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徵三號乙火箭搭載著印尼衛星發射失敗,這對中國航天有何影響?
4月9日晚,我國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著印尼的帕拉怕-N1(PALAPA-N1)通信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結果火箭並沒有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宣告失敗。那麼,此次發射失利會對中國航天帶來什麼影響呢?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利,30天兩次失敗,對中國航天的影響有多大?
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這是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之後,一個月內第二次發射失利了!
-
長徵七號甲火箭發射任務為何失利?任務是什麼?對我國有何影響?
2020年3月16日21時34分,位於海南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甲火箭)進行首次發射,隨後官方報導火箭發射任務失利。但所有的官方新聞裡並沒有提及具體的「發射失利」情況,是發生了什麼故障還是咋的?只說了「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就沒有更多的信息了。
-
長徵七號甲首次發射遭遇失敗,故障尋因影響後續發射計劃
北京時間 3 月 16 日晚,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一次關鍵發射吸引了眾多火箭愛好者關注。晚上 21 時 34 分,當天的主角,首次亮相執行飛行任務的長徵七號甲中型運載火箭點火升空,一個視頻顯示,在火箭一二級分離後的數秒鐘,隱約見到有異常火光冒出。
-
長徵七號火箭可靠性那麼高,為什麼在第三次發射就失敗了?
第一次發射失敗發生在2020年3月16日,3月16日21時34分中國長徵7A中型運載火箭搭載著試驗六號衛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甚至已經完成了一二級火箭分離,二級火箭順利點火的步驟,可是就在二級火箭點火後不久,火箭就發生爆炸,採用新技術的試驗六號衛星未能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最終宣告這次火箭發射失敗。
-
中國航天日和中國火箭發射失敗
今天是中國航天日,但我國今年兩次航天發射活動卻接連失利,要從失敗中找原因!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展開的兩次航天發射活動接連失利。在短短的24天內,兩款技術已經堪稱成熟的運載火箭,長徵七號甲運載火箭和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先後於3月16日和4月9日,因為未能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墜毀而宣告發射任務失敗。
-
快舟11號運輸火箭首飛出現異常,任務失敗,後續發射推遲3年
7月10日12時17分,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首次飛行任務。遺憾的是,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事故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分析排查。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快舟11號運載火箭主要用以滿足衛星商業化、高密度、快速發射的需求。
-
訪改進型長徵二號F火箭「兩總」:「神箭」成長記
「神箭」是怎樣煉成的——改進型長徵二號F火箭「兩總」專訪 新華社北京6月15日電 (新華社記者王敏)我國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大幕即將拉開。從火箭點火到飛船入軌前後也就10多分鐘。一旦火箭發生意外情況,它可以迅速啟動,幫助航天員逃離危險區。 在我國進行的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3次載人飛行中,由於任務進展順利,逃逸系統均沒有啟用。但是,該系統的存在對載人航天飛行的重要意義,仍然不言而喻。 改進,造就一枚全新的火箭 隨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向縱深,建立空間站的構想越來越近在咫尺。
-
2020年中國運載火箭,連續2次發射失敗,杜文龍稱美國動作不尋常
繼2018年中國首次在軌道發射次數上超越美國後,2019年中國火箭發射數量繼續開掛,登頂全球發射數量第一。近年來,中國衛星發射很少有失利,但是在2020年一開始,我國就在一個月內接連發生了兩次星發射失利事件。與此同時美軍動作令人生疑,杜文龍指出美軍不尋常動作。
-
2020各國火箭發射次數出爐,我國排名跌至第二且失敗率創新高
其實引人注目的是「安加拉5號」運載火箭的發射,這款火箭自從2014年首飛以來,時隔了6年才再次發射。性能方面,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4.5噸接近長徵5號,但是火箭的重量卻比長徵5號少了百噸左右。未來這款火箭將取代質子號火箭,承擔俄羅斯的大型發射任務。
-
長徵七號火箭首飛失利,可能會影響中國戰略安全建設進度!
遺憾的是此次首次發射並沒有成功,它在飛行過程中發現異常,目前事故的原因正在調查之中。其次長徵七號火箭一直擔任的是貨其次長徵七號火箭一直擔任的是貨運飛船的任務,此次發射失利可能會導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受到部分影響。運飛船的任務,此次發射失利可能會導致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受到部分影響。
-
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的原因是什麼?
長徵七號甲火箭是我國新研製出來的中型運載火箭,但在昨晚(3月16日)的首次發射任務中,長徵七號甲火箭沒能按照預定軌跡飛行進入太空,發射宣告失利。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幾分鐘之後噩耗傳來,火箭一、二級飛行狀態正常,但是三級火箭工作發生異常,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隨後墜毀。官方宣布衛星發射已經失利,正在展開故障排查及善後處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在3月16日發射長徵七號改運載火箭任務失敗,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中國航天就出現了兩次發射失利事件。長徵七號改火箭的失敗主要是因為這款火箭是首飛,全新設計的運載火箭風險本身就非常高。
-
長徵七號火箭可靠性那麼高,為何第三次發射就失敗了?專家告訴你原因
第一次發射失敗發生在2020年3月16日,3月16日21時34分中國長徵7A中型運載火箭搭載著試驗六號衛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甚至已經完成了一二級火箭分離,二級火箭順利點火的步驟,可是就在二級火箭點火後不久,火箭就發生爆炸,採用新技術的試驗六號衛星未能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最終宣告這次火箭發射失敗。
-
2020年火箭發射任務的第三次失敗,中國快舟11號火箭發射失敗
中國新型固體火箭快舟11號在首次執行任務時失敗了。周五,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快舟11號火箭(KZ-11),本次發射運載了兩顆衛星,隨後確認了飛行任務的失敗,從視頻來說,問題出在二級助推,一級和二級分離沒有問題,但是二級可能出現了故障。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敗,或與火箭發動機有關
疫情大致控制住了之後,我國航天工業又重新開始進行正常的火箭發射活動,不過沒想到出現了開局不利的情況,在25天之內接連兩次火箭發射失敗,這在我國的航天史上都是相當罕見的,而且發射失敗的型號是技術相對成熟的長徵三號和長徵七號系列。
-
長徵七號改首飛發射失利,2020中國航天「超級模式年」蒙塵
北京時間3月16日21時34分,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但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官方報導稱,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繼1月7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被順利送入預定軌道,中國2020年宇航發射首秀成功之後,此次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飛發射失敗,給中國的2020航天發射「超級模式年」蒙上了幾許陰影。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將聚焦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需求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將聚焦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需求 2020-12-22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將用長徵二號F型火箭進行發射
新華社酒泉9月20日電(記者 白瑞雪、張汨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負責人20日透露,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將用長徵二號F型火箭進行發射。 長徵二號F型火箭是中國目前唯一用於發射載人飛船的火箭。它是在長徵二號E型即「長2捆」火箭的基礎上,按照載人航天工程總體任務和技術指標要求而研製的。
-
我國30天之內連續兩次火箭發射失利!比失敗更重要的是重拾希望!
儘管2009年一次為印尼發射衛星的任務部分失敗據了解,當時是因為第三級二次點火後推力不足,未能將衛星注入預定軌道,但所幸有驚無險,衛星最終通過三次變軌成功進入地球軌道,整個任務是成功的。長徵系列火箭近16年的表現令人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