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七號甲首次發射遭遇失敗,故障尋因影響後續發射計劃

2020-11-24 網易新聞

北京時間 3 月 16 日晚,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一次關鍵發射吸引了眾多火箭愛好者關注。

晚上 21 時 34 分,當天的主角,首次亮相執行飛行任務的長徵七號甲中型運載火箭點火升空,一個視頻顯示,在火箭一二級分離後的數秒鐘,隱約見到有異常火光冒出。

到晚上 23 時 12 分,即距離點火發射約 1 個半小時後,新華社發布消息宣布此次發射失敗,報導稱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中國在火箭發射上保持著較高的發射成功率,比如 2019 年,中國共進行了 34 運載火箭入軌發射任務,其中有兩次未成功;2018 年,中國共有 39 次發射任務,其中僅有一次失敗。值得一提的是,2018 年和 2019 年的三次失敗中,有兩次是中國民營火箭公司的首次入軌發射嘗試未果。

而昨日的發射失敗也是 2020 年中國首次任務失敗。

由於昨日的任務是長徵七號改這型新火箭的首次飛行,且長徵七號原本將成為中國航天發射的主力火箭。因此 16 日晚的發射吸引了眾多從業者和愛好者的關注。

根據過往經驗,火箭失敗後異常原因需要經過較長時間調查得到,目前外界猜測,此次發射失敗中,不同的故障原因會帶來全然不同的負面影響。

長徵七號中型運載火箭已經分別於 2016 年 6 月和 2017 年 4 月成功進行兩次發射,該火箭將成為未來中國運載火箭領域的絕對主力。預計未來中國航天發射超過 80% 的任務都將由它完成,在此前沒有任何一型火箭能做到。

而此次發射的長徵七號甲,則是在長徵七號火箭的基礎上,與此前的長徵 3 號甲火箭的氫氧三子級組合而成。因此長徵七號改可以說是兩支成熟火箭組合出來的新火箭。

(來源:《我國新一代中型高軌運載火箭發展研究》)

這支火箭未來主要將在海南文昌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和地球靜止軌道 (GEO) 衛星,且運載能力不低於 7 噸,憑藉這運力水平,長徵七號甲在未來我國高軌發射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在關於任務失敗後的影響中,諸多猜想和推測指向了不同的結果。而外界關心的焦點也在於此次發射會不會影響到後續關鍵的長徵五號的任務發射和中國空間站建設等關鍵任務。

比如根據現場發射視頻,有討論指出可能是火箭的二級出現異常,這將直接影響到長徵七號火箭的後續發射任務的進行,而長徵七號在發射天舟號貨運飛船方面有著難以替代的作用。按照目前計劃,中國空間站的核心艙 「天和」 號將在 2021 年發射,屆時就需要天舟號貨運飛船前往空間站進行補充燃料的任務,因而此次發射失利對長徵七號的影響可能進而對空間站建設產生影響。

而若是火箭一級和助推器存在問題,那麼與這支火箭使用相同的 YF-100 液氧煤油發動機的其他火箭可能也將受到影響,包括長徵五號、長徵七號等,但由於該發動機已經身經百戰,推測可能性不大。

