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現場,俄羅斯發布甲烷可回收火箭「阿穆爾」,中國黑龍江號

2020-10-10 人在江湖放眼世界

近日,俄羅斯正式發布了其新一代商業化甲烷可回收運載火箭,該火箭名為Amur,意指「阿穆爾河」,阿穆爾河就是中國的黑龍江,不如叫中國黑龍江號更好。

火箭回收方式極其類似獵鷹9的海上回收,一級分離後不掉頭飛回,而是沿近似拋物線軌跡進行DownRange回收。那年美國馬斯克提出可回收火箭項目,全球火箭人(是的,包括美國人)都嘲笑這個創意,現在歐洲已經提出類似項目,中國長徵九號火箭吹風說今年首飛,俄羅斯也開始山寨,大型真香現場。

俄羅斯初期設計重複使用10次,遠期設計目標為100次,火箭單次發射成本最低為2200萬美元,號稱打敗美國馬斯克的獵鷹9。

問題是美國馬斯克的星艦現在正在土法趕造,按馬斯克的超常進度,私企怎麼也比國企快,馬斯剋星艦到時都上天了,俄羅斯火箭技術水平還是低一代。

就說阿穆爾火箭按PPT時間完工,俄羅斯說2026年首飛,這時獵鷹9早已經攤平開發成本,報價絕對可以比俄羅斯火箭低20%,阿穆爾還有什麼競爭力?哪裡有什麼市場?

