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開啟「奔月」之旅,這個探測器重達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組成。按照計劃,嫦娥五號即將釋放著陸器、上升器組合模塊登陸月球,然後在月球表面採集一些月球樣本,緊接著上升器帶著樣本從月球表面發射升空進入月球軌道,與軌道器進行對接後返回地球。探測器的組成部分、登月的過程,都和當年的阿波羅登月飛船是相似的,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一個是無人飛船,一個是載人飛船。
當探測器發射升空後,很多國家、航天機構都表示,希望能夠分享嫦娥五號的成果,如俄羅斯的科學家希望能夠獲得一些樣本, NASA則希望我們分享嫦娥五號探月任務中獲得的信息。除此之外,NASA也不斷發出關於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計劃的消息,前幾天才發布了《2020年高層管理和績效挑戰報告(2020 Report of Top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Challenges)》,在這一項報告中,將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列為「第一挑戰」,提出了載人重返月球計劃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包括成本、運載火箭的延誤等問題,總的來說,就是在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可能有困難。不過,現在NASA再次傳出另一個消息,載人重返月球雖然困難重重,但還是有可能實現的。
現在NASA的工程師已經在開始組裝巨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這一枚運載火箭是NASA新研製的主要用來發射載人登月飛船的巨型火箭,第一階段的太空發射系統運載火箭總推力達到3810噸,相比之下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推力為3408噸,即比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推力高出近10%。其升級版的推力甚至有望達到4173噸,比土星5號運載火箭的推力高出近22.7%。
前文提到的,NASA此前稱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之所以面臨困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新型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的研製工作出現了嚴重的延誤,也嚴重超支,到現在都還沒完成研製工作。不過,現在已經開始組裝火箭,也說明研製工作又取得了一些進展,如果接下來的工作順利,2024年載人重返月球還是有希望的。
NASA的科學報告指出,在本周,新型運載火箭的第一個助推器部分已被安裝到移動發射器的頂部,正在為其首飛做準備工作,預計在2021年進行首飛,這是「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估計也就是未來幾個月內的事情了。第一次飛行不會搭載太空人,隨後在2023年執行「阿爾忒彌斯二號」飛行任務,將搭載太空人進行飛行,在2024年執行「阿爾忒彌斯三號」飛行任務,屆時會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
從時間來看,留給NASA的時間其實已經不多了,是否真的能夠在2024年實現載人重返月球,誰也沒法保證。因為如果按照這樣的計劃,預計是第三枚運載火箭實施載人登月,第一枚試射,第二枚載人試驗飛行。如果前面的試驗出現了問題,如首發出現意外等,那將會導致後續的工作出現延誤,必然會影響到最後實施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所以,2024年實現載人登月,還是有點懸。
如果NASA的載人重返月球計劃因為新型火箭的原因而繼續延誤,那未來有可能會被我們搶先載人登月。因為我們現在的嫦娥五號探測器也可以驗證從月球返回地球的技術,在接下來我們也將繼續執行嫦娥6號、嫦娥7號、嫦娥8號等任務,也在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當然,以當前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沒法實現載人登月的,我們正在研製的新型火箭除了大名鼎鼎的長徵九號以外,還有一款傳說中的「921火箭」。這款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起飛重量約2200噸,起飛推力近2700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5噸。等到我們新型火箭出來後,載人登月可能就會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