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雙喜臨門!空間站核心艙發射最終敲定,天問一號再破紀錄

2021-02-08 迷彩虎視頻

中國在航天領域一直保持著穩步發展的態勢。嫦娥五號登陸月球,採集月球土壤成功返回,讓大家非常振奮。雖然月壤檢驗結果出來後大家一直在調侃「不能種菜」,但是我們都明白,這是一個巨大突破。現在又有兩個好消息傳來,一是中國的太空站核心艙的發射已經確定。二是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馬上就會進入火星軌道。

中國的太空站核心艙會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載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隨後,中國還要發射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兩艘飛船會和太空站核心艙進行對接並檢測在軌技術。目前,核心艙和航天員都已經做好了準備。中國太空站項目分為兩個階段,此後還會有11次發射,包括實驗艙和貨運、載人飛船。之後,中國的第一個載人太空站就可以建成並長期在地球軌道運行,中國將會在太空站上進行太空環境下的科學研究。

「天問一號」是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載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這是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項目,也是第一次行星探測。「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任務。「天問一號」重量為5噸,包括一個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火星車在著陸巡視器裡。「天問一號」已經出發了163天,飛行4億公裡,現在距離火星800萬公裡。過一個月就會進行制動,進入火星軌道,然後著陸。現在,經過檢測,「天問一號」各項正常。

針對中國的太空計劃,有些言論認為中國是在進行太空競賽,這是一種偏見。太空技術分為民用和軍用。如果其他國家一直用對抗的觀點看待中國,太空技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這種競爭會從太空一直到月球,再到火星。聯合國一直在呼籲太空非武器化,還通過了一項「不首先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協議,但是有一些國家還是不願意遵守,不斷突破限制,建立太空部隊。

這種協議最重要的是大家互信、不用零和博弈的觀點看待其他國家。就像大家都遵守規矩排隊,那麼秩序就很和諧。但要是有一個人只考慮自己去插隊,其他人看到規矩破壞,也不會再排隊。到最後,就是一窩蜂擠在一起,效率沒有排隊那麼高。中國對太空的開發,一直堅持非軍事化,並願意把成果和全人類共享。看看北鬥定位系統就知道了,北鬥建設過程中,受到不明幹擾。但是北鬥衛星定位系統建立後,中國並沒有獨享。現在,世界上已經有一半的的國家使用北鬥系統。中國還在突尼西亞建立了第一個北鬥海外中心,為經濟落後的非洲地區提供服務。所以還是要堅持和平利用太空。中國在這方便一直是全力贊成並切身實地地去做,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的態度。

