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國產獵鷹9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有哪些精彩看點?

2021-01-08 網易

2020-12-20 11:46:41 來源: 地鐵小何

舉報

  2020年中國航天好事不斷、大事連連。這不,大家還都沉浸在嫦娥五號前腳順利著陸的喜悅中,長徵八號後腳就要進行首飛。那麼長徵八號首飛,又有哪些精彩看點呢?

  

  可愛的嫦五回收器

長八與胖五對比

  這裡要簡單介紹一下長徵八號的身材,它跟胖五不一樣,身材苗條,體型勻稱。我們來看下數據對比:長徵八號身高50.34米,直徑3.35米,質量約為356.6噸,級數2.5級;而胖五呢,身高56.97米,直徑5米,質量約為851.8噸(滿燃料無載荷時質量為867噸),級數2級。這樣一對比,胖五是又胖又高,長八是又瘦又矮。果然,上帝是公平的

  

  胖五

  胖五是我國現役起飛質量最大、芯級直徑最粗、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當然,在長徵九號正式服役之前,胖五將一直保持。與胖五定位不同,長徵八號是我國首款國家立項的商業運載火箭,大家注意這個定位,與之前的「穀神星一號」有所區別,穀神星一號那次發射是我國民營航天公司首次成功發射衛星入軌太陽同步軌道,是民營商用。

  

  長徵八號

  還要對比下運力,這裡引入幾個概念:SSO太陽同步軌道,LEO近地軌道,GTO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經過加速後可達地球靜止軌道GEO。胖五到SSO(700km)有效載荷為15噸,到GTO的有效載荷為14.4噸。長八到SSO(700km)的有效載荷為4.5噸,到LEO的有效載荷為7.6噸,到GTO的有效載荷為2.5噸。對比運力,長八相形見絀,但它的亮點不是運載能力,而是可回收復用。

  

長徵八號有哪些亮點

  獵鷹1號為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獵鷹5號也是不完全回收的火箭,獵鷹9號則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回收的火箭。與獵鷹對比,長徵八號首飛版本,大概率不會嘗試可回收復用,而在後期將實現芯一級、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將是中國首個實現一級回收的火箭。

  

  

長徵八號芯級是基於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和長徵三號甲系列設計的,用的都是核心,長七和長三甲的優秀部分都用在了長八上面,缺點則被摒棄。火箭一子級狀態與長徵七號火箭芯一級基本一致,採用2臺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火箭二子級狀態與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芯三級基本一致,直徑3米,採用YF-75液氫液氧發動機(雙機)。同時火箭將捆綁2米直徑兩段式120噸級固體助推器,從而形成的兩級半火箭。

  長八用於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與中高軌商業發射市場的需求填補了我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軌道3噸到4.5噸運載能力的空白,也是一個萬金油火箭。因為長五和長七的發射成本較高,難以適應大規模商用。而長2和長4、長6、長11等火箭,也存在著一些先天不足,難以在太陽同步軌道指定載荷等任務中扛起重任。這時候,長八的橫空出世,為長徵系列火箭家族的發展壯大以及完整性做出了重大貢獻,更增強了國際競爭力。

  

  我國運載火箭對比

  亮點除了上述,還有模塊化生產,可以快速組裝,適應多種不同任務需求。此外,長八有著系列化、組合化、通用化的設計思路,具有發射成本適中、發射周期短等特點。用數據說話可能大家更易於理解:長徵八號從籤約到出廠用時僅需12個月,初期量產速度即可達年產12枚,中後期年產可突破20枚,大批量生產對降低成本的效用非常明顯,同時發射周期也僅需10天。此外還有一大亮點,與使用有毒肼基燃料的長徵二號和長徵三號不同,長徵八號採用液氧/液氫和煤油燃料,發射後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水等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

  

  模塊化生產

為什麼要發展可回收復用火箭

  我們知道,馬斯克作為商業奇才、科學狂人,完全顛覆了我們的思維。他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若干年前他吹的牛,一個個地都實現了,讓那些曾質疑他的人被打臉。而獵鷹系列火箭,可回收重複使用,發射成本低廉,直接強勢顛覆了整個國際商業航天發射市場。

  

  馬斯克

  其中,包括中國航天獲得的部分國外訂單,也被SpaceX搶去,而美國德爾塔火箭家族被競爭得只剩下德爾塔-4型,幾乎只剩半口氣在。而發展可回收復用火箭,也成了全球各大航天公司的共識。

