
    據Counterpoint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3.8億部,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別為三星、華為、蘋果、小米、OPPO。作為最強大的國產品牌,華為在全球市場已經超越了蘋果,那麼距離超越三星成為第一還有多遠呢?
  • 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轉移,中國或接捧下一棒丨億歐全球視角
    科技強國,最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從世界歷史上看,大國崛起呈現「科技強國-經濟強國-政治強國」的歷史規律。科技革命的發生,每一次都深刻影響了世界力量格局。16、17世紀,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相繼掌握先進航海技術,成為當時的世界強國,但由於未能進行持續的的科技創新,繼而被其他國家超越。
  • 猿輔導成教育科技板塊全球第一又一「獨角獸」 行業頭部實力...
    原標題:猿輔導成教育科技板塊全球第一又一「獨角獸」 行業頭部實力彰顯無遺 資本圈向來不乏追風的機會。在疫情蔓延的2020年,暴增的線上需求讓在線醫療、在線教育成了大風口。蜂擁而至的資本,更迅速將行業催熟。
  • CBInsights公布全球「獨角獸」摩拜單車上榜
    近日,被譽為全球風投機構風向標的美國著名創投研究機構CBInsights,對外公布了「全球獨角獸公司榜單」。本次共214家企業上榜,其中中國企業佔據55家。其中估值已達30億美元的摩拜單車成功躋身,另外蔚來汽車、今日頭條、VIPKID等16家中國公司成為2017年度新晉入圍的企業,標誌著「中國獨角獸公司」隊伍不斷壯大。
  • 中國距離數學強國有多遠?—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新南樓 ■本報見習記者 韓揚眉 田野,給出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之一「BSD猜想」的答案線索,被喻為「中國繼陳景潤之後最好的工作 他們希望,未來在數學科學的重大難題、理論及應用前沿研究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形成根植於中國大地的新的學科方向和研究學派。
  • 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在青島發布 217家中國企業上榜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陳一良)12月2日,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在青島即墨海景花苑大酒店舉辦。隨後,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代表——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兼CEO吳雄昂、比亞迪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陳剛,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合伙人吳俁,青島特來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於德翔、松鼠Ai 1對1合伙人&首席科學家崔煒等向與會嘉賓分享了企業的發展歷程。
  • 我們的工業強國之路還有多遠?
    一年一度的諾獎又開始了揭開了謎底,昨天晚上,醫學獎由英美三位科學家共同分享,我們又一次成為了觀眾,這麼多年,除了屠呦呦先生以中國國籍獲得諾獎科技獎項外,我們在基礎研究領域與西方差距極大,這是短時間無法改變的現狀,說了這麼多,跟今天要說的主題是不是偏離了呢?
  • 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在山東青島召開
    12月2日,「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暨《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發展報告》發布會」在青島市即墨區舉辦。 該活動由山東省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青島市即墨區人民政府、北京隱形獨角獸信息科技院聯合承辦。
  • 用AI打造美好生活 聚好看科技再次獲評「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
    大會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以「創新的價值、邏輯與生態」為主題。繼入選2019年度榜單後,聚好看科技再次獲評「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這也是聚好看獲得權威機構認證的第五個「獨角獸」頭銜。  據了解,「獨角獸」由種子輪基金Cowboy Ventures創始人Aileen Lee提出,特指那些數量稀少、發展極快、備受投資者追捧的創業企業。
  • 京東健康、華蘭生物……47家中國醫療獨角獸排名大公開
    胡潤研究院於8月4日發布了《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Suzhou New District · Hurun Global Unicorn Index 2020)。榜單列出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球成立於2000年之後、價值10億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全球586家獨角獸企業上榜比去年增加92家。
  • 聚光科技子公司譜育科技:高端科學儀器獨角獸
    作為資本市場推進科研成果自主創新落地的資本市場「試驗田」,科創板匯聚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科學儀器等前沿科技產業「獨角獸」。去年12月《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以下簡稱分拆上市若干規定)出臺後,已有超1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分拆上市預案,不少上市公司也表達在科創板分拆上市的意願。
  • 全球獨角獸公司數量:美國242隻,印度比肩英國,中國有多少?
    獨角獸企業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私人持股初創公司。該詞彙最早出現在2013年,當時全球只有40家私營公司可以稱得上是「獨角獸」。自2013年起,全球獨角獸企業的數量開始大幅增長,並在2020年創下新紀錄。
  • 揭秘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成長密碼
    12月2日,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在青島即墨舉辦。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成長規律 報告顯示,全球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關鍵時期,轉型升級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徵和努力方向。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顛覆性技術正在推動著經濟格局和產業形態的調整,成為國家或城市競爭力的關鍵所在。科技創新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新的增長動力,是全球經濟轉型升級的牽引力量。
  • 那裡距離地心還有多遠?
    那裡距離地心還有多遠?深度這麼大的瑪麗亞海溝與地球的地心又有多遠呢?地殼之後還有著地幔,地幔又分為上地幔—中地幔—下地幔,每個地幔的厚度不等溫度與壓強皆高於地幔,高溫下造成地核熔點極高,如果沒有完善的科技和裝備,基本上是不能探測這裡的。地核離馬裡亞海溝有著將近六千多公裡的距離,這也就是為何馬裡亞海溝只佔地球0.173%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