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2020-08-06 魑魅涅磐

SpaceX公司的獵鷹9運載火箭憑藉一級火箭可回收使用成為了航天界的「當紅辣子雞」,並且近幾年還先後成功實現了載人龍飛船的歷史壯舉,可以說當下的SpaceX活脫脫就是一個迷你版的「NASA」。其中最令航天界震驚和重新審視這個新手的就是其首創並一路領先、且改變航天格局的「火箭回收重複使用機制」。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獵鷹9火箭發射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獵鷹9一級火箭回收著陸

SpaceX之所以搞一級火箭回收機制說白了就是為了降低航天發射成本,因為在獵鷹9成功實現火箭回收之前,所有的航天發射載具中除了太空梭外都是「一次性」的,而在整枚火箭的總成本中,一級火箭又因為裝備了數量更多的火箭發動機而成為整個火箭發射部件中「最貴的部分」,所以對於SpaceX而言,在一級火箭還沒成功回收之前,雖然SPaceX已經能夠自己生產包括火箭發動機、箭體結構、控制系統、整流罩等高成本部件,但是單次發射成本依然高達6000萬美元以上。但是從每次火箭發射消耗品來說,也就只消耗燃料,剩餘的部分都在發射成功後被無情的拋棄,但是對於獵鷹9火箭而言,雖然其單枚火箭發射成本高達6000萬美元以上,但是唯一消耗的火箭燃料卻只價值20-30萬美元。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起飛前的獵鷹9火箭

所以對於SpaceX而言,如果能夠將剩餘的部分全部回收多次重複使用的話,那麼單次火箭發射成本理論上將降低到極低的20萬美元/次。但是對於獵鷹9火箭而言,雖然其只是一個二級結構的中型運載火箭,但是也因為二級火箭得等到與太空飛行器分離後才能回收,但是這個時候二級火箭無論是飛行速度還是飛行高度基本已經和所發射的太空飛行器一樣,所以想要直接回收二級火箭的難度不亞於直接回收衛星的難度。同時對於SpaceX公司而言,二級火箭雖然回收難度最難,但是二級火箭的成本並不高,因為獵鷹9是一枚二級結構的火箭,整個火箭在發射過程中大部分都是由一級火箭推動的,所以裝有多達9臺梅林1D液體火箭發動機的一級火箭回收價值更高,那麼對於SpaceX公司而言,如果能夠成功回收這個佔據整枚火箭建造總成本68%的一級火箭的話,那麼對比之前6000萬美元的發射成本,單次火箭發射成本可以低到4000萬美元左右,並且隨著這個成功回收的一級火箭重複使用次數越多,火箭的發射成本就越便宜(雖然重複次數越多發射可靠性越低,但是價格也更感人啊)。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獵鷹9二級火箭和太空飛行器分離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準備發射前的獵鷹9火箭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獵鷹9一級火箭成功著陸海上駁船

而且後面SpaceX全新開發的龍飛船、星艦無論是在回收機制還是等其他方面來說,都延續了之前獵鷹9火箭更多的可回收、更儘可能的降低發射成本的方式。比如相比獵鷹9火箭現階段只能回收一級火箭和整流罩而言,龍飛船直接放棄整流罩來降低成本、全新開發的星艦更是全部100%的回收啊,可以說星艦就是奔著只消耗燃料的目標發展的。當然縱觀SpaceX在獵鷹9以及後面的龍飛船、星艦的發展模式上,都始終嚴格貫徹「商業化發展中儘可能的用更低的成本實現更大的利潤和更高的營收佔比」理念。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載人龍飛船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星艦發射想像圖

我國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發展到現如今的長五大型、長七中型、長六小型三款新一代運載火箭時代,雖然三款火箭發射重量、發射載荷各不相同,但是三款運載火箭依然在箭體結構、液體火箭發動機這幾個關乎成本、技術難度等因素上實現了通用化,而且長五、和長七也能通過捆綁不同數量、不同直徑助推器、是否有二級、三級火箭完善了不同軌道高度、不同軌道發射載荷的模塊化設計理念。可以說在長五、長七、長六這三款火箭上,我們看到的也是和獵鷹9火箭一樣的儘可能的從設計角度將低成本理念融入進去的發展理念。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中國新一代火箭家族成員

