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鷹9號火箭騰空而起,再次實現載人發射,美國打破中俄壟斷地位

2020-11-17 軍遞

在美國當地時間11與15日晚上7時左右,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再次升空,當天進行的是載人龍飛船的第二次發射,與之前5月份的發射不同,在11月15日的發射中載人龍飛船搭載了4名太空人,其中還包括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其餘的是3名美國太空人。這次美國NASA在2011年太空梭退役之後首次進行正式的載人航天發射活動,在5月份進行的是SpaceX公司的測試發射活動,如今美國打破了中國和俄羅斯在載人航天領域的壟斷地位。

美國是冷戰期間太空爭霸的王者,美國曾經研製了諸如土星5號這款巨型火箭,如今美國SpaceX公司研製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是世界上最大的運載火箭系統,獵鷹9號運載火箭採用了9臺猛禽火箭發動機,因此被命名為了獵鷹9號運載火箭,猛禽火箭發動機是SpaceX公司的當家花旦,未來還會在星際飛船上使用猛禽火箭發動機。SpaceX公司的研製的火箭與其餘的航天大國有很大的不同,SpaceX公司並沒有研製更多的火箭,而是通過配備不同的猛禽發動機來實現不同的載荷的實現。

在美國的太空梭退役之後,其太空人進入國際空間站就只能通過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當時只有俄羅斯和中國具備載人航天發射的能力,由於中國是被排除在國際空間站項目之外的,因此美國也就只能依靠俄羅斯的載人宇宙飛船來安排太空人進入國際空間站。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是一款可以搭載3人的成熟的航天運輸工具,長期以來就是人類進入國際空間站的主力運輸工具。如今美國NASA通過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就可以突破限制,從美國這次進行4名太空人的航天發射也看得出來,美國是再次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美國忍辱負重9年多實現了新的突破,SpaceX公司是一家商業航天科技公司,該公司目前還在進行星際飛船的研製,這款飛船是人類建造的最大的宇宙飛船,與獵鷹9號運載火箭一樣,星際飛船也是採用了猛禽火箭發動機。在11月15日的載人龍飛船的發射中,還有一些插曲,其中就包括艙門關閉之後出現了壓力的下降,最後技術人員通過檢查發現了密封部件中有雜物,經過處理之後再重新合上了艙門。

此外在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升空之後,還出現了火箭發動機動力管路故障,後來通過重啟解決了故障代碼。根據計劃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將在飛行8小時後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屆時4名太空人將在太空工作6個月的時間。根據計劃SpaceX公司在2021年還將進行一次載人龍飛船的發射活動,美國的載人航天發射已經開啟了新的篇章。文/AZ。

