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航天領域一直保持著穩步發展的態勢。嫦娥五號登陸月球,採集月球土壤成功返回,讓大家非常振奮。雖然月壤檢驗結果出來後大家一直在調侃「不能種菜」,但是我們都明白,這是一個巨大突破。現在又有兩個好消息傳來,一是中國的太空站核心艙的發射已經確定。二是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馬上就會進入火星軌道。
中國的太空站核心艙會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載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發射。隨後,中國還要發射神州十二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兩艘飛船會和太空站核心艙進行對接並檢測在軌技術。目前,核心艙和航天員都已經做好了準備。中國太空站項目分為兩個階段,此後還會有11次發射,包括實驗艙和貨運、載人飛船。之後,中國的第一個載人太空站就可以建成並長期在地球軌道運行,中國將會在太空站上進行太空環境下的科學研究。
「天問一號」是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載長徵五號遙四火箭發射。這是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項目,也是第一次行星探測。「天問一號」將一次性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任務。「天問一號」重量為5噸,包括一個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火星車在著陸巡視器裡。「天問一號」已經出發了163天,飛行4億公裡,現在距離火星800萬公裡。過一個月就會進行制動,進入火星軌道,然後著陸。現在,經過檢測,「天問一號」各項正常。
針對中國的太空計劃,有些言論認為中國是在進行太空競賽,這是一種偏見。太空技術分為民用和軍用。如果其他國家一直用對抗的觀點看待中國,太空技術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這種競爭會從太空一直到月球,再到火星。聯合國一直在呼籲太空非武器化,還通過了一項「不首先在太空部署武器」的協議,但是有一些國家還是不願意遵守,不斷突破限制,建立太空部隊。
這種協議最重要的是大家互信、不用零和博弈的觀點看待其他國家。就像大家都遵守規矩排隊,那麼秩序就很和諧。但要是有一個人只考慮自己去插隊,其他人看到規矩破壞,也不會再排隊。到最後,就是一窩蜂擠在一起,效率沒有排隊那麼高。中國對太空的開發,一直堅持非軍事化,並願意把成果和全人類共享。看看北鬥定位系統就知道了,北鬥建設過程中,受到不明幹擾。但是北鬥衛星定位系統建立後,中國並沒有獨享。現在,世界上已經有一半的的國家使用北鬥系統。中國還在突尼西亞建立了第一個北鬥海外中心,為經濟落後的非洲地區提供服務。所以還是要堅持和平利用太空。中國在這方便一直是全力贊成並切身實地地去做,讓全世界看到中國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