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九號下課—國產版獵鷹火箭將實現可回收重複使用

2020-09-21 海事聯合JMU

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開幕。會議期間展出了神舟飛船返回艙、航天服、長徵五號、快舟等火箭的模型。但這些模型都不是重點,本次會議公開了我國載人登月的最新設想。

此前,我國計劃中的載人登月火箭有長徵九號和921火箭,可是在本次大會上,這個計劃有了調整。原先被寄予眾望的長徵九號已經消失在最新版方案中,而921火箭直接擔當起登月的重任。所謂921火箭,就是新一代載人火箭,因為它還沒有拿到正式的長徵火箭編號,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代號叫921工程,所以新一代載人火箭就被叫做921火箭。

長徵九號的運力達到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水平,但它運用的48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200噸級液氫液氧發動機能否按進度研製出,還是讓人不禁要捏把汗。同時,在Space X公司實現了火箭重複使用之後,重型運載火箭已不再只有土星五號那種昂貴的方案了,在這種趨勢影響下,航天系統對長徵九號的質疑聲越來越高。

當然,現在航天系統也沒有確切的說長徵九號方案正式放棄。最有可能的是,航天系統開始了新一代載人火箭的論證工作。

從媒體公布的各種圖片來看,最實際的方案有兩種:一個是3.8米5CBC方案(Common Booster Core,理念始於德爾塔IV型火箭),每個芯級/助推各並聯4臺YF-100K,另一種是5米直徑3CBC方案,每個芯級/助推器各並聯7臺YF-100K。通俗的說,5CBC方案看起來有點像俄毛的安加拉A5,而3CBC方案看起來就像Space X的重型獵鷹

可能是安加拉A5的表現實在不行(有共振問題),自2018年珠海航展以後,公開的只有3CBC方案,5CBC很有可能已經出局。也就是說,新一代載人火箭可能與重型獵鷹較為相似。

如果猜測屬實,那我國的新一代載人火箭具備可回收重複使用的潛力。可以通過加裝著陸腿和格柵舵,調整分離時間,實現一級助推整體回收,降低發射成本。這種價格昂貴的重型火箭可回收利用的意義非常重大,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給出了答案。同時,說明我國的太空探索思路也在逐漸向商業化靠攏。

另外,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外觀有非常明顯的變化,原來的逃逸塔消失。出現了四個穩定翼,可見穩定翼下有內藏的發動機噴口。也就是說有可能要從神舟飛船的逃逸塔逃逸模式改為SpaceX載人龍飛船的「自備動力逃逸」模式。這也是一個較大變化,值得大家關注。