相關焦點

  • 獵鷹9號火箭實現回收,60顆衛星成功入軌,美國再次亮出了肌肉
    美國當地時間9月3日,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重型運載火箭再次進行了發射,在火箭升空15分鐘後將60顆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這是美國SpaceX公司的星鏈項目的第12次發射,迄今已經有650顆星鏈衛星被送入了軌道。
  • 長徵2F火箭再次發射,可重複太空飛行器入軌,打破X37B壟斷地位
    美國在冷戰期間贏得了太空爭霸的王者地位,當時美國是通過載人登月項目擊敗了蘇聯,隨後美國又開始了太空梭的研製和運用。太空梭是一款可以重複使用的大型航天運載工具,其發射過程和宇宙飛船類似,不過返回地區卻是採用了類似飛機的滑翔降落的模式,太空梭的發明給大型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提供給了便利,尤其是在國際空間站的建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龍飛船騰空而起,美國載人航天重回正軌,俄羅斯聯盟號財路已被切斷
    2011年以後第2次成功的載人航天發射,這意味著美國載人航天已經重新回到正軌,未來將會減少對於俄羅斯方面的依賴。,如何實現載人航天也成為了雙方共同爭奪的目標所在,在載人航天領域雙方採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俄羅斯選擇了使用宇宙飛船往返太空,而美國則使用太空梭,儘管蘇聯後來也建造了暴風雪號太空梭,但很顯然它的使用頻率沒有美國的太空梭那麼高,到了本世紀初,美國的太空梭已經徹底暴露問題,高額的維護成本和日益凸顯的不安全性導致美國在
  • 獵鷹9號火箭再次升空,一掃美國航天發射陰影,天文學家卻要撓頭
    在10月6日晚上7點29分,美國SpaceX公司進行了獵鷹9號運載火箭的發射,這是該型火箭第94次發射,當天進行的是SpaceX公司在2020年的第17次發射,將第13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了太空軌道。星鏈計劃是SpaceX公司大力發展的新一代網際網路技術,通過在低軌道部署的大批的衛星,可以實現網際網路技術,SpaceX公司的目標是未來的移動網際網路可以擺脫對於基站的依賴,因此開發了星鏈項目,美國在10月6日的發射也是一掃最近美國航天發射的陰影。
  • 載人龍飛船別飄!獵鷹9號火箭才是SpaceX最大功臣
    網易科技訊 6月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最近連續創造了兩次歷史,即實現了私營公司首次載人試射,以及私人太空飛行器與國際空間站首次自動對接,從此拉開了私營航空公司載人航天的序幕。然而,SpaceX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些成功,並使其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最大功臣實際上應該是獵鷹9號運載火箭。
  • 美國三手火箭騰空而起,60顆衛星成功入軌,再次給全世界上堂課
    近年來美國SpaceX公司風光無限,該公司通過獵鷹9號運載火箭是一再創造奇蹟,在10月6日再次將60顆「星鏈」衛星系統成功送入軌道。當天的發射是獵鷹9號巨型運載火箭的第94次發射,在火箭升空後9分鐘再次回收了第一級火箭,這次獵鷹9號執行的是「星鏈」計劃的第13批衛星發射任務,在衛星入軌之後,控制中心一片歡呼。「星鏈」計劃是SpaceX公司試圖在新一代網際網路通訊網絡技術上有所突破的項目,低軌道部署的大批衛星可以實現網際網路通訊問題,通過這個可以取消地面基站的設置,因此具備了全球任何地點連接網絡的可能。
  • 獵鷹9號成功載人升空,胖五隻能表示羨慕
    ,這是首次由私營航天企業在世界歷史上進行的載人發射任務,也是美國時隔9年再度恢復使用美國國產火箭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入太空。,NASA一直藉助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和飛船進行國際空間站載人任務,除了發射地不在美國本土,單人費用也高達8000萬美元。
  • 獵鷹9號火箭又創造歷史了!
    馬斯克的獵鷹9號火箭今天將第7批星鏈網60顆衛星送上太空。
  • SpaceX開發火箭回收系統,獵鷹9號將第六次執行發射任務
    目前SpaceX的火箭回收系統一級助推器B1049已經用於獵鷹9號火箭,並且已經幫助獵鷹9號成功回收5次。下一批星鏈衛星即將發射,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獵鷹9號即將使用同一枚助推器進行第6次發射任務,如果此次發射任務不出意外,SpaceX的助推器回收利用十次的目標就完成一大半。
  • 七手火箭騰空而起,美軍間諜衛星成功入軌,再次給全世界上了一課
    根據美國媒體的報導,當地時間11月22日,美國SpaceX公司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使用獵鷹9號運載火箭,將一顆「哨兵6號」海洋監測衛星發射升空。 在美軍間諜衛星發射的同時,SpaceX公司實現了獵鷹9號運載火箭的第一級的陸地回收過程,此前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進行載人龍飛船的發射時,是在海上進行了火箭第一級的回收行動。
  • X37B不再是唯一,國產可重複太空飛行器入軌,已打破美國壟斷地位
