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0天之內連續兩次火箭發射失利!比失敗更重要的是重拾希望!

2020-11-24 網易新聞

2020年4月9日晚,我國長三火箭發射失利!這一事件再次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眾所周知,我國在航空方面歷來保持著較高的發射成功率,自1996年以來,中國的長徵系列火箭的發射幾乎每發必中。儘管2009年一次為印尼發射衛星的任務部分失敗據了解,當時是因為第三級二次點火後推力不足,未能將衛星注入預定軌道,但所幸有驚無險,衛星最終通過三次變軌成功進入地球軌道,整個任務是成功的。長徵系列火箭近16年的表現令人讚嘆。

但是昨晚一則不幸的消息傳來,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火箭一、二級飛行正常,三級工作異常。最終導致火箭發射失利,這已經是我國在一個月內發生的第二次航天發射失利事件。PALAPA-N1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研製,採用東方紅四號增強型通信衛星平臺,覆蓋印尼等地區。衛星將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研製的長徵三號乙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而巧的是在上月16日21時34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接連兩次失利讓全世界開始關注這一次事件的原因。

在此次的發射過程中,科學家根據測量數據監視判斷,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已墜落,衛星發射失利。故障排查及有關處理工作已全面展開。而我國的長三系列似乎也不是第一次失敗,1996年2月15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國際通信衛星708失敗!

雖然在一月不到,我國長三系列火箭連續失利兩次,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長徵系列的失敗,在上月的3月24日11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6組衛星發射升空。眾所周知,除了嫦娥一號和二號,後期的嫦娥三號和四號都是這枚火箭發射的,可見長徵三號億這枚火箭的技術確實不錯。但是火箭發射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其中的細節千絲萬縷,稍微出點差錯甚至是一個螺絲的問題都有可能導致失敗!在我們看到失敗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卻長三系列在我國航天創下的偉大成就!無論何時,我們要記住,失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重拾信心,這才是成長的關鍵!

