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太空崛起, 發射一箭104星, 美稱各國衛星危險, 但中國可不怕

2020-04-25 胡轉轉

現在說起印度的軍事實力,許多中國軍迷可能會吐槽印度「萬國牌」的裝備。但說實話,印度的工程師在美國工作的不少,高級人才也不少。現在的印度雖然軍工武器研發還弱點,但是在航天領域的表現可是可圈可點。印度現在已經搞出了驚人的「一箭104星」,前不久有媒體報導,美國還有4顆衛星交由印度航天發射,也擔憂起自身的航天實力,美國有人提出警示,印度的航天實力會使各國衛星都受到威脅,那麼中國會受到威脅嗎?

印度太空崛起, 發射一箭104星, 美稱各國衛星危險, 但中國可不怕

首先說說印度的「一箭104星」發射,2017年2月,印度媒體有報導,印度空間組織發射一枚極地運載火箭,火箭攜帶有104顆衛星。這樣一次性送104顆衛星上天,可是不小的成績,印度當然也沒忘炫耀。對於印度的這項動作,美國和俄羅斯專家反應最大了,美國有專家表示,印度現在「一箭104星」的發射成功,是航天界創記錄的一次驚人之舉,宣示著印度在衛星發射上已經走在中俄前面,而且美國的許多衛星也通過印度航天發射升空。還有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表態,印度挑戰「一箭104星」,成本低廉已經可以打敗中國了。

印度太空崛起, 發射一箭104星, 美稱各國衛星危險, 但中國可不怕

俄羅斯方面,它曾保持著「一箭37星」的發射紀錄,現在印度一次發射的衛星顯然已經超過了俄羅斯,這種動態也引起了俄羅斯的警覺。而且今年8月,印度總理莫迪在一場演講中,還放話出來,2020年印度將會發射首個載人航天飛船,把一名印度飛行員送入太空。而印媒隨後也曝出,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對這項計劃很有信心。這也足以說明莫迪說話很有底氣。

印度太空崛起, 發射一箭104星, 美稱各國衛星危險, 但中國可不怕

天空現在也已經是各國的角鬥場,而這場角鬥中美國是開路先鋒,現在中俄印等大國則是後發驚人。印度現在的「一箭104星」發射,超越了中國的「一箭20星」記錄,還超越了俄羅斯的記錄,說明印度航空項目還是有其先進性,實力不容小覷。但是對於威脅中國衛星安全的論調,相信許多軍迷心裡更清楚答案。現在中國的載人航天飛船已經把10多位航天員送上了太空,而印度在2020年才能實現這個計劃,光憑這一點,也足以說明中國的航天技術是走在印度前頭的,大家覺得是這樣嗎?

