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進步—國產版獵鷹火箭將實現可回收重複使用

2020-10-03 海事聯合JMU

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開幕。會議期間展出了神舟飛船返回艙、航天服、長徵五號、快舟等火箭的模型。但這些模型都不是重點,本次會議公開了我國載人登月的最新設想。

此前,我國計劃中的載人登月火箭有長徵九號和921火箭,可是在本次大會上,這個計劃有了調整。原先被寄予眾望的長徵九號已經消失在最新版方案中,而921火箭直接擔當起登月的重任。所謂921火箭,就是新一代載人火箭,因為它還沒有拿到正式的長徵火箭編號,而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代號叫921工程,所以新一代載人火箭就被叫做921火箭。

長徵九號的運力達到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水平,但它運用的48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200噸級液氫液氧發動機能否按進度研製出,還是讓人不禁要捏把汗。同時,在Space X公司實現了火箭重複使用之後,重型運載火箭已不再只有土星五號那種昂貴的方案了,在這種趨勢影響下,航天系統對長徵九號的質疑聲越來越高。

當然,現在航天系統也沒有確切的說長徵九號方案正式放棄。最有可能的是,航天系統開始了新一代載人火箭的論證工作。

從媒體公布的各種圖片來看,最實際的方案有兩種:一個是3.8米5CBC方案(Common Booster Core,理念始於德爾塔IV型火箭),每個芯級/助推各並聯4臺YF-100K,另一種是5米直徑3CBC方案,每個芯級/助推器各並聯7臺YF-100K。通俗的說,5CBC方案看起來有點像俄毛的安加拉A5,而3CBC方案看起來就像Space X的重型獵鷹

可能是安加拉A5的表現實在不行(有共振問題),自2018年珠海航展以後,公開的只有3CBC方案,5CBC很有可能已經出局。也就是說,新一代載人火箭可能與重型獵鷹較為相似。

如果猜測屬實,那我國的新一代載人火箭具備可回收重複使用的潛力。可以通過加裝著陸腿和格柵舵,調整分離時間,實現一級助推整體回收,降低發射成本。這種價格昂貴的重型火箭可回收利用的意義非常重大,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給出了答案。同時,說明我國的太空探索思路也在逐漸向商業化靠攏。

另外,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外觀有非常明顯的變化,原來的逃逸塔消失。出現了四個穩定翼,可見穩定翼下有內藏的發動機噴口。也就是說有可能要從神舟飛船的逃逸塔逃逸模式改為SpaceX載人龍飛船的「自備動力逃逸」模式。這也是一個較大變化,值得大家關注。

