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突發奇想!公開可重複使用火箭設計 馬斯克贊邁向正確方向

2020-10-15 智慧黑科技

Space X引領火箭動向,各國均在研發可重複使用火箭,中國民營商飛企業,已經完成回收測試,不只是中國,俄羅斯近日宣布:俄羅斯正在進入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遊戲。俄羅斯聯邦航天局上周宣布,其目標是研發一種稱為「阿穆爾」的兩階段火箭,其第一階段將返回地球,以進行垂直的動力著陸,就像SpaceX的獵鷹 9號助推器所進行的那樣。

俄羅斯突發奇想!公開可重複使用火箭設計 馬斯克贊其邁向正確方向

實際上,阿穆爾與獵鷹9號非常相似,直到火箭第一階段的穩定翼鰭和最終將每個助推器發射多達100次的願望。

在運作模式上聽起來覺得很相似,實際上但是有區別。第一個不同之處:阿穆爾河的高度將比獵鷹9號小得多,並且功率不高,僅高180英尺(55米),可以將11.6噸(10.5公噸)有效載荷放低到低地球軌道(LEO)。根據火箭的SpaceX規格表,獵鷹9號高230英尺(70 m),可以向LEO運送25.1噸(22.8公噸)。

俄羅斯突發奇想!公開可重複使用火箭設計 馬斯克贊其邁向正確方向

第二個不同之處:阿穆爾的第一階段將配備5臺發動機,而獵鷹 9則為9臺。儘管獵鷹9的梅林(Merlin)發動機由液氧和煤油提供動力,但尚未建造的阿穆爾發動機卻會將煤油換成甲烷。(不過,這裡還有更多的SpaceX同類產品:SpaceX的下一代Raptor發動機是甲烷燃料,它將為該公司的Starship車輛提供動力。)

阿穆爾將從俄羅斯阿穆爾河地區的沃斯託奇尼宇宙飛船發射(因此得名)。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官員說,可重複使用的第一階段的降落將在多個地點進行,目前仍在確定中。該機構目前不計劃像SpaceX的兩艘「無人機」那樣在浮動平臺上進行任何著陸,因為眾所周知的鄰國鄂霍次克海很粗糙。但是,這種選擇將繼續存在。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官員說,該計劃要求以不超過700億盧布(按當前匯率計算約9億美元)開發阿穆爾河,2026年首次飛行,每次發射費用為2200萬美元。相比之下,配備全新火箭的獵鷹9號任務目前的費用約為6000萬美元,而使用過的第一階段的費用約為5000萬美元。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長期計劃和科學執行董事布羅申科表示:「如果實施了阿穆爾計劃的所有關鍵指標,我們計劃向我們的輕型和中型飛機的大多數商業發射提供新火箭。」

俄羅斯突發奇想!公開可重複使用火箭設計 馬斯克贊其邁向正確方向

但是,即使一切都按計劃進行,阿穆爾州的發展時間表也可能很難實現這一目標。SpaceX已經在試飛Starship的早期原型,Starship是一種巨大的,可完全重用的運載工具,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Elon Musk認為,它有可能通過超低的發射成本來革新太空飛行。

