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磨一箭,我國第一枚可回收設計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發射圓滿成功
我國第一枚可回收設計的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完成進行首次發射,後續型號將進行一級(和助推級)垂直著陸回收。此前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因天氣原因經過一次推遲。今日上午,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發射塔架完全打開,燃料加注完成,現已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點火升空。據央視新聞等,長八火箭飛行正常,此次試驗取得圓滿成功,祝賀中國航天。
-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專訪長徵八號火箭總...
作為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是怎樣誕生的,能力如何,肩負哪些使命和任務?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問:長徵八號是一款怎樣的火箭?它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您能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嗎?肖耘:長徵八號是一款兩級半構型火箭,2017年5月正式批覆立項。
-
我國可回收火箭來了,長徵八號年內發射,帶著助推器一起返回?
說到可回收火箭,大家立刻就會想到馬斯克SpaceX公司的獵鷹9,其助推器返回地球的畫面有如「神兵天降」。早在幾年前,這還是無法想像的畫面,國內外航天界對火箭回收曾經都比較排斥,但由於馬斯克這條「鯰魚」的攪動,如今可回收火箭已經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重點方向,連印度也計劃推出TVP可回收火箭,未來甚至準備用它來發射飛船和空天飛機。
-
被譽為「國產獵鷹9號」,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有哪些精彩看點?
與胖五定位不同,長徵八號是我國首款國家立項的商業運載火箭,大家注意這個定位,與之前的「穀神星一號」有所區別,穀神星一號那次發射是我國民營航天公司首次成功發射衛星入軌太陽同步軌道,是民營商用。 與獵鷹對比,長徵八號首飛版本,大概率不會嘗試可回收復用,而在後期將實現芯一級、助推器的整體垂直回收與重複使用,將是中國首個實現一級回收的火箭。
-
火箭可以回收,打破美國壟斷技術,長徵八號做到了!
繼"嫦娥五號"成功歸來以後,我國的"長徵八號"也成功發射。長徵八號是中國第一款面向商業市場而發射的火箭,也是我國研製的首款可回收利用的火箭。相關研究人員表示,該款火箭將達到每年20發的發射能力。SpaceX公司在這種情況下,美國SpaceX公司打出"火箭可回收"的招牌,自然就能引人注目了。其公司旗下的"獵鷹9"是歷史上第一枚可多次重複使用一級助推器的液體燃料運載火箭,這個產品的推出不僅推翻了火箭只能一次性使用的思維定勢,也開創了火箭走向商業化的先例,這也是美國第一次把國家探索太空和載人航天的工程承包給私人企業。
-
我國大型可回收火箭來了,長徵八號年內發射,帶助推器一起返回?
說到可回收火箭,大家立刻就會想到馬斯克SpaceX公司的獵鷹9,其助推器返回地球的畫面有如「神兵天降」。早在幾年前,這還是無法想像的畫面,國內外航天界對火箭回收曾經都比較排斥,但由於馬斯克這條「鯰魚」的攪動,如今可回收火箭已經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重點方向,連印度也計劃推出TVP可回收火箭,未來甚至準備用它來發射飛船和空天飛機。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將聚焦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需求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將聚焦未來太陽同步軌道發射任務需求 2020-12-22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作者丨林文杰,工程師,川陀智庫高級研究員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標誌性的成功一飛,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56次發射。
-
中國版獵鷹9號成功飛天,這是我國傳聞已久的首個可回收火箭!
長徵八號之所以受到這麼多的關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它是對標美國Spacex的「獵鷹9號」,也就是世界唯一一個入軌且能垂直回收的火箭。就在剛剛,長徵八號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首飛,不過有點讓人遺憾的是,長徵八號首飛型號並非可回收版本。
-
解碼長徵八號:塊頭不算大 本事可不小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近日,長徵八號在在海南文昌發射,以「一箭5星」的方式,將5顆衛星進入太空並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面向商業市場,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雖然收發未實現可回收,卻為未來發射進行了先期技術驗證。新來的長徵八號,塊頭不算大,本事可不小。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1988年,我國和美國休斯公司草籤了用長徵火箭發射美國製造的澳大利亞通信衛星的發射合同,同年12月,「長二捆」火箭進入研製階段。經過了18個月的奮戰,1990年7月16日,「長二捆」火箭不負眾望準點起飛,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長二捆」火箭的研製成功,使我國首次突破助推火箭的捆綁技術、首次研製成功推進劑利用系統和大型發射臺等36項關鍵技術,為我國運載火箭進入國際市場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長徵八號首飛!雖然不是可回收款,但它的意義不止於此
2020年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長徵八號運載火箭起飛(宿東 攝)雖然她的體量沒有「長徵五號」這麼大,也就350噸出頭。但是,這火箭……是不是看著有點眼熟?如果你覺得她似曾相識,那就對了。
-
中國航天的「超級2020」:長徵八號將首飛,改型可回收使用
長徵八號火箭的消息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是在2015年,當時還在論證階段。到2016年,長徵八號火箭正式出現在官方報導中,當時是這麼說的:我國新一代航天運輸系統研製已全面展開,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代表突破了新型發動機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帶動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八號等系列化發展,大幅提升了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長徵八號...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 葉源昊 自海南文昌報導圖為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新華社記者 周佳誼 攝當人們還沉浸在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特產」的興奮中時,中國航天再踏徵程。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星座組網刺激中型運載火箭發射,復用技術已在路上
長徵八號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超過4.5噸,填補了中國這一火箭產能的空白。同時,長徵八號也是中國首款可回收設計火箭。不過,相比於美國SpaceX旗下的獵鷹9號,從可重複回收技術和發射成本等方面看,長徵八號距離成熟地進入可重複回收商用火箭市場,還有一段路要走。
-
長徵十一號火箭成功發射「虹雲工程」首星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魏豔)2018年12月22日上午7時51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地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虹雲工程」首顆低軌寬帶通訊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新一代商業火箭長徵八號首飛在即
——長徵八號從總裝廠房順利轉運至發射工位,計劃於本月下旬擇機發射。 據了解,長徵八號首次發射位於文昌航天發射場2號工位;有效載荷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天啟星座第1顆組網衛星、智星一號A星、海絲一號;衛星軌道為太陽同步軌道。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總設計師是泰州人!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起飛,順利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長徵八號採用芯級捆綁2枚助推器構型,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起飛推力約480噸,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同時可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需求。 長徵八號一子級直徑3.35米,與長徵七號芯一級基本一致。二子級直徑3米,與長三甲三級基本一致。助推器直徑2.25米,整流罩直徑4.2米。
-
對標獵鷹9號的長徵八號可回收復用火箭準備發射了!
上次講到國內神秘公司向國際電聯遞交12992顆通信衛星的申請時,還在想長徵八號還沒準備好,怎麼在幾年之內把萬多顆衛星發射到軌道呢?今天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就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本月20日擇機實施發射。
-
我國成功發射了「海洋二號03」子衛星,發射的火箭有一大亮點
筒介:今天中午13點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四號乙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海洋二號03星」。「獵鷹9號」通過「柵格舵」可以控制火箭回收時的姿態,不過我們的作用則是確保火箭殘骸能夠落在設定區域。但事實上,這並不是我國首次在火箭上安裝柵格舵:在2019年7月26日的「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任務時,我國就首次完成了基於柵格舵的火箭殘骸落區安全控制技術試驗,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掌握此項技術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