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衛星」不再代表吹牛!長徵八號一箭五星,美獵鷹迎強勁對手

2021-01-08 號外視點

「嫦娥五號」攜土歸來,探月工程暫告一段落,但是中國航天顯然絲毫沒有停下腳步,據央視新聞報導,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完成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5顆衛星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標誌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到4.5噸運載能力空白被填補,中國開始著眼商業航天發展。

報導介紹稱,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於2017年由國家航天局批覆研製立項並組織實施,充分繼承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技術成果,採用無毒無汙染推進劑,起飛質量約356噸,未來將與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等無毒無汙染運載火箭,構成運載能力大、中、小布局合理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型譜。此番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搭載的5顆試驗性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相關衛星載荷將對微波成像等技術進行在軌驗證,開展空間科學以及遙感、通信技術試驗與應用。

另據央視網早前報導,我國研製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是為滿足商業航天發展需要,面向的是極具國際競爭力的商業衛星發射任務,也就是說,美國馬斯克的Space 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將是一個重要的競爭對手。

2019年,Space X公司獵鷹9號火箭為加拿大發射了雷達衛星星座,Space X公司著名的「星鏈」計劃項目還在進行中,今年6月,獵鷹9號一次性將61顆衛星送入太空,按照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2019年到2024年間期間,要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提供低成本的網際網路連接服務。

而我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副院長唐一華早前指出,長徵八號一開始便以商業化低成本、方便快捷好使用為目標而設計,所以它在成本和性能之間做了一個很好的權衡,既能保證一定的性能和可靠性,又能滿足商業用戶低成本的需求,投入市場以後,初期年發射量就可以到10發以上,後期我們可以年產到20發以上。因而說長徵八號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未來長徵八號還將和馬斯克Space X公司獵鷹9號角力商業衛星市場。