「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但他們應該真正實現到2026年完全可重複使用的目標。更大的火箭對於真正的規模經濟也將是有意義的。目標應該是使每噸有效軌道成本最小化,否則它最多只能為利基市場,」馬斯克上周在推特上說,指的是阿穆爾計劃。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突發奇想,開發可重複使用的甲烷火箭,想學馬斯克
    俄火箭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走上了馬斯克(Elon Musk)的道路,正在開發可重複使用的甲烷火箭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首次允許一家私人公司製造火箭。俄羅斯宇宙旅程公司( Kosmokurs)將參加國營公司招標,以研製代號為「阿穆爾」的甲烷運載火箭的設計草案,具體內容請參見公共採購網站上的招標文件。根據國營公司的資料,計劃花費4.07億盧布,對使用液態甲烷和可回收第一階段的火箭進行初步設計,該火箭將在2020年底前生產。
  • 埃隆·馬斯克對俄羅斯新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的設計嗤之以鼻
    SpaceX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迅速介入討論,給新設計投下了一些陰影。「這是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步,但他們的目標應該是到2026年實現完全的可重用性,」馬斯克在推特上寫道。「更大的火箭對於規模經濟也有意義。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將軌道上每噸有用載荷的成本降到最低,否則只能滿足小眾市場的需求。」
  • 火箭回收重複使用技術是蘇聯率先實現的?馬斯克:我就看了場電影
    在當今世界很多人心目中,馬斯克是如同「鋼鐵俠」一樣的存在,仿佛是科技之神。而馬斯克被「神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旗下的SpaceX公司,發明了可回收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獵鷹」9。「獵鷹」9發射之後,芯一級和兩個助推器回收著陸的場景,仿佛外星飛船降臨地球,真的是科幻極了,很多媒體不吝詞藻,將其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枚可回收火箭」,但實際上,言過其實了,可回收火箭並非馬斯克的原創。
  • 你知道埃隆馬斯克為獵鷹9火箭預設的重複使用次數是多少嗎?
    十多年來,馬斯克一直在公開談論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在2018年5月獵鷹9號的Block 5升級後,人們開始統計火箭助推器重複使用的次數。在與記者的一次電話會議上,馬斯克透露,Block 5的升級包含了設計上的變化,最終將允許SpaceX至少10次重複使用軌道級獵鷹助推器。
  • 兩次發射就可回本,SpaceX可重複使用火箭成本曝光
    設計一枚能夠回收的火箭意味著它可重複利用很多零部件,由此節省大量成本。本周,新一輪太空競賽的另一個參與者聯合發射聯盟公司(United Launch Alliance)聲稱,一家公司需要至少重複使用10次的火箭才能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現在,SpaceX的單枚助推器已經發射並回收了六次。
  • 俄也將準備製造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我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以前那種用過一次就扔掉的火箭,顯然無法滿足人類大規模進軍太空的要求,而一提到可重複使用火箭,人們的腦海裡浮現出來的肯定是馬斯克SpaceX公司如日中天的獵鷹9號火箭,迄今已發射60多次,成功回收了30次多次,有的火箭更是已經3次發射,3次回收成功了。
  • 真香現場,俄羅斯發布甲烷可回收火箭「阿穆爾」,中國黑龍江號
    近日,俄羅斯正式發布了其新一代商業化甲烷可回收運載火箭,該火箭名為Amur,意指「阿穆爾河」,阿穆爾河就是中國的黑龍江,不如叫中國黑龍江號更好。那年美國馬斯克提出可回收火箭項目,全球火箭人(是的,包括美國人)都嘲笑這個創意,現在歐洲已經提出類似項目,中國長徵九號火箭吹風說今年首飛,俄羅斯也開始山寨,大型真香現場。
  • 航天工程師離職風波背後的可重複使用火箭計劃
    記者此前曾從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箭航天」)方面了解到,張小平已任職公司,並預備擔任公司可重複使用火箭項目的重要工作。因可重複使用火箭經濟性強、能和傳統航天在役運載火箭形成補充,類似款為美國SpaceX在研的「猛禽」發動機。藍箭航天正將研發此類火箭作為重要戰略,他們已將該火箭項目取名為「朱雀二號」。而對張小平離職事件,該公司於今日對記者稱:無法回應。
  • 【俄媒:俄羅斯可重複使用火箭「阿穆爾」將於2026年首次飛赴太空...
    【俄媒:俄羅斯可重複使用火箭「阿穆爾」將於2026年首次飛赴太空】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阿穆爾液化天然氣式」中型兩級火箭將配備可重複使用返回式一級和以氧和液化天然氣為燃料的RD-0169發動機。
  • 我國可重複使用試驗太空飛行器成功發射
    9月4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一型可重複使用的試驗太空飛行器。根據規劃,試驗太空飛行器將在軌運行一段時間後,返回國內預定著陸場,期間將按計劃開展可重複使用技術驗證,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術支撐。長徵二號F火箭是由四個液體助推器、芯一級火箭、芯二級火箭、整流罩、逃逸塔(發射空間站時則無)組成,全長58.34米,是我國目前最長的火箭。從1999年11月20日首次發射,至今是其第14次執行發射任務,在此前13次任務中成功率達100%。
