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在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首次亮相,引起廣泛關注。
這是一款全新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新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全長約59米,起飛推力約500噸,起飛重量約430噸。一二級均採用無毒無汙染液氧煤油推進劑,整流罩可適應3.35米至5米的不同直徑範圍。
對於當前的航天各國而言,尤其是航天大國,近幾年已經很少會重新研製一款全新的運載火箭了,因為航天大國本身就已經具備多款成熟的運載火箭可以執行任務,同樣對於我國而言,目前還在役的運載火箭已將近有十五個型號之多,尤其是長徵系列,目前除了長徵一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全部退役外,其他幾個系列均在役。
說起長徵家族,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長徵家族都有哪些主型號呢?
長徵家族的主型號主要有:長徵一號、長徵二號、長徵三號、長徵四號、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長徵九號、長徵十一號,其中長徵一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全部退役,而長徵八號和長徵九號運載火箭早在2015年之前便提出設想,如今也還在論證中,長徵九號根據設想預計在2030年實現首飛,當然,以如今的科技發展速度,長徵九號的首飛速度或將提前吧!
長徵家族若是算上還在論證中的運載火箭,一共有十款主型號,其中在役的主型號有七款,這些主型號又涵蓋了多個子型號運載火箭,若是以子型號算的話,我國在役的運載火箭型號數量居全球首位,涵蓋了小、中、大型火箭。
既然長徵家族運載火箭已經有十個主型號了,為何還要繼續研製新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呢?
目前我國的長徵家族大多都是為了建設國內的航天項目而配套研製的,如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之前一直是北鬥導航全球系統建設的最佳搭配,而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則與我國的載人航天息息相關,今年已執行過幾次任務的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也與我國的空間站建設搭配,可以說,長徵家族的每一款主型號運載火箭都與我國的重點航天項目有關。
但目前的航天發展正趨於全球化,商業航天正成為一個新興的領域,而我國在商業航天方面起步比較晚,而且針對商業航天發射的運載火箭真的沒有幾款能拿得出手的,真的算起來,商業航天發射的運載火箭主要就有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及快舟甲系列運載火箭了。
據悉,此次公布的即將新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火箭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擇機首飛。火箭主要面向國內外商業衛星和有效載荷發射市場,提供更加經濟、高效、方便快捷的發射服務支持,形成產業帶動效益。
也就是說,這一款火箭是定位於未來的商業航天服務,運載效率居國內領先,甚至在各項技術指標都對接與獵鷹9號,而就目前而言,我國用於商業衛星發射的長徵十一號,已經能做到一箭9星,甚至十幾星,對於新研製的新型運載火箭,可以說是充分繼承成熟技術,採用模塊化、組合化、系列化設計,通過不同數量的通用助推器捆綁組合,形成適應商業發射不同細分市場的火箭系列,未來將可能對標一箭幾十星的發射目標;甚至可如同長徵十一號般實現低、中、高不同軌道,不同載荷需求的任務覆蓋,適應我國內陸和沿海各大發射場。
這幾年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每一年都在飛速的前進,不論是創新還是突破,都讓世界矚目相望,尤其是在國內的一些重點航天建設項目,如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建設、探月工程四期的進行、空間站的建設、火星探測等等,這些都是中國航天這二三十年來不斷發展取得的成就,而我國能夠用這麼短的時間取得如此成就,也實屬不容易。
未來中國的航天將是星辰大海,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中國航天的前進!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