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鷹9號成功載人升空,胖五隻能表示羨慕

2020-08-26 渡多維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22分,搭載著兩名太空人的SpaceX載人龍飛船,從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成功發射,並成功在海上回收一級火箭。

這是SpaceX一次重大意義的發射,這是首次由私營航天企業在世界歷史上進行的載人發射任務,也是美國時隔9年再度恢復使用美國國產火箭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入太空。

按計劃龍飛船將在19小時後(北京時間今晚22點27分~30分左右)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目前兩名太空人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正在進食和休息。與空間站對接前,Bob和Doug還將進行兩次手動操控測試,第一次將對外直播,一旦進入空間站對接範圍,則會由自動駕駛程序接管。

這9年來,NASA一直藉助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和飛船進行國際空間站載人任務,除了發射地不在美國本土,單人費用也高達8000萬美元。2014年,NASA與SpaceX、波音籤署了商業載人合同,原計劃2017年進行首次發射。

最終SpaceX在今天成功的刷新了太空史,不僅讓未來美國的航天任務有了新可能,也為今後月球、火星登陸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特斯拉及SpaceX早期投資人史蒂夫·尤爾韋松曾表示,在SpaceX創辦之初,馬斯克計算了生產火箭的原材料價格,他發現成本僅為當時火箭售價的3%。通過垂直整合與自行生產85%的發射設備及軟體模塊,SpaceX能將火箭發射價格降至十分之一且仍擁有70%左右的毛利。

馬斯克通過廉價火箭和高效的產品迭代為SpaceX殺進了商業航天市場,打破了由波音和洛克希德·馬丁組成的聯合發射聯盟市場壟斷情況。

本次SpaceX公司發射,最厲害的就是運載工具,下面我們在著重講一下驚人Falcon 9————獵鷹9號運載火箭。

獵鷹9號(Falcon 9)火箭是美國SpaceX公司研製的可回收式中型運載火箭。獵鷹9號於2010年6月4日完成首次發射,於2015年12月21日完成首次回收。

2019年11月11日,美國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此次發射創下獵鷹9號火箭的載重紀錄(15.6噸)。獵鷹9號有多個型號,本次使用的為1.1型,其全推力型火箭全長70米,直徑3.66米,起飛推力6806千牛,起飛重量541噸。

獵鷹9號是兩級火箭,第一級和第二級都採用默林1D發動機。第一級採用9臺默林1D發動機,第二級為1臺加大噴管擴張比的默林1D真空型發動機。也就是說,整枚火箭的主發動機用的是一個型號。這種發動機通用的設計理念極大地簡化了火箭對發動機系統的需求。作為後起之秀的SpaceX公司來說,採用得到過驗證的發動機通用理念,這個做法是很明智的。

我們再講下默林1D發動機,它是一種由SpaceX研製的火箭發動機,用於獵鷹1號,獵鷹9號火箭。默林採用燃氣發生器循環,使用RP-1和液氧作為推進劑。默林發動機在設計上考慮了海上回收和重複使用。默林發動機是美國在21世紀中除洛克達因的RS-68外所研究的第二款火箭發動機。

2012年6月,默林1D發動機開始測試,測試完成之後,SpaceX表示發動機已經完成了一次全任務時長(185秒)的測試點火,成功產生了650kN(147,000lbf)的推力,並且確認了預期中高於150的推重比。默林1D發動機的比衝是燃氣發生器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中最高的。 2013年3月20日,SpaceX宣布默林1D發動機已經完成了飛行認證。 2013年6月,第一種使用默林1D發動機的發射載具——獵鷹9號運載火箭1.1版的第一級,完成了研發測試。

2016年5月,SpaceX宣布了進一步改進默林1D發動機的計劃。計劃將真空推力提升至914 kN,而海平面推力則提升至845 kN。SpaceX表示,增加的推力將把獵鷹9號運載火箭一次性任務中的近地軌道運力提升至約22公噸。 SpaceX還表示,不像之前的全推力升級,火箭性能的提升完全來自發動機推力的提升,而不是對火箭作出的任何大的改動。

以上就是驚人的獵鷹9號相關數據,好多人知道我們5月也成功發射了胖五,那我們胖五對比的獵鷹9號的又會怎麼樣呢,到底是誰的運載能力更強大呢?

