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已經先後完成了高軌大衛星、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深空探測器三類太空飛行器的發射,成為長徵火箭家族中唯一可以勝任三種任務類型的火箭。
在發射高軌道大衛星方面,長徵五號火箭將我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從5.5噸提高到14噸,可以滿足新一代衛星平臺的發射需求,與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共同構成了發射高軌道衛星的能力階梯。「我國未來的高軌衛星重量可以達到8噸左右,只能通過長徵五號火箭實施發射。同時,在搭配合適的上面級後,長徵五號火箭也可以用一箭雙星的形式同時發射兩顆5.5噸重量的高軌衛星。」長徵五號火箭總設計師李東介紹。
在發射深空探測器方面,長徵五號火箭將我國深空探測的對象從月球拓展到了太陽系內行星。此前,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承擔了發射我國月球探測器的任務,相繼發射了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四個月球探測器,完成了對於月球的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和巡視探測。但是,在更遠的深空探測和更重的探測器發射任務上,長徵五號火箭的優勢就顯得更為突出。長徵五號火箭可以把5噸的載荷送入地火轉移軌道,足夠攜帶著陸器和巡視器,使得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落、巡」三類探測成為可能。
在發射空間站艙段方面,長徵五號B火箭將成為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的「專屬列車」。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與長徵五號火箭同屬長徵五號系列火箭,是我國首個採用一級半構型的新一代大型液體運載火箭,專門為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建設而研製,擁有長度達到20.5米的國內最大整流罩,近地軌道(LEO)運載能力達到25噸級,具備「零窗口」發射的能力,同時還擁有大推力直接入軌、大直徑艙箭分離等「黑科技」,將在未來兩到三年時間內,完成我國空間站艙段的發射。
「長徵五號火箭進入工程應用階段,將有力支撐國家重大航天工程的實施,對加快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發揮重要作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介紹。
運載火箭是開展一切航天活動的前提和基礎,運載火箭的能力決定了探索太空的步伐。在運載能力為王的太空時代,誰擁有更強的火箭,誰就掌握更大的主動權。長徵五號火箭的出現,讓我國火箭運載能力躋身世界第一梯隊,也讓我們對浩瀚宇宙的探索有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如果說擁有運載火箭是加入「太空俱樂部」的入場券,那麼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則決定了在俱樂部中的會員等級,因為運載能力不僅是一個國家航天實力的直接體現,也是開展一切航天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在長徵五號火箭出現之前,我國火箭在不同軌道的最大運載能力分別為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約5.5噸(長徵三號乙火箭)和近地軌道(LEO)約13.5噸(長徵七號火箭),長徵五號火箭的出現極大的提高了這些數字。「作為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大火箭,長徵五號火箭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左右,為建設空間站而研製的長徵五號B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李東介紹,也正因如此,長徵五號系列火箭有著航天「夢想號」的美譽,在航天強國建設的徵程中,「胖五」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此次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是長徵五號火箭第一次工程應用發射,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關鍵技術已逐漸成熟,具備執行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務的能力和條件。在此次「探火」任務中,「胖五」表現亮眼,在飛出中國火箭最快速度的同時,將5噸重的「天問一號」送入地火轉移軌道,充分展現出長徵五號火箭不俗的實力。站在高起點上出發,長徵五號火箭未來會更加「忙碌」,在多個應用領域都有很強的需求。比如,長徵五號火箭將繼續深空探測之旅,在年內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現對月球樣本的採用返回;長徵五號B火箭將作為空間站建設的「專屬列車」,在未來2-3年時間內相繼完成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的發射;同時,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突出的運載能力對於需要快速多星組網的衛星「星座」建設也意義重大,可以以「一箭多星」的形式快速實現衛星「星座」部署。
「中國航天的長徵永遠在路上。在參與各項重大航天工程建設的同時,長徵五號火箭也將為重型運載火箭研製提供了技術積累,為運載火箭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將更加有力支撐我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王小軍說。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肖歡歡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肖歡歡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