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瑞摩黃金頭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馬斯克:人類最早2025年登錄火星,目標是在火星建立至少100萬人口殖民地
霍金:科技進步構成巨大威脅,人類不逃離地球沒有未來,為此必須殖民其他星球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點,特斯拉及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召開的第67屆國際宇航大會(IAC)上,作了名為「讓人類變成多星球物種」的主題演講。按照他的計劃,最早在2025年,人類就可以登上火星。
他在演講中介紹了用於人類火星殖民的「火星運輸系統」,這個系統由超大型火箭以及可重複利用的飛船組成。飛船在發射升空之前並不加注燃料,而是在到達預定軌道後,由太空燃料補給艦加滿燃料後前往火星。
在具體的時間安排上,馬斯克試圖降低外界的預期,稱如果一切進展的「超級順利」,實現人類的火星旅行可能需要10年時間。同時他也稱,「風險巨大,成本非常高,失敗的機率也很大。」
馬斯克計劃在2018以及2020年地球與火星相對較近時,發射較小Dragon 2飛船執行試驗任務。
他表示,還有一款可攜帶100-200名乘客的新型飛船也將在四年內開發完成,並於2022年執行首次前往火星的試飛,首次載人飛行最快會在2024年啟動,並於2025年登陸。
馬斯克稱開發這套跨行星旅行系統將耗費100億美元,並希望美國政府、富有的太空愛好者能夠提供資金支持。他表示:
為這一探索提供資金是很有挑戰的。
但是如果我們證明了這不僅僅是一場夢,而是可以成為現實的事情,那麼未來外部支持會向滾雪球般到來。
他還提到,隨著時間的推移,火星旅行的成本將大幅下滑,未來票價將降到20萬美元,甚至可能進一步降至10萬美元。
在旅行時間上,他稱,因為火星與地球的位置隨著時間不同而變化,飛船從地球出發到火星將需要花費80-150天時間,未來飛行時間將縮短至30天左右。
最終,馬斯克希望在火星建立一個人口達到100萬人的殖民地。
霍金:人類不離開地球沒有未來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稱,人類在地球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機器人可能摧毀人類,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離開地球。他在新書《如何製造宇宙飛船》(How to Make a Spaceship)中發出警告,由於疾病和戰爭,我們的星球正成為危險的地方。
他稱:
「我認為地球上的生命面臨被災難摧毀的風險,如突然而至的核戰爭、轉基因病毒或其他危險,這種風險在不斷增長。我想如果人類不走向太空就沒有未來。
霍金在1月7日BBC錄製年度裡斯講座(Reith Lectures)節目時也發表了類似的言論。該講座探討了對黑洞的研究,在回答觀眾提問時他發出了此警告。
有觀眾問世界將如何終結,霍金回答到,人類面臨的大多數威脅日益來自科技的進步。今年74歲的霍金稱,這些威脅包括核戰爭、全球變暖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和轉基因病毒。
在講座舉行前他對《Radio Times》稱:
「科技不會停止進步或倒退,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危險並控制它們。」要避開這些威脅,人類將必須殖民到其他星球,但霍金認為可能在100多年後才能實現殖民。」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瑞摩黃金頭條
(責任編輯:張功成 HN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