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五號: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2020-12-06 網易新聞

2016年11月3日,中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徵5號首次發射獲得成功,在國內外產生重要影響。它是中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13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噸,這比中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火箭整體性能和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長徵5號在國內運載火箭中首次採用了5米直徑箭體結構,首次使用了無毒無汙染的液氫/液氧與液氧/煤油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因而力大無比。此前,中國火箭芯級直徑都是3.35米。由於體格粗壯,所以長徵5號的綽號叫「胖五」。其體格之所以粗壯是為了容納更多的推進劑,產生更大推力。這樣也可以減少火箭的級數,從而減少火箭的分離次數,提高火箭的可靠性。

該火箭的芯一級、芯二級火箭發動機都採用液氫/液氧燃料,而助推器採用液氧/煤油燃料。這種同時採用兩種無毒無汙染的低溫燃料發動機組合起飛方案在中國是首次。為什麼採用這種複雜的組合起飛方案,這是因為芯一級、芯二級工作時間長,所以適宜採用高比衝的液氫/液氧動力系統;助推器工作時間相對較短,因此適宜採用推力大、推進劑密度大的液氧/煤油動力系統,使發動機的密度比衝增加。採用這種方案,運載火箭規模最小,使用的發動機臺數最少,從而可以有效提高運載能力與運載效率。

其芯級全部採用低溫推進劑,這在中國運載火箭的研製歷史上也是頭一次。由於液氫溫度為—253℃,液氧為—183℃,所以長徵5號內部是遠遠低於冰點的超低溫,是名副其實的「冰箭」。由於其燃燒產生的是水,所以實現了無毒、無汙染,這也標誌著中國在運載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適應性及環境友好性方面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長徵5號系列火箭採用「一個系列、兩種發動機、三個模塊」的總體思路,貫徹了「通用化、組合化、系列化」的設計思想。「兩種發動機」是指研製50噸液氫/液氧發動機和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三個模塊」是指裝有2臺50噸液氧/液氫發動機的5米直徑模塊、裝有2臺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的3.35米直徑模塊、裝有1臺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的2.25米直徑模塊。採用模塊化的設計思想可以實現技術共用,提高可靠性,節省成本,縮短研製周期。

該火箭在執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任務時採用兩級半構型火箭直接入軌,在執行近地軌道發射任務時採用一級半構型火箭直接入軌。這不僅能大幅度提高運載能力,而且可以降低了成本。其中所謂的半級是指捆綁的助推器。

此系列火箭有6種構型,其中兩級半構型的和一級半構型的各3種,它們分別捆綁了2個2.25米直徑助推器(每個助推器採用1臺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和2個3.35米直徑助推器(每個助推器採用2臺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捆綁了4個3.35米直徑助推器(每個助推器採用2臺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捆綁了4個2.25米直徑助推器(每個助推器採用1臺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在兩類構型中推力最大的是以下兩種:

一種是捆綁了4個3.35米助推器的兩級半構型。其芯一級、二級直徑均為5米。芯一級採用5米直徑模塊;芯二級採用2臺9噸級推力液氫/液氧發動捆綁;芯一級還捆綁了4個3.35米直徑模塊。其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為14噸。它主要執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2016年首射的長徵5號採用的就是這種, 2017年發射嫦娥5號月球採樣返回器的長徵5火箭也採用的是這種。

另有一種是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去掉第二級。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5噸。它主要執行近地軌道太空飛行器的發射任務,將在2019年發射20噸級空間站艙段的長徵5號B就是這種。

首次發射的長徵5號火箭上裝有3種12臺全新大推力發動機,它們均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推進技術,且分別是中國最大推力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最大推力的液氫/液氧發動機和比衝性能最高的火箭發動機。

芯一級上的2臺50噸液氫/液氧發動機在國際同類發動機中處於先進水平,使中國液體火箭推進技術的整體水平跨上一個大的臺階。該發動機有以下特點。

一是運載效率高。它是火箭化學推進劑中能量最高的燃料,比衝最高能夠達到465秒,比現有常規燃料發動機性能提高約50%。

二是推力十分大。與現役上面級液氫/液氧發動機相比,50噸液氫/液氧發動機真空推力是其9倍,推力室室壓是其2.7倍,氫渦輪泵功率是其15倍,氧渦輪泵功率是其20倍,是中國目前運載火箭家族中的「龍頭老大」。

