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三號乙火箭首飛失敗現場視頻:墜山坡爆炸

2021-01-07 閩南網

  央視網消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一片見證了中國航天一次次跨越和成功的發射場。它是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場中承擔商業航天任務的主戰場,更是我國深空探測的福地,我國探月工程的嫦娥衛星都是從這裡奔向月球的。然而,這裡也遭遇過失敗和挫折。1996年2月15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迎來了一次國際商業衛星的發射,這也是我國的長徵三號乙的首飛,這在當時原本是一次穩妥的發射,可是最終的結果,卻出乎現場所有人意料之外。(視頻)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門口,有這樣一片空地。這裡就是1996年長三乙首飛失利之後火箭墜落的地方。20年過去了,這裡仍然像一塊已經癒合的傷疤,記錄著當天中國航天的失利,也記錄著中國航天艱難的成長。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三甲系列火箭副總設計師 李京紅:火箭從塔架起飛飛過去,直接落在了山坡上,我們看到鐵絲網,這個附近。在這上面產生了爆炸。在這片協作樓前面,我就看見我們龍總,他就坐在木箱子上,非常愁。因為這次對我們這個型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發射,對我們長徵火箭也是非常重要。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 龍樂豪 院士:因為1996年的2月15號。因為當時經過辛苦的努力,因為我們好不容易贏得了一個國際通訊衛星組織的發射服務合同,發射一個美國人的衛星。是我們這個火箭系列,第一次發射外國人衛星,全世界直播。發射前當然充滿著信心的,那完全有數,沒數不敢隨便發射的。按規定應該是12秒鐘拐彎,最後一起飛以後它3秒鐘就開始拐了,就慢慢歪了。到了6秒鐘的時候已經歪過那個,通過發射塔的頂上了。連續我就問了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從那個時候一直在思索,設計錯誤嗎?還是製造缺陷,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一切趕快把原因查出來。

  為了這些為什麼,龍樂豪和研製人員點著蠟燭開著應急燈,連夜開始尋求答案,有人說,龍樂豪在那一夜之間白了頭。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 龍樂豪院士:應該說那一夜挺難煎熬的,工作就是數據、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一夜間急白了頭,多少有點文學的誇張,說那個時候就更加加深了頭髮雪白的轉變,這倒是真的。

  這樣煎熬的夜晚,研製團隊經歷了一個多月,最終,發射失利的原因水落實出。問題,出在一個焊點上。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 龍樂豪 院士:一個製造的工藝質量大概有缺陷。兩個不同的金屬焊在一塊,直徑多少呢?只有我們頭髮的幾十分之一,起飛之前三秒鐘就已經有脫開的跡象,1802火箭一點火、一振動,很快這個導線,這個結點就開了。

  慘烈的事故,帶給整個航天事業嚴重的衝擊,讓中國的對外商業發射業務跌入谷底,也讓火箭的研製人員重新認識了航天工程的複雜性和嚴密性。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 龍樂豪 院士:失敗,就是差一點的成功,成功就是差一點的失敗,這根導線如果它再延長1500秒再壞,也就是25分鐘左右,這一次發射是絕對的非常漂亮的、圓滿的成功,很遺憾的是它就差這麼1500秒左右。

