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稱人類不逃離地球沒有希望 馬斯克:2025年登陸火星

2020-11-23 和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瑞摩黃金頭條。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馬斯克:人類最早2025年登錄火星,目標是在火星建立至少100萬人口殖民地

  霍金:科技進步構成巨大威脅,人類不逃離地球沒有未來,為此必須殖民其他星球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3點,特斯拉及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召開的第67屆國際宇航大會(IAC)上,作了名為「讓人類變成多星球物種」的主題演講。按照他的計劃,最早在2025年,人類就可以登上火星。

  他在演講中介紹了用於人類火星殖民的「火星運輸系統」,這個系統由超大型火箭以及可重複利用的飛船組成。飛船在發射升空之前並不加注燃料,而是在到達預定軌道後,由太空燃料補給艦加滿燃料後前往火星。

  在具體的時間安排上,馬斯克試圖降低外界的預期,稱如果一切進展的「超級順利」,實現人類的火星旅行可能需要10年時間。同時他也稱,「風險巨大,成本非常高,失敗的機率也很大。」

  馬斯克計劃在2018以及2020年地球與火星相對較近時,發射較小Dragon 2飛船執行試驗任務。

  他表示,還有一款可攜帶100-200名乘客的新型飛船也將在四年內開發完成,並於2022年執行首次前往火星的試飛,首次載人飛行最快會在2024年啟動,並於2025年登陸。

  馬斯克稱開發這套跨行星旅行系統將耗費100億美元,並希望美國政府、富有的太空愛好者能夠提供資金支持。他表示:

  為這一探索提供資金是很有挑戰的。

  但是如果我們證明了這不僅僅是一場夢,而是可以成為現實的事情,那麼未來外部支持會向滾雪球般到來。

  他還提到,隨著時間的推移,火星旅行的成本將大幅下滑,未來票價將降到20萬美元,甚至可能進一步降至10萬美元。

  在旅行時間上,他稱,因為火星與地球的位置隨著時間不同而變化,飛船從地球出發到火星將需要花費80-150天時間,未來飛行時間將縮短至30天左右。

  最終,馬斯克希望在火星建立一個人口達到100萬人的殖民地。

    霍金:人類不離開地球沒有未來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教授稱,人類在地球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機器人可能摧毀人類,我們唯一的希望就是離開地球。他在新書《如何製造宇宙飛船》(How to Make a Spaceship)中發出警告,由於疾病和戰爭,我們的星球正成為危險的地方。

  他稱:

  「我認為地球上的生命面臨被災難摧毀的風險,如突然而至的核戰爭、轉基因病毒或其他危險,這種風險在不斷增長。我想如果人類不走向太空就沒有未來。

  霍金在1月7日BBC錄製年度裡斯講座(Reith Lectures)節目時也發表了類似的言論。該講座探討了對黑洞的研究,在回答觀眾提問時他發出了此警告。

  有觀眾問世界將如何終結,霍金回答到,人類面臨的大多數威脅日益來自科技的進步。今年74歲的霍金稱,這些威脅包括核戰爭、全球變暖帶來的災難性後果和轉基因病毒。

  在講座舉行前他對《Radio Times》稱:

  「科技不會停止進步或倒退,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危險並控制它們。」要避開這些威脅,人類將必須殖民到其他星球,但霍金認為可能在100多年後才能實現殖民。」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瑞摩黃金頭條

(責任編輯:張功成 HN092)