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把近22噸重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入太空。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20噸的太空飛行器,進一步奠定了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在世界現役火箭運載能力第一梯隊中的地位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總長約57米,芯級直徑5米,「腰圍」15.7米以上,起飛質量約870噸,起飛推力為1100多噸,能將近25噸載荷送到300~400公裡外近地軌道,相當於一次可以將16輛轎車送上太空。在更高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胖五」的運載能力從5.5噸提高到了14噸。

通過數據對比,獵鷹9號可以將22.8噸載荷送入近地軌道,也可以將 8.3 噸載荷送進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同時也能把 4.2 噸載荷送到火星軌道;長徵五號B型運載火箭,可以運送25噸載荷到近地軌道,同步軌道(GTO)的運載能力為14噸。

獵鷹9號更高,而長徵五號B型直徑更大,但長徵五號B型燃料總容積遠大於獵鷹9號,所以從推送效率上對比,長徵五號B型的運送效率還是低於獵鷹9號。

SpaceX公司成立14年,投入幾十億美元的資金就能達到如此成績,確實讓人震驚,這個結果也讓人唏噓,整個國家的頂級科技人員,還敵不過14年的一個私人初創科技公司,所以國家航空科技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繼續大力發展,同時國內的私人航空企業也要知恥後勇,去開創中國的星際大航海時代。

