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遠落後印度?鄰國號稱「一箭104星」,真相讓人打臉

2021-01-15 春秋點將堂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航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完成了「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還向火星發射了我們自主的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以及前段時間成功完成月球「挖土」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就連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多次對中國航天成就做出評價,但是我們的鄰國印度顯然不認同如今的中國航天。

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

近日在國外問答網站Quaro上出現一條引發爭議的提問,一名印度網友稱:為何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而提問者給出的依據就是,印度是亞洲第一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並且印度完成了「一箭104星」壯舉。無疑,印度網友這一提問是在借著中國航天的名義來吹捧印度航天,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不可否認的是,印度確實是亞洲第一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完成的「一箭104星」也的確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術,但是這些都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如果詳細對比中國和印度整體航天計劃,不難看出會有很大區別。

尊重印度取得的航天成就

早在1970年,中國就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這一進程要比印度早五年,隨後在2003年中國就完成了載人航天成就,這一點印度至今都未能實現,而在2020年,中國的「嫦娥探月」工程完成了月球土壤採集任務,反觀印度此前發射的「月船二號」月球探測器,則在月面著陸時發生墜毀。此外中國將在未來幾年中建成自己的空間站,屆時全世界還在運行空間站的或許只有中國。

話題再回到印度一直引以為傲的火星探測器,這一成就確實讓人驚嘆,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火星探測器的核心技術都來源於國外,有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參與了整個探測任務,印度只是負責了組裝和發射。不然為什麼印度完成了火星探測任務,卻到達不了離自己最近的月球?而所謂的「一箭104星」,事實上這些衛星體積特別小,其他國家也能完成,只是這樣發射衛星並不划算且無用。

