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技澄清「長徵三號乙火箭墜毀事故」:造成6人死亡

2021-01-07 觀察者網

據中新網2月18日報導,承擔中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研製、生產和發射試驗任務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18日發表聲明稱,1996年長徵三號乙火箭發射事故造成6人死亡、57人受傷住院,而非有網友所說的「至少造成500人死亡」。

2月16日,有網友觀看了美聯社關於「中國1996年長三乙火箭首飛失利」的紀錄片後,發微博稱「這次火箭撞山擊中家屬區,至少造成500人死亡,家屬區蕩然無存。」該微博引發網友熱議,多數網友對「火箭撞山擊中家屬區」這一細節提出質疑,也有網友對發文者提到的死亡人數表示疑問。

17日下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在官方微博上回應,「因安全和保密原因,火箭發射場周圍絕不允許有家屬區或者居民區,也不允許任何閒雜人等入內。」

「長三乙首飛失敗」視頻截圖

聲明稱,1996年2月15日凌晨3時01分,中國新研製的長徵三號乙火箭發射國際708通信衛星,點火起飛後約兩秒,火箭飛行姿態出現異常。約22秒後,火箭頭部墜地,撞到離發射塔架不到2公裡的山坡上,隨即發生劇烈爆炸,星箭俱毀,事故造成6人死亡,57人受傷住院。

隨著這份聲明一併發布的報紙影印圖證實,「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事故原因查明,火箭控制系統慣性基準發生變化是這次發射失敗的原因,針對故障的改進措施已在實施中」。

「這是長三甲系列火箭第一次發射外國衛星,發射前肯定充滿信心。」時任長三乙火箭總設計師兼總指揮的龍樂豪院士在受訪時回憶說,發生事故後他幾乎「一夜白頭」,研製團隊想的是「趕快查明原因」,並最終發現了製造工藝質量的缺陷。

@央視新聞截圖

這份聲明也稱,經歷了此次發射失利後,廣大航天人汲取教訓,嚴慎細實、嚴抓質量,中國航天科研生產的質量水平不斷提升。迄今為止,長徵三號乙火箭後續發射任務全部取得成功。龍樂豪說,該型火箭已成為近十年來在國際發射服務市場的主推火箭。

據統計,「十二五」期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功發射了86箭138星,發射成功率達97.7%,居世界首位。其中2015年共發射19箭45星,成功率100%。

另據鳳凰資訊2月18日補充了當年各方媒體跟進報導「長徵三號乙火箭首飛失敗」的消息。

《人民日報》在1996年2月16日、3月3日、9月12日發文,多次就此事調查進展進行報導,對傷亡人數、環境影響、事故原因進行了詳細說明。

《人民日報》1996年2月16日4版,報導截圖

《人民日報》1996年3月3日4版,報導截圖。報導稱,「本次事故造成六人死亡,五十七人受傷住院。」

《人民日報》1996年9月12日4版,報導截圖

《中國航天報》事故發生後的跟進報導

(觀察者網綜合中新網、鳳凰資訊、@央視新聞等消息)