原標題:長三乙火箭首飛失敗畫面曝光:墜山坡爆炸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科技澄清「長徵三號乙火箭墜毀事故」:造成6人死亡
    據中新網2月18日報導,承擔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研製、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18日發表聲明稱,1996年長徵三號乙火箭發射事故造成6人死亡、57人受傷住院,而非有網友所說的「至少造成500人死亡」。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利,30天兩次失敗,對中國航天的影響有多大?
    4月9日19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利,這是3月17日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之後,一個月內第二次發射失利了!
  • 航天科技集團:「長徵火箭墜毀致500人死」不實
    今天(2月18日)下午,長徵系列火箭的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博已經對此消息發布回應,表示該言論嚴重失實。   該網友在微博中稱,「這次火箭撞山擊中家屬區,至少造成500人死亡,家屬區蕩然無存。」在該網友所提供的視頻中,記錄了1996年我國西昌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火箭首次發射失敗的現場畫面,在火箭墜毀的畫面之後,視頻中還展現了當時受火箭落地墜毀衝擊而被嚴重破壞的現場建築。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4月9日19時46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枚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負責將印尼PALAPA-N1衛星送到預定軌道。幾分鐘之後噩耗傳來,火箭一、二級飛行狀態正常,但是三級火箭工作發生異常,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隨後墜毀。官方宣布衛星發射已經失利,正在展開故障排查及善後處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在3月16日發射長徵七號改運載火箭任務失敗,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中國航天就出現了兩次發射失利事件。
  • 在25年前的今天,1996年2月15日(農曆1995年12月27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失敗,8死57傷.
    點擊上面《尋古探今》看更多內容在25年前的今天,1996年2月15日(農曆1995年12月27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失敗
  • 長徵三號乙火箭搭載著印尼衛星發射失敗,這對中國航天有何影響?
    4月9日晚,我國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著印尼的帕拉怕-N1(PALAPA-N1)通信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結果火箭並沒有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宣告失敗。那麼,此次發射失利會對中國航天帶來什麼影響呢?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敗,或與火箭發動機有關
    疫情大致控制住了之後,我國航天工業又重新開始進行正常的火箭發射活動,不過沒想到出現了開局不利的情況,在25天之內接連兩次火箭發射失敗,這在我國的航天史上都是相當罕見的,而且發射失敗的型號是技術相對成熟的長徵三號和長徵七號系列。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三號甲火箭主要承擔了風雲氣象衛星、北鬥導航衛星和「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的發射任務,自1994年2月8日首次發射成功以來,至今發射成功率為100%。目前,由長徵三號甲、長徵三號乙、長徵三號丙火箭組成的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是我國高密度發射的主力火箭。
  • 歷史上的今天1996年2月15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失敗,8死57傷
    歷史上的今天1996年2月15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失敗,8死57傷 2013-09-04 10:23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長徵七號火箭剛升空3分鐘就變火球,專家分析:失敗原因主要有3個
    近日媒體報導了一則讓國人沉痛的消息,在夜空中騰飛著的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突然出現異常,長徵七號運載火箭的首飛以失敗而告終。根據官方公布的視頻顯示,火箭在發射升空3分鐘後,突然變成一個巨大的火球,燃燒數秒後,變成一片漆黑。據專家分析稱,火箭在爆炸時被解體了。我們知道,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是我國航天主力,它承擔著太空探索的重任。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事故致500死?中航科工闢謠
    近日,有網友在觀看了國外媒體關於「中國1996年長徵三號乙火箭首飛失利」的紀錄片後,發微博稱「這次火箭撞山擊中家屬區
  • 長徵七號火箭可靠性那麼高,為什麼在第三次發射就失敗了?
    第一次發射失敗發生在2020年3月16日,3月16日21時34分中國長徵7A中型運載火箭搭載著試驗六號衛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甚至已經完成了一二級火箭分離,二級火箭順利點火的步驟,可是就在二級火箭點火後不久,火箭就發生爆炸,採用新技術的試驗六號衛星未能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最終宣告這次火箭發射失敗。
  • 長徵七號甲火箭首飛失利的原因是什麼?
    日)的首次發射任務中,長徵七號甲火箭沒能按照預定軌跡飛行進入太空,發射宣告失利。 然而,長徵七號甲火箭的首飛沒能取得成功。火箭出故障的確切原因目前還不清楚,有待詳細調查才能得出結論。 如果是一級火箭或者助推器出問題,這可能會影響到同樣使用YF-100的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火箭的發射任務。不過,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YF-100成熟可靠,而且長徵七號甲火箭的一二級當時也有分離。
  • 長八首飛!長徵火箭家族再添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三號甲火箭主要承擔了風雲氣象衛星、北鬥導航衛星和「嫦娥一號」月球探測器的發射任務,自1994年2月8日首次發射成功以來,至今發射成功率為100%。目前,由長徵三號甲、長徵三號乙、長徵三號丙火箭組成的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是我國高密度發射的主力火箭。
  • 出師未捷的快舟十一號:發動機試車爆炸,火箭殼體碳纖維製造
    ,火箭點火起飛至一二級分離等關鍵動作皆表現正常,但隨後官方發布通稿確認火箭飛行異常,首飛任務失利,具體原因需進一步分析排查。長徵三號乙、快舟十一號三型火箭接連失利也讓很多人不解,要知道這三型火箭有兩型都是全新型號,例如,長徵七號甲應用了助推器與芯一級集束式分離方案,目的是為長徵8R火箭實現垂直降落復用打基礎。
  • 中國曆年火箭發射失敗記錄!我們只記得傳奇,卻忘記了背後的辛酸
    1974年11月5日,中國發射長徵二號運載火箭,當時是長徵二號的首飛,載荷「尖兵一號國土普查衛星00星」,長徵二號起飛後6秒,火箭控制信號導線因為震動斷裂,而火箭的穩定系統因此沒有接收到陀螺儀發出的信號,導致火箭的飛行姿態失去控制,偏離預定軌道,20秒後火箭自毀,
  • 長徵七號甲火箭發射任務為何失利?任務是什麼?對我國有何影響?
    2020年3月16日21時34分,位於海南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長徵七號甲火箭)進行首次發射,隨後官方報導火箭發射任務失利。但所有的官方新聞裡並沒有提及具體的「發射失利」情況,是發生了什麼故障還是咋的?只說了「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就沒有更多的信息了。
  • 長徵七號火箭可靠性那麼高,為何第三次發射就失敗了?專家告訴你原因
    第一次發射失敗發生在2020年3月16日,3月16日21時34分中國長徵7A中型運載火箭搭載著試驗六號衛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剛開始一切都很正常,甚至已經完成了一二級火箭分離,二級火箭順利點火的步驟,可是就在二級火箭點火後不久,火箭就發生爆炸,採用新技術的試驗六號衛星未能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最終宣告這次火箭發射失敗。
  • 長徵七號改首飛發射失利,2020中國航天「超級模式年」蒙塵
    繼1月7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通信技術試驗衛星五號被順利送入預定軌道,中國2020年宇航發射首秀成功之後,此次長徵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飛發射失敗,給中國的2020航天發射「超級模式年」蒙上了幾許陰影。
  • 長徵五號乙火箭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中國空間站就等它了!
    難得的是,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承載希望的長徵五號乙試驗火箭如約離開天津港奔赴海南文昌。經歷了文昌發射場組裝合練以後,長徵五號乙被安排在四月下旬發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然而東風還沒到,大火先到了。長徵七號甲火箭3月16日在文昌發射場發射失利,緊接著,長徵三號乙火箭4月8日在西昌發射中心發射失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