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舉世矚目!想要到達火星,就要突破第二宇宙速度,就要運用大推力運載火箭,因此我國採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又稱「大火箭」、「胖五」,是我國迄今為止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運載能力之前運載火箭的2.5倍。
從2006年正式立項,核心技術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也是一個新設計的、新材料、新結構的火箭,「胖五」渾身上下超過90%都是新技術。
它體型巨大,能力也大!
想要把這個大傢伙發射上去並不容易,需要提供強大的動力。那是8臺全新研製的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被裝配在四個助推器上,可產生最高壓強達500個大氣壓。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個壓力可以把黃浦江的水打到5000米高的青藏高原上。性能不輸國外的火箭。
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由此成為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基本參數和總體布局
長徵五號採用模塊化設計
火箭各組成部分對應不同的模塊:芯一級對應5米直徑火箭芯級模塊,芯二級對應5米直徑火箭上面級模塊,助推器對應3.35米直徑火箭助推級模塊。各種模塊根據不同方式搭配再加上整流罩等火箭部件就可以形成不同構型火箭。
箭體結構
長徵五號的箭體結構分芯級和助推器兩部分,由多個功能各異的部件和組件構成。
助推器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CZ-5B)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專門用來執行空間站發射任務。
它以長徵五號技術為基礎,是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全箭總長53.7米,芯級直徑5米,助推器直徑3.35米,起飛重量837.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
我國空間站建設預計於2020年至2025年間進行,預計在2022年前後建成。
空間站軌道高度為400~450公裡,設計壽命為10年,長期駐留3人,總重量可達90噸,以進行較大規模的空間應用,並將在軌運營10年以上!
「天和號」核心艙
感覺寫的可以的話就請點個關注鼓勵一下吧!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