不管怎樣,航天計劃本質目的是探索未知的宇宙,造福全人類,我們尊重印度取得的航天成就,並祝福我國的航天事業。

相關焦點

  • 印度太空崛起, 發射一箭104星, 美稱各國衛星危險, 但中國可不怕
    現在說起印度的軍事實力,許多中國軍迷可能會吐槽印度「萬國牌」的裝備。但說實話,印度的工程師在美國工作的不少,高級人才也不少。現在的印度雖然軍工武器研發還弱點,但是在航天領域的表現可是可圈可點。印度現在已經搞出了驚人的「一箭104星」,前不久有媒體報導,美國還有4顆衛星交由印度航天發射,也擔憂起自身的航天實力,美國有人提出警示,印度的航天實力會使各國衛星都受到威脅,那麼中國會受到威脅嗎?
  • 露臉 印度搞了個大新聞!「一箭104星」成功發射創紀錄 技術遠超中美俄?
    火箭一次性發射104顆衛星這104顆衛星中,只有3顆屬於印度,最主要的是一顆來自印度本土的地球觀測衛星,重達714公斤,是所有搭載衛星中最重的。其餘101顆衛星分別來自印度、以色列、荷蘭、阿聯和美國等國,均為微型商業衛星,重量在10公斤上下。
  • 從1箭83星到103再到104,印度這番航天開掛到底是什麼迴路?
    在世界航天歷史上,印度至今保持著一項驚人的世界紀錄,這個國家曾經用一枚火箭一次性成功的發射了104顆衛星!據印度媒體的報導,在2017年初ISRO(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縮寫為ISRO)液體推進系統中心主任就對媒體表示,此次發射從2016年10月開始籌備,原計劃是在1月最後一周發射「一箭83星」。但由於新增了20顆的發射計劃,發射時間也相應的進行了推遲。印度一箭103星的消息傳至國內,國內的很多媒體也進行了報導。
  • 一箭29星只是幌子!印度首顆天眼衛星開機,時刻監視鄰國軍隊
    這既是印度首次發射「一箭29星」,也使其成為繼美俄中之後第四個擁有這一運載火箭發射能力,並且可以進行太空對地電子偵察的國家。實際上,印度媒體普遍認為,印官方主要宣揚的「一箭29星」成就只是幌子,為的是降低巴基斯坦等鄰國對EMISAT「天眼」衛星監視其軍隊動向的警惕性。
  • 別迷信了,印度航天實力落後中國20年
    話說今年2月15日,印度「一箭104星」的壯舉,曾一度引起熱議,因為它成為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一次,遠遠甩開俄羅斯在2014年創造的世界紀錄——「一箭37星」。於是有人迷信了,印度航天太厲害,遠超中國。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 印度人:中國太空技術落後,印度全面領先,甚至比美國更強大
    但是這次長五B火箭成功創紀錄地首飛,卻被印度人看不起,並且聲稱印度遙遙領先,哪裡來的底氣?印度遙遙領先,真的假的?隨著這次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升空,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拉開序幕,並且根據規劃,我國將在2022年前後建立空間站,建成後將至少運營10年,在太空給自己安個家的這一點,印度已經做到了嗎?
  • 印度科技為何差中國那麼遠?印度專家含淚道出真相:是中國人太強
    隨著世界不斷的發展,各國的經濟與科技實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中國的科技發展進步最為明顯,從最開始人們研究的「東方紅一號」開始,為中國航天科技鋪下一條成功之路,這也是經過人們不斷的嘗試和精力才得出的結果!那為何和我們幾乎同一起步的印度會差中國那麼遠?
  • 中國航天科工再獲突破,解決關鍵技術,為「一箭多星」奠定基礎
    文/梧桐就在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空間工程公司自主創新研發的新型充氣式太陽翼地面樣機已經組裝成功,並且在實驗室的地面摺疊展開也圓滿成功。該新型的太陽翼被稱為我國「一箭多星」的基礎,也是未來航天發展的一個趨勢。
  • 印度搶走中國大量火箭訂單?原來我們都被誤導了,真相曝光太殘忍
    圖為印度PSLV運載火箭發射近來中國失去部分火箭訂單後,卻發現搶走市場的不是俄羅斯,難道是印度搶走中國大量火箭訂單?然而真相曝光後發現事實太殘忍,歐美國家佔據了國際商業航天市場的大頭,印度只佔了很小的份額,對此網友表示原來我們都被誤導了。
  • 時隔一年南亞航天大國印度終於再次開張,成功發射一箭10星
    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過去11個月,作為南亞的航天大國印度,還未進行過航天發射,時隔近一年後,終於再次開張。時隔近一年後再次成功發射火箭印度當地時間2020年11月7日下午5點55, 印度在斯裡赫裡戈達島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使用一枚極地軌道衛星運載火箭(PSLV)成功包括 地球觀測衛星EOS-01
  • SpaceX發射一箭64星:19顆已成太空垃圾
    現如今,一箭多星發射技術越來越純熟,2017年12月15日印度甚至創造了一箭104星的世界紀錄,SpaceX去年12月4日也搞過一箭64星,創造美國航天記錄,但僅僅四個月過去就有19顆成了「太空垃圾」。
  • 印度,一個被嚴重低估的航天對手,我們都小瞧了它的能力
    印度一個位於南亞大陸的神奇國家,提起印度,很多人第一印象大多都是摩託車雜技表演、咖喱飯或者萬人掛火車,而提起印度航天,很多人的印象也並不好,登月失敗、載人航天並未成功、甚至發射衛星還用神牛祈福,仿佛印度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航天技術,那麼真實的印度航天真的如此不堪嗎?
  • 航天事業也能實惠又便宜?一箭九星海上發射真划算
    掌握航天技術的俄羅斯、美國、印度、日本等國家,其實低緯度地區都不多,廉價的海上發射平臺是航天大國家的需求。20世紀60年代時,義大利就在印度洋中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海上發射平臺——聖馬科,不過是固定的。而在中國進行移動海上發射以前,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和挪威聯合利用「奧德賽」這個海上移動發射平臺進行了發射活動。
  • SpaceX獵鷹9一箭送星鏈60星,這波操作如何?簡單認識一箭多星
    6月13日,SpaceX用獵鷹9火箭將61星送入太空,這已是該公司第九次用一箭60星以上的方式完成發射任務。很多網友好奇——一箭多星是如何完成發射任務的?當前,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日本以及歐洲航天局都掌握了「一箭多星」的技術。2017年2月15日,印度用一枚火箭將104顆衛星(包括1顆730kg的主星、2顆19kg的微衛星以及101顆小於10kg納衛星)送入同一地球軌道,成為一箭多星的記錄保持者。我在想,如果印度當時把那顆主星和另外2顆微衛星換成77顆納衛星(質量小於10公斤且具有實際功能的衛星),那麼那次的發射記錄將會變成178顆衛星。
  • 一箭20星中國創亞洲紀錄 多星發射技術僅次美俄
    中國長徵六號新型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環球軍事報導】20日上午7時01分,中國長徵六號新型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此次「一箭20星」的發射任務不僅創造了國內單次發射衛星數量之最,同時也改寫了2008年印度「一箭10星」的亞洲紀錄,標誌著中國掌握的多星發射技術僅次於美俄。
  • 除了中美俄三大巨頭,原來印度的航天工業也很了不起
    科技在不斷發展,航天工業競爭異常激烈,多國處心研究航天技術,經過人類不斷的努力,終於在1961年,蘇聯將第一個航天員送入太空,但隨後蘇聯得解體,曾經偉大的航天技術被俄羅斯全盤繼承,雖說由於俄羅斯財政等原因,無法大力發展航天工業,但憑藉蘇聯時期的老本,還能保障它在21世紀航天領域不落人後。
  • 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拉開序幕,印度人卻看不起,哪裡來的底氣?
    並且印度太空站計劃還有著一個前提,需要完成首次載人航天飛行,請問印度有把人送入過太空嗎?而現在我國現在走的這一步,可不再是天宮一號一般的試運行了,而是正式的進行太空站建設。並且這次我國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不僅能夠做到一次運送6-7名航天員,而且還可以重複使用,就像為太空開通了一輛公交車一樣。
  • 印度網友:中國人都快登上月球了,我們還在玩雜耍
    【妹子聊軍事916期】2018年剛開始,印度就一鳴驚人,用一枚火箭成功發射了31顆衛星,印度總理莫迪為此大加讚許,表示印度航天事業「未來光明」。但也有清醒的印度網友指出:中國人都快登上月球了,印度卻還在玩雜耍。
  • 眼看鄰國取得又一成就,印度坐不住了:120天後我們也會登月
    嫦娥五號,是我們的驕傲 長徵5號遙5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引起國際熱議,美國許多網友認為,中國的科技很快就會超過美國。
  • 印度要追趕中國步伐,2022年內將再次登陸月球、將人送上太空!
    作為中國的鄰國,也是世界唯一一個人口和中國同級別的大國,印度網友在成就方面喜歡和中國比較,下面我們看看印度航天方面取得的那些成就!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已經發布了「加甘揚」計劃,其目的就是要成為世界第四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將人送上太空。「加甘揚」預算為14億美元,計劃最早在2021年12月將太空人送入太空,印度總理莫迪曾表示:一名印度兒女」將攜帶印度國旗上天。目前印度已經有4名太空人在接受訓練,但是首次上天是一名還是兩名太空人未定,要在兩次無人飛行測試後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