三是綠色很環保。其燃燒產物為潔淨度達99.99%的純淨水,具有綠色環保、零碳排放等優點,是世界上排放種類最少、最綠色環保的發動機,因此長徵5號運載火箭也被成為「綠色火箭」。

芯二級上的2臺9噸級液氫/液氧發動機是中國首個採用先進的閉式膨脹循環方式的氫氧發動機,也是中國目前比衝最高的火箭發動機,能大大提高發動機的自身可靠性,可以通過多次啟動,助推火箭進入地球轉移軌道。

4個助推器上的8臺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是中國單臺推力最大、技術最先進、應用前途最廣泛的新型動力裝置,填補了中國補燃循環發動機技術空白,使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個掌握高壓補燃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技術的國家。

按照系列化、組合化思想,長徵5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實現了6種構型同時開展總體設計,成功解決了6種構型同時優化與設計的難題。

長徵5號火箭首次採用了5米直徑大型箭體結構。5米直徑大型箭體結構不僅僅是結構外形尺寸的簡單放大,而且是從結構形式、材料選擇、製造工藝、製造工裝、試驗驗證體系的徹底革新。通過長徵5號火箭研製,不僅使中國掌握了5米直徑結構的設計、製造能力,也突破了千噸級靜力試驗技術等,同時大型結構製造也帶動了材料、機械加工、熱處理、焊接、檢測等裝備製造業的大發展。

2017年,中國將用長徵5號火箭分別發射採用東方紅5號新一代大型衛星平臺的實踐18號通信衛星和嫦娥5號月球採樣返回器,2019年起將用長徵5號B火箭開始陸續發射3個20噸級的空間站艙段,2020年將用長徵5號火箭發射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它也可用於發射不同地球軌道大型載荷及其它深空探測任務載荷,同時為中國未來載人登月用的重型火箭研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長徵5號將實現中國火箭運載能力的大幅度跨越,為中國後續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務提供高可靠、低成本、無毒無汙染、適應性強、安全性好、運載能力大的先進運載工具。(杭添仁)