作為對比的話,首先我們明顯可以看出雖然長5在近地軌道發射重量上要比獵鷹9火箭強一些,也就是說從實際發射能力來說,長5依然是碾壓獵鷹9的,但是從整個火箭發射理念來說,獵鷹9火箭反而更適合未來火箭發展。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獵鷹9火箭發射貨運版龍飛船

比如獵鷹9火箭雖然理論上近地軌道最大22.8噸的發射載荷和長徵五號25噸的近地載荷相差不大已經站在同一條線上。但是從以往多次發射記錄來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此前已經成功發射了重量高達14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並且計劃在2021年就發射我國天宮空間站第一個重達22噸的天和號核心艙段,而且長徵五號基本型如果不考慮可靠性的話,理論上近地軌道最大發射載荷高達32噸。雖然理論上長五基本型擁有近地軌道最大32噸的載荷,但是這是在降低火箭推重比和火箭結構降低發射可靠性前提下完成的,畢竟長五基本型的二級半結構只是為了應對東方紅五號最大14噸載荷而刻意設計,所以其雖然有能力實現近地軌道最大32噸的發射載荷,但是對於近地軌道發射主要還是由一級半結構的長徵五B完成。而且長五從北緯19度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時,發射軌道傾角高達42度,所以我們看到長徵五號火箭是往東南方向飛的,更大的軌道傾角意味著需要消耗更多的燃料或者需要降低更多的發射載荷,而且長五近地軌道對應軌道高度為200×400km的橢圓軌道。所以可以看出就現階段長徵五號近地軌道25噸的實際發射能力也是更貼近於公開的近地軌道最大25噸的發射載荷;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天和號核心艙段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長徵五號發射近地軌道太空飛行器往東南方向飛行

而獵鷹9運載火箭雖然公開其擁有近地軌道最大22.8噸的發射載荷,但是在過去幾十次發射中,獵鷹9從未真正發射過重量超過20噸的太空飛行器,迄今為止發射過最重的就是2019年雙11發射過總重高達15.6噸的60枚通信衛星,並且這60枚星鏈衛星只是發射到280公裡的亞近地軌道,就算距離近地軌道最低380公裡高度還有一百多公裡呢。而且獵鷹9運載火箭理論上最高22.8噸的發射載荷是以從北緯28.5度的卡角往正東方向發射,發射傾角在28度,軌道高度也只有185×185km。所以從實際發射能力來說,獵鷹9雖然在理論最大發射重量上和長5站在了同一條線上,但是實際發射記錄中卻也真實暴露了獵鷹9火箭的真實水平高低。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獵鷹9火箭發射60顆星鏈納米衛星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獵鷹9火箭往正東方向飛去

再一個從理論角度來說為什麼發射載荷不如長5的獵鷹9反而能夠鹹魚翻身呢?因為從火箭發射方向來說,未來的火箭發展方向肯定是朝著低成本、高可靠性等方向發展的,那麼獵鷹9火箭首創的回收降低發射成本理念首先是走正確了方向,其次獵鷹9火箭通過已經成功多次的回收也奠定了SpaceX在回收火箭上的先行優勢。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一級火箭回收成功的獵鷹9運載火箭

但是對於長徵5號運載火箭而言,其自身捆綁形式和助推器發動機數量、推力大於芯級推力的構型,也註定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天生無法進行回收的可能。因為對於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而言,其一級火箭芯級只有兩臺YF77氫氧火箭發動機,而捆綁的四臺助推器卻有8臺YF100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而且對於芯級的兩臺推力只有50噸的YF77火箭發動機而言,單臺發動機推力過低,根本無法也和獵鷹9火箭一樣通過火箭發動機多次點火來實現芯級回收可能,同樣對於捆綁的四臺助推器而言,其雖然單臺發動機推力高達120噸,但是過多的捆綁器數量也直接降低了其重複使用的高可靠性。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長徵五號兩種結構圖

總結而言,對於SpaceX公司的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號、七號系列火箭而言,獵鷹9火箭憑藉自身構型和大量使用商用化概念和零部件在航天理念上戰勝了長徵五號家族,而長徵五號火箭雖然在理念上沒有獵鷹9那麼先行,但是卻實打實的用自身的真實力展現了中國航天的國際地位。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長徵五號發射

