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印度數年,我國開啟火星探測,印度媒體:小心被中國反超

2020-08-04 夢想比心大

就在不久之前的7月23日中午12點41分,隨著一聲「點火」我國的胖五遙四火箭在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拉開了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帷幕。


落後印度數年,我國開啟火星探測,印度媒體:小心被中國反超

這個消息被印媒報導以後,印度網友們的反應是什麼呢?他們頗具優越感的笑了:說他們7年之前就已經發射火星探測器了,而且還成功進入了預定的火星軌道。

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發出警告,說中國雄心勃勃,已經要超過印度航天的成就了。

只是所有的印度媒體都在迴避著一個現實,就是中國此次發射的是一個軌道飛行器,還有一個火星探測器,探測器還要在明年第一季度降落在火星表面。而印度呢?無非就是在七年之前發射了一個火星軌道衛星。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衛星發射時間是最佳時間,因為地球和火星之間每隔18到24個月就會是直線排列,從而大大縮短衛星到達火星的時間。一旦錯過就要再等2年才能擇機發射了。

到目前為止,全球對火星進行了44次探測,可是只成功了24次。蘇聯老大哥是第一個在火星登陸的國家,美國是第二個,這一次中國要是能成功降落火星的話將成為第三個能獨立完成登陸火星的國家。

先來看看地球到火星的距離有多遠呢?有1.93億公裡,所以這對火箭的製造工藝和研發水平都要求極高,試想一下,一個火箭要支撐探測器抵達火星,那火箭的燃料和火箭的可靠性得要求的多高啊,跟平常發射低軌道衛星的難度根本不在一個水平上。


落後印度數年,我國開啟火星探測,印度媒體:小心被中國反超

還有就是要想讓探測器順利到達火星的話,還需要擺脫地球引力的能量,使探測器轉入火星軌道,要想使探測器在火星順利登陸,就必須解決怎麼被火星引力捕獲這個難題,不然的話就會難逃和火星擦肩而過或是淪為太空垃圾。

由於火星距離地球有1.93億公裡,所以單邊的通信延遲長達17分鐘。地面控制臺沒有辦法對探測器實時監控,所以只能讓探測器自己去捕獲火星引力,這需要極高的智能化才能做得到。而且從地球到火星之間的溫度差、微流星環境等等一系列難題,這在過去一直都是我國的軟肋。


落後印度數年,我國開啟火星探測,印度媒體:小心被中國反超

相對於2011年中國和俄羅斯合作,借用俄羅斯火箭發射的螢火一號,最終失敗而終,螢火一號成為了太空垃圾。這一次胖五扛大梁,在新家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而且經過升級後的胖五重量達到了878噸,直徑5米,一定可以成功登陸火星完成探測任務。

印度當年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要是沒有NASA提供的DSN服務,(DSN服務就是全世界多個測控站進行配合),估計他們連探測器在什麼位置都不知道。

在2019年11月我國在河北省懷來縣成功進行了火星懸停和登陸的模擬測試,這大大增加了我們的成功機率。

印度憑什麼和中國比,他們的底氣又是什麼呢?

時間回到2011年,我國的螢火一號因為技術故障發射失敗,而第二年印度時任總理辛格在印度獨立日上宣布,印度將開啟火星探測。2013年11月上旬印度火箭發射成功後,印度舉國歡騰。因為印度在中國之前開始探測火星,印度人的玻璃心感覺亮了一下。

落後印度數年,我國開啟火星探測,印度媒體:小心被中國反超

而且印度當時發射的火星探測器造價只有七千餘萬美元,比拍一部寶萊塢大片要低得多。

而且最主要的是印度從宣布計劃到執行只用了兩年多一點,而美國所用時間是6年,並且發射成功對於印度意義重大,一躍成為世界上第四個能探測火星的國家,所以從2013年過後印度成了世界上著名的發射場,總共接到了30多個國家的200餘顆衛星訂單。

在印度普通民眾看來印度已經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航天強國,中國無法與其比擬,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時印度時報還說中國通往火星的路並非一帆風順,而且印度還說這次發射成功是我國在疫情期間強迫科學家在家工作才完成的。

印度為了證明中國正在追趕印度,提出了美國傳統基金會的觀點,說中國正在同日本和印度進行慢速競爭,努力讓自己成為太空強國。

大家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讓印度的玻璃心硬一點呢?