相關焦點

  • 航天科技集團:「長徵火箭墜毀致500人死」不實
    今天(2月18日)下午,長徵系列火箭的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博已經對此消息發布回應,表示該言論嚴重失實。   該網友在微博中稱,「這次火箭撞山擊中家屬區,至少造成500人死亡,家屬區蕩然無存。」在該網友所提供的視頻中,記錄了1996年我國西昌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火箭首次發射失敗的現場畫面,在火箭墜毀的畫面之後,視頻中還展現了當時受火箭落地墜毀衝擊而被嚴重破壞的現場建築。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利,30天兩次失敗,對中國航天的影響有多大?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CZ-3B)是由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在長徵三號甲和長徵二號捆綁運載火箭的基礎上研製的大型三級液體捆綁火箭,火箭全長54.838米,一、二子級直徑3.35米、助推器直徑2.25米,三子級直徑3.0米,整流罩直徑4.0米,起飛質量425.8噸,標準GTO運載能力為5.1噸。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事故致500死?中航科工闢謠
    近日,有網友在觀看了國外媒體關於「中國1996年長徵三號乙火箭首飛失利」的紀錄片後,發微博稱「這次火箭撞山擊中家屬區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失利,系月內第二次失敗
    在國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獲得全面勝利的當下,航天人也在克服種種困難按計劃實施著2020年度航天發射計劃。4月9日19時46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枚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負責將印尼PALAPA-N1衛星送到預定軌道。
  • 長徵三號乙火箭首飛失敗現場視頻:墜山坡爆炸
    1996年2月15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迎來了一次國際商業衛星的發射,這也是我國的長徵三號乙的首飛,這在當時原本是一次穩妥的發射,可是最終的結果,卻出乎現場所有人意料之外。(視頻)  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門口,有這樣一片空地。這裡就是1996年長三乙首飛失利之後火箭墜落的地方。20年過去了,這裡仍然像一塊已經癒合的傷疤,記錄著當天中國航天的失利,也記錄著中國航天艱難的成長。
  • 長徵三號乙火箭搭載著印尼衛星發射失敗,這對中國航天有何影響?
    4月9日晚,我國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著印尼的帕拉怕-N1(PALAPA-N1)通信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結果火箭並沒有把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宣告失敗。那麼,此次發射失利會對中國航天帶來什麼影響呢?
  • 長徵三號乙發射失敗,或與火箭發動機有關
    疫情大致控制住了之後,我國航天工業又重新開始進行正常的火箭發射活動,不過沒想到出現了開局不利的情況,在25天之內接連兩次火箭發射失敗,這在我國的航天史上都是相當罕見的,而且發射失敗的型號是技術相對成熟的長徵三號和長徵七號系列。
  • 長徵5號發射失利 但不能因此抹黑中國航天
    7月2日19時23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5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目前,相關單位正在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雖然在此前不久,長徵5號已經有過一次失利,但這並不是可以抹黑中國航天的藉口。
  • 長徵五號乙火箭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中國空間站就等它了!
    長徵五號乙(CZ-5B),作為中國空間站發射的主力火箭被中國航天人寄予厚望。但現在面臨的形勢,讓國人為它狠揪著一把汗。如果五月不能發射,搞不好就得給長徵五號遙四騰地方了,畢竟火星不等人啊。長五遙四要是推遲,火星任務就得是兩年後了。
  • 長徵七號火箭可靠性那麼高,為什麼在第三次發射就失敗了?
    那都與兩次重大航天事故有關,一次是1986年發生的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故,另一次是2003年發生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這兩次重大航天事故總共造成14名美國太空人犧牲,因此讓美國成為世界上太空人犧牲最多的國家,同時也促進美國航天事業發展,讓美國成為世界上航天科技最發達國家。
  • 航天科技集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任務適應性提升記
    12月6日,由航天科技(000901)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簡稱長三乙改五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準確送入太陽同步軌道。這標誌著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長三甲系列火箭首次低軌發射任務獲圓滿成功,並向未來智慧火箭發展演進作出了新的探索。
  • 在25年前的今天,1996年2月15日(農曆1995年12月27日),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失敗,8死57傷.
    1996年2月15日,新型長徵三號乙大推力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國際通信衛星708。由於一個電子元器件的失效,使得慣性基準傾斜,火箭按錯誤的姿態信號進行姿態矯正,導致火箭在飛行22秒以後,觸地爆炸,星箭俱毀,發射失敗,造成8死57傷,是中國航天史上一次重大事故。
  • 「金牌火箭」背後的「金牌火箭人」——記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題:「金牌火箭」背後的「金牌火箭人」——記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研發團隊新華社記者白國龍在中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徵途中,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功不可沒。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三甲系列運載火箭),包括長徵三號甲、長徵三號乙、長徵三號丙三個型號,是我國航天領域主力運載火箭,主要用於我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的發射任務,並在北鬥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被譽為北鬥組網工程的「專屬列車」,有著「金牌火箭」的美譽。
  • 長徵七號火箭可靠性那麼高,為何第三次發射就失敗了?專家告訴你原因
    那都與兩次重大航天事故有關,一次是1986年發生的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事故,另一次是2003年發生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這兩次重大航天事故總共造成14名美國太空人犧牲,因此讓美國成為世界上太空人犧牲最多的國家,同時也促進美國航天事業發展,讓美國成為世界上航天科技最發達國家。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於1990年2月啟動研製,是在長徵四號甲火箭基礎上減少三子級,並進行適應性改進形成的火箭,主要用於發射近地軌道返回式衛星和太陽同步軌道,具有可靠性高和經濟型好的特點。長徵二號丁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航天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12年1月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稱號。長徵二號F
  • 科技日曆 |「神八」追吻「天宮一號」八周年,長徵五號「大火箭...
    此外還有中方10項、德方6項實驗,它們中既有探索生物現象和生命過程的基礎研究,也有的是為人類疾病尋找新的藥物診治突破,試驗結果將在「神八」返回後取得。長徵五號首飛成功除了「神八」飛天追吻「天宮一號」成功,在11月3日這個日子,還有一個重要的航天航空裡程碑需要被銘記。
  • 長徵五號發射失利,但這並不是抹黑中國航天的藉口
    7月2日19時23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5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目前,相關單位正在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雖然在此前不久,長徵5號已經有過一次失利,但這並不是可以抹黑中國航天的藉口。正如失敗是成功之母,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後實現螺旋式提升是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
  •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對中國航天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2019年12月27日,中國的航天人們「在黑暗中探索」兩年多的時間,終於再一次見到了光明。 12月27日晚間,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作為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和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因體型寬大而被暱稱為「胖五」。
  • 長徵火箭接連失利,辛苦奮鬥50年,中國究竟是不是航天強國?
    3月16日,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七號甲首飛失利;4月9日,攜載著印尼PALAPA-N1通信衛星的長徵三號乙再遇失利。在短短不到一個月內,連續的失利給中國航天蒙上了一層陰影。這讓人不禁發出疑問:中國航天是出現問題了嗎?
  • 中國航天一個月發生三次重大事故
    一個月內,中國發射火箭兩次失敗,一顆中國製造的衛星突然停止運行4月9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度尼西亞PALAPA-N1衛星失敗,火箭三級及衛星殘骸墜落。3月16日,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首次長徵七號甲改中型運載火箭飛行任務,但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失敗。除這兩次火箭發射失敗外,中國制的一顆衛星也突然出現問題。3月24日,委內瑞拉一號衛星在太空突然失效。該衛星由中國研發,2008年用長徵-3B運載火箭送入軌道,預計使用壽命為15年。但在2023年到期的前三年,該衛星偏離軌道並停止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