相關焦點

  • 獵鷹9號取消發射、遙二火箭發射失利 到底咋回事?
    美國「獵鷹9號」火箭發射前9秒突然取消 推遲發射按計劃,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在美國東部時間周日下午7:36(北京時間周一上午7:36)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拉維拉爾角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平臺發射,但在發射倒計時9秒時,計算機促發了取消發射的指令。
  • 長徵-5性能落後,長徵-9進度慢,中國載人登月921重型火箭登場!
    中國此前公布的登月方案中承擔這項任務是長徵-9重型運載火箭,不過最近又有了新的變化。在2020年航天大會上,中國載人登月最新設計報告已經沒有長徵-9重型火箭身影,變成了「921」火箭。很多國人以為「胖五」性能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事實遠非如此。中國運載火箭的載荷與幹質比世界先進水平差距非常大,長徵5號的運載效率實際上只有獵鷹重型火箭的一半。
  • 對標獵鷹9號的長徵八號可回收復用火箭準備發射了!
    只有SpaceX公司有非常成熟穩定的一級火箭回收復用技術和整流罩回收復用技術。獵鷹九號一箭60星,重型獵鷹一箭360星,極大地提高了發射效率,並將生產發射成本壓縮到極致。但是要到競爭對手手上買服務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據了解,長徵八號將與獵鷹9號性能相近。
  • 被譽為「國產獵鷹9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有哪些精彩看點?
    長徵八號有哪些亮點  獵鷹1號為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獵鷹5號也是不完全回收的火箭,獵鷹9號則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回收的火箭。與獵鷹對比,長徵八號首飛版本,大概率不會嘗試可回收復用,而在後期將實現芯一級、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將是中國首個實現一級回收的火箭。
  • 航天界殲20!長徵五號成功復飛終極奧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殲-20是我國第一款雙發重型隱形戰鬥機,一舉使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個裝備五代機的國家,對鞏固國防發揮著舉足輕重的戰略作用,航天界的長徵五號也是一個戰略價值堪比殲-20的拳頭產品。8到9噸左右,設計壽命16年,採用二次展開技術的新型太陽能電池翼總長40米,比波音737客機翼展還要寬10米,它還配置有大功率電推發動機,是一款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先進公用衛星平臺,這是中國航天大質量衛星平臺的一次換擋升級,也唯有長徵五號有實力與資格將其送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 長徵5性能落後,長徵9進度慢,載人登月921重型火箭登場
    不過,下一步要進行的載人登月工程靠長徵-5號是根本不夠的。中國此前公布的登月方案中承擔這項任務是長徵-9重型運載火箭,不過最近又有了新的變化。在2020年航天大會上,中國載人登月最新設計報告已經沒有長徵-9重型火箭身影,變成了「921」火箭。
  • 美媒:長徵9號比肩土星5號 獵鷹重型火箭相形見絀
    參考消息網3月25日報導美媒稱,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九號,旨在將中國航天員送往月球和更遠的深空,這將令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相形見絀。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3月20日援引美國《航空周刊》報導,當中國準備在本世紀30年代初執行探月任務時,這種運載火箭將能夠把50噸人員和貨物送往月球。報導稱,長徵九號的下一步研製工作是完成一款火箭發動機驗證機,中國稱之為工程樣機。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的這款火箭發動機樣機設計通過燃燒煤油來產生480噸推力。
  • 打敗獵鷹9號的中國商業航天第一箭——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
    ,作為我國新一代環保型運載火箭,同時也作為我國專為商業航天發射定製的第一款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成功首飛,不僅代表了中國在商業航天隊伍中又多了一員大將,同時也寓意著長徵八號的順利首飛背後,劍指目標將是當前商業航天發射的領軍人物——美國SpaceX的獵鷹9運載火箭。
  • 中國版獵鷹9號成功飛天,這是我國傳聞已久的首個可回收火箭!
    長徵八號之所以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是對標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也就是世界唯一一個入軌且能垂直回收的火箭。就在剛剛,長徵八號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首飛,不過有點讓人遺憾的是,長徵八號首飛型號並非可回收版本。