此外,也有說法認為可能是三級發動機出現故障,那麼使用了相同發動機的長徵三號乙的發射任務可能面臨推遲。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長徵七號甲火箭發射任務為何失利?任務是什麼?對我國有何影響?
    2020年3月16日21時34分,位於海南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甲火箭)進行首次發射,隨後官方報導火箭發射任務失利。但所有的官方新聞裡並沒有提及具體的「發射失利」情況,是發生了什麼故障還是咋的?只說了「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就沒有更多的信息了。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利,30天兩次失敗,對中國航天的影響有多大?
    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這是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之後,一個月內第二次發射失利了!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在國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獲得全面勝利的當下,航天人也在克服種種困難按計劃實施著2020年度航天發射計劃。4月9日19時46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枚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負責將印尼PALAPA-N1衛星送到預定軌道。
  • 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的原因是什麼?
    日)的首次發射任務中,長徵七號甲火箭沒能按照預定軌跡飛行進入太空,發射宣告失利。 那麼,長徵七號甲火箭發射失利會影響中國航天嗎?這樣的動力配置,可以讓長徵七號甲把最重7噸的載荷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未來可用於通信衛星、導航衛星的發射。
  • 長徵七號改首飛發射失利,2020中國航天「超級模式年」蒙塵
    北京時間3月16日21時34分,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但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官方報導稱,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繼1月7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被順利送入預定軌道,中國2020年宇航發射首秀成功之後,此次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飛發射失敗,給中國的2020航天發射「超級模式年」蒙上了幾許陰影。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敗,或與火箭發動機有關
    疫情大致控制住了之後,我國航天工業又重新開始進行正常的火箭發射活動,不過沒想到出現了開局不利的情況,在25天之內接連兩次火箭發射失敗,這在我國的航天史上都是相當罕見的,而且發射失敗的型號是技術相對成熟的長徵三號和長徵七號系列。
  • 長徵七號火箭首飛失利,可能會影響中國戰略安全建設進度!
    遺憾的是此次首次發射並沒有成功,它在飛行過程中發現異常,目前事故的原因正在調查之中。其次長徵七號火箭一直擔任的是貨其次長徵七號火箭一直擔任的是貨運飛船的任務,此次發射失利可能會導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受到部分影響。運飛船的任務,此次發射失利可能會導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受到部分影響。
  • 長徵七號系列研發歷程的解讀,後續或成為長徵家族新的勞模?④
    而長徵七號未來大概率不會執行載人任務。然而尷尬的是,要是把所有的載人需求全部拆了,長徵七號又能夠打得動14+5的指標了......這就是所謂的計劃趕不上變化吧。5.期待長徵七號甲和長徵七號甲增強型能成為未來的新一代「勞模」,將更多的DFH-4E和DFH-5平臺的靜止軌道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徵七號遙三火箭和長徵七號甲遙三火箭正在生產,而長徵七號甲遙二火箭早已完成生產,正在天津儲存,等待著2021年一個晴朗的夏夜,洗刷首飛失利的恥辱。*長徵七號甲首飛失利原因推測所以,到底是哪裡出事了呢?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2020年中國一共進行了27次發射任務,失敗了4次,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以及2020年7月10日的快舟11號首飛失利。
  •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失利,2020年中國航天遭遇第4次失敗
    2020年中國一共進行了27次發射任務,失敗了4次,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以及2020年7月10日的快舟11號首飛失利。快舟11號當時搭載的是吉林一號高分02E星以及微釐空間一號S2星,本來是想這次發射推進中國航天民企的發展。
  • 長徵七號火箭可靠性那麼高,為什麼在第三次發射就失敗了?
    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二次發射失敗發生在2020年4月9日,搭載著印度尼西亞衛星的中國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次發射剛開始同樣很順利,一二級火箭都順利點火、分離,問題就出現在第三級火箭上,由於第三級火箭工作狀態不正確,導致火箭發射最終失敗,衛星也無法進入到預定軌道。
  • 就在剛剛,我國長徵5號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艙發射成功!
    因為就在今年的3月中旬進行發射的長徵7號甲和4月上旬進行的長徵3號乙兩次火箭發射均遭遇了失敗,對我國航天事業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因此這次發射成功重新的振奮了我們的精神及自信心!也正是因為最近的火箭發射失利,原計劃4月24日發射的長徵五號B,推遲到5月5日才開始。
  • 長徵三號乙火箭搭載著印尼衛星發射失敗,這對中國航天有何影響?
    4月9日晚,我國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著印尼的帕拉怕-N1(PALAPA-N1)通信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結果火箭並沒有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宣告失敗。那麼,此次發射失利會對中國航天帶來什麼影響呢?
  • 中國航天日和中國火箭發射失敗
    今天是中國航天日,但我國今年兩次航天發射活動卻接連失利,要從失敗中找原因!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展開的兩次航天發射活動接連失利。在短短的24天內,兩款技術已經堪稱成熟的運載火箭,長徵七號甲運載火箭和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先後於3月16日和4月9日,因為未能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墜毀而宣告發射任務失敗。
  • 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昨晚發射失利 部分原因可能在遙一發射時出現
    【本文閱讀需要:3分鐘】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失利中國宣布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昨晚發射升空成功後不久就又宣告失敗。這款研製10年的重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第2次發射失敗,11月能否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上太空,面臨變數。長徵五號遙二火箭於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失敗,所載通訊觀測衛星的命運未卜。目前僅知火箭發射異常,故障原因仍在調查。
  • 「胖五」歸來 ,2020年計劃完成長徵五號B首次發射
    原標題:「胖五」歸來 ,2020年計劃完成長徵五號B首次發射   2019年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實踐二十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3月16日長徵七號改進型火箭發射任務出現意外,宣告失敗!
    據 新華社海南文昌3月16日電 16日21時34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 「織女星」發射失敗
    歐洲大陸時間11月17日凌晨3時許,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的一枚「織女星」運載火箭在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發射中心發射8分鐘過後因不明原因偏離軌道,導致計劃通過該火箭運載完成的西班牙觀測衛星SEORAT-Ingenio和法國Taranis衛星均不知去向。
  • 天宮一號將推遲發射 受實踐衛星失敗影響
    核心提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1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發射天宮一號的長徵二號F火箭與發射失利的長徵二號丙火箭為同一系列。出於安全考慮,天宮一號具體發射時間將根據失利火箭故障調查結果確定。
  • 2020年中國運載火箭,連續2次發射失敗,杜文龍稱美國動作不尋常
    繼2018年中國首次在軌道發射次數上超越美國後,2019年中國火箭發射數量繼續開掛,登頂全球發射數量第一。近年來,中國衛星發射很少有失利,但是在2020年一開始,我國就在一個月內接連發生了兩次星發射失利事件。與此同時美軍動作令人生疑,杜文龍指出美軍不尋常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