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五號火箭運載能力知多少?先來了解這次任務都有哪些新挑戰

2020-12-06 西部網

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長徵五號憑藉它強大的運載能力,支持著我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的實施,這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載荷重、窗口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應對了這些新的挑戰。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對於長徵5號這種大型液體火箭來講,發射前各項工作非常複雜。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複雜到什麼程度?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我們整個進場以後,所有的工作總共是2700項,要進行煤油加注,液氫加注,液氧加注,射前的各項檢查等等。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可以說它精確到每分每秒。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要確保每一個動作要準確到位,毫釐不差,這對我們的能力也是一次檢驗。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挑戰和超越的開始,每一次挑戰和超越,超越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這一次它開啟探月工程三期的一個重要的開始的,那它要超越自己什麼?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長五B遙一的首飛成功,從此拉開了中國載人空間空間站建設的大門,天問一號發射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打出了中國航天的新高度,打出了中國航天的新速度。

這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重量是目前我們國家所發射的有效載荷重量之最,而且是直接送入的地月轉移軌道。第二個由於地月關係和彈道設計的原因,這次的發射窗口很窄,接近零窗口的發射。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什麼叫零窗口?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必須到點就要準時發射。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不準時發射會怎麼樣?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很可能到達不了月球的軌道。這次的任務就有可能會造成失敗。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那麼對於「長五」來說,您對它的未來還有哪些期待?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長徵5號運載火箭作為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那麼後續還將承擔載人空間站的建設,完成核心艙、試驗艙的發射,那麼後續還將承擔起我國月球探測、深空探測等多項重大航天工程任務。同時長徵5號這種大的運載能力,一定也會為我國的衛星網絡的組網發射提供巨大的便利,可以實現一箭多星,大幅提高發射入軌的效率,相對我們現在的運載火箭的能力至少兩倍以上。