  • 長徵火箭接連失利,辛苦奮鬥50年,中國究竟是不是航天強國?
    4月24日,對中國航天界來說,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這一天,正值中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進入太空50周年。50年前的4月23日,隨著這顆衛星的順利升空,中國正式進入了太空時代。3月16日,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七號甲首飛失利;4月9日,攜載著印尼PALAPA-N1通信衛星的長徵三號乙再遇失利。在短短不到一個月內,連續的失利給中國航天蒙上了一層陰影。這讓人不禁發出疑問:中國航天是出現問題了嗎?
  • 獵鷹9號火箭才是SpaceX最大功臣
    他們在天黑後很久才到達發射臺,獵鷹9號火箭已經從垂直發射位置降回水平放置。阿爾坦和其他人一樣了解航空電子系統,他爬上梯子來到火箭第二級天線所在的地方。他揭開蓋子評估損失,證實雨水的確進入了火箭的電子設備。阿爾坦回到地面,與馬斯克、巴扎和其他幾名工程師快速地商討起來。他們應該試著換掉發射臺上的電子產品嗎?他們是否需要將獵鷹9號火箭推回機庫,並將發射推遲幾天?
  • 長徵八號火箭有多牛?它可以讓國人不再羨慕馬斯克的獵鷹九號
    能做到這麼多成功,中國航天真的積累了很多很多。(3)長徵八號它有多麼聰明再一個長徵八號,它是未來直接面向商業市場的一款大中型火箭,它是國家立項的一個項目。它的優勢是什麼?就是研製周期很短,整個項目其實是2017年才立項,你說到現在才三年。那剛才你不是說了麼,它的很多技術都是現成的麼,我直接拿來一拼不就行了麼?
  • 長徵九號下課—國產版獵鷹火箭將實現可回收重複使用
    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開幕。會議期間展出了神舟飛船返回艙、航天服、長徵五號、快舟等火箭的模型。但這些模型都不是重點,本次會議公開了我國載人登月的最新設想。長徵九號和921火箭,可是在本次大會上,這個計劃有了調整。
  • 獵鷹9號成功載人升空,胖五隻能表示羨慕
    2019年11月11日,美國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此次發射創下獵鷹9號火箭的載重紀錄(15.6噸)。獵鷹9號有多個型號,本次使用的為1.1型,其全推力型火箭全長70米,直徑3.66米,起飛推力6806千牛,起飛重量541噸。
  • 中國火箭中的頭號「搖錢樹」——長徵八號
    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填補了太陽同步軌道3-4.5噸運載能力空白。這款火箭最大限度的利用我國現有的成熟技術,比如發動機,長徵八號使用的兩款發動機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和YF75氫氧發動機,此前在長徵五號、六號、七號火箭上都已經完成驗證。 長徵八號是一款特殊的火箭,有三大看點,都圍繞商業發射設計。
  • 長徵八號首發,中國邁出火箭回收技術驗證第一步,2025追上SpaceX
    而除此之外,長徵八號還將繼承、驗證一系列最新的火箭技術,如「基於模塊組合的快速集成設計技術」「發動機節流應用技術」「基於控制效果的噴管極性辨識和控制重構算法」等等。特別是長徵八號,將一步步完成中國自主的火箭回收技術驗證,並希望在2025年徹底驗證完成整套的回收技術方案。到時長徵八號將可以大幅降低發射成本,進軍國際火箭發射商業市場,追上SpaceX的獵鷹9號。
  • 長徵家族或再添新火箭,對標獵鷹9號,能否實現一箭幾十星目標?
    長徵家族的主型號主要有:長徵一號、長徵二號、長徵三號、長徵四號、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長徵九號、長徵十一號,其中長徵一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全部退役,而長徵八號和長徵九號運載火箭早在2015年之前便提出設想,如今也還在論證中,長徵九號根據設想預計在2030年實現首飛,當然,以如今的科技發展速度,長徵九號的首飛速度或將提前吧!
  • 長徵家族或再添新火箭,對標獵鷹9號,能否實現一箭幾十星目標?
    長徵四號、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長徵九號、長徵十一號,其中長徵一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全部退役,而長徵八號和長徵九號運載火箭早在2015年之前便提出設想,如今也還在論證中,長徵九號根據設想預計在2030年實現首飛
  • 美媒稱長徵九號比肩土星五號 令獵鷹重型火箭相形見絀
    美媒稱長徵九號比肩土星五號 令獵鷹重型火箭相形見絀  核心提示:報導稱,長徵九號的研製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其設計方案也在不斷更新和修改,不過其最終目標是打造出一款比肩土星五號並將中國人送上月球的火箭。
  • 「託舉火箭的人」——「長徵五號」火箭成功背後
    來源:廣州日報「託舉火箭的人」他們戰鬥在火箭「心臟」 在「雞蛋殼」上精雕細琢隨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長徵五號」火箭再度大放異彩;長五火箭總指揮王珏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它的出現,大幅提升了我國進入太空的能力,是我國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的重要支撐和顯著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