彆氣餒,加油,中國!加油,中國航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25天兩次失利!長徵三號乙發射失敗,或與火箭發動機有關
    疫情大致控制住了之後,我國航天工業又重新開始進行正常的火箭發射活動,不過沒想到出現了開局不利的情況,在25天之內接連兩次火箭發射失敗,這在我國的航天史上都是相當罕見的,而且發射失敗的型號是技術相對成熟的長徵三號和長徵七號系列。
  • 一月之內,中國航天兩次火箭發射失敗!充滿挫折的2020該過了!
    航天事業是一項綜合事業,是高精尖的代表,基本上沒有100%成功的說法,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曾有過發射失利的情況,或多或少罷了,而我們國家,成功率是遙遙領先的。但是今年,此次4月9號長三乙的失敗卻並不是第一次了,而是在30天之內發生的第二次火箭失敗,如此緊密的兩次失敗著實讓人有一點揪心。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利,30天兩次失敗,對中國航天的影響有多大?
    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這是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之後,一個月內第二次發射失利了!
  • 遺憾,我國快舟火箭連續兩次發射失敗,今年我國航天已經四次失利
    日前,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了一次快舟火箭發射任務,計劃將「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然而,就在發射的過程中,卻出現了意外,導致此次發射任務失敗。據了解,這並不是我國今年第一次快舟火箭發射失敗了,在今年7月10日的時候,我國發射的一枚快舟火箭,便因為意外問題,最終發射失敗。
  • 快舟火箭發射折戟,中國航天今年第四次失利!當前重拾信心是關鍵
    快舟火箭7月10日12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在兩個月裡兩次快舟火箭發射失利,不得不說是中國航天的巨大損失。相較於此次失利,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的發射失敗可以歸結為新型火箭首飛,具有多重挑戰。但此次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的固推火箭快舟一號甲失敗,則是再次揭示了成熟不等於成功的真理,我們對待航天發射任務,必須要嚴之又嚴,慎之又慎!
  • 中國談兩次航天發射失利,什麼原因導致的?我國很少連著失敗?
    國內其實已經失敗了兩次,時間在3月16日和4月9日,主要原因在於技術方面,不過經常幾個月時間的排查和測試之後,昨天已經成功的發射。我們來說說為什麼前兩次發射失利,究竟是什麼原因?自從1970年使用長徵一號運載火箭將中國首個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以來,至2017年時,我國發射的運載火箭數量超過356枚,其中330枚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該系列運載火箭的發射成功率為94.85%。兩次失利的意義在於哪裡。我們經過剛才的數據簡單的計算一下其實就會明白,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平均每隔3年,每發射16枚後才會有發生1次發射失敗。
  • 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成功!發布會回應兩次發射失敗,不料卻被「花式...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著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是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此次飛行任務驗證了火箭方案的正確性,考核了火箭的功能性能,為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
  • 中國航天日和中國火箭發射失敗
    今天是中國航天日,但我國今年兩次航天發射活動卻接連失利,要從失敗中找原因!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展開的兩次航天發射活動接連失利。在短短的24天內,兩款技術已經堪稱成熟的運載火箭,長徵七號甲運載火箭和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先後於3月16日和4月9日,因為未能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墜毀而宣告發射任務失敗。
  • 如何理解我國今年發射火箭27次,四次失利
    短短的一年內,火箭、衛星發射竟失敗了四次,中國航天從未出現過如此意外。俄專家曾提醒我國,這絕非巧合,應提高警惕。今年以來,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內的研究不斷深入,已經進行了27次航天發射任務,截至目前,火箭發射任務已經失敗了4次,首次失利發生在3月份,新一代液體運載火箭長徵7號甲在火箭一二級分離時突然出現異常火光,最終發射任務以失敗告終,第二次失利發生在4月份,長徵3號乙發射印尼衛星時失利,第三次則發生在7月份,快舟11號發射
  • 昨天長徵5號B火箭成功發射,那為什麼前2次發射會失利呢?
    另一方面長徵5號B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讓我國航天事業倍受鼓舞,特別是在過去一個多月時間,中國連續兩次火箭發射失敗背景下,長徵5號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讓我們對長徵系列火箭的信心進一步恢復。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科研人員來說,過去兩個月時間是比較難熬的,因為從3月到4月份,我國連續兩次火箭發射失利。
  • 長徵三號乙火箭搭載著印尼衛星發射失敗,這對中國航天有何影響?
    4月9日晚,我國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著印尼的帕拉怕-N1(PALAPA-N1)通信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結果火箭並沒有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宣告失敗。那麼,此次發射失利會對中國航天帶來什麼影響呢?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幾分鐘之後噩耗傳來,火箭一、二級飛行狀態正常,但是三級火箭工作發生異常,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隨後墜毀。官方宣布衛星發射已經失利,正在展開故障排查及善後處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在3月16日發射長徵七號改運載火箭任務失敗,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中國航天就出現了兩次發射失利事件。長徵七號改火箭的失敗主要是因為這款火箭是首飛,全新設計的運載火箭風險本身就非常高。
  • 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中國航天回應今年兩次發射失利
    面對近期航天發射連續失利,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相關機構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呢?合練箭轉場。面對近期航天發射連續失利,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相關機構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呢?在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稱,今年3月16日和4月9日,中國航天發射連續兩次失利,這也再次顯示航天事業的高風險,中國航天的「長徵」永遠在路上。
  • 短短1年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是怎麼了?俄專家:絕非驚人巧合
    這些年我國在航天領域,有了重大的突破,而我國的航天事業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並且多年來,我國也成功的發射了成千萬上萬顆人造衛星。尤其隨著北鬥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的發射,更是完善了我國的衛星導航系統,並且可以服務於全球。同時也表明,我國發射衛星的成功率也非常的高。然而近期卻傳出,我國固體運載火箭再次發射衛星任務失敗。短短一年之內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這究竟是怎麼了?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2020年中國一共進行了27次發射任務,失敗了4次,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以及2020年7月10日的快舟11號首飛失利。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2C衛星,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2020年中國一共進行了27次發射任務,失敗了4次,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以及2020年7月10日的快舟11號首飛失利。快舟11號當時搭載的是吉林一號高分02E星以及微釐空間一號S2星,本來是想這次發射推進中國航天民企的發展。
  • 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昨晚發射失利 部分原因可能在遙一發射時出現
    【本文閱讀需要:3分鐘】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中國宣布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昨晚發射升空成功後不久就又宣告失敗。這款研製10年的重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第2次發射失敗,11月能否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上太空,面臨變數。長徵五號遙二火箭於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失敗,所載通訊觀測衛星的命運未卜。目前僅知火箭發射異常,故障原因仍在調查。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失利 具體原因仍在調查!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中國有4個航天發射場,其中最新的是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47年前中國成為航天大國,此後航天事業一直迅猛發展,目前各項指標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
  • 短短一年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到底怎麼了?美:放棄吧
    閱讀下面文章之前,希望您能夠在上方點個免費的「關注」!接下來您每天都能夠收到免費的國際諮詢喲!這些年來,我國迅速發展,在航天領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雖然在航發上仍然不足以與美俄所抗衡,但是我國的航天事業綜合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 繼兩次發射失利之後,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終於首飛成功!
    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終於首飛成功!再次打開我國航天科技的新局面!這是繼我國兩次火箭發射失利之後的正名,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做到了!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1次飛行,同時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