  • 科學思維看可重複使用火箭:獵鷹9號打通並不僅僅是火箭領域
    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有幾個途徑實現,一個是發動機可以重複使用,另一個是火箭是否可以可重複使用,早期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的突破重點放在發動機的重複使用上,比如美國和俄羅斯在很早就可以研究火箭系統的可重複使用,試圖發展出低成本的運載火箭,其中火箭的動力裝置能否多次使用是個關鍵。
  • 俄羅斯計劃研發可重複使用的太空發射系統
    新華社莫斯科12月17日電 俄羅斯多家媒體17日報導說,俄羅斯計劃研發可重複使用的太空發射系統,其中包括一個單級運載火箭。這個系統可用於建造模塊化軌道站,並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參與研發的俄羅斯南烏拉爾州立大學理工學院院長謝爾蓋·沃林對媒體說,整個系統設計研發需要8年,發射平臺將耗時5年。「目前已提交技術報告,其中包括3種太空飛行器研製方案。」沃林說。據悉,這個代號為「皇冠」的項目可將太空飛行器送至近地軌道。太空飛行器入軌後,火箭發動機點火,可降落在指定區域,從而實現重複利用。
  • 小夥突發奇想,用飲料瓶自製「火箭」,效果很太炫酷!
    小夥突發奇想,用飲料瓶自製「火箭」,效果很太炫酷!老外們的動手能力,我們也是有目共睹的。一輛普普通通的玩具小汽車被他綁上一個竄天猴,將其點燃後,汽車咻的一下,沿著軌道就發射了出去。而這一次小夥又腦洞大開,打算用可樂瓶製作出火箭,看看那又會是什麼樣的狀況,二話不說小夥就拿來了幾根長短不一的塑料管和一把膠槍,用膠槍把塑料管粘粘在固定器上。隨後又拿出了可樂瓶,把可樂裝在了固定器上。然後在瓶子的底部粘上兩塊紙板,倒入一部分的水,而可樂火箭就做好了,接著再找來一個打氣筒,把打氣筒接在火箭的底部,在不斷地向其注入氣體。
  • 中國突破可回收火箭關鍵技術,馬斯克有了強勁對手,美國壟斷不再
    據北京日報報導,不久前,中國星際榮耀「焦點一號」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完成二次啟動長程500秒試車,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掌握液氧甲烷發動機二次啟動的國家,這種液氧甲烷燃料發動機設計可重複使用次數超過30次,可以為火箭節省70%以上的製造和發射成本,大大降低了太空探索的花費。
  • 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獲重要突破,「這是未來航天事業的一個方向」
    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的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2天後,於9月6日成功返回預定著陸場,標誌著我國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技術研究取得重要突破。為何要發展「可重複使用」航天技術?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了上海市宇航學會資深航天科普專家、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技術顧問陶建中研究員。
  • 火箭可重複使用 SpaceX:去火星費用降至每人20萬美元
    隨著 SpaceX 上周成功對回收的獵鷹 9 號火箭進行重複使用,該公司表示現在人們可以考慮購買一張去往火星的「機票」了。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意義重大,獵鷹 9 號的重複使用相較於重新打造一個新火箭能節省近一半的成本。雖然火星旅行需要的是具備更大運載能力的火箭,但該公司正計劃進一步降低獵鷹 9 號火箭重複使用的成本,目標是將重複使用的火箭的成本降至打造新火箭成本的 1/10。當然,在去往火星的頭幾次旅程中,錢不會是唯一需要付出的代價,這些旅行者也必須做好死亡的心理準備。
  • 馬斯克:中國也意識到了火箭回收的重要性,一個時代即將終結
    除了SpaceX又有哪些公司在研發可回收火箭呢?‬在質疑中起步馬斯克提出火箭回收的時候,曾經就有國內專家提出質疑,認為這是不可取的是一種看起來很經濟但不實用的技術。而國外華爾街大亨們更是認為這是一種資本的手段,來賺取資本家們的錢認為馬斯克是騙子。
  • 專訪翎客航天CEO:重複使用火箭必須做,這不是為了搶名頭
    矽谷鋼鐵俠馬斯克正在開創一個廉價太空時代,他的「共享火箭」發射計劃對外報價相當於5000美元一公斤。「白菜價」的發射費用源自可重複使用火箭。在火箭民企翎客航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翎客航天」)CEO楚龍飛看來,「未來火箭如果不重複使用,真的就幹不下去了,不光火箭幹不下去,由火箭支撐起來的整個行業都不會有大的發展。
  • 馬斯克手握可回收火箭殖民火星,沒有商業盈利支撐,或將失敗
    據外國媒體報導,有美國鋼鐵俠之稱的馬斯克,準備生產星艦號飛船,打造一個適合人類生活的殖民地。馬斯克表示,他將在2050年之前建造一個殖民地,並發射大量的可重複使用的飛船到達火星,並從哪裡返回地球。馬斯克的可回收火箭,也就是他一直在努力打造的星艦號被寄予了厚望。如果一切順利,理想狀態之下往返火星,其成本只有燃料的費用,而沒有整個星艦號飛船報廢的成本。
  • 倒數1.3秒後出故障,馬斯克的SpaceX火箭星艦首次試飛宣布失敗
    就在它險些就發射出去之際,SN8使用的三顆猛禽發動機中檢測出異常,並自動中止了飛行。目前上不清楚SN8再次試射的時間表,這取決於促使其中止的原因以及修復的速度。太空迷都期待著SN8的大躍進,並對其擁有高要求,其比SpaceX此前任何產品都要複雜得多,像是具有鼻錐和穩定方向的襟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