  今年9月4日,我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這次天地往返測試取得圓滿成功,可看作是長徵八號的一次提前練兵,雖然一個是類似美國X-37B的空天飛機類型,另一個是運載火箭,但其中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美國x-37B

  我們都知道,火箭發射成本是很貴的,早前嘲笑馬斯克「星鏈計劃」時,用的最多的理由就是代價高昂,用燒錢也不誇張。拿我國最具性價比的快舟一號甲火箭為例,其發射成本約為每公斤1萬美元,按照有效載荷的有效質量動輒上噸來講,算不上便宜。而可回收復用運載火箭,則能大大降低發射成本,只有完成這樣的技術性跨越,才能在根本上提升中國的商業航天競爭力。

  

  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

總結

  我國目前仍能在國際商業航天領域佔據一席之地,主要原因是穩定性好、發射成功率高,但隨著獵鷹可回收復用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與成熟,可以預見市場將被進一步壓縮與搶佔。因此,大力發展可回收復用火箭是很有必要的,有利於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居安思危,深謀遠慮,運籌帷幄之中,才能決勝千裡之外。

  長徵八號首飛意義重大,中國火箭家族再添新丁。首飛必將取得圓滿成功,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打敗獵鷹9號的中國商業航天第一箭——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
    ,作為我國新一代環保型運載火箭,同時也作為我國專為商業航天發射定製的第一款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成功首飛,不僅代表了中國在商業航天隊伍中又多了一員大將,同時也寓意著長徵八號的順利首飛背後,劍指目標將是當前商業航天發射的領軍人物——美國SpaceX的獵鷹9運載火箭。
  • 中國火箭中的頭號「搖錢樹」——長徵八號
    【國產新火箭長徵八號近日首發成功】 近日,我國新一款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發成功,順利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填補了太陽同步軌道3-4.5噸運載能力空白。這款火箭最大限度的利用我國現有的成熟技術,比如發動機,長徵八號使用的兩款發動機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和YF75氫氧發動機,此前在長徵五號、六號、七號火箭上都已經完成驗證。 長徵八號是一款特殊的火箭,有三大看點,都圍繞商業發射設計。
  • 長徵八號火箭有多牛?它可以讓國人不再羨慕馬斯克的獵鷹九號
    所以我覺得我們有必要關注我們的航天進展,一方面是科技領域的事,另一方面其實也是政治的事。(1)長徵八號首次發射推遲今天咱們還是一如既往就技術聊技術吧,這次長徵八號其實發射是推遲兩天,為啥呢?天氣不好,20號的凌晨都準備發射了,發現高空風的這個風速加大了,不能滿足最低發射條件。這其實就是文昌發射場最麻煩的事,作為火箭發射場,文昌它有所謂「三高三強」挑戰,都是天氣原因。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
    作為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是怎樣誕生的,能力如何,肩負哪些使命和任務?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它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您能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嗎?肖耘: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
  • 對標獵鷹9號的長徵八號可回收復用火箭準備發射了!
    只有SpaceX公司有非常成熟穩定的一級火箭回收復用技術和整流罩回收復用技術。獵鷹九號一箭60星,重型獵鷹一箭360星,極大地提高了發射效率,並將生產發射成本壓縮到極致。但是要到競爭對手手上買服務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據了解,長徵八號將與獵鷹9號性能相近。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Space X恐難再做獨家生意
    獵鷹9號可以實現一級火箭的海上回收及整流罩回收,大大降低了火箭的綜合發射成本,使得SpaceX成為了全球領先的火箭企業。  我們國家的長徵系列火箭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可以滿足各種發射需求,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為我國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星座組網刺激中型運載火箭發射,復用技術已在路上
    長徵八號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超過4.5噸,填補了中國這一火箭產能的空白。同時,長徵八號也是中國首款可回收設計火箭。不過,相比於美國SpaceX旗下的獵鷹9號,從可重複回收技術和發射成本等方面看,長徵八號距離成熟地進入可重複回收商用火箭市場,還有一段路要走。
  • 新一代商業火箭長徵八號首飛在即
    ——長徵八號從總裝廠房順利轉運至發射工位,計劃於本月下旬擇機發射。  據了解,長徵八號首次發射位於文昌航天發射場2號工位;有效載荷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天啟星座第1顆組網衛星、智星一號A星、海絲一號;衛星軌道為太陽同步軌道。