現在獵鷹9比一次性火箭低20%,不是不能降價,只是在收割利潤,壟斷市場又有大把錢賺不香嗎?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突發奇想,開發可重複使用的甲烷火箭,想學馬斯克
    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首次允許一家私人公司製造火箭。俄羅斯宇宙旅程公司( Kosmokurs)將參加國營公司招標,以研製代號為「阿穆爾」的甲烷運載火箭的設計草案,具體內容請參見公共採購網站上的招標文件。根據國營公司的資料,計劃花費4.07億盧布,對使用液態甲烷和可回收第一階段的火箭進行初步設計,該火箭將在2020年底前生產。
  • 俄羅斯突發奇想!公開可重複使用火箭設計 馬斯克贊邁向正確方向
    Space X引領火箭動向,各國均在研發可重複使用火箭,中國民營商飛企業,已經完成回收測試,不只是中國,俄羅斯近日宣布:俄羅斯正在進入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遊戲。俄羅斯聯邦航天局上周宣布,其目標是研發一種稱為「阿穆爾」的兩階段火箭,其第一階段將返回地球,以進行垂直的動力著陸,就像SpaceX的獵鷹 9號助推器所進行的那樣。
  • 【俄媒:俄羅斯可重複使用火箭「阿穆爾」將於2026年首次飛赴太空...
    【俄媒:俄羅斯可重複使用火箭「阿穆爾」將於2026年首次飛赴太空】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阿穆爾液化天然氣式」中型兩級火箭將配備可重複使用返回式一級和以氧和液化天然氣為燃料的RD-0169發動機。
  • 我國多個可回收火箭型號同時研發,先入軌將會是國家隊還是民企?
    而世界上其他國家都還沒有實現火箭入軌的可回收,包括航天大國俄羅斯及中國。近日俄羅斯宣布了首款可回收火箭「阿穆爾」(Amur),配置使用甲烷為燃料的RD-0169發動機,近地軌道運力達到9.5噸RLV-T5高達8.1米,直徑0.65米,起飛重量1.5噸,動力由5臺可變推力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並聯提供。這是我國當前體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可回收火箭,雖然和獵鷹9號比起來差距頗大,但也預示著我國在可回收火箭領域的突破。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相信翎客航天的亞軌道及軌道測試不再遙遠。
  • 馬斯克:中國也意識到了火箭回收的重要性,一個時代即將終結
    但俄羅斯如果需要研發可回收的火箭,肯定也會面臨這個問題,現在來看一下俄羅斯的可回收火箭!俄羅斯的回收方案,採用5臺推力100噸級的發動機RD-0169A,採用液氧甲烷作為燃料,在未來液氧甲烷會成為航天發射的主流!回收運力10.5噸,不回收12.5噸。因為火箭較小,著陸後火箭用直升飛機運回工廠。而這一計劃的首飛要到2026年。
  • 試車500秒,中國可回收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成功,核心技術已突破
    ,本次試車成功意味著星際榮耀公司突破了火箭垂直回收又一核心技術,為接下來可重複使用的「雙曲線二號」火箭奠定了基礎。什麼是二次啟動目前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研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以降低發射成本。目前公認的火箭回收方式有三種:「降落傘+氣囊」、滑翔降落、利用發動機反推垂直回收。
  • 俄私營公司首次參加俄航天集團火箭製造招標工作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9月22日消息 據俄羅斯國家採購網公布的文件顯示,俄私營航天企業「宇宙航向」(CosmoCourse)公司將參加俄國家航天集團訂購的甲烷運載火箭「阿穆爾-LNG」製造招標工作。除了「宇宙航向」公司,參加火箭製造招標的還有「聯盟」號火箭的製造商俄「進步」火箭航天中心與「質子」號和「安加拉」號火箭的製造商俄赫魯尼切夫國家航天科研生產中心。此前公布消息顯示,根據俄國家採購網上俄國家航天集團的材料,為帶有可重複使用一級的「阿穆爾」火箭的初步設計預計花費4.07億盧布(約535萬美元),該設計將在2020年底制定完成。
  • 淺談火箭回收如何融入中國航天,火箭回收具有發展緊迫性要求嗎?
    此次,墜落的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殘骸落地後,騰起了棕色煙霧,說明殘骸中依然有燃料存儲。這次的不明物墜落事件直接讓一些網友更加關注氫氧航空發動機、液氧甲烷發動機和火箭回收。除了翎客航天,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的長徵八號R預計在明年首飛。2019年11月長徵八號已經總裝測試,並預計在今年首飛,可回收版本的長徵八號R也離的不遠了。很多網友認為,火箭回收的難點在飛控技術上,其實,對於我們來說火箭回收最核心的技術應該是航空發動機。
  • 第一批可重複使用的阿穆爾火箭的發射臺將在沃斯託奇尼地區建造
    News 俄羅斯新聞 第一批可重複使用的阿穆爾火箭的發射臺 將在沃斯託奇尼地區建造 羅斯科莫斯公司總經理德米特裡·羅戈津(Дмитрий Рогозин)說,阿穆爾-液化天然氣運載火箭發射臺的建造將成為沃斯託奇尼地區火箭發射基地建造第三階段的一部分。
  • 埃隆·馬斯克對俄羅斯新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的設計嗤之以鼻
    「Amur」火箭的設計方案,該設計計劃於2016年完成,大量借鑑了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Falcon 9)的一級火箭一樣,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計劃在海上用一艘船上來回收一級火箭,這聽起來熟悉嗎?
  • 中國突破可回收火箭關鍵技術,馬斯克有了強勁對手,美國壟斷不再
    據北京日報報導,不久前,中國星際榮耀「焦點一號」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完成二次啟動長程500秒試車,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掌握液氧甲烷發動機二次啟動的國家,這種液氧甲烷燃料發動機設計可重複使用次數超過30次,可以為火箭節省70%以上的製造和發射成本,大大降低了太空探索的花費。
  • 俄羅斯阿穆爾國立大學代表團訪問哈爾濱師範大學
    8月14日,阿穆爾國立大學校長普盧金科·安·多一行到訪哈爾濱師範大學。  阿穆爾國立大學位於阿穆爾州首府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簡稱為布市),創立於1975年。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和發展最快的大學之一。經過30多年的發展,大學現有教師700名,其中教授和博士30名,副教授130名,在校學生8000人。
  • 我國首臺可復用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全系統試車成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星)5月17日,我國首臺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TQ-12)20秒試車成功,該型號發動機由藍箭航天自主研發。據介紹,「天鵲」是繼美國SpaceX的猛禽發動機、藍色起源的BE-4發動機之後,世界第三臺完成全系統試車考核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
  • 對標獵鷹9號的長徵八號可回收復用火箭準備發射了!
    只有SpaceX公司有非常成熟穩定的一級火箭回收復用技術和整流罩回收復用技術。獵鷹九號一箭60星,重型獵鷹一箭360星,極大地提高了發射效率,並將生產發射成本壓縮到極致。但是要到競爭對手手上買服務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據了解,長徵八號將與獵鷹9號性能相近。
  • 中國首個可回收民營火箭要來了,翎客航天已完成其首次低空飛行試驗
    繼2018年1月實現RLV-T3型火箭低空回收及平移之後,翎客航天於2018年3月開始了RLV-T5可回收火箭研製工作,以進一步驗證火箭「公裡級」回收技術。同年5月,該型火箭完成了方案詳細設計並正式投產;6月,包括火箭總裝車間、火箭綜合保障車、地面固定試車工位、火箭回收試驗場等在內的配套地面系統投產;10月,火箭完成了首次地面全系統熱試車。
  • 星際榮耀可復用液氧甲烷發動機取得重大進展
    星際榮耀可復用液氧甲烷發動機取得重大進展 2020-05-22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新型火箭將顛覆傳統,像飛機一樣飛行,還能回收兩級火箭
    現在俄羅斯為了爭奪客戶資源,還主動將火箭發射成本降價了30%,幾乎已經賺不到錢了。未來想在火箭領域,佔據一席之地,研發可重複利用的火箭,就將是唯一的出路。據了解,中國對重複利用火箭展開了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 東北亞最大河流——黑龍江
    石勒喀河源於蒙古國東部肯特山,向東北流經俄羅斯赤塔州,在洛古河村附近注入額爾古納河。黑龍江上遊段自洛古河村到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長900千米,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流經中國黑龍江省漠河、塔河、呼瑪、黑河市等,納入的大支流有額木爾河、呼瑪河等;呼瑪河自西向東流經呼中、塔河、呼瑪三縣區,長524千米。
  • 藍箭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試車 背後是火箭動力之爭?
    此次變推力長程試車之前,今年7月19日、21日, 「天鵲」TQ-12液氧甲烷發動機已有兩次試車成功,最長試車時間100秒。   據藍箭航天介紹,新一次試車重點考核了發動機推力調節方案的可行性,意味著國內首次突破雙低溫火箭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和高精度低溫調節器技術,為可重複使用火箭返回奠定技術基礎,同時也有助於火箭飛行彈道優化和火箭起飛前的故障診斷。
  • 美國三手火箭騰空而起,60顆衛星成功入軌,再次給全世界上堂課
    當天的發射是獵鷹9號巨型運載火箭的第94次發射,在火箭升空後9分鐘再次回收了第一級火箭,這次獵鷹9號執行的是「星鏈」計劃的第13批衛星發射任務,在衛星入軌之後,控制中心一片歡呼。「星鏈」計劃是SpaceX公司試圖在新一代網際網路通訊網絡技術上有所突破的項目,低軌道部署的大批衛星可以實現網際網路通訊問題,通過這個可以取消地面基站的設置,因此具備了全球任何地點連接網絡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