總體看,與長徵九號相比,新一代載人火箭的技術相對成熟,風險低得多,成本也少的多。雖然看起來是山寨獵鷹的模式,但也算緊跟世界潮流。

相關焦點

  • 長徵九號下課—國產版獵鷹火箭將實現可回收重複使用
    同時,在Space X公司實現了火箭重複使用之後,重型運載火箭已不再只有土星五號那種昂貴的方案了,在這種趨勢影響下,航天系統對長徵九號的質疑聲越來越高。也就是說,新一代載人火箭可能與重型獵鷹較為相似。如果猜測屬實,那我國的新一代載人火箭具備可回收重複使用的潛力。
  • 科學思維看可重複使用火箭:獵鷹9號打通並不僅僅是火箭領域
    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有幾個途徑實現,一個是發動機可以重複使用,另一個是火箭是否可以可重複使用,早期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的突破重點放在發動機的重複使用上,比如美國和俄羅斯在很早就可以研究火箭系統的可重複使用,試圖發展出低成本的運載火箭,其中火箭的動力裝置能否多次使用是個關鍵。
  • 火箭回收重複使用技術是蘇聯率先實現的?馬斯克:我就看了場電影
    而馬斯克被「神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旗下的SpaceX公司,發明了可回收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獵鷹」9。「獵鷹」9發射之後,芯一級和兩個助推器回收著陸的場景,仿佛外星飛船降臨地球,真的是科幻極了,很多媒體不吝詞藻,將其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可回收火箭」,但實際上,言過其實了,可回收火箭並非馬斯克的原創。
  • SpaceX將在星鏈任務中第6次使用獵鷹9B1049,目標是重複使用十次
    SpaceX在航天創新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原因之一,似乎是其最優先考慮火箭可重複使用的問題。該公司設計和製造了一些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箭,能夠將有效載荷發射到軌道,並從太空返回並重複使用。大部分航空航天公司使用的火箭都是一次性的,而SpaceX的工程師開發了一種火箭回收系統,用於重複使用二級獵鷹9號火箭的一級助推器。
  • 兩次發射就可回本,SpaceX可重複使用火箭成本曝光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獵鷹9號火箭助推器到底能節省多少錢?其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最近透露了更多細節,並揭示了為何重複使用助推器從長遠來看擁有重大經濟意義。
  • 你知道埃隆馬斯克為獵鷹9火箭預設的重複使用次數是多少嗎?
    十多年來,馬斯克一直在公開談論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在2018年5月獵鷹9號的Block 5升級後,人們開始統計火箭助推器重複使用的次數。在與記者的一次電話會議上,馬斯克透露,Block 5的升級包含了設計上的變化,最終將允許SpaceX至少10次重複使用軌道級獵鷹助推器。
  • 埃隆·馬斯克對俄羅斯新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的設計嗤之以鼻
    「這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步,但他們的目標應該是到2026年實現完全的可重用性,」馬斯克在推特上寫道。「更大的火箭對於規模經濟也有意義。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將軌道上每噸有用載荷的成本降到最低,否則只能滿足小眾市場的需求。」這兩種火箭的特點是頂部有一組網格翼,底部有降落支架。整流罩的整體形狀也是非常相似的。
  • 俄也將準備製造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我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以前那種用過一次就扔掉的火箭,顯然無法滿足人類大規模進軍太空的要求,而一提到可重複使用火箭,人們的腦海裡浮現出來的肯定是馬斯克SpaceX公司如日中天的獵鷹9號火箭,迄今已發射60多次,成功回收了30次多次,有的火箭更是已經3次發射,3次回收成功了。
  • SpaceX開發火箭回收系統,獵鷹9號將第六次執行發射任務
    目前SpaceX的火箭回收系統一級助推器B1049已經用於獵鷹9號火箭,並且已經幫助獵鷹9號成功回收5次。可回收助推器能夠幫助火箭實現主要部件的回收,並且通過翻修之後可以再次使用。世界上首個可回收助推器是由美國的踢奧科爾公司研發的,主要用於載人航天任務。
  • 詳解獵鷹9號火箭技術,可回收技術只是冰山一角
    據報導,2020年1月17日,埃隆馬斯克創辦的SpaceX用一枚第四次重複使用芯級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將第三批星鏈(Starlink)計劃的60顆寬帶通信衛星送進了太空,加上此前兩次發射的120顆星鏈衛星,馬斯克名下的在軌衛星數量已經約有180顆,成為在太空中擁有最大星座的人。
  • 中國版獵鷹9號成功飛天,這是我國傳聞已久的首個可回收火箭!
    獵鷹9號長徵八號與獵鷹9號長徵八號的設計思路與「獵鷹9號」相似,可以通過系列化、組合化、通用化等滿足各種發射需求,降低發射成本,後續還可以實現重複使用。「獵鷹9號」是全球首個可回收芯一級的入軌火箭,它的LEO運載能力達到23噸,雖然定義為中型運載火箭,但是基本可以媲美某些國家的重型火箭!從運力上看,我國長徵八號並沒有和「獵鷹9號」對標,之所以成為被國人稱為對標「獵鷹9號」,主要還是因為要實現可回收。