相關焦點

  • 露臉 印度搞了個大新聞!「一箭104星」成功發射創紀錄 技術遠超中美俄?
    火箭攜帶了104顆衛星。印度空間研究組織隨後宣布,104顆衛星全部進入預定軌道,此次衛星發射任務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印度此次發射打破了俄羅斯在2014年一次性將37顆衛星送入太空的記錄,是迄今人類單次發射衛星數量最多的一次。
  • 中國航天遠落後印度?鄰國號稱「一箭104星」,真相讓人打臉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航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完成了「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還向火星發射了我們自主的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以及前段時間成功完成月球「挖土」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就連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多次對中國航天成就做出評價,但是我們的鄰國印度顯然不認同如今的中國航天。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近日在國外問答網站Quaro上出現一條引發爭議的提問,一名印度網友稱:為何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而提問者給出的依據就是,印度是亞洲第一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並且印度完成了「一箭104星」壯舉。
  • SpaceX發射一箭64星:19顆已成太空垃圾
    現如今,一箭多星發射技術越來越純熟,2017年12月15日印度甚至創造了一箭104星的世界紀錄,SpaceX去年12月4日也搞過一箭64星,創造美國航天記錄,但僅僅四個月過去就有19顆成了「太空垃圾」。
  • 一箭20星中國創亞洲紀錄 多星發射技術僅次美俄
    中國長徵六號新型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環球軍事報導】20日上午7時01分,中國長徵六號新型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成功將20顆微小衛星送入太空。此次「一箭20星」的發射任務不僅創造了國內單次發射衛星數量之最,同時也改寫了2008年印度「一箭10星」的亞洲紀錄,標誌著中國掌握的多星發射技術僅次於美俄。
  • 代號「運輸者1號」 SpaceX獵鷹9號成功發射一箭143星
    Transporter-1),將包括立方星、微小衛星和軌道轉移飛行器在內的133個商業和政府太空飛行器,外加10顆「星鏈」衛星送入軌道。SpaceX一箭143星創下了單次發射攜帶衛星數量的世界紀錄。SpaceX一箭143星創下了單次發射攜帶衛星數量的世界紀錄,本次發射一舉打破印度保持多年的一箭104星紀錄。此前,印度於2017年用PSLV-C37運載火箭完成一箭104星發射,彼時打破俄羅斯在2014年創造的一箭37星的世界紀錄。
  • SpaceX獵鷹9一箭送星鏈60星,這波操作如何?簡單認識一箭多星
    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星鏈計劃已經進入實測階段,預計今年將會完成部署星鏈的1584衛星到550公裡近地軌道的任務。6月13日,SpaceX用獵鷹9火箭將61星送入太空,這已是該公司第九次用一箭60星以上的方式完成發射任務。很多網友好奇——一箭多星是如何完成發射任務的?
  • 印度人:中國太空技術落後,印度全面領先,甚至比美國更強大
    但是這次長五B火箭成功創紀錄地首飛,卻被印度人看不起,並且聲稱印度遙遙領先,哪裡來的底氣?印度遙遙領先,真的假的?隨著這次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升空,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建設拉開序幕,並且根據規劃,我國將在2022年前後建立空間站,建成後將至少運營10年,在太空給自己安個家的這一點,印度已經做到了嗎?
  • 從1箭83星到103再到104,印度這番航天開掛到底是什麼迴路?
    在世界航天歷史上,印度至今保持著一項驚人的世界紀錄,這個國家曾經用一枚火箭一次性成功的發射了104顆衛星!據印度媒體的報導,在2017年初ISRO(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縮寫為ISRO)液體推進系統中心主任就對媒體表示,此次發射從2016年10月開始籌備,原計劃是在1月最後一周發射「一箭83星」。但由於新增了20顆的發射計劃,發射時間也相應的進行了推遲。印度一箭103星的消息傳至國內,國內的很多媒體也進行了報導。
  • 中國航天科工再獲突破,解決關鍵技術,為「一箭多星」奠定基礎
    能夠大大減輕衛星的整星質量,是「一箭多星」的重要手段。大家都知道,作為人造衛星對於自身的結構,重量,性能等要求都非常嚴格,以至於各國不管是在研製軍用衛星還是民用衛星的時候尤其是對於衛星的重量都是以「克」為單位計算的。所以和傳統的衛星太陽翼相比,我國研製的新型太陽翼不僅重量輕而且佔地方更小,這就完全可以讓衛星上可增設的設備和系統有更多的可能性。
  • 2020年前3季度,中國航天發射繼續穩坐世界第一,各國盤點
    截至三季度全球共進行了76次航天發射任務,68次成功,8次失敗,一共將843個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航天發射成功率為89.5%。2020年已經過了四分之三,截止到三季度,2020年中國航天發射數量達到了29次,依然穩坐世界第一。
  • 一箭29星只是幌子!印度首顆天眼衛星開機,時刻監視鄰國軍隊
    繼5天前首次成功試射反衛星飛彈後,印度又向太空大國邁出關鍵一步!據《印度斯坦時報》網站4月1日報導,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當天成功將該國首顆電子偵察衛星EMISAT(俗稱「天眼」)送入預定軌道,連同發射的還有來自美國、瑞士、立陶宛和西班牙的28顆微衛星和納米衛星。
  • 獵鷹一箭60星還不夠快,美國公司將用全球最大無人機發射衛星
    獵鷹9發射StarLink一箭60星而由於獵鷹系列火箭可以回收一級火箭發動機,甚至在未來整流罩也能回收,美國航天發射的成本已經低到相當的程度據悉使用獵鷹回收火箭發射一次的成本,甚至已經降到三千萬美元以下。利用這種技術,獵鷹火箭可以以前所未有的快速頻率頻繁發射。但即便在部署StarLink的過程中,獵鷹已經表現出足夠高的效率,不但可以一箭60星,而且可以一月數發。但顯然這樣的效率,對於未來可能的使用場景中,還是不夠快。
  • 一箭九星!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等星成功發射
    2019年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4A星,一同發射的還有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贈衣索比亞微小衛星以及「天琴一號」技術試驗衛星等8顆搭載衛星。
  • 又現太空「撒土豆」,獵鷹9號一次送143顆衛星上天,發射價格大降
    11月6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六號火箭發射了13顆衛星,其中有10顆阿根廷研製的遙感小衛星,每顆重量只有41公斤,不過「一箭13星」並非我國一箭多星技術中最多的一次,2015年9月20日,仍然是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長徵六號火箭一次將送20顆衛星上天,是迄今為止我國一箭多星技術的最多記錄,不過長徵六號具備最多一次發射25顆衛星的能力。
  • 一箭九星海上發射真划算
    ,標誌著中國航天已經具備穩定高效的海上發射能力。其實一箭多星並不是這次發射最大的亮點,因為一隻火箭所能發射的衛星數量越多,並不代表它的這項技術已經領先世界。主要他們帶的都是小衛星,而且是一次性發出,所以當時歐美媒體嘴下不留情的說印度在太空撒了一包土豆,甚至說印度在太空扔了一袋垃圾
  • 印度人:中國人太天真,發射衛星沒印度兩成多,就想登陸火星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在航天領域上曾經遭受到很多國家的封鎖,但是依靠自己的實力發射了我們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艘載人火箭……直到如今,中國已經有非常成熟的衛星網,幫助我們定位、通訊、監測氣象、觀察各個國家情況等。
  • 印度人:中國人太天真,發射衛星沒印度兩成多,就想登陸火星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在航天領域上曾經遭受到很多國家的封鎖,但是依靠自己的實力發射了我們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艘載人火箭……直到如今,中國已經有非常成熟的衛星網,幫助我們定位、通訊、監測氣象、觀察各個國家情況等。
  • 2020年剩不到兩個月,印度航天局終於要進行今年首次發射任務
    因為疫情的影響,各國的航天機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諸多任務被迫推遲。直到2020年11月7日,也就是明天,印度才迎來2020年的首次火箭發射,然而2020年已經剩下不到兩個月。說點題外話,這一年一年的過得可真快。
  • 一箭13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
    一箭13星!「北航空事衛星一號」成功發射!」搭載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長徵六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新華社報導新華社太原11月6日電(李國利、朱霄雄)一箭13星!
  • 再次一箭雙星,中國運載火箭頻繁發射,實力要讓對手感到膽寒
    2020年對中國航天來說,是極為不易且極為不平凡的一年。雖然有新冠疫情的影響,但是在中國航天人的努力下,中國航天還是取得了不斐的成績。2020年6月23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