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揭秘中國航天背後的科技力量

2021-01-11 騰訊網

科技是興國,強國的關鍵支撐!在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中,科技能讓不可能變為可能;能讓我國航天人看到他們每一次努力的進步;更能助力萬眾期待的長徵8號飛船直衝雲霄,成為新一代太陽同步軌道火箭!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這意味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中國航天「十三五」期間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

同時,驗證了火箭總體方案設計的正確性,為後續我國航天產業快速形成產品、進一步提升我國運載能力做出重要的科學貢獻。

截止到現在為止,現役新一代長徵火箭:

(數據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回顧在我國航天事業發展的70年歷史長河中,中國航天人為之付出的努力可謂艱難中突破,奮鬥中有收穫!

曾幾何時,在航天研發過程中,研發少技術,理論缺實踐。但我國航天人迎難而上,集中力量攻重點,優勢互補顯其能。

許多專家曾感慨:我國航天人完全是靠「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八個字精神實現了中國的飛天夢想!

航天事業發展初期,我國經濟實力有限,無論工業基礎還是科技水平,還處在落後階段:技術力量薄弱,物質條件匱乏,試驗設施簡陋,但我國航天人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反覆試錯,持續耕耘,研發出許多令人振奮的替代技術。

正所謂:沿著沒條件也要創造條件的探索之路,一路披荊斬棘,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當外國技術封鎖時,我國航天人不斷自力更生提高火箭發射能力,一路躋身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事實上,正是憑藉我國航天人身上的一股子「狠勁兒」,我國能夠根據國際商業發射的要求,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對長徵運載火箭進行持續研發,讓一批新型火箭在不斷探索中衝上雲霄。

在筆者看來,這不僅體現了我國科研工作者勇於創新,不畏挑戰的精神!更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屹立世界航天之巔的自信與能力。

今天,長徵8號首飛成功了!航天人的努力,化為了衝上雲霄,直達太空的喜悅!

作為一款性價比高、安全性能優良的運載火箭,長徵8號瞄準了商業發射市場,其有效滿足未來中高軌商業發射市場的需求,成為中國商用火箭的主力軍之一,提供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商業衛星發射服務。

其繼承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技術成果,採用無毒無汙染推進劑,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整流罩直徑4.2米,捆綁2枚直徑2.25米助推器,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將與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等無毒無汙染運載火箭,構成運載能力大、中、小布局合理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

在祖國上下振奮歡喜之時,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夢的光芒,科技大國崛起的力量!

此刻,每一位中國人內心都無比激動:中國航天事業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再到如今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其實也是我國許多行業以及所造就的大國重器,興國強國的寫照。

此次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搭載的5顆試驗性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相關衛星載荷將對微波成像等技術進行在軌驗證,開展空間科學以及遙感、通信技術試驗與應用。

這也從側面說明,長徵八號不僅僅承載了我國航天人的飛天夢,也肩負著多個學科,多個領域的探索使命。

航天事業以及各行各業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利國利民的進步。而作為科技推進力最具實力的「奮鬥者」聯想,也在通過不斷通過創新努力默默做出自己的貢獻!

早在2012年,聯想就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共建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體仿真實驗室,在這一年,軌道計算、模擬仿真、太空飛行器設計等關鍵環節先後得到了聯想產品強力支持。

那麼,聯想的產品方案到底在航天推進力中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1999年「神舟一號」,中國第一艘載人航天實驗飛船發射升空。2003年「神舟五號」,中國首次實現了載人航天飛行。在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和質疑聲中,中國載人航天一舉跨越發達國家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

載人航天十周年,聯想的業務也延展到雲計算基礎架構服務。聯想和航天走到了交匯的時刻,成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戰略合作夥伴。

在「神舟九號」任務前,聯想就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共建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體仿真實驗室,在軌道計算、模擬仿真、太空飛行器設計等關鍵環節,聯想的產品以卓越的品質和性能,穩定、高效地承載了大量重要的計算工作。

在「神舟十一號」33天的太空航行中,伴隨登陸太空的ThinkPad P系列移動工作站,抵禦了各種極端的環境測試,如長期失重、太空輻射等,其為科學實驗信息採集、數據分析、網絡接入等提供支持。

除此之外,在科研、氣象預報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超級計算是計算機界「皇冠上的明珠」,被視為「國之重器」、科技突破的「發動機」。

人民網曾評論說:中國超算,僅一個聯想,就在數量上超過了美國。

筆者不由得想到,在我國許多行業的創新發展中,也有很多像長徵八號這樣令人矚目的成就:5G手機晶片投入商用;C919全面進入試驗試飛階段;「雪龍2」號交付並實現「雙龍探極」;時速350公裡的復興號動車組實現商用運營;北鬥導航系統實現全球組網並開始向全球提供服務。