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原創科技新聞

相關焦點

  • SpaceX首次載人航天圓滿成功:今夜,我們只談「功臣」獵鷹9號
    北京時間 5 月 31 日 3 時 22 分,搭載兩名太空人的SpaceX獵鷹九號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並在海上回收一級火箭。這標誌著美國在時隔9年之後終於恢復了將人類送上太空的能力,也揭開了私營航空進行載人航天的歷史序幕。SpaceX的成功,離不開NASA多年的財政支持,但使得SpaceX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最大功臣,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獵鷹9號運載火箭。
  • SpaceX首次載人航天圓滿成功:今天,我們只談「功臣」獵鷹9號
    北京時間5月31日3時22 分,搭載兩名太空人的SpaceX獵鷹九號運載火箭成功升空,並在海上回收一級火箭。這標誌著美國在時隔9年之後終於恢復了將人類送上太空的能力,也揭開了私營航空進行載人航天的歷史序幕。SpaceX的成功,離不開NASA多年的財政支持,但使得SpaceX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最大功臣,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獵鷹9號運載火箭。
  • 載人龍飛船的獵鷹9號一級助推器返回卡納維拉爾角
    獵鷹9號助推器於上周末將四名太空人送入軌道後被成功回收,經過大西洋的大風和洶湧的海面旅途後,它以一種傾斜的但看起來狀態良好的姿態被拖入卡納維拉爾港。如果飛行後的檢查沒有發現重大問題,SpaceX的目標是在下一次預定於3月30日起飛的載人龍飛船任務重用該助推器。這將標誌著第一次利用重複使用的獵鷹9號助推器執行載人機組飛行任務。
  • 美國「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但回收失敗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幾天前,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研製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原本計劃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但在倒計時進入最後1分鐘時因出現技術故障,發射任務被緊急中止,並再次把發射時間推遲到1月10號,也就是昨天。為什麼說是「再次」呢?
  • 「胖五」升空的那一刻,我又看到了星辰大海!
    文/七隻小狼北京時間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由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的實踐二十號衛星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胖五」發射現場就像升起了一顆太陽至此,闊別公眾視野近30個月之久、中國現役火箭中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胖五」復飛成功!在在「胖五」成功發射之後,文昌發射基地測發大廳的屏幕上出現了一行字: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 載人龍飛船別飄!獵鷹9號火箭才是SpaceX最大功臣
    網易科技訊 6月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最近連續創造了兩次歷史,即實現了私營公司首次載人試射,以及私人太空飛行器與國際空間站首次自動對接,從此拉開了私營航空公司載人航天的序幕。然而,SpaceX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些成功,並使其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大功臣實際上應該是獵鷹9號運載火箭。
  • 獵鷹9號火箭騰空而起,再次實現載人發射,美國打破中俄壟斷地位
    在美國當地時間11與15日晚上7時左右,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再次升空,當天進行的是載人龍飛船的第二次發射,與之前5月份的發射不同,在11月15日的發射中載人龍飛船搭載了4名太空人,其中還包括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其餘的是3名美國太空人。
  • 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 SpaceX貨運龍飛船飛往空間站提供補給
    【TechWeb】12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臺發射升空。在該火箭成功發射後,該公司將首艘經過升級的「2號貨運龍飛船」(Cargo Dragon 2)安全送入軌道,這是該公司有史以來首次在軌道上同時停留兩艘龍飛船。據悉,這是「獵鷹9號」今年到目前為止的第24次發射,也是該火箭自2010年首次發射以來的第101次發射。
  • 獵鷹9號火箭100次發射成功 安全送入軌道
    12 月 7 日,當地時間周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利用回收的獵鷹 9 號火箭助推器將首艘經過升級的貨運龍飛船 2 號(Cargo Dragon 2)安全送入軌道,開啟了該公司有史以來首次在軌道上同時停留兩艘龍飛船的新模式。
  • 「載人龍」攜帶4名航天員升空,正式開啟商業載人飛行任務
    北京時間今天早上8時27分,美國SpaceX 公司在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使用獵鷹9火箭,成功將搭乘有4名航天員的載人龍飛船(Crew-1任務)發射升空,前往距離地面400公裡高的國際空間站,標誌著該飛船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這也是自太空梭退役後,第一個獲得美國宇航局認證、可定期搭載航天員進入太空的新型飛船
  • 徹底擺脫俄羅斯運載火箭的依賴,美獵鷹號載人火箭飛往國際空間站
    美國新創科技公司SpaceX的一枚獵鷹9號火箭15日晚按計劃自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載著四名太空人飛往國際空間站。這意味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徹底擺脫此前長達9年對俄羅斯運載火箭的依賴。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發射成功,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
    人類航天史上誕生第9款載人入軌太空飛行器:SpaceX載人龍飛船。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15時22分,獵鷹9號火箭搭載乘坐著NASA太空人鮑勃·本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爾利(Doug Hurley)的載人龍飛船,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點火升空。12分鐘後飛船順利進入近地軌道,朝國際空間站進發。
  • 獵鷹9號火箭實現回收,60顆衛星成功入軌,美國再次亮出了肌肉
    美國當地時間9月3日,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重型運載火箭再次進行了發射,在火箭升空15分鐘後將60顆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這是美國SpaceX公司的星鏈項目的第12次發射,迄今已經有650顆星鏈衛星被送入了軌道。
  • SpaceX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伊萬卡興奮發推祝賀,評論區熱鬧又尷尬
    【南方+11月16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1月15日19時27分(北京時間11月16日8時27分),SpaceX載人龍飛船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點火升空,送4名太空人前往
  • 胖五順利升空,一次完成兩大使命,中國載人登月工程正式啟動
    5月5日18時整,位於海南的文昌發射基地,一枚巨大的白色火箭在轟鳴中穩穩的升空,並最終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長徵五號B型運載火箭的載荷倉搭載了新的貨物: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它們都是中國空間站建設和載人登月工程的重要設備,毫不誇張的說,胖五一飛沖天
  • 獵鷹9號首發射 對歐巴馬新太空計劃具象徵意義
    6月4日,「獵鷹9」號運載火箭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美國私營企業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當日成功試射一枚「獵鷹9」號運載火箭,並將「龍」系列飛船的一個模型送至相應軌道。
  • 獵鷹9號火箭發動機出現狀況,首次商業載人飛行推遲
    它的主力火箭獵鷹9號,已經經過了90多次的飛行,是一款成熟的商業火箭。在今年5月份,更是利用獵鷹9號進行了第一次利用私人公司研發的火箭及飛船進行載人飛行的任務,任務獲得成功。因此NASA肯定了SpaceX的技術實力,開始執行與SpaceX的商業載人合同。合同籤訂於2014年9月,總金額為26億美元。如果順利發射,此次發射將是第一次商業載人飛行。
  • 【勁料佛州訊】SpaceX載人太空船順利升空,美國9年來首次
    ▲SpaceX載人太空船順利升空,此次除是首度由私人企業負責載人升空任務,也是美國9年來首次在本土載人上太空。
  • 推遲五天後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
    May 31, 2020 - SpaceX 獵鷹9號火箭搭載「載人龍飛船」發射升空,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當地時間5月30日下午3時22分,SpaceX 進行首次載人任務發射,火箭升空13分鐘後成功將載人龍飛船送入預定軌道,預計飛船在19小時後抵達地球上空250公裡的國際空間站。載人龍飛船在整個任務期間將自動完成飛行、對接、離軌和著陸。這是2011年迄今美國本土首次進行載人太空發射,亦是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飛船發射。
  • 「胖五」轉運成功「嫦娥」奔月在即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9月下旬由遠望運輸船隊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並通過公路運輸方式分段運送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