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家族再添新成員,12月底將首次發射,美媒:對標美國獵鷹火箭

2020-12-17 千字視界

今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頻頻傳來喜訊,目前嫦娥五號返回器已經安全落地,它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而中國的長徵八號最近也要開啟徵程。當地時間12月16日,國家航天局證實長徵家族新成員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已經被運送至文昌航天發射場,當地工作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發射工作,預計將於12月底擇機實施首次飛行試驗任務。

作為我國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研製,採用了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周邊還捆綁了兩個固體助推器,根據國家航天局給出的數據,長徵八號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能夠達到7.6噸,將彌補我國現役運載火箭的不足之處。業內專家還表示該火箭瞄準的是商業發射市場,未來重複使用的技術將為國內外提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


中國長徵八號也引起了西方媒體的廣泛關注,其中美媒表現得格外擔憂,認為長徵八號對標的正是美國的獵鷹9號商業火箭,若發射成功將打破美國在商用火箭領域的主導地位。作為太空領域的先驅者,近年來美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卻陷入了停滯狀態,NASA不僅沒有實現建立火星基地的豪言,就連二次登月計劃都遙遙無期,而美國馬斯克公司的商業星際旅行也沒有取得太大的突破,該公司星際飛船剛剛又出現了故障。

顯然中國正在刷新美國太空領域的成就,實際上早在今年9月NASA局長布裡登斯汀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當時中國天和號空間站已經進入了部署階段,布裡登斯汀認為NASA應該將國際空間站交給馬斯克運營,然後美國再以租客身份入住,這樣就能夠減輕美國維護國際空間站的壓力。不過該計劃中租金顯然還需要國會撥款,因此外界認為他是在要求國會和川普打錢,想要為美國的航天工程重新注入資金。


然而造成美國太空探索停滯的根本原因並不是缺乏資金,而是在太空領域長期的固步自封,為了防止中國「竊取尖端技術」,白宮對中美太空交流實施了嚴格限制,禁止兩國科研人員互相分享探索經驗。這種封閉狀態讓美國無法取長補短,最終在太空領域完全與中俄等後來者脫軌,固步自封才是導致美國載人航天工程停滯的根本原因。


相比於美國的固步自封,中國在太空領域一直熱衷於同世界各國展開合作交流,從來不主張建立太空霸權體系,之前中國的天和號空間站官宣時,國家航天局就明確表示會向所有國家開放,願意接納其他科研機構的人員。我們始終認為太空資源應該為全人類共有,願意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世界航天事業的進步與發展。


所以美國想要在太空領域重新追趕上來,就必須放棄陳舊過時的冷戰思維,向世界各國打開合作的大門,不過考慮到當前美國面臨的困境,在短時間之內可能很難重回世界前列,白宮在參與太空競爭之前,得處理好新冠疫情和經濟危機,而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