總體看,與長徵九號相比,新一代載人火箭的技術相對成熟,風險低得多,成本也少的多。雖然看起來是山寨獵鷹的模式,但也算緊跟世界潮流。

相關焦點

  • 重大進步—國產版獵鷹火箭將實現可回收重複使用
    長徵九號和921火箭,可是在本次大會上,這個計劃有了調整。原先被寄予眾望的長徵九號已經消失在最新版方案中,而921火箭直接擔當起登月的重任。所謂921火箭,就是新一代載人火箭,因為它還沒有拿到正式的長徵火箭編號,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代號叫921工程,所以新一代載人火箭就被叫做921火箭。
  • 科學思維看可重複使用火箭:獵鷹9號打通並不僅僅是火箭領域
    能源號火箭的主發動機RD-0120就作為可重複使用的發動機平臺進行研究,並在能源號火箭上進行了測試,雖然能源號火箭在研製時並沒有考慮到重複使用的性能,這是因為對發動機的多次使用研製在經費上不划算,研製費用和生產費用加起來還不如造多臺一次性使用的發動機,把已經發射的火箭發動機回收再循環涉及到回收系統和地面重整化過程,如果可重複使用建立在大量人員和設備的投入上,那麼這樣的可重複使用確實不如一次性使用
  • 對標獵鷹9號的長徵八號可回收復用火箭準備發射了!
    只有SpaceX公司有非常成熟穩定的一級火箭回收復用技術和整流罩回收復用技術。獵鷹九號一箭60星,重型獵鷹一箭360星,極大地提高了發射效率,並將生產發射成本壓縮到極致。但是要到競爭對手手上買服務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據了解,長徵八號將與獵鷹9號性能相近。
  • 被譽為「國產獵鷹9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有哪些精彩看點?
    長徵八號有哪些亮點  獵鷹1號為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獵鷹5號也是不完全回收的火箭,獵鷹9號則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回收的火箭。與獵鷹對比,長徵八號首飛版本,大概率不會嘗試可回收復用,而在後期將實現芯一級、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將是中國首個實現一級回收的火箭。
  • 長徵八號火箭有多牛?它可以讓國人不再羨慕馬斯克的獵鷹九號
    (6)長徵八號的回收和重複使用技術當然了,我們要去這個國際商業航天市場搶活兒,現在還有個技能也是必須要點出來,什麼呢?就是能夠做到整個火箭的回收重複使用,就是我不會一發打出一次性全部報銷了,我還要留一些火箭構件能夠接著再用。
  • 火箭回收重複使用技術是蘇聯率先實現的?馬斯克:我就看了場電影
    而馬斯克被「神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旗下的SpaceX公司,發明了可回收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獵鷹」9。「獵鷹」9發射之後,芯一級和兩個助推器回收著陸的場景,仿佛外星飛船降臨地球,真的是科幻極了,很多媒體不吝詞藻,將其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可回收火箭」,但實際上,言過其實了,可回收火箭並非馬斯克的原創。
  • 中國版獵鷹9號成功飛天,這是我國傳聞已久的首個可回收火箭!
    獵鷹9號長徵八號與獵鷹9號長徵八號的設計思路與「獵鷹9號」相似,可以通過系列化、組合化、通用化等滿足各種發射需求,降低發射成本,後續還可以實現重複使用。「獵鷹9號」是全球首個可回收芯一級的入軌火箭,它的LEO運載能力達到23噸,雖然定義為中型運載火箭,但是基本可以媲美某些國家的重型火箭!從運力上看,我國長徵八號並沒有和「獵鷹9號」對標,之所以成為被國人稱為對標「獵鷹9號」,主要還是因為要實現可回收。
  • 我國可回收火箭來了,長徵八號年內發射,帶著助推器一起返回?
    而我國也一直在發展可回收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不過之前多是一個民營公司和高校搞的驗證型小項目,體型類似探空火箭大小。,僅僅對其中一些關鍵技術進行驗證,真正要實現重複使用,還要等到長徵八R。有意思的是,長徵八R可以實現芯一級與助推器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這種回收方式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 我國大型可回收火箭來了,長徵八號年內發射,帶助推器一起返回?
    而我國也一直在發展可回收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不過之前多是一個民營公司和高校搞的驗證型小項目,體型類似探空火箭大小。,僅僅對其中一些關鍵技術進行驗證,真正要實現重複使用,還要等到長徵八R。有意思的是,長徵八R可以實現芯一級與助推器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這種回收方式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 詳解獵鷹9號火箭技術,可回收技術只是冰山一角