相關焦點

  • 落後印度7年,中國才起航火星探測,印媒:小心中國航天超過印度
    就在今天7月23日中午12:41,我國長徵5號遙四火箭在海南文昌點火升空,開啟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1號的火星之旅。甚至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給出警示說,中國野心勃勃想要快速超越印度的航天成就。
  • 落後印度7年,中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印媒:當心中國航天追上印度
    就在今天7月23日中午12:41,我國長徵5號遙四火箭在海南文昌點火升空,開啟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1號的火星之旅。甚至印度最大的媒體《印度時報》給出警示說,中國野心勃勃想要快速超越印度的航天成就。
  • ​不要小瞧印度,在航天領域火星探測領先於中國,還破了紀錄
    文/梧桐在今年的1月份,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K·西萬(K. Siva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詳細的介紹了印度載人航天計劃,代號為「加甘揚」。該計劃預估耗資約等同為97億人民幣,將在2021年12月首次實行。印度將會把本國最優秀的4名太空人送到俄羅斯接受為期11個月各方面的訓練,在最後選出一人執行2021年首次載人航天。但事實上,在火星探測方面,我國要落後印度近7年。
  • 我國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海南文昌7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中國行星探測開啟序幕
    2020年是全球火星探測的繁忙之年,因為除了中國開啟火星探測任務,還有阿聯、日本、美國、印度要發射火星探測器,首次執行中國火星探測任務的火箭是中國首款重型火箭長徵五號。在我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之前阿聯已通過日本種子島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器,成為2020年全球首個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我國是僅次於阿聯第二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也是全球首個主要大國發射火星探測
  • 中國開啟火星探測是怎麼回事 中國開啟火星探測叫什麼名
    我們探月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接下來我們的科學家將目光鎖定在了更為遙遠的火星,接下來我們中國將開始火星探測之旅。那麼中國開啟火星探測叫什麼名?下面就來看看中國開啟火星探測是怎麼回事。
  • 當年寄人籬下,甚至落後於印度,「天問一號」忍辱負重邁向深空
    2020年7月23日,也就是今天,註定載入史冊的一天。中午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長五遙四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直指蒼穹的深空探測器就此開啟火星之旅,在接下來7個月5億公裡的漫長徵程後,「天問一號」將代表中國訪問火星,也許屈原的《天問》可以得到部分解答。
  • 我國航天技術突飛猛進,不僅開啟空間站建設,還將首次探測火星
    大家都知道航天技術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如今世界各國都在拼命發展航天技術,我國也不甘落後,每年都有新的進展。雖然我國航天發展起步晚、基礎弱,但憑藉自身的努力,如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世界上也能排的上名次了,特別是近年來,可以說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 火星探測知多少:為什麼中國看不起印度的火星探測器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做一下普及,對火星探測分為兩種,一種是在火星軌道探測,相當於放了一個衛星,印度的探測器就是這種;另一種就是降落火星表面並行走探測,後者更加複雜,中國剛剛發射的就是這種。蘇聯,探測火星的先驅,從1960年蘇聯率先啟動了火星探測計劃,遺憾的是從1960年到2011年,蘇聯(加俄羅斯)發射過20個火星探測器,全部失敗!其中2011年發射的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在變軌緩解出現故障,宣告失敗,上面還搭載著我國的「螢火一號」小火星探測器,也葬身太空。
  • 我國火星探測「十大問」,帶你詳細了解「天問一號」
    2020年7月20日凌晨5點58分,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在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由日本H-2A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開啟前往火星之旅。 同時隨著火星探測窗口期的打開,國際火星探測大幕正式被拉開。面對來自幾千年前的提問,今天的中國終於有能力有實力來解答。