相關焦點

  • 對標獵鷹9號的長徵八號可回收復用火箭準備發射了!
    此次發射將運載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的試驗衛星,還將搭載4顆實驗小衛星。長徵八號為什麼如此引人注目呢?近年來,衛星應用已經進入到實用、商用階段,社會發展對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定位衛星等等的需求與日俱增。特別是對基站通信發展前景的憂慮下,SpaceX的星鏈計劃已經發射千顆衛星組網,在北美地區即將正式運營,極大激發了各國對衛星通信的嚮往,紛紛祭出萬顆衛星組網的宏偉計劃。而衛星的發射成本是困擾各大巨頭的難題。只有SpaceX公司有非常成熟穩定的一級火箭回收復用技術和整流罩回收復用技術。獵鷹九號一箭60星,重型獵鷹一箭360星,極大地提高了發射效率,並將生產發射成本壓縮到極致。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Space X恐難再做獨家生意
    獵鷹9號可以實現一級火箭的海上回收及整流罩回收,大大降低了火箭的綜合發射成本,使得SpaceX成為了全球領先的火箭企業。  我們國家的長徵系列火箭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可以滿足各種發射需求,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為我國火箭的可重複使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 打敗獵鷹9號的中國商業航天第一箭——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成功首飛
    ,作為我國新一代環保型運載火箭,同時也作為我國專為商業航天發射定製的第一款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成功首飛,不僅代表了中國在商業航天隊伍中又多了一員大將,同時也寓意著長徵八號的順利首飛背後,劍指目標將是當前商業航天發射的領軍人物——美國SpaceX的獵鷹9運載火箭。
  • 三年磨一箭,我國第一枚可回收設計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第一枚可回收設計的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完成進行首次發射,後續型號將進行一級(和助推級)垂直著陸回收。此前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因天氣原因經過一次推遲。據介紹,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充分繼承長徵五號、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技術成果,採用無毒無汙染推進劑,芯一級直徑3.35米,芯二級直徑3米,整流罩直徑4.2米,捆綁2枚直徑2.25米助推器,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4.5噸的空白。
  • 長徵八號火箭有多牛?它可以讓國人不再羨慕馬斯克的獵鷹九號
    就在上個月,長徵八號在咱們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這是這個長徵八號這型火箭的第一次飛行試驗,五顆試驗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怎麼說呢?為什麼我們如此關注中國航天呢?一方面因為航天的影響很深遠,另一方面怎麼說呢,也算是種不服氣吧!你就看SPX馬斯克手下這個公司每一次有點動靜,總是能聽到一些陰陽怪氣的聲音,聽著讓人不爽很不開心。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長徵八號...
    因此,每當衛星經過同一地點上空時,總能保持相同的日照條件,極適合氣象、對地觀測。我們熟悉的風雲氣象衛星和海洋衛星等遙感衛星一般都採用這個軌道。在科研方面,太陽同步軌道也大有作為。12月10日,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搭載「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GECAM)衛星,將其送入預定軌道。
  • 一箭五星!4月26日中午,長徵十一號將發射珠海一號02組衛星
    右邊是603#工位,用於發射長徵二號丙/丁、長徵四號乙/丙等運載火箭。   這次發射選擇在哪個工位呢?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可滿足不同任務載荷、不同軌道的多樣化發射需求,有力地促進了我國小衛星的規模化發展與應用。   2015年9月25日,我國新一代固體火箭運載火箭——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首飛成功。   2016年11月10日早上7時42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遙二運載火箭成功進行「一箭五星」發射。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
    本文轉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網站 葉源昊 尹雪諾製作)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 葉源昊自海南文昌報導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一箭五星,首飛告捷。這是一款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空白,也在可重複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 長徵家族或再添新火箭,對標獵鷹9號,能否實現一箭幾十星目標?
    長徵家族的主型號主要有:長徵一號、長徵二號、長徵三號、長徵四號、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長徵九號、長徵十一號,其中長徵一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全部退役,而長徵八號和長徵九號運載火箭早在2015年之前便提出設想,如今也還在論證中,長徵九號根據設想預計在2030年實現首飛,當然,以如今的科技發展速度,長徵九號的首飛速度或將提前吧!
  • 長徵家族或再添新火箭,對標獵鷹9號,能否實現一箭幾十星目標?
    長徵四號、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長徵九號、長徵十一號,其中長徵一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全部退役,而長徵八號和長徵九號運載火箭早在2015年之前便提出設想,如今也還在論證中,長徵九號根據設想預計在2030年實現首飛
  • 一箭五星 中國成功發射「珠海一號」03組衛星
    原標題:一箭五星 中國成功發射「珠海一號」03組衛星   北京時間9月19日14時42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採取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將「珠海一號」03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又現太空「撒土豆」,獵鷹9號一次送143顆衛星上天,發射價格大降
    11月6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火箭發射了13顆衛星,其中有10顆阿根廷研製的遙感小衛星,每顆重量只有41公斤,不過「一箭13星」並非我國一箭多星技術中最多的一次,2015年9月20日,仍然是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徵六號火箭一次將送20顆衛星上天,是迄今為止我國一箭多星技術的最多記錄,不過長徵六號具備最多一次發射25顆衛星的能力。
  • 我國首枚可回收火箭:長徵八號發射圓滿成功
    12月22日消息12點37分,我國第一枚可回收設計的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完成進行首次發射,後續將進行一級回收。此前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因天氣原因經過一次推遲。今天上午,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發射塔架完全打開,燃料加注完成,現已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點火升空,火箭飛行正常,此次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解碼長徵八號:塊頭不算大 本事可不小
    近日,長徵八號在在海南文昌發射,以「一箭5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進入太空並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面向商業市場,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雖然收發未實現可回收,卻為未來發射進行了先期技術驗證。新來的長徵八號,塊頭不算大,本事可不小。
  • 長徵六號一箭13星成功,中學生參與研製科普衛星同步搭載發射
    長徵六號一箭13星成功,中學生參與研製科普衛星同步搭載發射 2020-11-06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被譽為「國產獵鷹9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有哪些精彩看點?
    這不,大家還都沉浸在嫦娥五號前腳順利著陸的喜悅中,長徵八號後腳就要進行首飛。那麼長徵八號首飛,又有哪些精彩看點呢?  當然,在長徵九號正式服役之前,胖五將一直保持。與胖五定位不同,長徵八號是我國首款國家立項的商業運載火箭,大家注意這個定位,與之前的「穀神星一號」有所區別,穀神星一號那次發射是我國民營航天公司首次成功發射衛星入軌太陽同步軌道,是民營商用。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星座組網刺激中型運載火箭發射,復用技術已在路上
    長徵八號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超過4.5噸,填補了中國這一火箭產能的空白。同時,長徵八號也是中國首款可回收設計火箭。不過,相比於美國SpaceX旗下的獵鷹9號,從可重複回收技術和發射成本等方面看,長徵八號距離成熟地進入可重複回收商用火箭市場,還有一段路要走。
  • 又一次航天任務成功,長徵四號丙一箭雙星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但也就是這樣的條件下我國航天事業還是穩步發展向前,就在27日晚上23時44分,我國用長徵四號丙遙三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第一顆衛星是遙感三十三號,第二顆是微納技術試驗衛星,2020年我國最後一次航天火箭發射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任務同時也是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
  • 海南省無線電管理機構為長徵八號首飛保駕護航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許,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新成員長徵八號遙一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將一顆主星和四顆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海南省無線電管理機構全程保駕護航,圓滿完成了此次發射的無線電安全保障任務。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長徵三號乙「長徵三號乙」(CZ-3B)是一種高軌道大推力運載火箭,它是以長徵三號甲火箭為芯級,在其一子級上捆綁了四枚助推器,主要用於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亦可進行一箭多星發射或其它軌道衛星的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