  • SpaceX獵鷹火箭,只是能重複利用,太空梭才是未來
    網上有人說,馬斯克的獵鷹可回收火箭,抓住了未來。相比一次性運載火箭,馬斯克獵鷹9的優勢,在於可以重複使用。按照SpaceX公司的計劃,未來理想狀態之下,可以使二手火箭發動機重複使用次數達到20。馬斯克的SpaceX公司開發的獵鷹運載火箭,並非是完全的可回收。上面級防護罩,在回到大氣之時,無法做到完全的回收,需要進行捨棄。另外,可回收火箭在重返大氣的過程中,其加速度非常大,對箭體的破壞也是非常大,並非最理想的選擇。
  • 獵鷹9號火箭實現回收,60顆衛星成功入軌,美國再次亮出了肌肉
    美國當地時間9月3日,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重型運載火箭再次進行了發射,在火箭升空15分鐘後將60顆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這是美國SpaceX公司的星鏈項目的第12次發射,迄今已經有650顆星鏈衛星被送入了軌道。
  • 歐空局加速研發低成本可重複使用「普羅米修斯」火箭發動機
    「普羅米修斯」發動機由「阿里安」集團(Ariane)研製,是一種低成本可重複使用發動機,以「液氧+甲烷」為推進劑,可通過計算機實現「數位化」控制與故障診斷,同時結合3D列印製造技術,目標製造成本為100萬歐元,將裝備未來重複使用型火箭。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技術開發,處於試驗原型子系統製造階段。
  • 中國成功發射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我國航天技術的重大突破
    過去,我們大部分人都認為火箭就只能夠一次性使用,在發射完成以後便意味著火箭壽命的終結。不過,如今科技飛速發展,一次性火箭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新的航天技術趨勢是太空飛行器的可回收重複利用,我們不只是要讓火箭能夠成功發射上天,還要強調的是太空飛行器重複使用。值得高興的是,在重複利用太空飛行器技術上我國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如今已經成功的將可重複使用的實驗太空飛行器順利升空。
  • 美國之後,我國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成功返航,有三種可能意義重大
    多年以來,能製造出「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的國家,只有美國一個,這使得美國在航天領域,保持著巨大優勢。不過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又有一個國家研發出了「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而這個國家就是中國。在9月6日的時候,中國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就在軌道飛行兩天後,返回了預定的著陸點。
  • 公開可重複使用火箭設計 馬斯克贊邁向正確方向
    Space X引領火箭動向,各國均在研發可重複使用火箭,中國民營商飛企業,已經完成回收測試,不只是中國,俄羅斯近日宣布:俄羅斯正在進入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遊戲。俄羅斯聯邦航天局上周宣布,其目標是研發一種稱為「阿穆爾」的兩階段火箭,其第一階段將返回地球,以進行垂直的動力著陸,就像SpaceX的獵鷹 9號助推器所進行的那樣。
  • 火箭可重複使用 SpaceX:去火星費用降至每人20萬美元
    隨著 SpaceX 上周成功對回收的獵鷹 9 號火箭進行重複使用,該公司表示現在人們可以考慮購買一張去往火星的「機票」了。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意義重大,獵鷹 9 號的重複使用相較於重新打造一個新火箭能節省近一半的成本。雖然火星旅行需要的是具備更大運載能力的火箭,但該公司正計劃進一步降低獵鷹 9 號火箭重複使用的成本,目標是將重複使用的火箭的成本降至打造新火箭成本的 1/10。當然,在去往火星的頭幾次旅程中,錢不會是唯一需要付出的代價,這些旅行者也必須做好死亡的心理準備。
  • 【科技新聞】嫦娥五號回家,可回收火箭正在研發中..
    說到可回收火箭,大家立刻就會想到馬斯克SpaceX公司的獵鷹9,其助推器返回地球的畫面有如「神兵天降」。早在幾年前,這還是無法想像的畫面,國內外航天界對火箭回收曾經都比較排斥,但由於馬斯克這條「鯰魚」的攪動,如今可回收火箭已經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重點方向,連印度也計劃推出TVP可回收火箭,未來甚至準備用它來發射飛船和空天飛機。
  • 中國新型火箭將顛覆傳統,像飛機一樣飛行,還能回收兩級火箭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研發的可重複利用運載火箭——獵鷹火箭,以超強性能和絕佳性價比一舉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在火箭領域引起了轟動。眾所周知,火箭的發射成本很高,發射一顆幾噸重的衛星,通常需要花上萬億美元,換算下來每公斤的發射價格便達到了數萬美元。為什麼會這麼貴?這主要就是因為傳統火箭都是一次性消耗品,只能使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