  • 中國火星探測正式開啟!別國探索火星發展如何?我們的任務有多難
    上期中我們聊了登月,這期我們來聊一聊上火星,相信朋友們也都知道了,7月17號上午十點,海南的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區,我國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將我國研製的&34;送上太空,標誌著我國自主探測火星的大幕正式拉開。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發射成功!印澳網友卻眼紅了
    【編輯/作者 祁連軍武欄目 天光/笑】前言:據央視新聞報導,本月23日,中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領域至關重要一步。這本應可喜可賀,然而一些外國網友卻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詆毀中國言論,印度網民看到中國發射成功後便開始&34;中國,顯然是在嫉妒中國成就。
  • 中國航天遠落後印度?鄰國號稱「一箭104星」,真相讓人打臉
    就連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多次對中國航天成就做出評價,但是我們的鄰國印度顯然不認同如今的中國航天。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近日在國外問答網站Quaro上出現一條引發爭議的提問,一名印度網友稱:為何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而提問者給出的依據就是,印度是亞洲第一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並且印度完成了「一箭104星」壯舉。
  • 天問一號將使中國坐上火星探測第二把交椅,但相比老美仍落後15年
    「天問一號」就要發射了,這個承載著14億人火星夢想的探測器,將一次實現「繞、落、巡」,如果成功的話,將使中國在火星探測領域一舉甩開其它競爭者,達到僅次於美國的水平,相當給力。但美國的水平畢竟還是相當高的,目前在火星表面還在運作的探測器就有兩個,而最新的「毅力號」也將在這個時間段發射,人馬君估計領先我國至少15年。
  • 「天問一號」海南出發,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這是我國進行行星探測邁出的第一步。當日13時25分,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了火星探測之旅,這是我國進行行星探測邁出的第一步。
  • 印度媒體真傲嬌:7年前我們就徵服火星了
    在美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當天,印度各大媒體鋪天蓋地宣傳的並非「毅力」號的成功發射,而是在反覆咀嚼、反覆強調一件事情:印度人早在2013年就已經成功探測過火星,此次中美兩國的火星探測器根本不值一提。對於這樣一種說法,站在某種角度講,印度媒體這次的表述居然並非無中生有、空穴來風,因為在2013年的11月5號,印度航天部就曾成功組織「曼加裡安」號這一印度史上首顆火星探測器的發射任務,隨後,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通過社交媒體宣布
  • 印度將發射火星探測器 欲當太空競賽「領跑者」
    中新網11月5日電 綜合報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將於當地時間11月5日下午2時38分發射該國首顆環火星探測器,若發射成功,則將成為亞洲首例。此次太空探索引來多方關注,有媒體指出,印度此舉旨在成為與中日太空競賽中的「領跑者」,但是ISRO負責人否認了此說法。
  • 中國第一次火星探測,將是歷史性的一刻
    ,在7月份,我國將首次進行火星探索任務,這是我國第一次探測火星,可以說是中國太空計劃邁出的歷史性一步。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人們就在不斷探索火星這個紅色星球,但是迄今為止,真正成功登陸火星的只有美國,如果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此次能取得成功,將把中國航天事業帶向一個新的高度。2018年年底我國的嫦娥四號讓我國成為了第一個登陸月球背面的國家,這一次我國將探測更加遠的火星,這無論是對於我國,還是全球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成功發射 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新華社記者 才揚/攝本報海南文昌7月2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升空:開啟中國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探測器分為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言人、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介紹,「到達火星不是目的,儘可能獲得有效科學探測數據才是目標。」同時,圍繞火星環繞的環繞器搭載了7臺科學儀器,火星車則攜帶了6臺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