編輯:張娟

相關焦點

  • 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 躋身全球最強火箭行列
    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首飛圓滿成功!今天(11月3日)20點43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出一聲長嘯,火光映紅了天空。長徵五號起飛引發的大地震動,傳到數公裡之外。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與其託舉的遠徵二號上面級成功分離,上面級繼續將實踐十七號衛星送往預定軌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五號成功首飛 中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原標題:長徵五號成功首飛 中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喬全興、魏東旭):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五號: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3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噸,這比中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火箭整體性能和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長徵5號在國內運載火箭中首次採用了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了無毒無汙染的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因而力大無比。此前,中國火箭芯級直徑都是3.35米。由於體格粗壯,所以長徵5號的綽號叫「胖五」。
  • 為啥長徵五號是「大火箭」?
    新華網文昌11月3日電(記者周慧敏 白國龍 趙穎全)11月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作為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裡程碑工程,長徵五號首次飛行任務的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之列,我國從此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  長徵五號被航天人俗稱為「大火箭」。為何如此稱呼?
  • 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11月上旬將首飛(組圖)
    ­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11月上旬將首飛(組圖)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11月上旬將首飛(組圖)­長徵五號矗立在發射架­  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10月28日通過垂直轉運從總裝廠房轉運至發射塔架,即將展開首次飛行試驗,計劃於11月上旬擇機發射。
  • 長徵五號火箭刷新歷史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通訊員 高崇芮  廣州日報:這次任務是探月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對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提出哪些新要求?研製團隊是怎麼應對的?  「長五」團隊: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新一代大型液體運載火箭。對「長五」火箭來說,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軌道是全新的。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李明華:每一次成功 都是下一次挑戰和超越的開始
    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挑戰和超越的開始每一次挑戰和超越超越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預定軌道,這型我國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再一次用成功證明了自己。特別是對於長徵五號團隊,經歷過失敗的洗禮,對成功這種期待更加強烈。長五人對成功的渴望,源於3年前那一次慘痛的失敗。2017年7月,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關於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的失利,經過908天這樣的一個蟄伏,再到它的復飛成功,所以大家對長徵五號的印象是越來越深刻,那麼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當時失敗的這個原因到底是什麼,通過什麼方式方法來解決?
  • 人民日報:長徵五號,中國新力量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告訴記者,我國現役運載火箭存在運載能力不足、推進劑有毒有汙染、適應性低等問題,因此,提高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適應性與環境友好性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副院長李斌介紹,液體火箭發動機是運載火箭的技術核心和技術基礎。為了實現大型火箭發動機的無毒化,新一代發動機從開始研究就決定選擇無毒的液氧和烴類推進劑。
  • 我國進入世界現役火箭運載能力第一梯隊
    新華社發進入世界現役火箭運載能力第一梯隊5日18時00分,長徵五號B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從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488秒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我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飛行任務告捷。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1次飛行。
  • 長徵五號火箭總設計師,咱漢中人!
    ,現擔任我國運載能力最強、技術最複雜的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說道,要完成國家給長五下達的運載能力大幅提升的指標,簡單的在原有火箭基礎上放大樣是不行的,必須採用創新的辦法。長五使用新技術的比例超過了此前任何一個火箭型號,達到了90%以上,這麼高的新技術比例也就意味著極大的風險。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它的運載能力在國際上排名如何?
    就在昨日傍晚18時,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專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火箭全長約53.7米,直徑5米,捆綁4個直徑3.35米助推器,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氧、液氫和煤油作為推進劑,起飛質量約84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22噸。為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的「乘客」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返回艙試驗艙。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創多項中國紀錄:總推力1060噸 新技術比近乎100%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環球時報11月4日報導)中國新型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11月3日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始它的首次太空之旅。作為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到底創造了哪些中國紀錄呢?■中國「最高最壯」火箭一飛沖天長徵五號是中國最高、體積最大的火箭。到底有多高呢?
  • 中國後來居上後,「長徵五號」火箭在全世界,算什麼水平?
    在共和國剛成立的時候,我們的航天人就為了星辰大海的徵途開始了探索,我們曾經在太空梭和太空火箭的問題上開始選擇。在經過研究後選擇了天空火箭的道路,一窮二白的共和國在美蘇兩大超級帝國的影子裡成長。到了如今長徵五號在頭頂的宇宙看著已不復存在的帝國,多少有些唏噓,旁邊的美國航天也不再嘲笑我們。我們會在長徵五號的努力中建立自己的太空帝國,空間站火星探索,那些遙遠的星辰也只是遙遠,而不是遙不可及。
  • 你知道長徵五號火箭為啥叫「胖五」麼?-虎嗅網
    14噸,地月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為8.2噸,地火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超過5噸,在世界現役運載火箭中名列前茅,這為我國將來空間站的建設、月球和火星任務都提供了重要保障。火箭整體看起來比較粗大,因此有「胖五」的暱稱。長徵五號每個助推器上都有兩臺火箭發動機,芯級火箭也是兩臺發動機,從底部看,共10臺發動機。
  • 嫦娥五號|揭秘「嫦娥」坐騎:胖五火箭
    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可達14噸級水平,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5噸級,運載能力、運載效率等重要性能指標均居世界先進水平。長五B火箭是一款一級半構型的火箭,可以實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25噸級水平,後續將用於執行空間站發射任務,還可以和遠徵上面級搭配,執行近地軌道衛星群發射任務。Q:這次嫦娥5號發射窗口特別短,為什麼?
  • 從「新」出發,解碼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那些新特點新功能
    以文昌發射場為新起點,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帶上了「新乘客」——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新的火箭、新的飛船試驗船又有哪些新特點、新功能?請隨記者一道去看一看。安普忠繼承「哥哥」長徵五號的優秀基因,「弟弟」長徵五號B同樣是地地道道的「大力士」—火箭芯一級直徑為5米,捆綁4個直徑3.35米的助推器,全長約53.7米,起飛質量約84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
  • 長徵八號來了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空白
    隨著中國航天發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此前我國新一代火箭的運載能力尚存空白,不能滿足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需求。   長徵八號應運而生。一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說,該型火箭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
  • 揭秘長徵五號火箭:採用液氫液氧燃料 被稱冰箭
    總結來看,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冰箭」)的出現主要源於兩點:  一方面,現役長徵系列火箭面臨更新換代。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雷凡培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他認為,火箭的結構效率、火箭發動機的推重比、火箭運載能力等衡量我國運載火箭技術基礎的重要指標,都需要在研製新型火箭中獲得進一步完善。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託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一飛沖天!來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時,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也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
  • 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中國航天回應今年兩次發射失利
    根據計劃安排,2020年,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將執行3次發射任務。在長徵五號B首飛後,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長徵五號火箭還將迎來第五次發射,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上月球,實現對月球表面的採樣返回。長五B首飛任務將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開展試驗驗證。完成技術方案驗證後,長徵五號B遙二至遙四任務將先後完成空間站3個艙段的發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