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一箭雙星」方式將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
【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發射成功】2020年9月27日11時23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成功。
-
長四丙「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2020發射任務收官
汪江波 攝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及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至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宇航發射任務全部收官。
-
長四丙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中國「十三五」宇航任務完美收官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電 北京時間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遙三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一箭雙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月震撼人心,多枚衛星成功升空
自從進入9月份之後,中國航天便展開了一系列的發射活動,將大量衛星送入了太空之中。據國內媒體9月28日消息,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再次使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將2顆光學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
-
長四丙「一箭雙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2020發射任務收官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眾號28日凌晨消息,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及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 起飛(汪江波 攝) 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均由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製
-
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2時31分,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以下簡稱火箭院)長徵二號丙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海洋一號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海洋一號D」衛星是我國發射的海洋水色系列衛星,它將與之前發射的「海洋一號C」組網運行,開展大幅度、高精度、高時效觀測,具備全球1天2次的水色水溫探測覆蓋能力,使海洋觀測更加全天候,為海洋生物的資源開發利用、海洋汙染監測與防治、海岸帶資源開發、海洋科學研究等領域提供更多服務。
-
僅隔一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再次成功發射「一箭雙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9月27日11時2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將「環境減災二號」A、B星發射升空,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是繼9月21日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海洋二號」C衛星後,短短一周內,再次成功發射,也是該型火箭的第39次成功發射。
-
一箭雙星!我國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
2020年9月27日11時23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成功。環境減災二號01組衛星包括2顆16米光學衛星,具有高機動能力、高精度控制、高穩定度、載荷適應性較強及長壽命等特點。衛星入軌後,將接替超期服役的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A、B星,可廣泛服務於國土資源、水利、農業、林業、地震等應用用戶,進一步滿足國家在相關領域數據持續供給需求。
-
又成功了!中國航天雙星串聯技術突破 兩顆衛星成功進入軌道運行
此次採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的方式,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環境減災二號A、B星是兩顆光學對地遙感衛星,用於接替已在軌運行12年的環境減災一號A、B衛星。中國航天雙星串聯技術突破 兩顆衛星成功進入軌道運行了解中國航天的航天科技迷應該都知道在這一周內,長徵四號乙已經完成執行兩次發射任務,在9月21日,長徵四號運載火箭成功地完成海洋二號03衛星的發射任務。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完美收官
隨著一聲「點火」口令的下達,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拔地而起,火箭尾部噴出的桔色烈焰映紅了戈壁灘,給冬夜裡的人們以震撼和溫暖。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順利升空,衛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標誌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020年航天任務完美收官。2020,開頭一如既往的美好。元旦過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科技人員在為快舟一號甲發射任務緊張忙碌著。
-
一箭13星!"長六"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11月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新華社發(鄭逃逃 攝)一箭13星!6日11時1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NewSat9-18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和八一03星。
-
2020年度發射任務收官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積極備戰空間站任務
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新華社發據新華社酒泉12月28日電(汪江波)隨著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託舉著遙感三十三號衛星於27日夜升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完成全年發射任務,積極備戰2021年中國空間站任務。這次任務也是我國2020年度的最後一次航天發射。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科技人員都是在忙碌中度過的。
-
我國又一次成功發射一箭雙星 長二丁火箭30年50發全部成功
我國又一次成功發射一箭雙星 長二丁火箭30年50發全部成功8月6日12時0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4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清華科學衛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42次飛行,至此,長二丁火箭30年50發全部成功!
-
中國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 2020年中國航天收官之戰
12月27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也是2020年中國航天的收官之戰。 據央視新聞等報導稱,2020年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長四丙「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 圓滿成功(趙聰 攝)12月27日23時44分,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及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至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宇航發射任務全部收官。 ▲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起飛(汪江波 攝)▲ 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趙聰 攝)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均由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製,主要用於科學試驗、國土資源普查、農產品估產及防災減災等領域。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是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截至2019年3月10日,長徵系列已先後有17型基礎級火箭和5型上面級投入使用,成功將506個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
-
一箭雙星!清華科學衛星發射成功
高分九號04星發射成功【一箭雙星!清華科學衛星發射成功】今天12時0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九號04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還搭載發射了清華科學衛星,由清華大學負責研製,將在軌對重力衛星系統設計方法、基於雙頻GPS的精密軌道大氣密度測量方法等理論與技術進行飛行驗證。
-
「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12月10日4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將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衛星由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空間科學(二期)部署,2顆小衛星採用共軛軌道星座布局,將對引力波伽馬暴、快速射電暴高能輻射、特殊伽馬暴和磁星爆發等高能天體爆發現象進行全天監測,研究中子星、黑洞等緻密天體及其併合過程。此外,衛星還將探測太陽耀斑、地球伽馬閃和地球電子束等空間高能輻射現象,為進一步研究其物理機制提供科學觀測數據。
-
2019-2023年中國衛星發射動態規模狀況
2018年1月19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將吉林一號視頻07星、08星和四顆小衛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 2018年1月25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4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次發射同時搭載「微納——1A」衛星。
-
遙感三十三號衛星成功發射!中國「十三五」宇航發射任務收官
2020年12月27日23時44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三號衛星和搭載的1顆微納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視頻由 張杰 攝汪江波 攝至此,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十三五」期間發射任務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