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2月18日報導,承擔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研製、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18日發表聲明稱,1996年長徵三號乙火箭發射事故造成6人死亡、57人受傷住院,而非有網友所說的「至少造成500人死亡」。
2月16日,有網友觀看了美聯社關於「中國1996年長三乙火箭首飛失利」的紀錄片後,發微博稱「這次火箭撞山擊中家屬區,至少造成500人死亡,家屬區蕩然無存。」該微博引發網友熱議,多數網友對「火箭撞山擊中家屬區」這一細節提出質疑,也有網友對發文者提到的死亡人數表示疑問。
17日下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官方微博上回應,「因安全和保密原因,火箭發射場周圍絕不允許有家屬區或者居民區,也不允許任何閒雜人等入內。」
「長三乙首飛失敗」視頻截圖
聲明稱,1996年2月15日凌晨3時01分,中國新研製的長徵三號乙火箭發射國際708通信衛星,點火起飛後約兩秒,火箭飛行姿態出現異常。約22秒後,火箭頭部墜地,撞到離發射塔架不到2公裡的山坡上,隨即發生劇烈爆炸,星箭俱毀,事故造成6人死亡,57人受傷住院。
隨著這份聲明一併發布的報紙影印圖證實,「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事故原因查明,火箭控制系統慣性基準發生變化是這次發射失敗的原因,針對故障的改進措施已在實施中」。
「這是長三甲系列火箭第一次發射外國衛星,發射前肯定充滿信心。」時任長三乙火箭總設計師兼總指揮的龍樂豪院士在受訪時回憶說,發生事故後他幾乎「一夜白頭」,研製團隊想的是「趕快查明原因」,並最終發現了製造工藝質量的缺陷。
@央視新聞截圖
這份聲明也稱,經歷了此次發射失利後,廣大航天人汲取教訓,嚴慎細實、嚴抓質量,中國航天科研生產的質量水平不斷提升。迄今為止,長徵三號乙火箭後續發射任務全部取得成功。龍樂豪說,該型火箭已成為近十年來在國際發射服務市場的主推火箭。
據統計,「十二五」期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功發射了86箭138星,發射成功率達97.7%,居世界首位。其中2015年共發射19箭45星,成功率100%。
另據鳳凰資訊2月18日補充了當年各方媒體跟進報導「長徵三號乙火箭首飛失敗」的消息。
《人民日報》在1996年2月16日、3月3日、9月12日發文,多次就此事調查進展進行報導,對傷亡人數、環境影響、事故原因進行了詳細說明。
《人民日報》1996年2月16日4版,報導截圖
《人民日報》1996年3月3日4版,報導截圖。報導稱,「本次事故造成六人死亡,五十七人受傷住院。」
《人民日報》1996年9月12日4版,報導截圖
《中國航天報》事故發生後的跟進報導
(觀察者網綜合中新網、鳳凰資訊、@央視新聞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