    美國長時間在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飛行器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太空梭工程,這是美國獲得太空爭霸王者地位之後的力作,太空梭的發射方式和普通的宇宙飛船類似,而降落過程比起宇宙飛船來說要平穩了許多,因為是採用了類似飛機的滑翔的方式,在美國的太空梭時代,位於琉球的嘉手納基地是其中一個備降場地。
  • 美國「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但回收失敗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幾天前,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研製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原本計劃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但在倒計時進入最後1分鐘時因出現技術故障,發射任務被緊急中止,並再次把發射時間推遲到1月10號,也就是昨天。為什麼說是「再次」呢?
  • 空天飛機成功著陸,控制中心一片歡呼,專家:已經打破美國壟斷地位
    我國在9月4日使用長徵2F運載火箭實施了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這是長徵2F運載火箭在4年之後的再次出徵,長徵2F運載火箭長期擔負我國的載人航天發射任務,其餘還實現了天宮系列空間站的發射任務。長徵2F運載火箭很長時間是我國發射能力最為強大的運載火箭系統,如今我國已經有了更為強悍的長徵5系列運載火箭,長徵5號運載火箭最近的一次發射是在7月份實施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發射,該發射是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
  • 大洋彼岸巨型火箭升空,美國載人飛船順利發射,俄羅斯優勢已不再
    在美國當地時間11月15日夜間,商業航天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巨型運載火箭再次升空,當天進行的是SpaceX公司研製的載人龍飛船的第二次發射,總共有4名太空人搭乘載人龍飛船進入太空,準備飛赴國際空間站
  • 獵鷹9號火箭100次發射成功 安全送入軌道
    12 月 7 日,當地時間周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利用回收的獵鷹 9 號火箭助推器將首艘經過升級的貨運龍飛船 2 號(Cargo Dragon 2)安全送入軌道,開啟了該公司有史以來首次在軌道上同時停留兩艘龍飛船的新模式。
  • 長徵家族再添新成員,12月底將首次發射,美媒:對標美國獵鷹火箭
    當地時間12月16日,國家航天局證實長徵家族新成員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已經被運送至文昌航天發射場,當地工作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發射工作,預計將於12月底擇機實施首次飛行試驗任務。業內專家還表示該火箭瞄準的是商業發射市場,未來重複使用的技術將為國內外提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
  • 美國航天探索邁出堅實一步,載人龍飛船濺落大西洋,已經打破俄羅斯壟斷
    美國依賴俄羅斯的宇宙飛船的局面一直到2020年5月30日才被扭轉,當天美國SpaceX公司的獵鷹9巨型運載火箭將載人龍飛船送入了太空,隨後與國際空間站進行了對接。原來NASA的構想是通過重複使用降低成本,但是最終是事與願違,而且還出現了兩次機毀人亡的嚴重的事故,這就是挑戰者號起飛爆炸和哥倫比亞號返回地球爆炸的慘劇。在2011年美國的太空梭全部退役,自此美國失去了載人航天工具。
  • 火箭也患新冠了?一天一次,美點火前再次取消「獵鷹9」火箭發射
    文\唏兮據俄羅斯媒體報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原計劃在10月2日發射一枚「獵鷹9」火箭,想要為美軍運送一顆先進的GPS衛星,但是在點火之前的2秒時取消了。而且,這並不是該公司第一次取消火箭的發射,就在前一天,該公司取消了原計劃要發射的另一個「獵鷹9」火箭。
  • 獵鷹9號火箭發動機出現狀況,首次商業載人飛行推遲
    馬斯克一手建立起了SpaceX,在短短十幾年間成為了引領火箭技術發展的領先企業。它的主力火箭獵鷹9號,已經經過了90多次的飛行,是一款成熟的商業火箭。在今年5月份,更是利用獵鷹9號進行了第一次利用私人公司研發的火箭及飛船進行載人飛行的任務,任務獲得成功。因此NASA肯定了SpaceX的技術實力,開始執行與SpaceX的商業載人合同。合同籤訂於2014年9月,總金額為26億美元。
  • 獵鷹9號又創造歷史了
    馬斯克的獵鷹9號火箭今天將第7批星鏈網60顆衛星送上太空。目前SpaceX公司在太空的衛星已達到了422顆,在越來越多天文學家們的抗議聲中,超越了任何國家和衛星公司,成為世界上擁有衛星最多的組織。但這已不是馬斯克主要關心的了,獵鷹9號這次發射,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已超越阿特拉斯五號火箭,成為美國現役發射次數最多的火箭,而所用的時間,還不到阿特拉斯五號火箭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