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運載火箭開工!中國載人登月方案出爐,NASA也給出對策

2020-09-22 宇宙印象

編者按: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公布了我國載人登月方案的設想,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月球空間站等令人眼花繚亂的目標讓人熱血沸騰。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NASA也給出了對策,要對2024年登月進行調整,要求太空人將月球水冰物質帶回地球,以便研究部署。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602期

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關於載人登月探測的初步方案與思考已經公布,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讓關心中國航天發展的愛好者們吃了一個定心丸:說明中國在嫦娥工程之後還有新的動作,載人登月也是必然要落實的超級工程!在大會上,中國航天相關機構提出了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月球空間站等令人眼花繚亂的目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有足夠強大的火箭,這就是新一代運載火箭!

圖片解讀: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我國載人登月設想方案公布

圖片解讀:我國載人登月是個必然要完成的工程

在載人月球任務的目標是實現中國航天員登上月球、掌握地月往返技術、月面駐留技術、建立月面基地等,全面開發地月空間資源。
中國航天大會在舉行的同時,大洋對岸的美國也在調整自己的策略,2024年重返月球任務有所變化,NASA試圖將更多的月球表面物質帶回地球,包括月球上的水冰。雖然兩者在時間上關聯程度不大,但NASA的對策被解讀為美國的一種反制措施,要對月球南極的冰層先下手,以便確定月球基地的建造位置,與中國載人登月形成競爭。2024年重返月球任務的太空人不僅要帶回月球巖石樣本,還要帶回月球上的水冰,在地球上的實驗室內對月球水冰物質進行分析,確定月球上的水到底來自哪兒。

圖片解讀:獵戶座飛船

圖片解讀:月球上水冰物質的分布,集中在南極附近撞擊坑的永久陰影區內

在NASA的規劃中,2024年重返月球需要獵戶座飛船運輸太空人,從地球運輸到月球軌道上,然後太空人會進入月面著陸器上,實現重返月球。根據NASA的調查,月球南極存儲著大量的水冰物質,這些冰有可能來自彗星撞擊,也可能來自太陽風中的氫與月球上富含氧的巖石產生的化學反應。1990年代NASA發射的月球勘探者探測器確定月球上存在水,並且對月球表面高濃度氫分布進行了測繪。目前形成的觀點是在月球南極的艾肯盆地永久陰影區內,存在大量的水冰物質,還有大量其他揮發物,如硫化氫物質等。
月球水冰的來源、分布、深度以及總量都是個未知數,這需要太空人登上月球表面,帶回物質才知道。月球水冰必然是未來中美競爭的焦點,因為水不僅可以供太空人飲用,還能分解形成氫和氧,作為火箭燃料使用,佔領了月球上的水冰源頭,基本上就控制了月球。從地球上帶水到月球,費用非常高,在月球上開採更加合適。

圖片解讀:2024年NASA重返月球的想像圖

圖片解讀:除了NASA外,還有其他民間企業登月


圖片解讀:這是登月火星的時間表

建立月球基地之外,我們需要對月球水冰分布和形成進行研究,如果水冰來自太陽風中的氫作用,那麼水冰物質應該處於表層,比較容易開採,如果是彗星撞擊,那麼開採的難度就大得多了。科學家對深度為2至5米的重水石層樣品更有興趣,這裡基本上存儲了月球過去35億年的沉積物,這些樣本會告訴我們月球上水資源的來源等奧秘的答案。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相關焦點