    據報導,2020年1月17日,埃隆馬斯克創辦的SpaceX用一枚第四次重複使用芯級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第三批星鏈(Starlink)計劃的60顆寬帶通信衛星送進了太空,加上此前兩次發射的120顆星鏈衛星,馬斯克名下的在軌衛星數量已經約有180顆,成為在太空中擁有最大星座的人。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使用長徵九號還是921?
    然而最近網絡有消息傳出,「長徵九號」還沒立項並且可能面臨出生就落後,載人登月使用的火箭將是921火箭!長徵九號火箭「長徵九號」是我國規劃未來的一代超重型火箭,其高度可達103米,直徑最大達到10米,預計起飛重量4137噸,起飛推力達到5873噸(最終版)。
  • 長徵八號首飛!雖然不是可回收款,但它的意義不止於此
    為此,融合型「長徵八號」火箭會在結構工藝、電氣系統、測控系統上進行大幅度簡化。除了為商業發射進行較多改進之外,她還將擁有別的長徵火箭幾乎都無法完成的目標——回收。長徵八號是如何實現回收功能的?長徵七號立項後沒多久,美國Space X公司的獵鷹九號火箭異軍突起,將大多數人認為天方夜譚的「火箭回收並復用」目標實現了,甚至還將回收的火箭一級重複使用了多達七次,大大地降低了常規構型火箭的發射成本。△資料圖:獵鷹九號海上回收 圖源:維基百科看到「垂直回收」的火箭復用路子是走得通的,我國的可回收火箭計劃也開始提上日程。
  •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SpaceX公司的獵鷹9運載火箭憑藉一級火箭可回收使用成為了航天界的「當紅辣子雞」,並且近幾年還先後成功實現了載人龍飛船的歷史壯舉,可以說當下的SpaceX活脫脫就是一個迷你版的「NASA」。其中最令航天界震驚和重新審視這個新手的就是其首創並一路領先、且改變航天格局的「火箭回收重複使用機制」。
  • 長徵八號首發,中國邁出火箭回收技術驗證第一步,2025追上SpaceX
    而除此之外,長徵八號還將繼承、驗證一系列最新的火箭技術,如「基於模塊組合的快速集成設計技術」「發動機節流應用技術」「基於控制效果的噴管極性辨識和控制重構算法」等等。特別是長徵八號,將一步步完成中國自主的火箭回收技術驗證,並希望在2025年徹底驗證完成整套的回收技術方案。到時長徵八號將可以大幅降低發射成本,進軍國際火箭發射商業市場,追上SpaceX的獵鷹9號。
  • 龍院士曝猛料,長徵九號將成世界運載能力最強火箭,獵鷹還不夠格
    資料圖:重型獵鷹火箭  最近,人類史上可謂發生了一件大事,由Space X公司在美國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了人類現役運載力最強的火箭「重型獵鷹」,不僅如此,兩枚助推器也成功回收。國內外媒體對此是大加讚美,紛紛稱讚這是「改寫歷史的壯舉。」
  • 我國多個可回收火箭型號同時研發,先入軌將會是國家隊還是民企?
    spacex之所以可以大量發射星鏈衛星,主要一個原因也就是重複使用火箭的發射成本低廉。2、突破化學火箭限制:如果人類不能突破化學火箭,那麼人類必將永久被困太陽系內,只有實現動力的質的變化,人類才可能走得更遠。
  • 火箭可以回收,打破美國壟斷技術,長徵八號做到了!
    繼"嫦娥五號"成功歸來以後,我國的"長徵八號"也成功發射。長徵八號是中國第一款面向商業市場而發射的火箭,也是我國研製的首款可回收利用的火箭。相關研究人員表示,該款火箭將達到每年20發的發射能力。SpaceX公司在這種情況下,美國SpaceX公司打出"火箭可回收"的招牌,自然就能引人注目了。其公司旗下的"獵鷹9"是歷史上第一枚可多次重複使用一級助推器的液體燃料運載火箭,這個產品的推出不僅推翻了火箭只能一次性使用的思維定勢,也開創了火箭走向商業化的先例,這也是美國第一次把國家探索太空和載人航天的工程承包給私人企業。
  • 長徵九號火箭出生就面臨落後?載人登月用長徵九號還是921火箭?
    作為我國未來國之重器的超重型火箭「長徵九號」,承擔著我國未來載人登月、深空探測,甚至登陸火星星辰大海夢想,一直備受航天愛好者的關注。然而最近網絡有消息傳出,「長徵九號」還沒立項,並且面臨出生就落後狀況,載人登月使用的火箭是921火箭!
  • 中國火箭中的頭號「搖錢樹」——長徵八號
    除了上文提到的使用可靠成熟的發動機之外,在其他方面也都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設計,並且應用了很多新的東西。根據計劃,長徵八號將會用於取代長徵四號等一系列上一代火箭,在未來將會主打商業航天。 看點二:低成本,可重複使用 既然立足商業航天,成本必然會是長徵八號的重要考慮因素。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長徵八號也使用了可重複使用的思路。
  • 美媒稱長徵九號比肩土星五號 令獵鷹重型火箭相形見絀
    美媒稱長徵九號比肩土星五號 令獵鷹重型火箭相形見絀  核心提示:報導稱,長徵九號的研製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其設計方案也在不斷更新和修改,不過其最終目標是打造出一款比肩土星五號並將中國人送上月球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