從中不難發現,這些成績背後有著許多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他們正在通過創新技術為我國的強國夢,奉獻著自身的力量!而他們的品牌也在全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相關焦點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背後,商業航天的博弈與使命
    近日,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起飛
  • 打敗獵鷹9號的中國商業航天第一箭——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
    ,作為我國新一代環保型運載火箭,同時也作為我國專為商業航天發射定製的第一款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成功首飛,不僅代表了中國在商業航天隊伍中又多了一員大將,同時也寓意著長徵八號的順利首飛背後,劍指目標將是當前商業航天發射的領軍人物——美國SpaceX的獵鷹9運載火箭。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對航天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12月22日12時許,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於1990年2月啟動研製,是在長徵四號甲火箭基礎上減少三子級,並進行適應性改進形成的火箭,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返回式衛星和太陽同步軌道,具有可靠性高和經濟型好的特點。長徵二號丁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航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12年1月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稱號。長徵二號F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總設計師是泰州人!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起飛,順利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最短時間研製一型新火箭  2015年年初,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展開了關於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論證工作。
  • 中國航天的「超級2020」:長徵八號將首飛,改型可回收使用
    1月17日,《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19年)》發布,其中總結了2019年中國航天的成績。在這一年中,全世界航天部門一共發射了102枚火箭,將492個太空飛行器送入了太空;其中中國航天發射運載火箭34次,居於世界第一。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Space X恐難再做獨家生意
    獵鷹9號可以實現一級火箭的海上回收及整流罩回收,大大降低了火箭的綜合發射成本,使得SpaceX成為了全球領先的火箭企業。  我們國家的長徵系列火箭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可以滿足各種發射需求,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為我國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 長徵八號火箭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成功 預計2020年首飛
    長徵八號火箭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成功 預計2020年首飛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19-11-29 16:13:58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將聚焦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需求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將聚焦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需求 2020-12-22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家福來了!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
  • 長徵七號改首飛發射失利,2020中國航天「超級模式年」蒙塵
    繼1月7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被順利送入預定軌道,中國2020年宇航發射首秀成功之後,此次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飛發射失敗,給中國的2020航天發射「超級模式年」蒙上了幾許陰影。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西工大人再立新功
    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隨著我國嫦娥五號發射任務圓滿完成,長徵八號火箭成功首飛,近期航天火箭的兩次成功發射對於我國星空探索具有裡程碑意義。
  • 長徵八號成功首飛 推進我國中型運載火箭重複使用技術驗證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中國網楊佳 攝影  中國網海南文昌22日訊(記者 楊佳)12月22日12時37分,由航天科技(000901)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成功發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 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執行長徵八號發射任務的試驗隊凱旋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成楠 記者 石喻涵 實習生 王子揚)12月24日下午,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舉辦簡樸而熱烈的歡迎儀式,迎接執行長徵八號發射任務的試驗隊凱旋。大家共同分享著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首飛圓滿成功的喜悅,也共同期待著這個長徵系列火箭家族中的新生一代,成為未來我國主力中型火箭,承擔起商業發射的重任,六院液體動力也將不負眾望繼續譜寫新的輝煌。
  • 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作者丨林文杰,工程師,川陀智庫高級研究員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標誌性的成功一飛,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56次發射。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
    本文轉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網站 葉源昊 尹雪諾製作)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 葉源昊自海南文昌報導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一箭五星,首飛告捷。這是一款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空白,也在可重複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 長徵八號將於20日首飛
    (觀察者網訊)國家航天局新聞中心直屬文化平臺微博(@中國航天文化 )12月18日發布消息,長徵八號將於12月20日進行首飛。12月16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相關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2月底擇機實施飛行試驗任務。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星座組網刺激中型運載火箭發射,復用技術已在路上
    此次首飛,長徵八號還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5顆試驗性衛星準確送入了預定軌道。從長徵三號甲系列、長徵五號到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中國運載火箭型號已然不少,但長徵八號有其獨特之處。根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介紹,目前在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3-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運載能力尚存空白,而長徵八號則正好填補了這項空白。
  • 海南省無線電管理機構為長徵八號首飛保駕護航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許,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新成員長徵八號遙一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將一顆主星和四顆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海南省無線電管理機構全程保駕護航,圓滿完成了此次發射的無線電安全保障任務。
  • 被譽為「國產獵鷹9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有哪些精彩看點?
    這不,大家還都沉浸在嫦娥五號前腳順利著陸的喜悅中,長徵八號後腳就要進行首飛。那麼長徵八號首飛,又有哪些精彩看點呢?  當然,在長徵九號正式服役之前,胖五將一直保持。與胖五定位不同,長徵八號是我國首款國家立項的商業運載火箭,大家注意這個定位,與之前的「穀神星一號」有所區別,穀神星一號那次發射是我國民營航天公司首次成功發射衛星入軌太陽同步軌道,是民營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