相關焦點

  • 長徵家族或再添新火箭,對標獵鷹9號,能否實現一箭幾十星目標?
    導語: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在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首次亮相,引起廣泛關注。這是一款全新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新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全長約59米,起飛推力約500噸,起飛重量約430噸。
  • 長徵家族或再添新火箭,對標獵鷹9號,能否實現一箭幾十星目標?
    導語: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在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首次亮相,引起廣泛關注。這是一款全新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新研製的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全長約59米,起飛推力約500噸,起飛重量約430噸。
  • 美媒稱長徵九號比肩土星五號 令獵鷹重型火箭相形見絀
    美媒稱長徵九號比肩土星五號 令獵鷹重型火箭相形見絀  核心提示:報導稱,長徵九號的研製工作正在進行之中,其設計方案也在不斷更新和修改,不過其最終目標是打造出一款比肩土星五號並將中國人送上月球的火箭。
  • 被譽為「國產獵鷹9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有哪些精彩看點?
    長徵八號有哪些亮點  獵鷹1號為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獵鷹5號也是不完全回收的火箭,獵鷹9號則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回收的火箭。與獵鷹對比,長徵八號首飛版本,大概率不會嘗試可回收復用,而在後期將實現芯一級、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將是中國首個實現一級回收的火箭。
  • 長徵火箭家族再添新丁,「全家福」來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長徵八號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
  • 長徵系列火箭又添新成員,比胖五還高兩米,未來將成主力運載火箭
    如下圖:根據相關介紹,這款新型火箭同樣隸屬於長徵家族,圖片上這款火箭略顯細小,實際上箭體全長59米,比我國目前最大的長徵目前還不知道這款商業中型液體運載火箭將使用哪種發動機,但它將實現結構減重、效能提升及設計優化,並且採用「智能」健康診斷系統及在線軌跡規劃等新技術,以保障發射任務更加安全可靠。
  • 對標獵鷹9號的長徵八號可回收復用火箭準備發射了!
    特別是對基站通信發展前景的憂慮下,SpaceX的星鏈計劃已經發射千顆衛星組網,在北美地區即將正式運營,極大激發了各國對衛星通信的嚮往,紛紛祭出萬顆衛星組網的宏偉計劃。而衛星的發射成本是困擾各大巨頭的難題。只有SpaceX公司有非常成熟穩定的一級火箭回收復用技術和整流罩回收復用技術。獵鷹九號一箭60星,重型獵鷹一箭360星,極大地提高了發射效率,並將生產發射成本壓縮到極致。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將聚焦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需求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將聚焦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需求 2020-12-22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1988年,我國和美國休斯公司草籤了用長徵火箭發射美國製造的澳大利亞通信衛星的發射合同,同年12月,「長二捆」火箭進入研製階段。經過了18個月的奮戰,1990年7月16日,「長二捆」火箭不負眾望準點起飛,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長二捆」火箭的研製成功,使我國首次突破助推火箭的捆綁技術、首次研製成功推進劑利用系統和大型發射臺等36項關鍵技術,為我國運載火箭進入國際市場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獵鷹9火箭和中國的長徵五火箭,到底誰才是航天界「大力士」?
    可以說在長五、長七、長六這三款火箭上,我們看到的也是和獵鷹9火箭一樣的儘可能的從設計角度將低成本理念融入進去的發展理念。中國新一代火箭家族成員作為對比的話,首先我們明顯可以看出雖然長5在近地軌道發射重量上要比獵鷹9火箭強一些,也就是說從實際發射能力來說,長5依然是碾壓獵鷹9的,但是從整個火箭發射理念來說,獵鷹9火箭反而更適合未來火箭發展。
  • 中國版獵鷹9號成功飛天,這是我國傳聞已久的首個可回收火箭!
    長徵八號之所以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是對標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也就是世界唯一一個入軌且能垂直回收的火箭。就在剛剛,長徵八號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首飛,不過有點讓人遺憾的是,長徵八號首飛型號並非可回收版本。
  • 中國火箭中的頭號「搖錢樹」——長徵八號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之一,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航天的幾次商業發射失敗案例。在可靠性方面,中國運載火箭其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目前仍是如此。舉例來說,今年世界航天發射次數,依然是美國第一中國第二,但是截至目前,美國今年的航天發射無一失敗,尤其是馬斯克的可重複使用火箭,發射次數佔美國今年發射總次數的比例超過50%,也無一失敗,而中國航天在今年,並非100%取得成功。
  • 四型火箭、六次發射 長徵火箭助「嫦娥」九天攬月
    「在長徵火箭家族中,只有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可以將8噸重的載荷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是對運載火箭能力的集中檢驗,也是對中國航天能力的最佳註解。」長徵五號火箭第一總指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李明華說。
  • 兩度推遲「上天」 重型獵鷹火箭終於完成首次商業發射
    獵鷹重型火箭發射視頻直播截圖。新京報快訊(記者陸一夫)因天氣問題兩度推遲發射的獵鷹重型火箭終於順利發射。北京時間4月12日6時35分,美國民營火箭公司Space X的獵鷹重型火箭(FalconHeavy)成功升空,並完成兩個助推器和芯級火箭的回收。
  • 美國私企發射全球最大火箭:運載力是長徵五號的2倍
    在多次因氣象條件推遲之後,美國SPACEX公司的"重型獵鷹"火箭於2月7日凌晨發射成功。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這枚起飛重量達到1420噸的重型火箭將最終把一輛紅色特斯拉汽車送入火星軌道。當然,無論這輛特斯拉汽車是否能翱翔在火星軌道上,"重型獵鷹"火箭的首發成功都是毋庸置疑的,這也是自"土星五號"之後,人類發射的最大,最重的火箭。圖為升空瞬間的"重型獵鷹"。在回收兩枚助推器和芯一級的前提下,"重型獵鷹"的低軌道投送能力為54噸,近乎兩倍於長徵5號。
  • 近10年來美國本土首次載人發射 「獵鷹9」號將2名太空人送入太空
    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5月30日用「獵鷹9」號火箭將兩名太空人乘坐的「龍」飛船送入軌道,這是近10年來美國土地上的首次載人發射。據美媒報導,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當地時間5月30日用「獵鷹9」號火箭將兩名太空人送入軌道,這是近10年來美國土地上的首次載人發射,標誌著美國業界與政府為重振美國太空雄心而建立的新夥伴關係。
  • 解碼長徵八號:塊頭不算大 本事可不小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近日,長徵八號在在海南文昌發射,以「一箭5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進入太空並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面向商業市場,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雖然收發未實現可回收,卻為未來發射進行了先期技術驗證。新來的長徵八號,塊頭不算大,本事可不小。
  • 支持車載發射的商用火箭快舟11號首飛失利!我國目前最大固體火箭
    北京時間2020年7月10日12時17分,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攜帶吉林一號高分02E等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飛,不幸火箭飛行異常,發射失利。在固體運載火箭中,作為快舟家族新成員的快舟十一是我國現役直徑最大,起飛質量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
  • 美媒:長徵9號比肩土星5號 獵鷹重型火箭相形見絀
    參考消息網3月25日報導美媒稱,中國正在研製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九號,旨在將中國航天員送往月球和更遠的深空,這將令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相形見絀。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3月20日援引美國《航空周刊》報導,當中國準備在本世紀30年代初執行探月任務時,這種運載火箭將能夠把50噸人員和貨物送往月球。報導稱,長徵九號的下一步研製工作是完成一款火箭發動機驗證機,中國稱之為工程樣機。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的這款火箭發動機樣機設計通過燃燒煤油來產生480噸推力。
  • 全球最大固體火箭將在中國誕生?美媒:太空勢必因中國而熱鬧非凡
    而以前那種用過一次就扔掉的火箭,顯然無法滿足人類大規模進軍太空的要求,而一提到可重複使用火箭,人們的腦海裡浮現出來的肯定是馬斯克SpaceX公司如日中天的獵鷹9號火箭,迄今已發射60多次,成功回收了30次多次,有的火箭更是已經3次發射,3次回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