  • 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從長遠看來,長徵八號將進入國際市場,與美國的SpaceX公司獵鷹9號展開對抗。獵鷹9號,目前具備芯一級回收能力,前不久發射的獵鷹9號已經實現了助推器7次重複使用,發射單價估計能降低到3000萬美元以下,成為全球發射單價最低的大型火箭。而我們的長徵三乙火箭單次發射報價為7000萬美元,兩者對比就能看出,可重複使用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
  • 長徵家族或再添新火箭,對標獵鷹9號,能否實現一箭幾十星目標?
    對於當前的航天各國而言,尤其是航天大國,近幾年已經很少會重新研製一款全新的運載火箭了,因為航天大國本身就已經具備多款成熟的運載火箭可以執行任務,同樣對於我國而言,目前還在役的運載火箭已將近有十五個型號之多,尤其是長徵系列,目前除了長徵一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全部退役外,其他幾個系列均在役。說起長徵家族,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長徵家族都有哪些主型號呢?
  • 長徵家族或再添新火箭,對標獵鷹9號,能否實現一箭幾十星目標?
    說起長徵家族,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長徵家族都有哪些主型號呢?長徵四號、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長徵九號、長徵十一號,其中長徵一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全部退役,而長徵八號和長徵九號運載火箭早在2015年之前便提出設想,如今也還在論證中,長徵九號根據設想預計在2030年實現首飛
  • 中國版獵鷹9號成功飛天,這是我國傳聞已久的首個可回收火箭!
    長徵八號之所以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是對標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也就是世界唯一一個入軌且能垂直回收的火箭。就在剛剛,長徵八號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首飛,不過有點讓人遺憾的是,長徵八號首飛型號並非可回收版本。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包括長徵一號、長徵二號、長徵三號、長徵四號等系列十多種型號,具有發射從低軌到高軌、不同質量與用途的各種衛星、載人太空飛行器和月球探測器的能力。2015年9月20日,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由此成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中的首飛箭。長徵六號同時成功將20顆衛星送入太空,創造了我國一箭多星發射的新紀錄。長徵七號
  • 長徵八號一箭五星,美獵鷹迎強勁對手
    「嫦娥五號」攜土歸來,探月工程暫告一段落,但是中國航天顯然絲毫沒有停下腳步,據央視新聞報導,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完成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5顆衛星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 解碼長徵八號:塊頭不算大 本事可不小
    長徵八號發射 圖片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面向商業市場滿足未來中低軌衛星所需在所有「箭譜」中,人們最為熟悉的是剛剛將「嫦娥五號」送上太空的長徵五號。它是有著起飛質量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的「大力王」。既然已經有了「大力王」,為何我們還需要長徵八號?
  • 中國航天的「超級2020」:長徵八號將首飛,改型可回收使用
    其中非常具有意義的是,今年的發射完畢後將完成整個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工作,而該系統的組網完成無論對軍用還是民用都具備極其重要的意義。此外,探月三期和高分專項工程也將收官,並會擇機實施我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同時今年,我們還有三型火箭首飛:長徵五號B、長徵七號甲、長徵八號。
  • 長徵八號首飛!雖然不是可回收款,但它的意義不止於此
    2020年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起飛(宿東 攝)雖然她的體量沒有「長徵五號」這麼大,也就350噸出頭。但是,這火箭……是不是看著有點眼熟?如果你覺得她似曾相識,那就對了。
  • 長徵八號火箭是幹啥的?
    在討論長徵8號前,先回顧下中國現有的主力長徵火箭家族歷史,講講它的必要性。下圖中綠色的部分是現役火箭。於是在近些年我國又有了四型火箭,長徵5、6、7、11。它們首先有個共同點:基本更新燃料為液氧液氫、液氧煤油、固體燃料等,問題d不存在了。具體而言它們的分別定位是,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用長徵九號還是921火箭?
    作為我國未來國之重器的超重型火箭「長徵九號」,承擔著我國未來載人登月、深空探測,甚至登陸火星星辰大海夢想,一直備受航天愛好者的關注。然而最近網絡有消息傳出,「長徵九號」還沒立項,並且面臨出生就落後狀況,載人登月使用的火箭是921火箭!
  • 長徵八號火箭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成功 預計2020年首飛
    長徵八號火箭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成功 預計2020年首飛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19-11-29 16: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