相關焦點

  • 關於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飛船、天問一號
    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
  • 長五B擬於今年春季發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任務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月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該集團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 我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春季發射,國際空間站還能堅持多久
    ,而近日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預計在明年春天我國空間站的核心艙就將發射。」也發射成功了,根據目前得到的最新消息,「天問一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了1億公裡,並且它還繼續在奔赴火星的路上。
  • 我國2018年前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天和一號」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記者餘曉潔、王聰)在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來臨之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聞發言人王中陽表示,「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將全面推進,任務艱巨。載人航天工程中,預計在2018年前後完成研製並發射「天和一號」空間站核心艙,這是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重要起點。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春天將發射後續還有天舟二號...
    在嫦娥五號自月球歸來、天問一號向火星進發的同時,中國的天宮空間站計劃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空間站核心艙將於明年春天發射,地點定於海南文昌,使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
  • 2021年中國宇航發射任務有望突破40次 空間站核心艙上半年發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表示,2021年,該集團計劃安排4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春天將發射 後續還有天舟二號...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春天將發射 後續還有天舟二號、神州十二號  Winnie Lee • 2020-12-27 16:29:11 來源:前瞻網 E3218G0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春天將發射後續還有天舟二號、神州十二號
    在嫦娥五號自月球歸來、天問一號向火星進發的同時,中國的天宮空間站計劃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當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空間站核心艙將於明年春天發射,地點定於海南文昌,使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重量達22噸,全球首次使用電推發動機太空飛行器
    說到空間站,蘇聯作為全球第一個發射空間站的國家,在1986年發射「和平號」空間站,工作12年之後於1999年開啟無人自動駕駛,最終在2003年墜入大氣層燃燒分解。此後便是美國聯合多個國家打造國際空間站,也是目前唯一成熟的空間站。
  • 航天科技公布2021年太空任務:40餘次發射、空間站是重中之重
    2020年12月27日,在成功發射遙感三十三號衛星之後,中國航天2020完美收官。2021年來了,今年航天發射任務將達到40餘次,載人空間站則是今年的重中之重。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穩了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通過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成功,中國的航天穩了。今年疫情以來,中國的航天也出現了兩次重要型號的失敗:3月17日新型號長徵七號甲與7月10日新型號快舟十一號發射失敗,許多人也開始質疑中國航天怎麼了?不嚴謹了?人才流失了等等。
  • 關於空間站核心艙、神舟十二號飛船、長二F/長七/長五B火箭...
    新年伊始,我國多項重大航天工程(603698)公布了一系列新進展:由中國航天科技(000901)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我國空間站工程空間站各艙段、飛船及其發射使用的運載火箭正按計劃開展各項總裝與測試工作,其中,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任務擬於今年春季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執行
  • 中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中國將於今年(2021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隨後將發射天舟二號和神舟十二號。目前,空間站核心艙測試已基本完成,航天員乘組已選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今年春季將首先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隨後將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完成交會對接和相關在軌關鍵技術驗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周建平我們將建成中國第一個長期在軌飛行的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載人空間站,並且在上面開展大規模的空間科學研究。
  • 中國空間站傳喜訊,2021年春將發射核心艙,預計2022年將全面建成
    近期在湖南韶山舉行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交接儀式上,中國載人航天總師周建平稱,在2021年春季,中國將發射搭載空間站核心艙的「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目前,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完畢,其他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最後預計在2022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天宮」空間站。
  • 我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我國將於今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空間站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原標題: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我國將於今年(2021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 中國空間站核心艙核心艙已基本完成測試工作,航天員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IT之家1月3日消息 據央視新聞報導,我國將於今年(2021 年)春季在海南文昌用長徵五號 B 遙二火箭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目前,核心艙已經基本完成測試的全部工作,航天員乘組已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圖截於央視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表示,我國將在今年春季率先發射空間站核心艙,隨後將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以及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這代表我國將完成交會對接和相關在軌關鍵技術驗證。
  • 火星探測器發射後接下來做啥?2-3年內完成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的...
    隨著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已經先後完成了高軌大衛星、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深空探測器三類太空飛行器的發射,成為長徵火箭家族中唯一可以勝任三種任務類型的火箭。
  • 中國航天 2021 年全年計劃發射次數「40+」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召開了 2021 年型號工作會議,會上指示了部分關於我國航天事業的決定和安排。 航天科技集團計劃在 2021 年安排 40 餘次宇航發射任務,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進入關鍵實施階段,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 「天問一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 「繞、落、巡」探測; 將重點開展空間站實驗艙、載人月球探測關深階段的研製工作,重點加快推動北鬥導航國家戰略在民用航空等領域應用落地。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航天開啟深空探測新局面
    就在7月23日中午12時41分,正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待命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升空,飛行約2167秒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邁出了中國火星探測計劃的第一步,也開啟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新局面。本次負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與過去的長徵五號系列火箭相比,具有多個突出優勢,其一,飛行速度快達到每秒11.2千米,即第二宇宙速度,幫助「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順利飛往火星。
  • 中國空間站試驗核心艙已完成正樣產品生產 計劃於2020年發射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中國空間站系統已完成試驗核心艙正樣產品生產,正在開展總裝集成測試。按照規劃,我國將於2020年發射空間站核心艙,由此拉開屬於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