相關焦點

  • 馬斯克計劃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馬斯克計劃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2016-06-02 21:59:26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記者彭茜)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近日為自己的火星探索計劃提供了更明確的時間表,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 馬斯克稱2年後嘗試不載人火星飛行 4-6年人類登陸火星
    來源:澎湃新聞馬斯克稱2年後嘗試不載人火星飛行,4-6年人類登陸火星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綜合報導SpaceX將在2年後嘗試不載人火星飛行,4-6年完成人類火星登陸當地時間12月1日,馬斯克在德國柏林的一個網絡頒獎典禮上說,「我們想在2年後向那裡發射不載人太空飛行器。」而載人著陸火星的目標「從現在起大約6年」可實現,他表示,如果運氣好的話,可能只需要4年登陸火星。地球有時候在追趕火星,有時候又在遠離火星,大約每26個月會相遇一次。
  • 馬斯克發布火星殖民計劃:最早2025年登陸 未來票價降至20萬美元
    他在演講中介紹了用於人類火星殖民的「火星運輸系統」,這個系統由超大型火箭以及可重複利用的飛船組成。飛船在發射升空之前並不加注燃料,而是在到達預定軌道後,由太空燃料補給艦加滿燃料後前往火星,飛船每次可以運送100名乘客和貨物。 馬斯克估計,傳統方法登陸火星的成本達到每人100億美元,而他希望將成本降低至每人20萬美元。他表示,最終登陸火星的成本將低於10萬美元。
  • 我希望死後葬在火星,馬斯克表態,2026年首批人類登陸火星
    昨天晚上,在德國柏林舉行的一場頒獎典禮上,馬斯克獲得了「以非凡的方式進行創新的傑出人物」的Axel Springer獎,馬斯克表示,他「非常有信心」在大約6年後,讓第一批人類登陸火星
  • 馬斯克:2024年開始執行載人火星登陸計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2日下午消息,身兼特斯拉和SpaceX兩大公司CEO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向來不缺乏野心,在宣布特斯拉2018年的產量將達到50萬輛後,他又表示SpaceX可能在2025年將人類送上火星。
  • 馬斯克「殖民火星計劃」細節曝光 2025年人類踏足火星
    馬斯克對美國宇航局(NASA)沒有採取更多措施以將人類送上這顆紅色星球感到沮喪,他還擔心攸關人類生存的後備計劃沒有被制定出來,因為地球很可能變成一個不再適宜居住的蠻荒之地。不過,馬斯克在9月份表示,目前還沒有制定任何時間框架。他補充說,希望在載人飛行前完成幾次非載人軌道發射。2022年:進行2次裝滿貨物和補給的火星任務,但不載人這是SpaceX大型獵鷹火箭發射升空的渲染圖。
  • 馬斯克:太陽將吞噬地球,2050年將百萬人送到火星
    也曾經預言稱,我們地球未來可能會面臨滅頂之災,諸如小行星碰撞地球、氣候變暖、外星人入侵地球等問題,所以我們人類未來的發展是向外太空擴張,移民到其他的外星球。如果未來我們實現載人登陸火星、移民火星,或許意味著霍金的預言要實現了。那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到底是怎麼樣的,是否可行呢?
  • 馬斯克:太陽將吞噬地球,2050年將百萬人送到火星
    在今年7月份,3個新的火星探測器先後開啟了火星之旅,前往火星進行探索,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航天機構參與到火星的探索中。而這些探測器除了搜尋火星生命的跡象以外,一些探測器還肩負著一些使命,那就是研究火星的環境,為我們人類未來實現載人登陸火星提供參考依據。
  • 馬斯克細說火星移民計劃 稱不會先去「送死」
    遠景:百萬人火星城  第67屆國際宇航大會正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舉行,馬斯克應邀參會並發表演講,描繪了他心中的人類移民火星前景。  馬斯克認為,到下個世紀人類就能大規模移民火星。「人類將面臨兩種命運:被地球上的突然滅絕事件滅亡;或到別的星球生活,成為星際生存物種。我們正在往後面一個方向努力。」
  • 「科技狂人」詳解火星計劃:2025年人將登陸火星
    當地時間2016年4月8日,美國佛羅裡達州,美國民營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執行長伊隆·馬斯克召開新聞發布會。  「科技狂人」馬斯克詳解火星探索計劃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提出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他近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透露了更多火星探索計劃的細節。
  • 馬斯克稱6年後登陸火星 科學家現在找到了最宜居區域
