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航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完成了「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還向火星發射了我們自主的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以及前段時間成功完成月球「挖土」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就連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多次對中國航天成就做出評價,但是我們的鄰國印度顯然不認同如今的中國航天。
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
近日在國外問答網站Quaro上出現一條引發爭議的提問,一名印度網友稱:為何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而提問者給出的依據就是,印度是亞洲第一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並且印度完成了「一箭104星」壯舉。無疑,印度網友這一提問是在借著中國航天的名義來吹捧印度航天,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確實是亞洲第一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完成的「一箭104星」也的確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但是這些都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如果詳細對比中國和印度整體航天計劃,不難看出會有很大區別。
尊重印度取得的航天成就
早在1970年,中國就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這一進程要比印度早五年,隨後在2003年中國就完成了載人航天成就,這一點印度至今都未能實現,而在2020年,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完成了月球土壤採集任務,反觀印度此前發射的「月船二號」月球探測器,則在月面著陸時發生墜毀。此外中國將在未來幾年中建成自己的空間站,屆時全世界還在運行空間站的或許只有中國。
話題再回到印度一直引以為傲的火星探測器,這一成就確實讓人驚嘆,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火星探測器的核心技術都來源於國外,有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參與了整個探測任務,印度只是負責了組裝和發射。不然為什麼印度完成了火星探測任務,卻到達不了離自己最近的月球?而所謂的「一箭104星」,事實上這些衛星體積特別小,其他國家也能完成,只是這樣發射衛星並不划算且無用。
不管怎樣,航天計劃本質目的是探索未知的宇宙,造福全人類,我們尊重印度取得的航天成就,並祝福我國的航天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