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SpaceX讓火箭技術跨越了一個時代。獵鷹9號可以實現一級火箭的海上回收及整流罩回收,大大降低了火箭的綜合發射成本,使得SpaceX成為了全球領先的火箭企業。
我們國家的長徵系列火箭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可以滿足各種發射需求,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為我國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起飛。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進一步完善了我國運載火箭型譜,提升了我國火箭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
長徵八號火箭由來
長八火箭於2017年5月正式立項,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研製。該火箭採用綠色環保液體推進劑,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
長八火箭採用模塊化、系列化、組合化的設計思路。主要聚焦於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的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到4.5噸,同時還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需求,能為我國後續衛星組網工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並具備提供商業發射服務的能力。
長八火箭還肩負著驗證運載火箭可重複使用技術的重要使命,此次發射的首飛火箭上,實現了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的首次工程應用,提升了運載火箭任務適應性,為可重複使用打下堅實基礎。
火箭回收是一項複雜的技術,它相當於把一隻2B鉛筆向上拋出,在飛過528米的高度之後,準確地而且是筆尖朝上地落回筆袋裡。對於一枚飛行到數百千米高度的數百噸火箭而言,還需要解決飛得穩、控得精、落得準、站得住等問題,才能談成功的回收。
長徵八號為什麼如此引人注目呢?
近年來,衛星應用已經進入到實用、商用階段,社會發展對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定位衛星等的需求與日俱增。特別是對基站通信發展前景的憂慮下,SpaceX的星鏈計劃已經發射千顆衛星組網,在北美地區即將正式運營,極大激發了各國對衛星通信的嚮往。
而衛星的發射成本是困擾各國的難題。只有SpaceX公司有非常成熟穩定的一級火箭回收復用技術和整流罩回收復用技術。獵鷹九號一箭60星,重型獵鷹一箭360星,極大地提高了發射效率,並將生產發射成本壓縮到極致。
隨著長徵八號首飛成功,中國又獲得了一款劍指商業航天發射領域的利器。著名的火箭技術專家龍樂豪院士表示,「在其服役後,可回收火箭技術將不再被美國一家壟斷。」很期待,長徵八號未來與獵鷹九號未來一較高下。(來源:紅網綜合)
來源:紅網
作者:胡衝
編輯:王津
本文為新聞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news.rednet.cn/content/2020/12/24/8752840.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