    馬斯克的「移民火星」設想迎來最強助力。羅格斯大學發表的研究,得出了火星上最適合生命居住的區域。該區域不在火星表面,而是在地表以下幾英裡處,地熱在那裡融化了厚厚的冰層。因此,地下可能是火星上最宜居的地方。2016年9月,馬斯克在國際宇航大會上發布登陸火星的藍圖,稱「如果事情超級順利」,載人登陸火星「可能需要10年期限」。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可是如今地球的資源已經越來越枯竭了,在資源短缺的狀況下,人類恐怕難以生存發展,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下去的話,那麼地球在未來很有可能將不再是人類的唯一家園。霍金在2017年就表示,隨著地球人口增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地球將變成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霍金認為,要擺脫這場災難,只能去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 人類登陸火星是單程票?科學家指出,人類在火星上只能活68天!
    霍金在2017年就表示,隨著地球人口增長,能源消耗將會增加,地球將變成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球」。霍金認為,要擺脫這場災難,只能去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為了拯救人類,讓人類能夠更長遠的發展下去,科學家提出了移民太空的計劃。
  • 馬斯克:未來地球-火星旅行實現航班化
    在演講臺上,馬斯克表示在人類眼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老死在地球上,屈服等待滅絕;另一條是離開搖籃,殖民其他星球,而火星與地球的諸多相似性,無疑是最佳選擇。馬斯克也比較航空與航天運輸的差別,認為如果太空運輸工具能夠像飛機一樣重複使用,會有更多人負擔得起火星旅行。
  • 馬斯克的10大瘋狂預言:AI殺手、登陸火星、半機器人類……
    馬斯克堅信,除了火箭,將來所有交通工具都是電動的;20年後所有汽車都是自動駕駛的。他還稱,人工智慧比核武器危險多了,不用動武就能引爆戰爭。將來,人類為了生存必須把自己變成半人半機器。特斯拉電動汽車公司、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向來以大膽預言未來著稱,以下為他的10大瘋狂預言盤點。
  • 美國科技大亨馬斯克詳解火星登陸探索計劃
    作為火星探索計劃的第一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8年發射一艘貨運飛船前往火星,之後於2024年發射載人太空飛行器,並於2025年抵達火星。開闢貨運航線運設備馬斯克在專訪中說,前往火星長達數月的旅行「艱難、危險、難度極大」,但肯定會有人願意前往火星,「就像英國殖民地的建立一樣,有人願意冒險,他們希望成為先遣者」。
  • 馬斯克稱飛船4年後飛往火星,為建造人類基地做準備
    當時馬斯克表示,地球並不會永遠屬於人類,未來人類需要離開地球進行太空移民,而火星,則是現階段最好的選擇。」,馬斯克還在全球徵集志願者,上百個國家近10萬人都申請了參加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不過在2015年初,馬斯克卻被爆出所謂的「火星移民計劃」,不過是一場騙局,因為在火星沒有被改造變成第二地球之前,人類是根本不可能在上面生存的,即使真的飛去了火星,也是有去無回。
  • 美國公司計劃2025年把人送上火星
    原標題:美國公司計劃2025年把人送上火星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提出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他近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透露了更多火星探索計劃的細節。 作為火星探索計劃的第一步,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8年發射一艘貨運飛船前往火星,之後於2024年發射載人太空飛行器,並於2025年抵達火星。
  • 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還沒有影,就已經改變了地球的技術生態
    可以說,即使最終這些技術沒有被用於火星移民計劃,也會深刻地改變地球人的技術生態。不過對於火星移民計劃,馬斯克確實還停留在宏觀層面,目前只是將精力集中在運輸這一最困難的環節,而對於登陸火星後形成適合人類生存的生態體系建設卻鮮有論述。也許馬斯克有一整套的詳細方案還未公布,但從目前的公開報導來看,馬斯克還沒有涉及相關領域的研究。
  • 為什麼2025年是登陸火星的最佳年份?
    那我們就從最後一個問題開始吧:地球與火星每26個月形成一次「對立點」(有點諷刺的是,這是指二者之間距離最近的時間點)。我們不是一定要等到2024或2025年登上火星,而是那恰好是發射時機之一。但請記住,從霍曼轉移軌道(人類從地球到火星能量最低、最理想的軌道)帶一件物品到火星需要六個月的時間。高能量軌道能夠更快地到達,但也伴隨著更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