本文來源:網易軍事 責任編輯:仝賀_NN4951

相關焦點

  • 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11月上旬將首飛(組圖)
    ­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11月上旬將首飛(組圖)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11月上旬將首飛(組圖)­長徵五號矗立在發射架­  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10月28日通過垂直轉運從總裝廠房轉運至發射塔架,即將展開首次飛行試驗,計劃於11月上旬擇機發射。
  • 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首飛成功 躋身全球最強火箭行列
    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首飛圓滿成功!今天(11月3日)20點43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出一聲長嘯,火光映紅了天空。長徵五號起飛引發的大地震動,傳到數公裡之外。隨後,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與其託舉的遠徵二號上面級成功分離,上面級繼續將實踐十七號衛星送往預定軌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五號成功首飛 中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原標題:長徵五號成功首飛 中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喬全興、魏東旭):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創多項中國紀錄:總推力1060噸 新技術比近乎100%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環球時報11月4日報導)中國新型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11月3日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開始它的首次太空之旅。作為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到底創造了哪些中國紀錄呢?■中國「最高最壯」火箭一飛沖天長徵五號是中國最高、體積最大的火箭。到底有多高呢?
  • 中國最大火箭長徵五號上發射架(組圖)
    長徵五號轉運途中    長徵五號矗立在發射架  據央視新聞消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10月28日通過垂直轉運從總裝廠房轉運至發射塔架,即將展開首次飛行試驗,計劃於11月上旬擇機發射
  • 長徵五號火箭運載能力知多少?先來了解這次任務都有哪些新挑戰
    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長徵五號憑藉它強大的運載能力,支持著我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的實施,這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載荷重、窗口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應對了這些新的挑戰。
  • 為啥長徵五號是「大火箭」?
    新華網文昌11月3日電(記者周慧敏 白國龍 趙穎全)11月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作為我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裡程碑工程,長徵五號首次飛行任務的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火箭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之列,我國從此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  長徵五號被航天人俗稱為「大火箭」。為何如此稱呼?
  • 快來圍觀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空間站核心艙也要依靠它的力量
    長徵五號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又稱「大火箭」、「胖五」,是我國迄今為止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運載能力之前運載火箭的2.5倍。性能不輸國外的火箭。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由此成為中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它的運載能力在國際上排名如何?
    就在昨日傍晚18時,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專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火箭全長約53.7米,直徑5米,捆綁4個直徑3.35米助推器,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氧、液氫和煤油作為推進劑,起飛質量約84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22噸。為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的「乘客」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返回艙試驗艙。
  • 中國運載火箭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正在研製全球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據媒體報導,至今長徵運載火箭共發射252次,將344個太空飛行器送入了預定軌道,至今仍在軌工作170餘顆,其入軌精度、發射成功率、現役運載能力均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目前長徵八號火箭已開始研製,未來長徵系列的運載火箭,將圍繞火箭重複利用、月球探測、載人登月等前沿領域,不斷勇攀高峰。
  • 胖五長徵五號火箭,身擔重任!
    承擔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的佼佼者,它的運載能力比傳統火箭有了大幅提升,未來還將承擔我國的太空探測、深空探測、空間站建設等多個重大工程發射任務。 長徵五號火箭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4噸,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 中國最強火箭長徵五號,距離超級火箭土星五號,差距還有多遠
    對於這些項目來說,胖五的運載能力就不夠了。就以50年前美國實施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為例。為了能把太空人及所需裝備送上月球,當時美國建造了迄今為止,人類史上運力最強的超級火箭土星五號(前蘇聯的能源號火箭運力比土星五號稍差一點)。雖然設計目標不一樣,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對比來看一看,胖五和五十年前的土星五號相比,差距還有多遠。
  • 專家談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低軌運載能力達140噸 與美土星五號相當
    圖為外媒報導中設想的中國「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與美國SLS(太空發射系統)、土星五號不過接受採訪的中國專家表示,中國的運載火箭技術近些年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一度達到現役火箭的第一梯隊。但限於材料、工藝等基礎工業不足等原因,中國運載火箭要想進一步提升尚需時日。
  • 土星五號強到什麼程度?現役最強火箭的運載能力不足它一半!
    相比之下你就知道了,美國現役的最強火箭,重型獵鷹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也才63.8噸,連土星5號的一半都不到,而俄羅斯現役最強的火箭,質子號火箭與中國現役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也就在22噸到25噸左右的水平,可見土星五號運載能力有多恐怖了吧。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失利 具體原因仍在調查!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中國有4個航天發射場,其中最新的是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47年前中國成為航天大國,此後航天事業一直迅猛發展,目前各項指標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
  • 中國後來居上後,「長徵五號」火箭在全世界,算什麼水平?
    而中國後來居上,如今中美才是真正的對手,隨著紅色帝國的破滅,繼承帝國意志的長子俄羅斯現在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2016年長徵五號發射成功,2020年長徵五號B型發射成功。這樣的輝煌已經是俄羅斯遙不可及的夢。那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在全世界到底算什麼水平?
  • 大塊頭有大智慧:「數」說長徵五號火箭(圖)
    視頻: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二十號衛星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海南文昌12月27日電 題:大塊頭有大智慧:「數」說長徵五號火箭  作者 郭超凱 姜哲  12月27日,長徵五號遙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幾個關鍵數字或可揭秘這型「大塊頭」運載火箭蘊含的「大智慧」。
  • 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首飛獲得圓滿成功
    中新網文昌11月3日電(記者 張素)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3日20時43分,中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對中國航天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2019年12月27日,中國的航天人們「在黑暗中探索」兩年多的時間,終於再一次見到了光明。 12月27日晚間,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作為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和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因體型寬大而被暱稱為「胖五」。
  • 我國進入世界現役火箭運載能力第一梯隊
    長徵五號B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著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長徵五號B全長約53.7米,芯一級直徑5米,捆綁4個直徑3.35米助推器,整流罩長20.5米、直徑5.2米,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液氧、液氫和煤油作為推進劑,起飛質量約84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是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