  • 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正展開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認證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謝瑞強隨著「嫦娥」探月工程不斷取得成功,我國何時進行載人登月一直是大眾關注的熱點話題。9月18日,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拉開帷幕。在開幕式結束後舉行的主論壇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做了題為《載人月球探測方案及發展分析》的特邀報告。
  • 中國正開展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認證 計劃研發新一代載人火箭
    中新社福州9月18日電 (郭超凱)在18日召開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周雁飛表示,目前中國正持續開展載人登月方案深化論證,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能夠將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周雁飛介紹道,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規模大,可考慮在文昌發射場發射。
  • 載人登月有望了?NASA:開始組裝巨型運載火箭,推力超土星五號
    探測器的組成部分、登月的過程,都和當年的阿波羅登月飛船是相似的,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個是無人飛船,一個是載人飛船。,第一階段的太空發射系統運載火箭總推力達到3810噸,相比之下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推力為3408噸,即比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推力高出近10%。
  • 載人登月有望?NASA:開始組裝巨型運載火箭,推力超土星五號
    NASA新研製的主要用來發射載人登月飛船的巨型火箭,第一階段的太空發射系統運載火箭總推力達到3810噸,相比之下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推力為3408噸,即比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推力高出近10%。其升級版的推力甚至有望達到4173噸,比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推力高出近22.7%。
  • 長徵九號首戰告捷:第一階段工程全線完工,載人登月時間表出爐
    「阿波羅系列載人登月飛船」,毫無疑問由此產生的一系列技術成果必將直接助力中國載人登月工程。月面科研站建設計劃 2.給出了載人登月時間表,吳偉仁院士做出載人登月表態的時間是2019年,加上十年則是2029年左右,「左右」一詞是對大科技工程風險挑戰的客觀評估,更是「力爭上遊」的決心,也就是說我們有能力有條件在
  • 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露面,登月指日可待
    今年11月將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軟著陸及採樣返回,為載人登月打下基礎,而實現載人登月迫切需要一款重型運載火箭。不久前,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召開,披露了我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俗稱「921火箭」,它將扛起我國載人登月的大旗
  • 下一步,我們的徵途是載人登月
    圖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針對人們關心的中國載人登月規劃問題,吳豔華表示,中國載人航天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我國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實施載人登月計劃。「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吳豔華說,「當時美國和蘇聯搞太空競賽,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對於有媒體問「能不能搞載人登月旅遊」,吳豔華認為在技術上沒問題,關鍵是很貴。
  • 中國載人登月調整,921火箭成主力,可能趕在美國之前實現目標
    而我國月球探測的最終目標,是載人登月,並在月球建立基地。不過,要實現載人登月,僅僅依靠現在的長徵五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強大的運載火箭,此前我國計劃中的載人登月火箭有長徵九號和921火箭,可是在最近開幕的2020航天大會上,這個計劃有了調整。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調整,921火箭成主力,可能趕在美國前實現目標
    而我國月球探測的最終目標,是載人登月,並在月球建立基地。不過,要實現載人登月,僅僅依靠現在的長徵五號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強大的運載火箭,此前我國計劃中的載人登月火箭有長徵九號和921火箭,可是在最近開幕的2020航天大會上,這個計劃有了調整。
  • 中國新型「921火箭」曝光,或為載人登月做準備
    在2020中國航天大會上,我國載人登月計劃相關設想被披露,據悉我國可能會在2030年前後實現載人登月目標,其中一同被披露的還有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我國正考慮開發新一代運載火箭——「921火箭」。其可能替代長徵九號(CZ-9)運載火箭,提前完成我國載人登月任務。
  • 中國載人登月策略調整,921火箭扛大旗,或搶在美國之前登月
    目前,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中,按照「新華社」的報導,預計在今年11月份,我國將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不過要想實現載人登月那麼大的工程,依靠長徵-5號運載火箭還是遠遠不夠的。
  • 中國載人登月開啟倒計時,兩個登月計劃誰更優?
    而以當前全球的科技水準,如果一個國家能實現載人登月,毫無疑問是該國掌握人類最高科技的直觀體現。  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第一階段圓滿完成,接下來即將開啟第二階段——載人登月!  中國繞月工程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曾指出,中國最早2025年可實現載人登月。  而中國科學院的計劃,是在2030年左右完成中國人登月的壯舉。  如此看來,十年之內,中華民族就能實現數千年來的夢想,登上月球。
  • 長徵總師:如國家下決心 能在2025年載人登月
    「如果國家下決心,我們完全有可能在2025年前後實現載人登月。中國人登月將從文昌出發。」今天上午,長徵三號甲、乙、丙系列火箭總設計師兼總指揮、中國工程院院士龍樂豪,在海口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嫦娥三號2日凌晨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展開奔月飛天之旅。
  • 中國登月策略調整,921火箭扛大旗,或可提前5年載人登月
    目前,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中,按照「新華社」的報導,預計在今年11月份,我國將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不過要想實現載人登月那麼大的工程,依靠長徵-5號運載火箭還是遠遠不夠的。
  • 未來有沒有載人登月計劃?國家航天局曬出下一步計劃表
    【新民晚報·新民網】「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中國航天還要實施哪些重大工程任務?第三,大家非常關注中國載人航天。按照「三步走」的規劃,明年、後年是三期工程建設非常繁忙的時間,我們計劃用兩年時間,完成空間站共計11次發射任務,包括明年上半年計劃發射的核心艙,還有兩個試驗艙,還有四艘貨運飛船,大概四艘載人飛船,總共接近11次任務,兩年期間要完成。然後,要開展大量的在軌科學實驗。第四,大家也非常關心的進入空間能力。
  • 長徵五號可以實現載人登月嗎?有倆方案都支持!但另一方案更可行
    然而實際情況是這樣的方法也並非不可以,我國也的確有知名航天專家提出過這樣的方案,就是用2~3枚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載人登月艙分段發射到太空中組裝對接,然後從太空中再將載人登月飛船推向月球,實現我國載人登月並返回的計劃。
  • 簡述中國新921運載火箭的發展思路、需求及總體方案
    本文作者:夢尋yousa_喵B站UID:20497583本文主要內容:簡述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發展思路、需求及總體方案;對火箭基本參數進行相對合理的推算。2018年11月6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首次亮相。
  • 中國2030年前後載人登月 建立月球基地(圖)
    五月二十二日,中國嫦娥工程月球探測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葉培建在上海舉行的浦東院士科普講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正在對載人登月進行論證。參與論證的科學家認為,二0二五至二0三0年間是載人登月的最佳時間。此外,在二0一七年前,中國將實現月球的採樣返回。
  • 載人登月發動機告捷!長程點火試車圓滿成功,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而新一代重型載人火箭就是我國載人登月工程的主力運載工具。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將選擇最穩妥的分步驗證、逐步實施方案,火箭各級模塊將進行演示驗證飛行測試,如此一來就能充分暴露問題並加以完善,進而達到載人安全係數要求。
  • 嫦娥五號已經順利返回,中國什麼時候載人登月呢?計劃是什麼
    然而,隨著嫦娥五號的圓滿成功,中國什麼時候載人登月再次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發布了最新的登月設想報告,載人登月計劃由最初的長徵九號火箭換成了代號為921的運載火箭,與前者不同的是921的運載方案從一體發射變成了分兩次運輸,分別發射登月艙和服務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